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介绍,得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效果。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采用改善生活方式、调节心理、实施运动治疗及按摩等方式能够收到防治亚健康的效果。结论:对于亚健康的防治,要遵循中医指导理论,促进人们积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学习方式,进而远离亚健康。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是中医学先进的医学思想,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治未病”思想为当代防治亚健康指明了正确方向。本文在分析亚健康成因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未病学”在预防亚健康中的指导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传统保健体育疗法在干预亚健康中的优势及作用。  相似文献   

3.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现代医学认为,儿童亚健康如不及时干预,与成人相比,更易发展为疾病,如采取积极的防治,也更易使机体恢复到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包括两层含义:即未病先防(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和既病防变(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本文试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对小儿亚健康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亚健康防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及机理,阐述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的认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结果: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防治亚健康,疗效显著。结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安全有效,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与当代“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明  张国霞 《吉林中医药》2011,(10):925-926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关注亚健康。"治未病"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亚健康状态就是气血阴阳轻度的失衡,但是并未达到疾病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传统医学的"治未病"理论通过辨证论治判断机体是否处于"亚健康",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对"亚健康"诊疗的指导作用,符合现代医疗要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亚健康防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黄帝内经》中对“治未病”理论有着详细的概括和总结,对临床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时至今日,治未病仍然是健康的主流理念。治未病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囊括了人体疾病的未发状态、已发状态、病后状态,疾病全面调理,人体整体调理。“健康中国”的建设更强调“治未病”。通过浅析《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探讨治未病理论在肿瘤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系疾病、亚健康、失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哮喘缓解期等的防治应用,进一步证实“治未病”理论思想具有高度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动态的变化的中间状态。本文对“治未病”及亚健康含义进行了深入阐述,探讨了亚健康、未病与体质的关系以及亚健康心身干预的原则,最后论述了如何借助中医辨证,来调整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核心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个方面,是祖国医学预防学说的中心思想,对于指导当今社会疾病的防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针对于中风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治未病"的思想入手,结合《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理念,提出了关于中风预防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未病先防”与产后摄身、“既病防变”与妇女亚健康两方面应用举隅,阐述了“治未病”理论在妇产科领域疾病防治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前期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的高血压病倾向人群,对于此类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灰色状态人群,中医学倡导的“未病先防”、三因制宜调控生活方式的理念对于防治高血压前期、阻止其向高血压病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理论出发,从营养与食疗学角度探讨了高血压前期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建议高血压前期人群从控制饮食和热量、控制膳食钠盐量、增加钾的摄入量、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戒烟和戒酒、适量的运动和保持心情愉悦等多途径努力改变生活方式,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1.
以现代科学解读中医治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医治未病”是中医对待疾病和健康问题的一个突出的思维优势。笔者以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基础,用能量代谢和衰老生化的专业知识开拓性的将“中医治本”与生命在应激过程中出现的“亚健康”生理生化过程贯通思考,为传统中医体系中诸多“防重于治”的医疗措施和理论提出了现代科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内经》蕴藏着先进而超前的"治未病"思想,它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理论核心,在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亟待进一步推广和挖掘。春季是大学生"心理流感"高发季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防治尤显重要。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结合"治未病"理论顺春生之气,调摄精神情志、调理饮食、规律作息,加强春季自我心理保健以防治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方法策略,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亚健康状态就是气血阴阳轻度的失衡,但是并未达到疾病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中医中药对亚健康各种临床症状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辨证施治,通过个性化用药治疗及调养,使个体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探究治未病思想渊源的基础上,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糖尿病肾病(DN)防治的关系,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究了《黄帝内经》中“未病”的含义和“治未病”的内涵,发现“未病”含义中“未兆”和“未发”与现代亚健康含义相似。现代亚健康防治体现在“治未病”中主要为: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消患未兆,遏渐防萌; 治其未发,把握时机三方面。故“治未病”思想能为亚健康的识别与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笔者结合自身见解和经验就“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的识别和调治做出具体论述。从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调摄情志,舒缓压力; 合理膳食,食重于药; 针灸推拿,保健预防四方面提出防治亚健康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治未病”思想的传播和亚健康防治的应用提供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追溯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渊源,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等角度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失代偿期肝硬化防治的指导意义,为临床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等急危重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和药物。本文追溯"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渊源,并结合实际情况,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及择时防发等角度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AR防治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AR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学术思想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分析了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阐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及其对防治来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亚健康症状表现,阐述中医治未病理论、祝由理论、体质理论、平衡观念在亚健康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追溯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渊源,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等角度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重型肝炎防治中的作用,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迅速截断,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