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评分以及4项影像学指标(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试验组患者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术后均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成本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今后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OP)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术后椎体高度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OVCFs患者56例(男24例,女32例)均行PKP治疗,术前及术后随访测量患椎椎体高度变化,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变化,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后功能恢复。结果行PKP后,术后各时间点随访结果显示椎体高度、Cobb角度、VAS、ODI同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椎压缩率在术前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存在相关性(P<0.05),术后1年内随访结果提示VAS与椎体压缩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半年内随访结果提示ODI与椎体压缩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KP治疗OVCFs临床疗效显著,可纠正后凸畸形,增加脊柱稳定性,但术后伤椎高度存在丢失的风险。术后椎体高度的变化与疼痛及功能恢复无显著相关性,此变化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在随访期间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静滴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7例,在C型臂引导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静滴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前、术后及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活动能力,并对骨折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29个月,平均19.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8.21±1.29,下降至术后2.12±1.08(P<0.05);ODI评分由术前的74.17±12.20降至术后的24.58±6.10(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能有效维持。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91±0.33)cm恢复到术后的(2.12±0.28)cm(P<0.05);椎体中部高度由术前的(1.62±0.37)cm恢复到术后的(1.92±0.41)cm(P<0.05);Cobb角由术前的(20.35±7.56)°改善为术后的(13.88±6.67)°(P<0.05)。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未见明显丢失,未发现邻近椎体及其他椎体再次发生骨折。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简单,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普通粘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7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组(高粘度骨水泥组14例)及普通粘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普通粘度骨水泥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后腰背部疼痛、腰背部功能、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凸畸形角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X线暴露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显著(P<0.05);骨水泥注射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DI评分明显降低,伤椎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粘度骨水泥组骨水泥渗漏率(14.3%)与普通骨水泥组(30.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不仅可以达到与普通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同的临床效果,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骨水泥渗漏,减少X线暴露时间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老年新鲜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新鲜性OVCF老年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K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椎体高度、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并对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椎体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及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研究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状态与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KP治疗老年新鲜性OVCF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阈值,提高其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恢复椎体高度以及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方法 对12例19个压缩性骨折椎体进行治疗后,对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4、12周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分.在术后X线检查中对椎体高度恢复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的平均术前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为9.3,但在术后改善至5.4.在术后4、12周,平均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5.1、5.9.所有患者在24 h内恢复日常活动.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以椎体前部和中部明显.结论 在疼痛缓解和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年龄65岁、因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分别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统计术前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每节椎体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住院总花费等指标。结果 48例患者的82节椎体均经双侧入路成功完成手术,PVP组为24例37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82±0.41)mL;PKP组为24例45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94±0.32)mL,2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2组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PVP组术中透视累计时间为(13.58±3.79)s,PKP组为(21.38±4.1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结论 PVP与PKP均为微创手术,均可缩短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卧床时间,在缓解疼痛和增加椎体稳定性方面疗效较好,疼痛缓解可维持至术后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刘欣 《山东医药》2012,52(19):81-8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剖宫产手术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麻醉相同,但术后分别采用布托啡诺5 mg+瑞芬太尼2mg、芬太尼1.0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术后视觉模拟(VAS)镇痛评分、舒适度(BC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镇痛效果均满意(优良率均>87%),组间各时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各时间点B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好,且具有术后镇静适度、改善产妇睡眠、毒副作用轻微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02例183个椎体,根据术后椎体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将压缩椎体分为渗漏组和非渗漏组,进而分析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y功能评分、Cobb角及椎体平均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83个椎体中共有21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术前椎体高度、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差异显著(P0.05);椎体后凸角度、骨折新鲜度、手术入路途径及骨折椎体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是与骨水泥渗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发生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李二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507-3508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外科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年龄较大,骨质疏松较重,一般采取微创治疗〔1〕,常用的术式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本文拟比较两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取计算机单盲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椎体成形术联合益肾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度、骨密度、生存质量评分、再次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评分、ODI明显降低,伤椎前后缘高度、骨密度明显增高,后凸角度明显减小,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增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的再次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益肾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骨折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和椎体后凸角度,改善胸腰椎活动功能,还能有效避免再次发生骨折,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人群逐渐增多,据国际骨质疏松发展学会统计,全球约有1亿骨质疏松患,70岁以上人群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为12%,绝经后妇女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为16%,其中1/3伴有慢性疼痛。因此,为快速解除病人的痛苦,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和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引发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90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卧床休息、口服钙剂、骨肽类药物,无痛物理运动等非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损伤椎体的远期相对前缘高度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VAS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VAS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前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椎体远期丢失高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损伤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压缩,缓解椎体疼痛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柴仪  刘法敬  申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74-4575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理想术式,具有微创,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后凸畸形及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1〕。本文回顾分析PKP治疗高龄(>80岁)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我科收治的高龄OVCF患者57例,其中男13例,女44例;年龄80~92〔平均(83.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脊柱外科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12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质疏松程度(骨密度)、手术入路途径、骨水泥剂量及有无侧凸畸形和伤椎上下终板有无损伤及椎间盘损伤等相关因素。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压缩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研究各种因素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的影响。结果 126例患者术后出现椎体高度丢失18例,其中4例为经双侧椎弓根注射病例,14例为经单侧椎弓根注射病例。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留置体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率为14%。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体重指数、手术入路途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质疏松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水泥的剂量和分布情况、伤椎上下终板损伤及椎间盘损伤是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因素,而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有无侧凸畸形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通过研究影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因素,可以将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4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照椎体塌陷程度分为严重骨折组(27例)和一般骨折组(33例),均通过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椎体变化。结果严重骨折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小于一般骨折组,而Cobb角矫正度大于一般骨折组(P0.05)。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在严重骨折组和一般骨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骨折组和一般骨折组中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一般骨折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明显大于严重骨折组(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一般骨折和严重骨折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以明显纠正椎体塌陷和Cobb角度。  相似文献   

17.
目前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出现胸腰椎压缩骨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随着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日渐成熟,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对部分椎体压缩严重,椎体高度丢失超过2/3以上的病例,该术式存在穿刺困难、难以有效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等问题.本文对24例新鲜胸腰椎骨质疏松严重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术前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23例(28个椎体),记录畸形纠正情况、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4-79周,所有患者椎体前壁和中壁较术前分别平均增高4.3、3.7mm;Cobb’s角平均减少3.15。;VAS评分较术前平均减少6.08分;骨水泥椎体外渗漏发生率为10.7%。结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恢复椎体高度,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加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单纯行PVP或PKP的OVCF患者92例(共128个椎体),根据手术方式分成PVP组和PKP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的有效率、后凸矫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PVP组有效率为90.00%,PKP组有效率为92.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其中PKP组VAS评分显著低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间后凸矫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率为16.67%,明显低于PVP组的3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明显高于手术前,其中PVP组伤椎高度显著高于PKP组(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PKP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的VAS评分,且骨水泥渗漏率更低,而PVP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伤椎的高度。两种方式各有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实验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近期、远期临床疗效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较高,骨水泥渗漏率较低;椎体高度较高,Cobb角较低,Oswestry伤残指数(ODI)较低,简明健康状态调查评分(SF-36)较高(P0.05)。结论 PKP能够显著降低老年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患者术中骨水泥渗漏率,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