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TDP神灯照射防治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贴敷组、贴敷+TDP神灯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贴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贴敷+TDP神灯组给予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大便Bristol分级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结果:治疗后,贴敷+TDP神灯组和贴敷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TDP神灯组和贴敷组大便Bristol分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TDP神灯组PAC-SYM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贴敷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TDP神灯防治肛肠病术后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术后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耳穴贴压及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5%,对照组为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在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便秘等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  相似文献   

3.
陈丽  张衡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59-60
目的:观察穴位灸贴疗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72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2组,对照组32例,口服蒙脱石散配合枯草杆菌肠溶二联活菌;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外治三位一体疗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温和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1%,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灸贴疗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IBS-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中止泻贴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统计临床症状积分后,基础治疗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组患者予针刺治疗联合穴位贴敷(温中止泻贴)辅以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止泻贴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膏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穴位贴敷组采用中药膏穴位贴敷治疗,西药组采用匹维溴铵片口服,两组患者经治疗30天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中药膏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西药组的56.7%(17/30)(P<0.05)。结论:中药膏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优于口服匹维溴胺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片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腹泻积分,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 44%(34/36),对照组为72. 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腹痛、腹胀、腹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脾穴位贴敷(简称"温脾贴")干预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中西医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脾贴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后腹泻症状改善情况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干预30天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低于初诊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均降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7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脾贴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乳癖消口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积分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及粪便中肠道菌群水平,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IBS-S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P0.01),大肠埃希菌未见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下结合中医体质应用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艾灸、穴位埋线)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采用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将我院住院的300例腹泻型、体质为阳虚质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在优质护理基础上采用神阙穴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阳虚体质应用艾灸及穴位埋线纠正患者阳虚体质。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饮食、运动指导。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7%、91.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34.5%、18.2%。结论:优质护理模式下结合中医体质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有利于提升我院整体中医诊疗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疏香灸治疗,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具有良好疗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患者均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证。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vs 76.9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急迫、倦怠乏力、食少纳差、口干口苦、肛门灼热、排便不尽感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急迫、食少纳差及中医泄泻证总积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痞满证的疗效。方法:应用穴位按摩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痞满60例,同时设西药对照组莫沙比利组60例及中药对照组气滞胃痛颗粒组60例与之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组症状及胃镜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莫沙比利组及气滞胃痛颗粒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痞满证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气秘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性便秘(气秘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组予中药穴位贴敷于神阙穴,外用活血止痛膏固定治疗。2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2.5%;治疗组在改善证候积分方面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气秘型)简便、有效、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19)
目的 探讨柴胡舒肝汤合穴位贴敷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为时间节点,选取脾胃虚弱型IBS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7例给予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柴胡舒肝汤合穴位贴敷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记录2组中医症状积分,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35%)相比对照组(76. 60%),明显偏高(P 0. 05)。结论 针对脾胃虚弱型IBS患者,采用柴胡舒肝汤合穴位贴敷散治疗,效果理想,症状改善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雷火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雷火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雷火灸及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给予匹维溴铵(50 mg/次,3次/d)及双歧四联活菌(1.5 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血清25-(OH)D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36/50)。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Z=-2.24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t=-2.4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t=11.49,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25-(OH)D值数值高于对照组(t=3.804,P<0.05)。结论: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雷火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腹泻、腹痛等症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疗法(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IBS-C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症状疗效及评价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这6个维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治疗IBS-C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魁 《河南中医》2014,(6):1170-117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匹维溴胺和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原有口服中西药基础上加用外用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治疗脾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治疗组给予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及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2.5%,对照组分别为87.5%、71.3%;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治疗脾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齐洪军 《陕西中医》2009,30(9):1181-1182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脐饼神阙穴贴敷、隔姜灸多法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治疗组采用益气健脾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脐饼神阙穴贴敷、隔姜灸多法联合治疗,西医对照组采用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中医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中医多法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