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Thera-Band弹力带抗阻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住院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Thera-Band弹力带抗阻力训练。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2组病人FMA、BBS、TUGT、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A、BBS、TUGT、MBI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脑卒中偏瘫病人采用Thera-Band弹力带治疗,能够提高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病人的步行和平衡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联合平衡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平衡针治疗,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平衡能力测试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46、4. 47,P 0. 01)。两组患者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30、13. 57,P 0. 01)。两组MBI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02,P 0. 01)。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平衡针不仅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而且可有效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头针治疗组、虚拟现实(VR)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恢复治疗,头针治疗组头针康复治疗,VR治疗组给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联合治疗组给予头针康复治疗同时进行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比较四组干预前、干预后12 w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左侧额颞叶低密度缺血灶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前四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12 w内,头针治疗组、VR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FMA、MMSE、MBI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FMA、MMSE、MBI评分较头针治疗组、VR治疗组明显增加。术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CT检查,其中联合治疗组12 w后可见左侧额颞叶低密度缺血灶较前明显减少。结论头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超早期运动(VEM)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康复效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纳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创伤与修复研究所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0例发病24 h内的A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在发病24 h内开始第1次VEM(包括床下自主坐立、站立、行走),每日1次,每次10~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发病24 h内开始第1次推拿治疗,每次20 min;2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发病后2周及1和3个月血清BDNF含量、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上、下肢)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威斯康星步态量表(WGS)评分,发病后1、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结果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NIHSS、MBI、上肢FMA、下肢FMA、BBS及WG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血清BDNF含量明显升高(P<0.05);1、3个月时观察组NIHSS、上肢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周及1、3个月时观察组MBI、下肢FMA、BBS和WG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BD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观察组良好结局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推拿结合VEM可更好的提高AIS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BDNF表达和运动能力恢复,增加远期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早期强化姿势控制训练对伴有高血压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伴高血压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训练组(n=52)和联合训练组(n=52)。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姿势控制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4周后分别采用FugI-Meyer运动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表(MBI)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能力差异,并分析治疗后两组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FMA、BBS、MBI评分和FAC分级均显著提高(P均<0.001),且联合训练组FMA、BBS、MB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训练组(P<0.001),但治疗后联合训练组FAC分级较常规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P=0.199)。结论 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伴有高血压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强化姿势控制训练对其运动功能提高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平衡训练仪治疗脑卒中后倾斜(pusher)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脑卒中后pusher综合征患者4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动态平衡训练仪训练。治疗前、治疗后4 w和8 w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估两组躯干控制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 w和8 w后,两组TCT、BBS和MB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4 w后,治疗组TCT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 w后,治疗组TCT、BBS和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平衡训练仪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老年脑卒中后pusher综合征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电针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 纳入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细胞因子含量表达、大脑血流速度、上肢痉挛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BDNF、NGF表达,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血流速度,改良版Ashworth量表(MAS)评分,F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因子含量表达、大脑血流速度、上肢痉挛程度评分、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电针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血清BDNF、NGF表达,达到增加大脑血流速度,缓解上肢痉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等速运动锻炼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学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82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等速运动锻炼,随访6个月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比较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测平衡功能;比较两组6 min步行距离及10 m步行时间;采用改良Ashworyh量表比较两组肌张力变化。结果观察组MBI评分、FMA评分及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肌张力差别不大,观察组治疗后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对于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重心摆动面积测定方法、表面肌电图(sEMG)以及平衡功能、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等作为评价指标,观察悬吊技术(SET)对脑卒中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病人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在医院登记的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悬吊技术。采用重心摆动面积测定方法、sEMG以及平衡功能、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等,评价两组病人躯干控制肌群(左右竖脊肌、腹直肌)sEMG、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MBI)、站立位重心摆动面积、左右竖脊肌和腹直肌sEMG值及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BS评分、MBI指数、FMA评分、站立位重心摆动面积、左右竖脊肌和腹直肌sEMG值及SF-36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相较于常规康复干预措施,悬吊技术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病人平衡功能,更有利于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提高,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手足十二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市中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手足十二针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arthel指数(BI)。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237,P=0.025)。治疗后,两组患者BBS、FMA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BS、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GF、BDNF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GF、BDN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足十二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提高脑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量化运动控制训练联合头针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头针治疗基础上实施系统性量化运动控制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耐力水平、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肢体功能及耐力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10 m步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性量化运动控制训练联合头针能有效恢复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身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对脑卒中肌张力增高病人肌张力水平、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河南省省立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肌张力水平、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CN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MAS评分、CNS评分均降低(P<0.05),QOL评分、FMA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及ADL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P<0.05),MAS评分、CNS评分降低(P<0.05),QOL评分、FMA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及ADL评分均升高(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可降低脑卒中肌张力增高病人MAS评分,改善肌张力过高症状,降低CNS评分,改善神经缺损情况,升高FMA评分,提高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运动想象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给予体感模拟训练疗法。分析两组患者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分、Brunnstrom评分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上下肢及运动FMA评分、上下肢及肩Brunnstrom评分、Barthel评分、BB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训练3个月后,两组上下肢与运动FMA评分、上下肢与肩Brunnstrom评分、Barthel评分、BB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躯干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药透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药透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定向药透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姿势控制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康复组和联合训练组(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接受姿势控制和核心肌群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及FAC分级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常规康复组比较,治疗4周后,联合训练组下肢FMA评分[(22.61±1.84)分比(25.84±1.67)分]、BBS评分[(23.28±1.92)分比(28.82±1.36)分]以及FAC分级[(2.96±0.71)级比(4.02±0.46)级]升高更显著,P均=0.001。结论: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平衡,提高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筋针刺联合化痰通络解痉方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化痰通络解痉方及经筋针刺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功功能(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MBI)、血清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I_2(PGI_2)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MA、MBI、BB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XA_2水平降低,PGI_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舌僵语蹇、口舌歪斜、偏身异常、患肢僵硬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筋针刺联合化痰通络解痉方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改善血液微循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则在功能康复训练上应用VR进行康复治疗,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评定(MWS)、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MA)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MWS、BBS及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MA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W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VR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etrin-1蛋白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观察组),同期收集老年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和Netrin-1蛋白水平。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A、△BBS、△NIHSS分别为康复后FMA、BBS、NIHSS评分减去治疗前FMA、BBS、NIHSS评分。同时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与Netr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Netrin-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48.43±87.81)ng/Lvs(262.04±88.32)ng/L,P=0.000]。观察组治疗3个月FMA、BBS评分明显增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etrin-1蛋白、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FMA、△BBS、△NIHS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P0.01)。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etrin-1蛋白与脑梗死面积、△FMA评分、△BBS评分、△NIHSS评分绝对值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血清Netrin-1蛋白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升高,与神经功能康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制金黄膏外敷联合穴位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肩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自制金黄膏外敷联合穴位拔罐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两组均采用视觉类比模拟疼痛评分(V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7%与76.7%,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FMA评分和M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金黄膏外敷联合穴位拔罐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病人肩痛症状、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对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早期自主及被动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康复锻炼。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测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Fuge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STEF)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FMA和ST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MB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MB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情绪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情绪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可改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