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改琴 《中国康复》2008,23(2):112-11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手法、牵引和中药热敷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更显著;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81.0%、98.3%与12.0%、77.5%,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提高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痛阌值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 共选取50例 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手法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二个疗程治疗后,发现其VA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是临床上比较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选用都梁软胶囊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65例,由计算机以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给予步长脑心通治疗,实验组33例给予都梁软胶囊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抑郁状态量表(SDS)进行评分,然后对其两组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VA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都梁软胶囊联合步长脑心通对治疗颈源性头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的疗效及特点,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有效方法以及实证参考。 方法:筛选符合偏头痛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分为治疗组(热敏灸联合针刺组)和对照组(传统艾灸联合针刺组),每组各30例。各组患者每2日治疗一次,共治疗4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综合疗效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头痛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最长持续时间、头痛伴随症状积分和止痛药暴露程度,评估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特点。 结果:治疗4周末及停止治疗4周末治疗组头痛VAS评分(P<0.05)、偏头痛发作频率(P<0.05)、头痛最长持续时间(P<0.05)、头痛伴随症状积分(P<0.01)、止痛药停减率(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第一次治疗后1小时即刻头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P<0.05)、综合疗效有效率(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能明显缓解偏头痛发作时的症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偏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止痛药的服用量,缓解头痛伴随症状减轻偏头痛中医证候和综合症状。研究揭示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对头痛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及中医证候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较好的即时镇痛效应和可靠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定位旋转扳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86例,均采用理筋推复,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及颈推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头痛症状、每周发作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86例患者在治疗1周时VAS评分及头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随时间推移持续下降(P〈0.05,0.01)。治疗4周时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达96.5%。结论: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可有效治疗颈源性头痛,配合颈椎操及日常生活干预能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急性膝关节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急性膝关节痛患者144例,分为热敏灸组50例、电针组50例及药物组44例。热敏灸组取热敏穴膝痛点、委中穴行悬灸治疗;电针组取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穴,行电针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分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等疼痛量表评分及血清IL-8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d后,3组PRI、VAS、PPI疼痛评分及血清IL-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热敏灸组更低于电针组及药物组(均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为治疗急性膝关节痛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部位炎症因子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神经定位、触诊检诊及颈椎X线片、MRI三步定位诊断明确的颈源性头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常规推拿手法和灸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头痛(VAS评分)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86.7%,P<0.05)。结论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解除症状,疗效确切,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枕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操作行患侧枕神经阻滞,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枕神经阻滞: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持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入路的实际穿刺深度和穿刺时间缩短,感觉阻滞增高,穿刺成功率增高,患者满意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和1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后1周亦下降,但超声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枕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盲探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加牵引、手法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组(头痛宁治疗组)、B组(颈部牵引、按摩治疗组)、C组(头痛宁加颈部牵引、按摩治疗组)。牵引选坐式颌枕带颈部间歇牵引,手法治疗选乳突后、枢椎横突、枕下三角等处扳机点,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及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C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与A组、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治疗1个月后与3个月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源性头痛选择头痛宁能迅速缓解疼痛,颈部牵引加手法按摩则能纠正紊乱的颈椎力学结构及肌肉筋膜,两者兼用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纯头痛宁药物治疗或牵引、按摩。  相似文献   

10.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伴颈椎旁神经或耳颞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服用止痛药物与睡眠改善例数。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善(P〈0.05),治疗后头痛完全缓解15例,好转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缩短(P〈0.05);治疗前服用止痛药物28例,治疗后2周12例,4周4例(P〈0.05);睡眠不佳治疗前29例,治疗后2周13例,4周为4例(P〈0.05)。结论神经阻滞是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珊  毛红蓉  严言  李娜 《中国康复》2012,27(1):26-2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2组均针刺双侧百劳、肩中俞及中渚穴。对照组加用电针;观察组同时在病变部位寻找热敏穴实施回旋、雀啄、往返和温和灸。结果:平均治疗24次后,2组疼痛总评均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97.1%与44.3%、88.6%,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浓度大容量与常规浓度剂量的利多卡因混合镇痛液在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治疗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分为2组各54例。治疗组以0.1%利多卡因60~80mL加得宝松0.5rnL、甲钴胺1mg。对照组以0.5%利多卡因40mL加得宝松0.5mL、甲钴胺1mg分别行枕神经、Q横突、颈部竖棘痛点阻滞,注射镇痛液3~5mL。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2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的头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浓度大容量利多卡因用于颈源性头痛的神经阻滞是一种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用于颈源性头痛患者镇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方法(CT引导下颈部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置管带泵治疗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及耳颞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国际头痛研究会制定的有关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择期于CT引导下行颈部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置管持续泵入消炎镇痛液+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耳颞神经阻滞综合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以及服用止痛药和睡眠情况。结果:①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由7.97±1.07降为1、07±1.7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每周头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服用止痛药物例数由治疗前29例(96.67%)降为治疗4周后3例(1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④睡眠不佳由治疗前29例(96.67%)降为治疗后2例(6.6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陈佳红 《中国康复》2013,28(1):54-55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超短波和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心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肩痛、水肿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0.05);观察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1,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物理疗法可以提高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姚宇  曾明安  陈玲 《中国康复》2013,28(1):49-50
目的:观察赤风迎源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7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赤风迎源针法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VAS量表、FMA量表及Barthel(BI)指数量表评分,并比较l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0.01),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l治疗后2组FMA及B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赤风迎源针法能更好地减轻疼痛、改善上肢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韩康  李祖虹  刘彬  贺涛  陈新叶  马艳 《中国康复》2019,34(11):593-595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联合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患者进行评定以及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VAS及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联合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的疗效及特点,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实证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符合偏头痛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最长持续时间、头痛伴随症状积分和止痛药服用情况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4周及停止治疗4周后,治疗组头痛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最长持续时间和头痛伴随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止痛药停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次治疗后1 h即刻头痛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能明显缓解患者头痛发作时的症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止痛药的服用量,缓解头痛伴随症状。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对头痛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及中医证候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较好的即时镇痛效应和可靠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郭万刚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4):10-10,31
目的 观察治脊疗法配合腹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康复医学科2003-02/2004-02门诊及住院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先用治脊疗法纠正错位的上颈段然后在配合腹针治疗以巩固疗效。对照组用电针治疗,两组均1次/d,10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所纳入的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44,6,0;34,11,5例,治疗组痊愈率大于对照组(88%,68%.P〈0.01)。结论 治脊疗法配合腹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较电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脉冲整脊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手法和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使用脉冲整脊技术进行矫正。分别评估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活动度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得分。 结果:经过4周治疗,两组患者的VAS、腰椎活动度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脉冲整脊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许震中 《大医生》2023,(11):77-79
目的 探讨偏正头风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澄迈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偏正头风散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头胀及心烦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频率少于治疗前,头痛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状态、精神状况及健康状况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偏正头风散应用于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中,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VAS评分,并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