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正五聚蛋白(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240例,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75例、稳定斑块组80例和内膜增厚组85例。另选取经颈动脉彩超检查无异常体检者82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四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及PTX3水平。结果各组年龄、性别及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TC、TG、LDL-C、PTX3、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PTX3、hs-CRP呈增高趋势(P<0.05)。与内膜增厚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TC、TG、LDL-C水平、IMT均显著升高(P<0.05),不稳定斑块组HDL-C显著降低(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TG、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颈动脉IMT与血清TG、LDL-C、hs-CRP、PTX3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C、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TX3和hs-CRP作为炎性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呈正相关,可反映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50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两组患者均给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脂对糖尿病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80例,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观察组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轻度AS组、中度AS组及重度AS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增厚组及狭窄组。采用氧化酶法及直接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结果观察组中轻度AS组、中度AS组、重度AS组TC、TG、HDL-C及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AS组TC、TG、HDL-C及LDL-C水平,均低于中度AS组和重度AS组(P0.05);中度TC、TG、HDL-C及LDL-C水平,均低于重度AS组(P0.05);增厚组TC、TG、HDL-C水平,均低于狭窄组和斑块组(P0.05);增厚组LDL-C水平,高于狭窄组和斑块组(P0.05);斑块组TC、TG、HDL-C水平,均低于狭窄组(P0.05);斑块组LDL-C水平,高于狭窄组(P0.05)。结论血脂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血脂水平测定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表达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03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5例,给予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钙口服;对照组38例,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口服。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ET-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G、TC、LDL-C、ET-1、IMT、斑块面积明显降低(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够快速降低TG、TC、LDL-C水平,降脂的同时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显著降低IMT,缩小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采取阿昔莫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脂血症并颈动脉斑块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对照组,39例)和阿昔莫司+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试验组,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口服,每晚1次;试验组给予阿昔莫司0.25g,口服,每日3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的疗程都是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硬化斑块指数(AI)。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MT、颈动脉斑块面积、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IMT、颈动脉斑块面积、AI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水平明显提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昔莫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9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者79例(观察组),无颈动脉斑块者60例(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含量。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CRP水平,分析颈动脉斑块与血脂和CRP水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与LDL-C、TC、TG和CRP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LDL-C、TC、TG和CRP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合并心房颤动(AF)的影响因素,为AS合并AF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S患者222例,其中未合并AF者137例(对照组),合并AF者85例(观察组);根据AF类型将AS合并AF患者分为阵发性AF者51例(A组)和持续性AF者34例(B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冠心病(CHD)病史及血压]、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影像学检查指标[包括左心房内径(LAD)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AS合并AF的影响因素及AS合并阵发性A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TG、LAD及颈总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CHD病史、TC、LDL-C及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5,95%CI(1.039,1.111)]、收缩压[OR=1.066,95%CI(1.023,1.111)]、LAD[OR=1.089,95%CI(1.025,1.157)]、颈总动脉IMT[OR=1.022,95%CI(1.008,1.036)]是AS合并AF的危险因素(P<0.05)。A组和B组患者年龄、吸烟史、舒张压及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性别、CHD病史、收缩压、TC、LDL-C、HDL-C、LAD及颈总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95,95%CI(1.039,1.155)]、舒张压[OR=1.409,95%CI(1.191,1.668)]及TG[OR=1.039,95%CI(1.019,1.059)]是AS合并持续性AF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收缩压、LAD、颈总动脉IMT是AS合并AF的危险因素,年龄、舒张压及TG是AS合并持续性AF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4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12个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最大长度和厚度.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患者TC、TG、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大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调脂,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芪柔脉合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人血脂、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取CAS病人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辛伐他汀胶囊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参芪柔脉合剂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四项、炎症因子水平、IMT与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hs-CRP、TNF-α、IL-6、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均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柔脉合剂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AS病人血脂情况,并具有抗炎,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脂灵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10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降脂灵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VEGF、NO、CRP、SO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VEGF、NO、CRP、SOD、IMT及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TC、LDL-C、IMT及斑块面积明显降低(P0.05),VEGF、NO、SOD、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降脂灵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显著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声学密度定量技术评价辛伐他汀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并分析辛伐他汀对AS斑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平均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AS模型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在食物中加入高脂饲料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6周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壁结构及血流,测量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p),同时定量测定动脉壁声学密度值,与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相对照,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PCNA和bFGF在斑块中的表达。结果 16周末B、C组血清TC、TG、LDL-C较A组显著增高,C组较B组减低(P<0.05)。超声检查可见B组、C组腹主动脉AS改变,与病理形态学结果一致,IMT较A组显著增高,C组IMT为(0.51±0.11)mm较B组(0.68±0.13)mm减低(P<0.05),C组动脉内中膜声学密度值、内中膜校正回声强度值较B组减低[(32.73±2.46)dB比(42.33±1.84)dB]、(1.25±0.11)比(1.67±0.08)(P<0.05)。C组bFGF、PCNA表达较B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能够减少斑块中bFGF、PCNA表达。超声显像及声学密度定量检测能够准确评价动脉壁形态学及声学密度特征,为临床评估AS进展及消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Lp-PLA2与不同类型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得149例健康受试者和360例经心内科确诊的CHD患者进行血样分析。检测受试者血浆Lp-PLA2的浓度并测定TC、HDL-C、LDL-C、TG、Apo-A1、Apo-B、Lp(a)及hs-CRP的水平。分析不同患者血浆Lp-PLA2浓度在冠心病亚组及与多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浆Lp-PLA2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LpPLA2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5,AMI组血浆LP-PLA2浓度显著高于UAP组(P<0.05);Lp-PLA2的浓度与hs-CRP正相关(r=0.495,P<0.05),与TC、TG、Apo-A1,Apo-B、HDL-C、LDLC、Lp(a)无明显相关;ROC曲线分析,Lp-PLA2对ACS的特异性高于hs-CRP。结论:Lp-PLA2与CHD及其临床类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可能是Lp-PLA2与hs-CRP协同作用的结果,且Lp-PLA2对ACS诊断的特异性高于hs-CRP,因此,Lp-PLA2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能成为冠心病诊断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调脂同时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患者 35例为血脂紊乱组 ,口服阿托伐他汀 10mg·qd ,12周 ,血脂正常者 35例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对血脂紊乱组治疗前及 12周后两组进行血脂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IM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血脂紊乱组治疗 12周后的TC、TG、LDL C、FIB均有显著降低 (P均 <0 0 1) ,HDL -C显著升高 (P <0 0 5 ) ,颈动脉IMT显著变薄 (P <0 0 5 ) ,TT、APTT均有显著延长 (P均 <0 0 1)。PT显著升高 (P <0 0 5 )。TC、TG、LDL C、HDL C、IMT、FIB、PT均接近血脂正常组各指标 ,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TT、APTT均超出血脂正常组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同时可发挥其非调脂作用 ,逆转或延迟颈动脉IMT的进程 ,并改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PAS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入选73例经B超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PAS组和AS组,随访6个月。其中PAS组37例,给予普罗布考0.375g×2次/d、阿托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100mg/d;AS组3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100mg/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超声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厚度。结果治疗前PAS组及AS组血脂、OX-LDLCRP、IMT及斑块厚度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PAS组及AS组以上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G和HDL-C外,PAS组较AS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ox-LDL及CRP水平,疗效较单纯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明显,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IMT及斑块总积分;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长期干预治疗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荷丹片,两组患者均给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炎性标记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 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TG、LDL-C、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观察组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炎性细胞因子IL-6、hs-CRP、MMP-3,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IL-10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较好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糖、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和40例我院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平均值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同时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项目,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与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占75%(75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5%,P<0.01)。糖尿病有斑块组IMT平均为(1.42±0.21)mm,糖尿病无斑块组IMT平均为(1.00±0.18)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有斑块组患者的HbA1c、LDL-C水平明显高于和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患者[HbA1c:8.1%±1.6%比6.2%±1.8%;LDL-C:(4.8±0.9)mmol/L比(4.2±0.8)mmol/L;HDL-C:(0.8±0.3)mmol/L比(1.0±0.5)mmol/L,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血糖、血脂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袁勇  孔凡斌  吉永  高辉 《心脏杂志》2021,33(1):53-5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血脂的关系,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就诊的患者共236例,根据超声测量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将入选病例中IMT<1 mm的患者纳入非AS组(共39例),IMT≥1mm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TIA患者142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42例,中危组45例,高危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cy、hs-CRP和血脂水平,各因素与TIA后短期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各组血清Hcy、hs-CRP、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血清Hcy、hs-CRP、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高危组血清Hcy、hs-CRP、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血清Hcy、hs-CRP、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I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Hcy、hs-CRP、TC、TG及LDL-C水平呈正相关(r=0.404,r=0.919,r=0.182,r=0.325,r=0.183,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186,P<0.05)。结论 Hcy、hs-CRP及血脂水平与TIA患者风险程度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萍  安中平 《山东医药》2013,(42):15-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对61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VaD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高频超声检查,测定其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内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及斑块性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TC、TG、HDL—C及LDL-C水平。结果VaD组颈总动脉IMT及颈内动脉IM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VaD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Va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斥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糖、总胆同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重、腰围及C反应蛋白,按照颈动脉IMT将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IMT增厚患者与IMT正常组比较,SB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P、BMI、WC、HDL—C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C、TG、LDL—C在α口0.05水平上,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可见血压、血糖、TC、TG、LDL—C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增厚。随颈动脉IMT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高CRP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