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海浮石又称浮石,其名最初見于日华本草。本草綱目列为矿物类,釋名海石与水花,亦有名之为輕石、海南石与羊肚石者,現通称为海浮石或浮海石,以体轻而多孔,入水则浮,并得之于海濱,故名。一般用治諸淋及咳痰药。据作者調查,目前商品以海浮石为名的中药不下三四种之多,来源頗不一致,有为火山喷出物,有来自腔腸动物,还有取海濱小石塊充替者,兹分述如次: (一) 海浮石屬于喷火岩类?d狀的粗面岩,可見于活火山及死火山分佈地帶,有因地质变迁而飄浮海面者。本品为多孔性海綿狀結構,常为疏松極轻之塊,甚粗糙,長八至十余厘米不等,色有多种,或白、或灰白,或带黄或青黑,有無数大小的孔眼,并且有类似玻璃或  相似文献   

3.
<正> 白前与白薇在名称上有混乱情况。如上海地区因白前作竹鞭狀,中空如鹅管,过去药行則混称“鹅管白薇”。其鬚根黄色细软,主销福建泉州、厦門一带,福建称为“白眉”。白薇主产山东,故名东白薇。又形如龙胆草,故称“龙胆白薇”。但过去上海药行經售名叫“东白前”,华南和香港亦叫“东白前”。兩者实际上不同,不应混称。兹介紹其有关資料如下: 白前植物形态:萝藤科、多年生草本。茎中空如鹅管状。叶对生,狭披針形。夏秋間叶腋开紫白色小花。其  相似文献   

4.
中央在1961年早就明确指出:“药品质量的好坏,是一件关系千百万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大事,卫生部也一再提出“加强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笔者认为中药“质量”問題主要是指中药的“真伪优劣”而言。鑑定中药的真伪,首先必須搞清中药材的品种,如果品种搞  相似文献   

5.
漫谈白芥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芥子性温,气锐,性善走散。豁痰利气,兼有消肿散结之功。元·朱丹溪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不能达。”《韩氏医通》云:“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气,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矛心)因人求治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盖白芥子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嗽;莱菔子主食,开痞降气。”近年用三子养亲汤合葶苈子、车  相似文献   

6.
白芥子中白芥子甙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传金  刘玉全 《中药材》2001,24(6):426-427
目的:测定炒白芥子中白芥子甙的含量并确定其与地黄合并水提的最佳工艺。方法:以K.H.Batler的方法对炒白芥子及其与地黄合并渗漉、冷浸、煎煮的样品进行测定。结果:炒白芥子、渗漉、冷浸、煎煮样品中白芥子甙的含量分别是1.607%、0.59%、0.68%,1.17%。结论:炒白芥子在与地黄合并水提中应以煎煮法较佳。  相似文献   

7.
8.
黄精:土名黄鷄蛋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在我国各地蕴藏量甚丰。生产季节为春、秋两季。黄精除供本国药用外,并大量出口。目前已有许多地区用黄精  相似文献   

9.
白芥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名芥。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Brassica alba(L.)Boiss.]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功能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下面就民间习用白芥子治疗多种疾病之经验作一介绍,如使用得当,确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一、反胃上气,呃逆不止。白芥子研末  相似文献   

10.
菟丝子、紫苏子和白芥子的凝胶电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菟丝子、紫苏子和白芥子可溶性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谱带的数目和染色深浅,可以区别菟丝子、紫苏子和白芥子。  相似文献   

11.
<正> 自广东新会县名中医黄华庭先生在1955年公开土牛膝根治疗白喉的秘方后,經过佛山专区各医院对498个病例的临床实践和分析,証明它的效果比白喉抗毒血清好,价格便宜,疗效显著。土牛膝除可以治疗白喉以外,对扁桃腺炎、喉头炎、咽峽炎,也有明显疗效,对预防白喉已初步取得了經驗。土牛膝在临床上已肯定了效果而且正在推广应用。至于黄华庭先生所用的土牛膝究竟是什么东西,目前推广应用的土牛膝又是哪一种植物,未見有孨谋ǖ肌U运季涸诠愣幸缴??)曾发表了一篇土牛膝生态及治疗喉症的文献探  相似文献   

12.
中药白芥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芥子是十字花科芥属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由于疗效广泛、靶点多样、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白芥子涂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白芥子涂法的临床应用现状(基本组方的配伍比例、给药方式、贴敷穴位、给药方案等)及研究动态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临床应用多凭经验而定、缺乏合理依据、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淡化;给药制剂多为传统剂型,新剂型产品尚未上市;贴敷药物皮肤刺激性大,患者难以接受甚至中断治疗;经穴给药机制分析缺乏深度,尚未揭示药物对腧穴作用的科学内涵;对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量效关系等研究较少。同时,提出必须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规范临床应用;在注重临床验方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中药缓控释、智能化、靶向制剂等新剂型;全面考察皮肤刺激性影响因素,从药用物质基础角度对皮肤刺激性进行药效学评价,建立临床合理用药方案;采用中药谱效学的研究方法,借鉴现代皮肤免疫学、针灸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系统论、整体论的角度综合分析各指标变化的相关性,阐明药物对腧穴作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透骨草的同名异物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鉴于透骨草同名异物者甚多,各品种间疗效差异较大,区分各品种的差异所在,以供临床医生选择应用就十分必要。方法 将常用的5种透骨草各自的来源、性状、功能及混淆品作了简要归纳。结果 除有祛风湿通络之共性外,各药还各有其特色。结论 对该品种的筛选,和整理势在必行,临床使用有必要在药名下加脚注,确定使用哪一种,有利于药尽其效。  相似文献   

15.
浅谈透骨草的药材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透骨草的药材品种卜献夫透骨草是治一切筋骨风湿疼痛挛缩的常用药之一。由于它具有祛风、除湿、止痛、舒筋透骨的功效,又系草本植物,故名透骨草。透骨草始见于《救荒本草》。其药材品种繁多。如《本草原始》记载的透骨草,为大戟科的地构叶,名曰“珍珠透骨草”:《...  相似文献   

16.
白芥子的临床应用高耀华①陶春祥②①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211700;②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211700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性味辛温,入肺、胃经。功擅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阴疽肿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于透骨草同名异物者甚多,各品种间疗效差异较大,区分各品种的差异所在,以供临床医生选择应用就十分必要.方法将常用的5种透骨草各自的来源、性状、功能及混淆品作了简要归纳.结果除有祛风湿通络之共性外,各药还各有其特色.结论对该品种的筛选,和整理势在必行,临床使用有必要在药名下加脚注,确定使用哪一种,有利于药尽其效.  相似文献   

18.
健康报504、505兩期连续刊载的“中医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題”一文,从其願望上看来,似乎龙伯坚先生对于中医研究工作很关心;但从其观点方面来看,却有問題。为了搞好中医研究工作:试提出我的个人意见: 西区进行中医研究工作,首先应該明确这一个前提,就是:中医和西医的理論体系不同,治疗的规律和方法也不同。既然是做中医研究工作,就不能不正视中医的特点,不能不学習中医的理  相似文献   

19.
王海波 《中医研究》2012,25(1):68-70
目的:建立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白芥子和黄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8 moL/L磷酸二氢钾(10:90,体积比),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26 nm.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在0.205 2~2.052 0 μg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66%,RSD=0.62%.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芥子的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斑蝥、白芥子发泡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晓平  姬晓兰 《中国针灸》2007,27(2):126-128
目的:探讨斑蝥、白芥子用于天灸疗法时的发泡规律,找出控制发泡程度的条件。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175人随机分为5组,观察不同药物或药量的发泡率、发泡时间、发泡大小及疼痛程度。结果:同种药物不同剂量组的发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药物组发泡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斑蝥组发泡时间长;每穴0·05g药物组所发的泡大于每穴0·01g药物组(P<0·05);各组间的疼痛率存在差异(P<0·05),以每穴用0·05g白芥子的疼痛率最高。结论:斑蝥、白芥子的发泡规律不同,临床应用时可用贴敷药量和时间控制发泡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