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导致老年人骨组织的力学强度下降,在遭受轻微外力或者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椎体压缩骨折。此类骨折的治疗,切开手术往往因老年人全身情况差、基础疾病多、骨质疏松内固定易失效而受到限制,只能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严格卧床休息防止椎体塌陷、口服止痛药物、腰围保护等,但是卧床休息导致失用性骨质疏松,加速骨质脱钙,形成恶性循环。作为微创技术,椎体成形术(VP)和后凸成形术(PKP)可起到迅速止痛和稳定脊柱力学结构的作用,打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人群逐渐增多,据国际骨质疏松发展学会统计,全球约有1亿骨质疏松患,70岁以上人群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为12%,绝经后妇女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为16%,其中1/3伴有慢性疼痛。因此,为快速解除病人的痛苦,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和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弥散程度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因OVCF行PKP手术的224例老年患者,根据影像学资料中骨水泥的弥散程度,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为骨水泥弥散至中点附近;弥散程度≤50%;B组为骨水泥弥散已过中线但未至全椎体;C组为骨水泥弥散分布接近于全椎体。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伤椎椎体高度。结果 A组34例,B组106例,C组84例。A组发生1例(2.94%)骨水泥渗漏,少于B组(5例,4.72%)和C组(7例,8.33%),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3 d的VAS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均<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三组ODI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伤锥椎体高度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但三组间各时点ODI...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CVF)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发生率达30%[1],出现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比较棘手,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且骨质疏松会进一步加重,而开放性手术固定范围广、损伤大、椎弓根钉易松动、远期并发症多,如骨折不在相邻节段则手术更加困难.椎体后凸形成术(PKP)应用于OCVF疗效满意[2,3],但对于多节段OCVF的治疗明显有别于单节段.现将我院PKP治疗94例多节段OCVF治疗效果、治疗中问题和临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但PVP和PKP在OVCF治疗中的优缺点存在一定争议〔1~4〕。本研究探讨PVP和PKP治疗老年OVCF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入选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采用  相似文献   

6.
柴仪  刘法敬  申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74-4575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理想术式,具有微创,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后凸畸形及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1〕。本文回顾分析PKP治疗高龄(>80岁)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我科收治的高龄OVCF患者57例,其中男13例,女44例;年龄80~92〔平均(83.7±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2月~2010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及病房共收治OVCFs患者76例,男11例,女65例,年龄56~87岁,平均(66.7±7-3)岁,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6个月。44例患者行PVP手术,32例患者行PKP手术。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水泥注入量、水泥渗漏率、平均后凸角矫形,分析引起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PVP组患者水泥注入量及平均后凸角矫形均低于PKP组患者,经两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渗漏率和新发椎体骨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T值≤-2.5SD是与非手术椎体骨折相关的危险因素,后凸角矫形≥5.0。组患者新发骨折与首次手术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骨密度T值≤-2.5SD是与非手术椎体骨折相关的危险因素,在骨密度T值严重降低的骨质疏松患者中,过多的矫正后凸畸形可能缩短了再发骨折的发病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L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3月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PKP治疗32例L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椎前缘、中部高度,Cobb’s角评价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PKP的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手术顺利,伤椎内骨水泥分布均匀,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神经根损伤、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严重并发症。2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明显好转,后凸角度明显变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有明显恢复(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PKP是治疗LOVCF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OVCF患者37例,行PVP20例、PKP17例。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矫正率、后凸Cobb’s角及矫正率。VAS评估疼痛。观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骨水泥向椎前及椎旁少量渗漏7例(PVP6例、PKP1例),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过敏、肺栓塞等并发症。椎体压缩率术后(20.5±11.2%)较术前(42.6%±15.3%)降低(P=0.03),后凸Cobb’s角术后(11.1°±3.4°)较术前(28.4°±6.7°)减小(P=0.02)。PKP椎体压缩矫正率为72%,高于PVP的39%,P〈0.01;后凸Cobb’s角矫正率为66%,高于PVP的32%,P〈0.01。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7例,轻度缓解1例。VAS由术前(7.3±2.9)分降至术后(2.1±0.8)分(P=0.02)。随访1a以上,病椎高度恢复、无明显丢失,未见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结论PVP和PKP具有微创、安全、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OVCF的有效方法;且PKP对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优于PV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单纯行PVP或PKP的OVCF患者92例(共128个椎体),根据手术方式分成PVP组和PKP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的有效率、后凸矫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PVP组有效率为90.00%,PKP组有效率为92.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其中PKP组VAS评分显著低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间后凸矫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率为16.67%,明显低于PVP组的3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明显高于手术前,其中PVP组伤椎高度显著高于PKP组(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PKP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的VAS评分,且骨水泥渗漏率更低,而PVP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伤椎的高度。两种方式各有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UI-PKP)治疗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UI-PKP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OVCF患者187例,男63例,女124例;年龄60~89岁,平均73.5岁。骨折椎体分布,胸椎(T)10 27例,T11 40例,T12 49例,腰椎(L)1 43例,L2 28例;PKP术后再骨折1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全脊柱MRI及压缩椎体三维重建,针对不同患者影像资料进行穿刺钉道设计,指导术中穿刺。观察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在骨折椎体的填充情况、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与术后3 d、3个月、1年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压缩椎体前缘、中线高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注入量(4.3±1.7)ml。术后3 d、3个月、1年,VAS、ODI较术前明显改善,骨折椎体前缘、中线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充分填充166例(88.8%),不充分填充21例(11.2%)。23例(12.3%)发生骨水泥渗漏(硬膜外渗漏3例,椎间隙渗漏12例,椎旁软组织渗漏8例);2例椎旁渗漏致肋间神经压迫,术后出现放射性疼痛和麻木,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封闭等治疗好转;其余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未行翻修手术。未出现气胸、血管神经损伤、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UI-PKP治疗胸腰段椎体OVCF,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弥散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评分以及4项影像学指标(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试验组患者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术后均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成本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今后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问题愈发凸显,车祸、摔伤甚至弯腰拾物或打喷嚏都可能引起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从近年的文献报道来看,介于保守治疗与开放手术之间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因其适应范围、专用器械、手术方法、灌注材料及定位设备等得到持续的改善,在微创、低辐射、安全及精准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并已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逐渐成为治疗椎体疼痛性损害的一种常规疗法。1概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后的老  相似文献   

14.
李二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507-3508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外科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年龄较大,骨质疏松较重,一般采取微创治疗〔1〕,常用的术式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本文拟比较两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随访行结合过伸复位法PKP治疗76例OVCF患者的98个椎体,行术前术后X线检查,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15(720)个月,VAS评分术前(9.2±0.21)分,术后1 w(3.12±0.16)分,术后6个月(2.02±0.19)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42.00±1.01)分,术后1 w(20.00±1.16)分,术后6个月(12.02±1.19)分;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的丢失:术前分别为(14.6±2.1)mm和(9.5±1.2)mm,术后分别为(4.6±1.1)mm和(3.3±1.0)mm;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6.5±5.2)度矫正为(9.8±3.6)度,上述4个指标术后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1);12个椎体发生无症状性的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骨折3例,骨水泥反应2例,病椎再骨折1例,未发生有症状的肺栓塞病例。结论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PKP对治疗OVCF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但在手术过程中骨水泥渗漏问题仍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28例。改良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透及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医患双方的辐射暴露危害,降低影像监测费用和手术风险,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当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常用的方法,其具有迅速缓解疼痛、改变脊柱畸形和损伤小等特点,但邻近椎体骨折是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生率较高。本文就其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近年在国内外兴起的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微创技术,我院于2002年12月-2003年8月对37例患者(40节椎体)行PVP术,5a随访21例(29个椎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4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照椎体塌陷程度分为严重骨折组(27例)和一般骨折组(33例),均通过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椎体变化。结果严重骨折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小于一般骨折组,而Cobb角矫正度大于一般骨折组(P0.05)。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在严重骨折组和一般骨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骨折组和一般骨折组中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一般骨折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明显大于严重骨折组(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一般骨折和严重骨折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以明显纠正椎体塌陷和Cobb角度。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临床上常见并且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经皮椎体成形(PVP)技术不断进展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2003年7月起采用PVP术对1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