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小鼠的影响,探讨其抗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负重游泳建立力竭运动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力竭给药组(A组)、力竭不给药组(B组)、游泳8min不给药组(c组)、游泳8min给药组(D组)。实验前20min,A、D组小鼠按1000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磷酸肌酸钠,B、C、绀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力竭游泳实验按每只小鼠体质量的6%负重进行。用生化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记录小鼠的力竭时问。结果:A、C、D组的SOD活性较B组显著升高(P〈0.05,0.01),I)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B组的MDA含量较c组明显升高(P〈0.01),A组较D组明显升高(P〈0.05)。B组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外源性磷酸肌酸增强机体抗疲劳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通过增强自由基的清除来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2.
急性运动对小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90min运动组(B组)、力竭组(C组)及力竭后恢复24h组(D组)各10只,以游泳为运动方式,观察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TP合成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与A组比较,C组血清CK、LDH水平及心肌MDA水平显著增高(P〈0.05).ATP合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力竭运动后24h各项指标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对运动小鼠心肌钙离子、ATP酶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运动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小鼠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茶多酚对心肌组织钙离子(Ca^2+)含量、钠泵(Na^+-K^+-ATPase)和钙泵(Ca^2+-ATPas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C)的影响。结果:力竭运动可引起小鼠心肌组织Ca^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Ca^2+-ATPase、Na^+-K^+-ATPase、SOD、GSH—Px和T—AOC的显著下降,而茶多酚可抑制小鼠力竭运动后心肌Ca^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抑制小鼠心肌Ca^2+-ATPase、Na^+-K^+-ATPase、SOD、GSH—Px和TAC的显著下降。结论:茶多酚可减少力竭运动后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攻击,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后心肌的功能和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活性物质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活性物质(胚脑组织提取物,NAF)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的作用,以及对小鼠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1只小鼠按体重等分,分为5个实验组:生理盐水组(A)9只、脑活素组(B)11只和3个不同浓度(C:0.1mg,10只、D:0.2mg,10只、E:0.4mg ,11只)的NAF治疗组.用自制的复杂迷宫检测小鼠的迷宫觅 食时间及行走的错误次数,测定小鼠负重5%体重游泳至淹死的时间。结果:迷宫觅食时间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1),B、C、D、E组治疗后缩短或明显缩短(P<0.05-0.001);治疗前后小鼠行走的错误次数A组和B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5),C、D、E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2-0.01);小鼠负重5%体重游泳淹死时间5组间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差异来自于C与E组(P<0.05)和D与E组(P<0.01)。结论:NAF可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也可增强小鼠的耐力。腹腔注射≥20mg/kg 体重时,小 鼠的耐力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红景天复方制剂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景天复方制剂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40只6周龄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西洋参阳性对照组(PG)、红景天复方制剂低剂量组(LR)和高剂量组(HR)4组,每组10只。用药及进行适应性运动训练4w,对其进行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即刻检测小鼠血液、心肌及股四头肌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Ca^2+-Mg^2+-ATP酶活性。结果①40只实验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②LR,HR组及PG组小鼠负重持续游泳时间明显长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LR,HR及PO组小鼠心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R及PO组小鼠股四头肌MDA含量均低于NS组,但与N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LR,HR及PG组小鼠心肌、股四头肌Ca^2+-Mg^2+-ATP酶活性比NS组高,其中HR组与NS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HR组小鼠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N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R及PO组小鼠心肌SOD活性均低于N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R组小鼠股四头肌SOD活性均明显高于N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LR,HR及PG组小鼠心肌、股四头肌T-AOC活性高于NS组,PG组小鼠与NS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R组小鼠与N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帚天复方制剂可能通过降低力竭性游泳运动小鼠血液、心肌、股四头肌组织SOD活性,提高心肌、股四头肌组织Ca^2+-Mg^2+-ATP酶活性,增强心肌、股四头肌组织清除过度运动产生的氧自由基,提高这些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MDA含量,从而延缓机体疲劳发生或加快机体疲劳的恢复,比如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持续时间,这可能是该复方制剂抗运动性疲劳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芦荟多糖的抗疲劳作用。方法16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用芦荟多糖低、中、高3个剂量给小鼠灌胃,对照组给等剂量蒸馏水,15d后小鼠游泳造成疲劳,测定小鼠力竭时游泳时间、血乳酸(LAC)、血清尿素氮(BUN)及肝糖原。结果芦荟多糖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提高小鼠运动后肝糖原的含量,降低BUN和LAC的含量。结论芦荟多糖对小鼠具有显著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力竭游泳训练模型,观察巴戟天对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4/12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过度训练组,过度训练+巴戟天组,每组8只。过度训练组、过度训练+巴戟天组大鼠均采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建立力竭游泳训练模型,每周训练6d,共7周。过度训练+巴戟天组大鼠同时于训练前1h灌服巴戟天4.5mg/(kg&;#183;d)。安静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游泳训练,30min/d,每周训练6d,共训练7周。7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立即分离骨骼肌,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净血污,滤纸吸干,按1:9(W/V)加入低温磷酸盐缓冲液(pH7.2)匀浆,离心(5000r/min,25min,0~4℃),取上清液,在1~40C的冰箱保存,以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各组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过度训练组大鼠力竭时间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和过度训练+巴戟天组(P〈005);经过7周训练,过度训练组大鼠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和过度训练+巴戟天组(P〈0.05),安静对照组与过度训练+巴戟天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巴戟天可显著提高运动大鼠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使大鼠运动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浓度空气负氧离子对实验小鼠有氧耐力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雄性小鼠分为高含量组、中含量组及低含量组,每组15只。高含量组、中含量组及低含量组小鼠分别在高、中、低负氧离子环境下进行力竭游泳运动,记录各组小鼠游泳持续时间;待力竭游泳运动结束后,上述3组小鼠分别在相应浓度负氧离子环境下休息12h,随后将其置于常态空气环境下再次进行力竭游泳运动,记录各组小鼠游泳持续时间。 结果3组小鼠进行力竭游泳时长均随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增高呈现递增趋势,在前、后2次力竭游泳实验中,发现高浓度组小鼠游泳时长[分别为(270.9±20.8)min和(175.5±17.3)min]均表现最优,与其他2组小鼠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对小鼠有氧运动耐力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高浓度空气负氧离子不仅能延长实验小鼠有氧耐力运动时长,同时也有利于运动疲劳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电针刺激可促使中枢释放阿片肽产生内源性镇痛的原理,用韩氏仪辅助硬膜外阻滞的妇科手术病人实施术后镇痛。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22例。A组:吗啡2mg+氟哌啶+2.5mg;B组韩氏仪+吗啡2mg+氟哌啶2.5mg;C组吗啡1mg+氟哌啶1.25mg;D组韩氏仪+吗啡1mg+氟哌啶1.25mg。B和D组于麻醉前30min使用韩氏仪至手术结束。术后4h再治疗30min。4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ml,缝皮前注入硬膜外腔。结果:A和B组、C和D组比较术后镇痛时间以及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镇痛评分A和B组比较,C和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和P<0.05);镇静评分A和B组比较,C和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和P<0.0);并发症的发生率B组低于A组,D组低于C组。比较A和D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D组并发症明显减少,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韩氏仪复合硬膜外阻滞行术后镇痛,可明显提高镇痛镇静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对颅脑损伤模型病灶区钙(Ca^+2)、镁(Mg^+2)及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影响。方法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左顶叶局限性脑挫裂伤大鼠模型,同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a^+2、Mg^+2含量,高效氨基酸分析仪上测定谷氨酸(Glu)含量。结果经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大鼠损伤灶Ca^+2、Mg^+2、Glu含量与空白组、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但低、中、高剂量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降低颅脑损伤灶内Ca^+2、Glu含量,升高Mg^+2含量,对脑组织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莉  曹颗  张敏 《中国临床康复》2012,(42):7893-7896
背景:关于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的影响早有研究,并且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对于不同运动强度对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以及线粒体肿胀程度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以及线粒体肿胀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正常对照组大鼠正常笼内生活,不运动。另2组游泳训练方式,分别建立中强度和高强度运动模型,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训练4周。结果与结论:中强度运动组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5),线粒体肿胀程度降低(P〈0.05);而高强度运动组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线粒体肿胀程度增大(P〈0.05)。实验结果表明中强度运动可以保护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提高线粒体功能;而高强度运动则降低了线粒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补充丙酮酸钙对抵抗小鼠急性运动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补充丙酮酸钙对小鼠肝脏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Ec组)、丙酮酸钙组(P组)、运动丙酮酸钙组(Ep组)各8只。P组、Ep组小鼠每天给予600mg/kg.d的丙酮酸钙灌胃;C组、Ec组给予同等剂量蒸馏水灌胃。3周末时Ec组和Ep组大鼠进行力竭运动实验。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TNOS,iNOS)及肝线粒体中的钙(Ca2+)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Ec组及Ep组小鼠肝脏组织TNOS、iNOS及NO、线粒体Ca2+的浓度均明显上升(P0.05,0.01);Ep组明显低于Ec组(P0.05,0.01);P组与C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充3周的丙酮酸钙能明显降低急性运动性肝损伤NO和线粒体Ca2+浓度,对预防和治疗运动性急慢性肝病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提高线粒体功能,但在不同时期的作用特点还不明确。目的:观察不同周期有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以及线粒体肿胀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有氧运动2,4和6周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有氧运动,其余3组则参照BedfordTG标准,采用跑台运动方式,建立有氧运动模型进行相应的运动周期锻炼。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以及线粒体肿胀程度。结果与结论:有氧运动2周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有氧运动4和6周组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均增高(P〈0.05),线粒体肿胀程度降低(P〈0.05)。实验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保护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提高线粒体功能,但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和血清钙、磷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择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随机分为4组,A组18例为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其余3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B组22例血液灌流每周1次,C组20例血液灌流每周2次,D组18例血液灌流每2周1次.4组患者均观察12周,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7个时间点血清中的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各实验组患者的血清PTH浓度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呈下降趋势(P<0.05),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降低PTH的疗效优于常规血透(P<0.05);②每周1次、每周2次血液灌流疗效优于每2周1次(P<0.05);治疗后4周、6周时,每周2次疗效好于每周1次(P<0.05),其余时点每周1次、每周2次的疗效相当.③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各组患者的钙磷乘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组患者的钙磷乘积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①采用每周1次血液灌流频率,对PTH的清除既能达到临床疗效,又能明显减少费用.②血液灌流频率越高,PTH浓度在初期下降越快.③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降低钙磷乘积,但与血液灌流频率是否相关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15.
背景:长期以来修复材料与基牙的黏接技术一直是口腔修复学的研究热点,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黏结工件的表面处理工艺。目的:对比观察8种表面处理方法对Ceramage聚合瓷黏结强度的影响,筛选适合Ceramage聚合瓷的表面处理方法。方法:将Ceramage聚合瓷制成试件80个,随机分成8组,分别采用喷砂,酸蚀,偶联剂,喷砂+酸蚀,喷砂+偶联剂,酸蚀+偶联剂,喷砂+酸蚀+偶联剂处理聚合瓷表面并与树脂黏结剂黏结,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在37℃水浴24h后测试样本剪切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的聚合瓷表面形貌。结果与结论:各组的剪切强度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喷砂+酸蚀+偶联剂处理组(31.12±2.81)MPa,喷砂+酸蚀组(27.62±1.70)MPa,酸蚀+偶联剂组(27.31±2.18)MPa,喷砂+偶联剂组(26.91±1.97)MPa,喷砂组(24.23±2.03)MPa,偶联剂组(23.50±2.19)MPa,酸蚀组(17.61±2.14)MPa,对照组(8.13±0.63)MPa,除喷砂组、偶联剂组之间,喷砂+酸蚀组、喷砂+偶联剂组、酸蚀+偶联剂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7种表面处理方法都提高了黏结强度,喷砂、酸蚀联合硅烷偶联剂处理的聚合瓷黏结强度最高,是适合Ceramage聚合瓷黏结的表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筛选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0例(老年重症组)、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34例(老年非重症组)、非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例(非老年重症组)、非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21例(非老年非重症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活性。结果: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比老年非重症组明显下降(P均〈0.01)。非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4^+及NK细胞活性均低于非老年非重症组(P〈0.05或0.01)。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8^+均低于非老年重症纽(P均〈0.05)。老年非重症组与非老年非重症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非重症肺炎患者下降,其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更明显。免疫功能减退可能是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炎症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模型饮控组(C组)、模型电针组(D组)、模型饮控+电针组(E组)各10只。干预60d后,测定血脂含量及ICAM1、MCP-1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浆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明显上升(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HDI.C)明显下降(均P%0.01);C、D组大鼠血浆TC、LDL-C与B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0.01),但较A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E组大鼠血浆中TC、LDL-C含量均较B、C组明显降低(均P〈0.01)。除E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0.01),且B、C组增加更为显著(均P〈0.01);与B、C组比较,E组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浆中的TC、LDL-C、巨噬细胞及ICAM、MCP-1的含量,从而达到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骼发育中的起到关键性作用;文献报道单独的富血小板血浆在动物或者临床试验中并不具备明显促进移植骨组织愈合的作用。目的:验证富血小板血浆协同骨形态发生蛋白4促骨缺损区的成骨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上颌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空白对照组建模后不做特殊处理。2β-磷酸三钙+Bio-gide生物膜组为β-磷酸三钙0.1 g+Bio-gide生物膜1张。3富血小板血浆组为β-磷酸三钙0.1 g+Bio-gide生物膜1张+富血小板血浆1 mL。4富血小板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为β-磷酸三钙0.1 g+Bio-gide生物膜1张+富血小板血浆1 mL+5μg骨形态发生蛋白4。于造模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图像分析各组骨缺损区新生骨生成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富血小板血浆组、富血小板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骨缺损区新生骨以及新生血管均多于β-磷酸三钙+Bio-gide组(P〈0.01);β-磷酸三钙+Bio-gide组新成骨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术后4,8,12周,富血小板血浆+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骨缺损区新生骨均多于β-磷酸三钙+Bio-gide组、富血小板血浆组两组骨缺损区(P〈0.01),β-磷酸三钙+Bio-gide组和富血小板血浆组均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以β-磷酸三钙为支架,富血小板血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可明显促进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Tio)联合奥沙利铂(L-OHP)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对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动物。A组腹腔注射50 g/L葡萄糖注射液;B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C组腹腔注射Tio 30 mg/kg;D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30 mg/kg;E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45 mg/kg;F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60 mg/kg,连续用药14 d。测裸鼠体质量、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处死动物,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行肝、肾、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用药后B、D、E、F组裸鼠体质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52~9.74,P〈0.01)。B、D、E、F组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瘤质量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0.77,t=8.58~18.94,P〈0.01);而D、E组之间,E、F组之间的抗肿瘤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血白细胞降低,D、E、F组白细胞较B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3.07,t=4.32~12.20,P〈0.05)。各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结论 Tio可能降低了L-OHP的抗肿瘤作用,但表现出了明显的肝、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