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人群角膜球面像差情况及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岁以上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98例,按年龄分为:A组(60~69岁)141例、B组(70~79岁)240例及C组(80~90岁)117例。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入选患者白内障手术前的角膜屈光力、后表面屈光力,Zernike分析计算中心为角膜顶点,直径为6 mm范围内的前表面、后表面、总角膜球面像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498例患者的右眼为研究对象,其中495只眼(99.39%)的角膜前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为正值,3只眼(0.61%)为负值;494只眼的(99.19%)的后表面球差值为负值,4只眼(0.81%)为正值;单样本K-S检验,前表面膜球差、后表面膜球差、总角膜球差均呈正态分布;三组角膜屈光力值、后表面屈光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角膜前表面球差、角膜后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差异显著(P<0.05);年龄与角膜屈光力值、后表面屈光力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角膜前表面球差、角膜后表面球差、总角膜球差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403例双眼入选患者的左右眼之间后表面屈光力值之间差异显著(P<0.01);两眼间各参数之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 60岁以上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人群的角膜球面像差均值大于普通人群,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前表面及总角膜球差逐渐增大,后表面负性球差逐渐减小,各角膜球面像差参数在双眼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屈光度与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08~2010-02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60例(120眼),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8~40(21.2±7.4)岁。使用美国AMO公司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采集每位患者双眼的波前像差数据,将屈光参差患者双眼数据分别列入高屈光度数眼组[等效球镜为(-4.81±1.79)DS]和低屈光度数眼组[等效球镜为(-2.44±1.78)DS]。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别对高屈光度数眼组和低屈光度数眼组的屈光度和其总高阶像差(High order aberrations,HOA)、彗差(Coma)、三叶草像差(Trefoil)、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SA)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屈光度数组与低屈光度数组的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37±0.15)μm、(0.37±0.14)μm;彗差分别为(0.21±0.14)μm、(0.19±0.11)μm;三叶草像差分别为(0.16±0.10)μm、(0.17±0.12)μm;球差分别为(0.11±0.14)μm、(0.12±0.17)μm。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提示:仅高度数眼组的屈光度与其总高阶像差存在相关性(r=-0.275,P0.033),其余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高度数眼与其总高阶像差之间存在低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近视患者波前像差特征.方法 抽取2008-03~07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105例近视患者,其中男54例,女51例;年龄16~36岁;屈光度-0.50~-10.50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VISX公司生产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波前像差检测,收集每位患者的波前像差数据.将近视患者按低、中、高度近视分组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比较三组间波前像差的差异.结果 低、中、高度近视三组问的总像差两两之间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044,P<0.01),并且近视程度越高,总像差越大.而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彗差、球差等四项数据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近视组波前像差成分中,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彗差、球差这四项指标的数值在各组中均呈依次降低.结论 近视患者的总像差随着近视程度而增大,但高阶像差具有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术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散光特征,并与年龄、眼轴、角膜中央厚度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被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498例(眼),观察角膜散光情况,对年龄、眼轴、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等因素与角膜散光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选取对象年龄为(72.19±9.98)岁,角膜散光值(1.13±0.84)D,顺规性散光152眼(30.52%),逆规性散光249眼(50%),斜轴散光97眼(19.48%);年龄增长跟眼轴变化呈现正相关。结论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术前角膜散光患病率较高,主要是轻到中度散光;随着年龄增加,逆规性散光比例逐渐增大,眼轴变短,散光度数也有增大趋势,尤其是在>80岁的患者。年龄较轻的白内障患者近视眼人群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置入不同材质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眼轴≥26.00 mm)88例(126眼),根据IOL材料不同分为A、B两组,分别置入疏水性丙烯酸酯IOL、亲水性丙烯酸酯IOL。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1、3、6个月测量裸眼视力(UCVA)、矫正视力(BCVA);术后1、3、6个月应用眼前节分析仪对眼内IOL倾斜、偏中心值进行测量;术后第1天及术后1、3、6个月采用角膜屈光分析仪测量高阶像差、总球差、慧差和Tilt像差;术后6个月后采用裂隙灯对后囊膜混浊(PCO)程度进行分级评价,计算PCO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UCVA、BCVA均较术前改善(P均<0.05)。A组术后3、6个月IOL囊袋内倾斜度均小于B组,术后6个月IOL囊袋内偏中心值小于B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A组总高阶像差低于B组,彗差、Tilt像差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6个月PCO发生率为1.61%,B组PCO发生率为4.69%,A组PCO发生率低于B组(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和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G-FS-LASIK)治疗低度无散光近视患者术后的早期视觉质量。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行SMILE治疗的患者15例(30眼,SMILE组),行WG-FS-LASIK治疗的患者15例(30眼,WG-FS-LASIK组)。所有患者术前无散光且最佳矫正视力所需最低球镜度数均≤-3.00 D。于术前和术后1 d、1周、1个月测量视力、全眼像差(慧差、三叶草像差和球差)、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R)、可预测对比度视力(PVA)(包括PVA 100%、PVA 20%、PVA 9%)。比较两组观察指标测量结果。结果 两组术后等效球镜、视力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SI、SR、PVA 9%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WG-FS-LASIK组在术后1 d、1周、1个月的OSI水平均显著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QUATRIX(crom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早期临床效果,对比研究与零球差非球面IOL植入术后的视功能差异,以期为非球面IOL的临床选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1例60眼,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30眼,植入-0.22μm球差QUATRIX非球面IOL,对照组26例30眼,植入零球差akreos AO(BaushLomb)非球面IOL。术后3月,分别检查记录2组最佳矫正视力、5 mm瞳孔直径下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全眼球差及慧差、总高阶像差,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月,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差异。对比敏感度在12、18周/度空间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光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全眼球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慧差、总高阶像差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QUATRIX非球面IOL安全、植入方便,临床效果好,较零球差非球面IOL早期视觉质量好。如术前能明确患者角膜像差,个性化选择不同球差的非球面IOL,将更能有效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比飞秒激光手术和板层刀LASIK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远期疗效。方法选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组病例各200例,分析术后6个月后的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角膜板层刀组有效指数(术后UCVA/术前BCVA)为(0.98±0.20),飞秒激光组有效指数为(1.02±0.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效球镜角膜板层刀组为(0.44±0.22)D,飞秒激光组为(0.14±0.22)D,两组间的等效球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前术后像差变化对比,飞秒激光组总像差为0.50,球差为0.56,慧差为0.16,三叶草为0.12;角膜板层刀组总像差为0.43,球差为0.48,慧差为0.19,三叶草为0.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LASIK术后的远期视觉质量良好,都是主流的角膜屈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虹膜识别定位非球面切削模式LASIK治疗近视散光对术眼角膜非球面形态和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近视性散光眼患者97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98眼)采用非球面模式切削LASIK治疗,对照组(48例96眼)采用传统palnoscan模式LASIK治疗,两组均在虹膜识别定位下进行准分子切削。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屈光度、角膜屈光力(K值)、角膜非球面指数(Q值)和波前像差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球镜度、柱镜度、瞳孔直径6.0 mm时的总体波前像差均方根值(WFRMS)、高阶像差均方根值(HOARMS)、四阶球差均方根值(4thSRMS)与术前相比,P均<0.01;实验组瞳孔直径6.0 mm时的HOARMS、4thSRMS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与标准LASIK相比,虹膜识别定位下非球面切削模式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对术眼角膜非球面形态、四阶球差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白内障患者植入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的视觉质量,为人工晶状体的个性化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例(31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12例(12眼):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Rayner 620H Spherical);B组19例(19眼):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Rayner 920H Aspheric)。随诊1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全眼球差(SA)、总高阶像差(tHOA)、总彗差(TC)、总三叶草差(TT)、调制传递函数(MTF)、斯特列尔比(SR)。结果两组术后UCVA、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两组术后全眼SA-均方根(R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OA-RMS、TC-RMS、TT-R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mm瞳孔直径下,两组术后SR、MTF(15~20 c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mm瞳孔直径下,两组术后SR、MTF(5~60 c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施炜  周欣 《实用老年医学》2013,(12):998-999
目的通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术前及术后IOL-Master测量结果及验光结果比较,了解IOLMaster测量人工晶体屈光度长期稳定性。方法对2011年4~10月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1例17眼的白内障进行术前IOL-Master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术后8~14月复测并与综合验光仪验光结果比较。结果白内障术后眼轴测量均缩短,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实际验光球镜度数与术前IOL-Master计算后预留度数相比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无显著性差异;散光轴向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OL-Master仪的测量准确性好,重复性高,为达到最佳术后预期,应在检测预期度数上适当增加度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超声乳化治疗2型糖尿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及泪膜稳定性。方法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2型糖尿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40眼)。A组采用常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B组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术后l周及3个月复查角膜地形图并观察泪膜改变情况。结果角膜垂直散光失量J0和水平散光失量P,A组术前与术后1周相比,P<0.01,与术后3个月相比,P>0.01;B组术前与术后l周和3个月相比,P均<0.01。两组术后1周泪膜破裂时间(BUT)明显缩短,与术前相比,P均<0.05,但B组BUT较A组明显延长(P<0.05);术后3个月,两组BUT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均>0.01)。结论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2型糖尿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I0L植入术可以部分矫正患者术前的角膜散光,并可以较早稳定泪膜,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波前像差变化规律.方法 抽取2008-03~07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35例近视患者,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6~36岁;屈光度-0.50~-10.50 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VISX公司生产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波前像差检测,收集每位患者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共六个时间点的波前像差数据.将波前像差数据按检测时间分组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Game-Howell方法(方差不齐)或LSD法(方差齐性)比较六组间波前像差成份的差异.结果 总像差:(1)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均不相同(P=0.000);(2)术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彗差:(1)术前与术后1 d无差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间两两比较均无差异;(2)术前及术后1 d分别与术后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球差:(1)术前与术后1天、1周、6个月无差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两间比较均无差异;(2)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常规LASIK可明显减少总像差,但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的总像差维持相对稳定,仅球差和彗差有所波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IOL)与ZMB00多焦点IOL植入术后的视力及视觉质量。方法纳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的患者共51例(60眼),Symfony组30例(36眼)植入Symfony连续视程IOL(Tecnis Symfony ZXR00),ZMB00组21例(24眼)植入ZMB00多焦点IOL(Tecnis ZMB00)。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远、中、近视力,术后6个月离焦曲线,通过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检查获得患者术后6个月的高阶像差、传递调制函数(MTF值),采用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均可提供清晰的远视力;中距离视力(80 cm)Symfony组优于ZMB00组(P<0.001);近距离视力(33 cm)ZMB00组优于Symfony组(P<0.001)。两组离焦曲线显示:Symfony组在+1.0~-2.0 D区间趋于平稳,可实现这一区间的连续视程,而在-2.5 D开始呈现下降趋势;ZMB00 IOL离焦曲线呈现双峰状,峰值分别在0 D和-3.0 D。iTrace检查结果显示Symfony组高阶像差及三叶草差低于ZMB00组(均P<0.001)。Symfony组的MTF与ZMB00组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mfony组术后VF-14量表评分高于ZMB0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均可有效矫正老视,术后满意度及脱镜率较高,Symfony连续视程IOL可为老年患者提供清晰高质量的全程视力,而ZMB00多焦点IOL的近视力更优。  相似文献   

15.
收集215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412只眼)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关系.发现术后ACD较术前明显增大,术后ACD的变化值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认为在研究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调整公式的计算值时,应考虑术后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尽可能减少术后屈光状态与术前预测值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莆田涵江医院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60眼)为研究对象,依据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切口类型分为角巩膜缘切口组、透明角膜切口组,各30例(30眼)。统计分析两组干眼症状、视力、角膜知觉、角膜散光度、角膜敏感度、泪液蛋白、泪膜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角巩膜缘切口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低于透明角膜切口组,视力高于透明角膜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巩膜缘切口组患者的中央、上方角膜知觉均高于透明角膜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巩膜缘切口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角膜敏感度均高于透明角膜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巩膜缘切口组患者的泪液蛋白、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均高于透明角膜切口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低于透明角膜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13.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角膜地形图仪研究老年人角膜前表面光学特征。方法对50例老年人79只眼和29例青年人54只眼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及检影验光,对所得的角膜地形图参数:模拟角膜曲率(SimK)、角膜不规则指数和形状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逆规性散光33例(41.78%).近水平子午线曲率SimK1为(43.77±1.36)D,角膜不规则指数为(0.95±0.33)D,均高于青年组[(42.72±1.57)和(0.68±0.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垂直子午线曲率SimK2为(43.85±1.33)D,形状系数为(0.24±0.12)D,青年组分别为(43.59±1.5)和(0.28±0.12) D,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眼角膜表面水平子午线曲率变陡,散光属性向着逆规发展;老年人眼角膜的光滑性降低;角膜由中央区到周边各子午线曲率的变化趋势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在3.5mm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恢复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106例Ⅳ级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不同术式的2组:超声乳化组和3.5mm切口手法碎核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水肿程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d最佳矫正视力平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3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3级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的散光值与术前比较减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探讨的2种手术方式,硬核白内障均可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前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术前合并MGD与未合并MGD白内障病人各3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SIt)结果及视觉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前,观察组的OSDI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泪膜破裂时间、SIt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1); 2组三叶草、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的OSDI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三叶草、总高阶像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泪膜破裂时间、SIt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1),2组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周,观察组慧差明显大于对照组(P0. 01);术后3、6个月时,2组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术前MGD可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觉质量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术前积极采取MGD治疗措施,并在术后随访中有效处理眼表疾病、泪膜及睑板腺恢复问题,以促进视觉质量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实施改良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术后患者泪膜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将符合治疗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择改良角膜隧道切口,对照组选择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同手术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散光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同手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散光度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Sit值和BUT值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对患者泪膜功能进行保护,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