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pG DNA治疗变应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应性哮喘是由于TH_1/TH_2细胞比例和功能失衡所引起的疾病,即TH_2细胞数目增多和功能亢进,TH_2细胞因子如IL-4、IL-5、GM-CSF产生增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活化和气道浸润,造成慢性气道炎症反应。CpG DNA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诱导TH_1细胞反应,下调TH_2反应,并使TH_2向TH_1转变,从而抑制气道炎症。本文就CpG DNA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变应性哮喘中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哮喘是由于TH1/TH2细胞比例和功能失衡而引起的疾病,即TH2细胞数目增多和功能亢进,TH2细胞因子如IL-4、IL-5、MG-CSF产生增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活化及气道浸润,造成慢性气道炎症反应。CpG DNA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诱导TH1细胞反应,下调TH2反应,并使TH2向TH1转变,从而抑制气道炎症,本文就CpG DNA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变应性哮喘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CpG ODN是含有CpG基序的脱氧寡核苷酸,它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B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诱导并增强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时还可以诱导产生Th1型免疫反应,下调Th2型反应,调控免疫应答类型。在支气管哮喘(哮喘)动物模型研究中发现,CpG ODN能够有效地抑制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构的发生和发展,在预防和治疗哮喘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来哮喘一直被定义为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发作被公式化地描述为 :初次暴露于过敏原后产生易感性 ,其后反复的暴露则引起气道高反应和气道炎症 ,逐渐发展至哮喘。变应性因素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接受 ;在成人则根据有无变应性因素参与分为变应性哮喘 (AA )与非变应性哮喘 (NAA ) ,即常说的外源性哮喘与内源性哮喘。但近年来这一理论已经开始受到了广泛质疑 ,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很多病例 (如职业性哮喘 )并没有变应性因素的参与。那么 ,究竟哮喘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变应性呢 ?1 变应性的定义及判定变应性是由遗传因…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根据气道变应性炎症(AAI)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这一新概念,提出了应把抗AAI治疗作为哮喘的首要治疗措施,并对抗AAI治疗的理论基础、抗AAI药物临床疗效的评价及其研究近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变应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变应性哮喘诊断标准并且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的患者用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从低剂量起逐步递增,比较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以及血和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粉尘满的特异性IgE(sIgE)。结果 FEV1%、PEF与粉尘螨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血与痰中EOS及血sIgE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粉尘螨口含滴剂免疫治疗对变应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变应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研究发现,细菌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 DNA)和合成的含CpG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具有强烈的非特异性的免疫刺激作用,其共同特征为都含有一些具有免疫学活性的短核苷酸序列。美国依阿华大学医学院Krieg等将此类特定结构称为CpG基元,另外有人称其为CpG免疫刺激序列(ISS)。多年来,细菌DNA(bDNA)被认为是没有免疫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白介素-16(IL-16)是在组胺刺激下由CD8~+T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而引起CD4~+T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性活动;本文通过对IL-16和变应性哮喘关系的分析,探讨IL-16在变应性哮喘中所起的作用及抗IL-16抗体作为一种抗哮喘药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调节治疗已成为哮喘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本文对哮喘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周敏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3):116-117
白介素-16(IL-16)是在组胺刺激下由CD8^+T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而引起CD4^+T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性活动;本通过对IL-16和变应性哮喘关系的分析,探讨IL-16在变应性哮喘中所起的作用及抗IL-16抗体作为一种抗哮喘药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能够增加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就诊率和用药剂量,不利于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并使其肺功能下降,但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论。变应性鼻炎在哮喘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测肺通气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可能是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特征,该类人群可能更容易发展为哮喘。然而目前尚不明确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特点,针对此问题的研究较少。此外,关于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否改善存在气道高反应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并预防哮喘发生尚不清楚。这些问题对哮喘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讨论这方面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二者常同时存在,后者先于前者发生,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现通过阐述二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联系,为临床医生树立同一个呼吸道,同一种疾病理念。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二者常同时存在,后者先于前者发生,是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现通过阐述二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联系,为临床医生树立同一个呼吸道,同一种疾病理念. 相似文献
15.
白介素-16(IL-16)是在组胺刺激下由CD8+T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而引起CD4+T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性活动;本文通过对IL-16和变应性哮喘关系的分析,探讨IL-16在变应性哮喘中所起的作用及抗IL-16抗体作为一种抗哮喘药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TH2细胞与变应性哮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官茹明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18(4):185-188
变应性哮喘的主要免疫学改变是TH1/TH2细胞的比例和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TH2细胞数目增多和功能亢进,并由此导致TH2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变应性哮喘的调节,本讨论了TH2细胞在变应性哮喘的作用,并针对TH2细胞免疫应答的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并对其临床诊治现状作初步分析。方法连续调查98例确诊的哮喘患者,详细了解其临床表现及诊治现状,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8例哮喘患者中63例(64.3%)并发变应性鼻炎,其中54例(85.7%)被误认为系反复感冒者。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组(63例)和单纯哮喘组(35例)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仅在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有6例间断使用过鼻喷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结论较多的哮喘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及反复误诊提示应关注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当前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关注不足。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随着对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机制的了解、安全性的认知、有效性的肯定以及询证医学的佐证,对其在整个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依据特异性免疫治疗机制和临床疗效提出新的术语即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指在临床上确诊为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的患者在明确过敏原后,而争对该患者已确定过敏的变应原,配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并配成各种不同浓度的制剂,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浓度由低到高反复注射或通过鼻腔、舌下含服等其他给药途径使患者反复接触该种变应原,从而提高机体的耐受性,当患者再次接触此种变应原时,而不再产生过敏现象或过敏现象得以减轻,以达到治疗效果[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变应性鼻炎(A组)与支气管哮喘患者(B组)及健康对照组(C组)进行肺功能检测,寻找两种疾病肺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Sensor-Medics6200体描箱对A、B、C组患者检测肺功能有关指标.结果 A、B两组V25% 、V50%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A组V50%与B组比较,有意义地增高(P<0.05);B组RV明显增高,与A、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A、B两组Raw与C组比较,有意义地增高(P <0.05);FVE1%:B组低于C组(P<0.05),而A组与C组及A组与B组对照均无明显差异(P>0.05);DLCO%:B组高于A及C两组(P<0.05).结论 两组患者对肺功能影响相似,主要是小气道阻塞,只是哮喘组影响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