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75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1a入院。查体:右下腹可触及一约9cm×9cm包块,质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好、无结节,平卧位有时不能触及。B超检查示右下腹囊性包块;X线平片见右中腹部钙化灶;CT平扫右下腹腔见一腊肠型低密度影,其内密度均匀,局部见一高密度小液平,壁薄、光滑、未见钙化、周围脂肪清晰,与邻近小肠呈锐角相交,致肠管受压变形。初步诊断:右下腹包块性质待查。取右下腹探查口进入腹腔,术中见肿物位于结肠带汇合处,光滑,大小约10cm×8cm×6cm,形状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杨迪 《山东医药》2008,48(6):55
患者女,15岁.因双侧乳腺不对称,左乳腺包块1a于2007年6月入院.入院后行B超检查:左乳腺外侧及上方可见一低回声包块,8.5 cm×2.6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包膜完整,内回声不均匀.入院3 d后行乳腺包块切除术.手术所见:左乳腺外上方可见一包膜完整肿块,与周围分界清,易分离.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我们曾遇2例回盲部肿瘤患者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 例1:女,56岁,因右下腹痛7天,于2000年9月17日入院.有阑尾炎病史10年.查体:T37.2℃.腹平坦,右下腹压痛,触及一5cm×6.5cm肿物,触痛,活动度差,表面不光滑.B超示右下腹包块炎块可能性大.血WBC10.6×109/L,N0.80.入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  相似文献   

4.
杜庆聪  杨奎忠  郑莉 《山东医药》2011,51(46):18-18
患者女,43岁,因右下腹包块1个月,于2010年5月3日来诊。患者于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一包块,约鸡蛋大。既往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黑便、便血,无低热、盗汗、乏力。查体:腹部平软,于右下腹可触及一约6cm×5cm×3cm的包块,无压痛,活动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李爱芝 《山东医药》2005,45(36):10-10
患者女,39岁,右下腹疼痛、包块1a。每隔1个月腹痛加重数天,腹部包块固定,平时有触痛,抗生素治疗无效。曾行剖宫产术及子宫肌瘤剜除术。入院后查体:腹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腹触及一质韧包块,直径约3cm,位置表浅,位于腹部横行切口上方1.5cm处,固定,触痛。B超检查示右下腹腹直肌间有一混合性回声结节,约2.8cm×2.6cm,边界欠清晰,内部血流丰富。肝右叶内见一实性低回声结节,直径约2.0cm,欠烂肉样,质脆,易出血,直径约3.0cm。完整切除结节。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性结节。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性结节是指子宫内膜在官腔以外组织异位性生…  相似文献   

6.
结肠镜诊断阑尾黏液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汉族.主诉因"发现腹部肿物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不适,伴恶心未呕吐,无寒战、高热、胸闷、气促,无反酸、嗳气,无腹泻及盗汗,无进行性消瘦,就诊于个体诊所,予以静滴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7 d,症状有所缓解,后赴驻地医院行腹部B超示右下腹可见一大小约9.3×3.9 cm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考虑阑尾周围脓肿,继续静滴头孢他啶和替硝唑7 d,腹痛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腹部稍膨隆,全腹软,右下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可触及4×5 cm大小包块,质软,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min.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40岁 ,哈萨克族 ,因右下腹逐渐增大性包块 3个月伴疼痛就诊。体检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未见异常 ,右下腹隆起 ,可触及约 8cm× 12 cm肿块 ,边界清楚 ,质地较软 ,轻微压痛 ,活动度差 ,余无特殊。患者有牛、羊、犬接触史 ,生活在牧区 ,且是包虫病好发区。卡松尼试验阳性 ,B超见右下腹有一约 8.6 0cm× 12 .6 cm囊性包块 ,边界尚清 ,壁厚薄不均 ,内呈多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环状回声。 B超诊断 :腹腔包虫病。行“包虫内囊摘除术”,见右侧骼窝内紧贴后腹下有一约 8cm× 10 cm包块 ,触之质软 ,有波动感 ,切开后腹膜见包虫囊壁 ,切开…  相似文献   

8.
病例陆××,女性,63岁,因“阑尾周围脓肿术后21d,腹痛1d”急诊入院。患者于21d前因发热、右下腹疼痛,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明屁升高、B超发现右下腹包块,考虑为“阑尾脓肿”而住院行“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术后体温、血象恢复正常,右下腹包块较术前有明显缩小后予出院。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以来 ,我们曾遇 2例回盲部肿瘤患者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例 1:女 ,5 6岁 ,因右下腹痛 7天 ,于 2 0 0 0年 9月 17日入院。有阑尾炎病史 10年。查体 :T3 7.2℃。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 ,触及一 5 cm× 6.5 cm肿物 ,触痛 ,活动度差 ,表面不光滑。B超示右下腹包块炎块可能性大。血 WBC10 .6× 10 9/ L,N0 .80。入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经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后 ,患者无腹痛及恶心呕吐 ,右下腹包块无明显变化 ,住院 7天好转出院。半个月后以右下腹痛再次入院 ,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内有淡黄色渗液约 2 0 0 m l,无臭味 ,探查肝、胆、脾…  相似文献   

10.
脐尿管粘液腺癌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 ,56岁 ,因发现下腹部渐大无痛性包块 4个月 ,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 2 0余天入院。查体 :下腹正中偏左侧可触及 - 10 cm× 8cm包块 ,质韧 ,表面光滑 ,边尚清 ,活动度一般 ,与腹壁关系密切 ,触痛不明显。尿常规检查红细胞 ,胸、腹透视无异常 ,B超示 :膀胱前上方 8.6 cm× 5.4 cm低回声团块 ,边清 ,欠规整 ,内回声不均质 ,强弱不等 ,与膀胱关系密切 ,双肾无异常。 CT示 :前下腹部、腹直肌下、居中线 6 cm×4 .5cm大小肿块 ,其内伴散在多发点状高密度影像 ,边界清晰 ,腹直肌及膀胱受压 ,周围肠管推移征象。膀胱镜示 :膀胱顶底部可见 - 4…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9岁。因腹部包块1个月入院。体检: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隆,右中下腹见一局限性隆起,可触及一1 8cm×1 6cm的质韧包块,无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活动良好,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示右中腹实质性占位。CT示中下腹囊实性占位。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胸片无异常。术前诊断:腹部包块。全麻下手术,上腹正中切口,打开腹腔后见腹腔内无积液,肝、胆、胰、脾、肠管无异常,小网膜囊内有一1 8cm×1 6cm的椭圆形包块,质韧、有囊性感,与胃后壁有一长约4cm ,直径1 .0cm的蒂相连。切除部分胃后壁,完整摘除包块,术后病理检…  相似文献   

12.
病例陆××,女性,63岁,因阑尾周围脓肿术后21天,腹痛1天急诊入院.患者于21天前因发热、右下腹疼痛,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B超发现右下腹包块,考虑为"阑尾脓肿"而住院行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术后体温、血象恢复正常,右下腹包块较术前明显缩小后出院.  相似文献   

13.
石梦昀  杨斌  杨亚英 《山东医药》2014,(8):107-107,F0003
患者女,75岁,因无明显诱因血尿半年余,于2012年2月20日入院.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和结节,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双侧脊肋点无压痛,双侧肾区听诊未闻及异常血管杂音,双侧输尿管走形区无压痛.超声检查提示,右肾中上实质内囊实性包块.CT示,右肾盂见大小约5.6 cm×2.7 cm软组织密度影,肾下极肾实质受压,增强后可见强化,延迟可见消退,右肾功能稍迟缓;右肾盂积水,见封三图4.MRI示,右肾盂上部见不规则长T1、长T2团块影,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阻塞或侵犯肾盏;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DWI病灶呈高密度影,大小约6.8 cm ×6.4 cm;右肾静脉分支变细,下腔静脉未见确切侵犯占位表现.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7岁,20余天来上腹胀满、疼痛,进食后加重,纳差、消瘦,按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不佳,于1997年1月21日入院。体查:体温38.2℃,脉搏82次/min,血压16/10 kPa。右颈部触及-3.5cm×3.5 cm大小的包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光整,皮肤色泽正常,不活动,无明显压痛。腹软,肝脾未触及,剑突下及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6.7×10~9/L,淋巴20%,中性80%,红细胞4.6×10~(12)/L,血色素130 g/L,血沉55mm/h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正常。B超:右颈部探及3.4×2.7 cm实质性团块回声,边界清,内回声欠佳,周边淋巴结多个肿大,回声不匀,肝胆脾胰正常。胃镜检查显示:慢  相似文献   

15.
田忠 《山东医药》2006,46(9):18-18
患者女,43岁,因右下腹疼痛20月余伴低热,乏力、不思饮食,于2005年4月3日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腹部略膨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可触及5cm×3cm的固定包块,周围无粘连,无搏动感、无囊性感,肠鸣音正常。外周血Hb113g/L、RBC4.32×1012/L,WBC11.3×109/L、No.79。B超检查示:右下腹探及5.3cm×2.7cm大小低回声团块,周围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诊断:慢性阑尾炎脓肿形成。遂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长7cm,浆膜充血,回盲部肠管肥厚、壁硬,可扪及4cm×3cm×3cm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考虑结肠癌,因未做肠道准备,故先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7…  相似文献   

16.
例1男,13岁,学生、居当涂县江心乡。患儿腹痛、腹泻伴不规则发热月余,经当地乡卫生院治疗后诸症缓解。因消瘦及右上腹包块于1993年8月28日入院,入院后体温、脉搏、呼吸,血、尿常规正常,B超示肝脓肿。体检发现,右上腹壁隆起包块4×3(?)×3cm,质软且固定触痛不明显、体表皮肤不红,临床诊断腹壁脓肿吸收期行脓肿切开排脓,术中见脓肿位于腹壁与腹膜之间、紧贴肝表面,切开脓肿厚壁,囊内为粘稠黄色脓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7岁,于2008年7月无意中发现左上肢一黄豆粒大小包块,无疼痛,皮肤颜色、感觉无异常,无脱屑、破溃;同年9月患者感包块偶有针刺样疼痛,遂至我院就诊,包块活检示(左上肢)皮肤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其后包块迅速增大至鸡蛋大小,表面渐呈暗红色.2008年11月收入我院,查体示左上肢近肘窝处可见一直径约3 cm×3 cm包块,色暗红,皮温不高,质硬、边界欠清,无压痛,未及波动感,活动度差.于2008年11月20日行左上臂动脉硬化包块扩大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内,为一大小约3.0 cm×2.5 cm×1.0 cm圆盘状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深达筋膜,遂将包括肿物在内约6.0 cm×4.0 cm×2.0 cm组织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5 3岁 ,因反复右下腹钝痛 2个月入院 ,无恶寒、发热 ,无恶心、呕吐等 ,体检 :右下腹触及 5cm× 4cm肿物 ,质硬 ,边界清楚 ,活动度差。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腔髂前上棘上方探及约 5 .3cm× 2 .7cm的低回声区 ,内回声欠均匀 ,边界尚清。血常规、生化、癌胚抗原、胸片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探查见腹腔内有少量渗出液 ,阑尾有占位病变 ,与侧腹稍有粘连 ,包膜较光滑 ,近回盲部的肠系膜可及一肿大淋巴结。术中冰冻切片提示阑尾高分化腺癌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术后病理示回盲部及阑尾绒毛状腺癌 ,为高分化腺癌 ,大部分局限于黏膜层 ,局部浸润…  相似文献   

19.
由于有效而规律的抗结核治疗,续发性腹壁结核极为少见,现将已发现的三例报告如下: 病例1 女社员住院号53662。腹壁包块半月余,四年前患肺结核间断口服INH一年。查体:右上腹脐旁腹直肌处可触及波动性肿物,约5.0×6.0×4.5cm大小,局部皮肤微红,略有压痛,边界不清,以“腹壁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发现脓肿位于腹直肌内有干酪坏死组织,涂片查见抗酸杆菌,当日再次局麻下施结核病灶清除术,结核灶侵及腹直肌前鞘深达腹直肌后鞘,彻底清除干酪坏死组织,局部放置链霉素粉  相似文献   

20.
例1:35岁。因腹壁肿块伴月经前腹痛入院。5年前有剖宫取胎手术史。查体:下腹正中见一手术切口瘢痕,其中央可扪及3cm×3cm包块,质硬,光滑,轻压痛,不活动。诊断:腹壁硬性纤维瘤。切除后病理报告:胞壁子宫内膜异位。 例2:28岁。因腹壁包块伴月经前腹痛7个月入院。2年前有剖宫取胎手术史。查体:下腹正中可见手术切口瘢痕,其中央可及3.5cm×2cm包块,质硬、光滑,无压痛,不活动,诊断:腹壁硬性纤维瘤。切除后病理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卵巢,子宫周围的韧带内,也可波及宫颈、阴道、外阴,身体其他部位罕见。子宫内膜异位虽属良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