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磊  王兴华 《吉林中医药》2010,30(6):461-462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始见于《内经》。从形态解剖学上加以理解,认为"肝在左,肺在右",这是对《内经》原意的误读。"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本是古人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所作的本质概括,也体现了古人对人体内脏系统化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成到发展与儒家的思想体系有许多一致之处。“中庸之道”理论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肺系疾病是临证中的常见病,肺位最高,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系疾病的治疗需平和阴阳,以和为度,以平为期,和其不和,平其不平,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左肝右肺"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由于其论述与生理解剖的肝在右肋,肺有左右两叶不同,因此遭到了反中医者的质疑。实际上中医学对于"左肝右肺"与"左升右降"的认识体现了气机升降与肝肺的生理病理,均为抽象的功能模型概念,并非实际的解剖概念。虽然中医的圆运动模型,对于简化中医理论以及人体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能机械地认为肝位于人体左侧,肺位于人体右侧;气机在人体内左侧升腾,在人体内右侧沉降;肝病(气机升腾出现问题)表现在左侧,肺病(气机沉降出现问题)表现在右侧。对于"左肝右肺"与"左升右降"的正确理解,体现了对中医理论的客观理解与认识,也有利于纠正片面的着重于解剖的机械辨证观。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气血失和,百病丛生,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现基于气血理论探讨中医治疗肺系疾病的辨治思路,认为肺系疾病的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系因机体气血功能异常,加之外邪侵袭,导致“肺气虚弱,肺虚络瘀,肺热瘀阻,热壅血瘀”,总结出主要病机是“气血亏虚为本,痰热瘀阻为标”,治疗上应以“调和阴阳、理顺气血”为主要原则,临床上辨证应用“补肺理气、养血活血、化痰逐瘀、清肺热、利肺气、止咳平喘、凉血”之法,为临床从气血角度论治肺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基础、现代理论研究、治法等方面对该理论治疗肺系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飞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8):549-550
肺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源于中医基础理论,同时为传统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肺络理论基本内涵出发,阐述其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冀为治疗肺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肺系疾病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哮喘涂某某 ,女 ,40岁 ,干部。患者因发作性呼吸困难 1 0余年 ,再发 2天 ,于 2 0 0 1年 1 0月 1 6日求治中医。其每次发作与月经来潮有关 ,经前出现咳嗽 ,经期哮喘发作较频繁 ,甚则每日发作 2~ 3次 ,影响睡眠 ,痰多。伴乳房胀痛 ,情绪不稳 ,舌边有齿印、苔薄白腻 ,脉弦滑。查体 :两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诊断 :哮喘发作期。辨证为肝虚气郁 ,肝气犯脾 ,肝脾失调 ,气血郁滞 ,气机失畅 ,肺失宣肃 ,气逆动痰则为哮。治以养血疏肝 ,调理肝脾 ,利气达肺。处方 :当归 1 0 g ,赤、白芍各 1 0g ,川芎 1 0 g,生、熟地各 1 …  相似文献   

8.
"聚于胃关于肺"是肺系疾病发生的关键病机。胃与肺、"谷道"与"气道"在生理和病理上关系密切。广西壮族居民因天气及地域原因,其肺系疾病发病有其自身特点。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理论,本文运用壮医药"三道两路"理论,从调"谷道"通"气道"论治肺系疾病,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赵艳华  徐坤福 《光明中医》2011,26(7):1486-1487
《内经》有云:"百病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而"皮者,肺之合也",且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最易受邪。《温热论》亦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可见肺系疾病是最为普遍存在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0.
以慢性肺系疾病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期聚散理论、肺络微型癥瘕理论研究结果,通过阐述中医学"毒"和"肺络"的内涵,提出慢性肺系疾病既可由外受毒邪引起,亦可由内生毒邪所致并加重,其核心病机为毒损肺络,络脉瘀阻,对"毒损肺络"病机假说进行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阐述"肺主皮毛"理论渊源与现代医学含义,从流行病学体质分布调查与临床反证角度得出气虚质为肺系疾病共同易感体质;并以"肺主皮毛"理论为基础,以"卫津一体"论为桥梁,浅析"肺主皮毛"与气虚质的内在关系,提出"卫津不布"是气虚质体质特征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3,(2):208-211
目的:从而揭示了气化理论在内科临床上的实用性。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医气化理论的溯源温习,文中巧妙的将五行学说与气化理论密切的结合了起来,从而使中医学对人体代谢有了崭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肺系疾病的气机气化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并举验案加以佐证。结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蔡淦教授崇尚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推崇"脾统四脏"之说,认为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擅长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伤杂病,强调以脾胃为核心调摄五脏、治脾胃以安五脏。介绍蔡淦教授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主张治脾胃以安肺疾,临证多采用健脾益肺、健脾化痰、健脾利水、养胃益肺、补益脾肾诸法治之,并附验案二则详述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素问·刺禁论篇》在针灸禁忌之问的语境下,提出了肝左肺右之说,本来是刺禁论篇的作者错误地将实体脏器的部位答成了五行五脏功能模型,但古今医家在经典崇拜的思想影响下,或无视《黄帝内经》问答之间的矛盾,或虽然意识到问答之间的矛盾,但又为之辩护,由此引起了一场千余年的学术争鸣。系统梳理这场学术争鸣的演变、原因及其问题所在,从对待经典的态度、诠释方法、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方面,指出对于经典的研究,既要敬畏经典,又要有质疑批判的理性精神;要借鉴现代诠释学的成果,掌握正确的诠释方法;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避免本末倒置的玄学化。  相似文献   

15.
肺系疾病的中西医治疗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系疾病的中西医治疗理论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蔡冠球(200021)关键词:肺,免疫,证治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吸烟等公害影响,肺系疾病正逐年增多。除肺癌发病已跃居上海地区首位外,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哮喘、慢性肺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中青年中西医结合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4月在广西桂林市召开。兹就有关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系疾病概况简述如下。1肺结核山西省运城市安国中医结核病医院洛东方等,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耐药结核病患者29例,治疗方案:(1)全部口服、外贴回生灵系列药物(该院自制,主要作用是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2)抗结核药:①6CODL2/6DOL2;②6COL2x/60L2x。C为CMP,即卷曲霉素,0.75~1.0g/d,共用6个月;D为Dipasic,即力排肺疾,800mg(体重50kg以下者)~1000mg/d(50kg以上者),共用12个月;O…  相似文献   

17.
总结王诚喜教授基于"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多以邪气入侵为先,继而邪干脏腑,气机宣降失衡,生痰生湿,结瘀化火。邪气久稽,则伤正气,致肺脾肾三脏亏虚,终成正虚邪恋之候。王教授善于运用"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证属虚寒者,并创立了扶阳三法(运脾阳、温肺阳、助肾阳),自制了补肺固元膏、补肺利气丸、冬病夏治丸等以温补为法的方药。这些方药应用于慢性肺系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的“左肝右肺”理论,是从脏腑的生理、病理和气化功能上提出来的。因为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不单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和病理学的概念。中医脏腑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完全相同。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好几个脏器的功能;一个西医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好几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中。例如心,除了代表西医解剖学上的实体外,还包括一部分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方面的某些功能,如心主神明。所以中医脏腑学说中的“心”不能完全和西医解剖学上的心等同。这样讲,是不是中医就不懂得“肝和肺”  相似文献   

19.
寒包火系寒包于外、火(热)郁于内的病理状态,属于肺系疾病的常见证型。立足临床实际,认为既往概念狭隘,不足以涵盖临床运用方证。从探讨寒包火理论源流出发,拓展其内涵,阐释其病机,并结合肺系相关疾病临床特点加以论述,以内包之火划分为虚实两端,重视兼夹病邪以及脾胃阴火、肝肾虚火(龙雷之火)的诊治,总结其临床运用特点,并以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20.
<正>咳嗽既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是独立疾病,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纵观以往,众医家多遵“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之说而从肺脾论治咳嗽相关肺系疾病有痰之病证。但在临床实际中发现,从胃论治咳嗽相关肺系疾病,亦可取得不错疗效。《素问·咳论》最早提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观点,强调咳嗽不离肺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