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老年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片,比较两组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经过4个疗程(28 d)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P=0.021)。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2,P=0.010;t=11.173,P=0.000;t=7.827,P=0.000)。观察组VEGF、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2,P=0.000;t=6.617,P=0.000;t=3.195,P=0.001)。结论银杏叶片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心绞痛患者的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14 d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8]、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40,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459、9.320、13.993,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37、29.253,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H-Px和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127、9.575、22.761,P<0.05)。观察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3.540,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ARDS患者15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与观察组79例。两组入院后给予脱水、营养、抗炎、吸痰、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Murray肺损伤评分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估量表(APACHE)Ⅱ评分,血清PCT、sTM和TNF-α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 2)和氧合指数(PaO 2/FiO 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29.113、39.114,对照组:t=12.216、28.26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 2和PaO 2/FiO 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13.313、14.849,均P<0.05)。两组治疗后Murray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26.643、17.232,对照组:t=19.838、9.02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Murray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15.089、11.326,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CT、sTM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5.402、38.662、37.339,对照组:t=22.761、23.199、15.19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T、sTM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19.312、20.298、15.005,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34.342、32.574,对照组:t=15.708、19.22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SH-PX和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19.823、8.265,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ARDS患者效果明显,可降低血清PCT、sTM和TNF-α水平,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反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毒素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钾和血磷、微炎症反应和肾功能变化;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P<0.05)。两组治疗后iPTH、血钾和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8.770、18.452、12.806,对照组:t=15.427、9.304、6.51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iPTH、血钾和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3.294、10.837、7.761,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MG)、血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18.848、28.537、19.751,对照组:t=8.452、17.944、7.95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β2-MG和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7.251、6.801、8.708,均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28.067、18.393、23.112,对照组:t=10.683、10.654、13.08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6.139、9.444、8.78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21.95%)明显少于对照组(53.66%,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疗效良好,可减轻微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肾功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平衡推拿对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因子、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入组后均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 3片和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脊柱平衡推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 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脊柱疼痛和晨僵时间、炎症因子水平、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27%,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20.045、21.774,对照组:t=13.302、9.87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和晨僵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8.804、6.515,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15.148、11.305、11.853,对照组:t=5.587、6.999、6.58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8.024、5.664、5.980,均P<0.05)。两组治疗后巴氏功能活动指数(BASFI)评分和巴氏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6.361、30.053,对照组:t=25.009、15.49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BASFI评分和BAS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9.939、12.788,均P<0.05)。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t=22.742、23.860、12.580、19.159、25.854、12.642、25.359、17.272,对照组:t=11.806、12.678、6.006、11.291、11.547、7.634、13.317、10.50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976、8.440、8.330、8.196、11.390、8.764、11.410、8.052,均P<0.05)。结论脊柱平衡推拿对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6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18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HGF、VEGF、TNF-α水平,与2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按心绞痛分级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22例,与HGF、VEGF、TNF-α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血清HGF水平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VEGF、TNF-α水平重度组、中度组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GF、VEGF、TNF-α水平与心绞痛分级呈正相关(r1=0.864P<0.01;r2=0.682P<0.01;r3=0.403P<0.01)。结论:HGF、VEGF、TNF-α与心绞痛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HGF较其他两项指标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盐酸纳美芬对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内皮功能、炎性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纳美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炎性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治疗前和治疗后2 w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入住ICU时间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内皮素(E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24.076、23.124,对照组:t=8.487、10.11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T-1水平低于对照组(t=10.076、10.925,均P<0.05)。两组治疗后CRP、IL-6、PCT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16.318、16.938、32.176、24.966,对照组:t=5.228、6.197、11.678、8.10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PCT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0.420、10.373、17.304、15.330,均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_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心率(H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23.221、28.654、22.980,对照组:t=9.739、10.508、8.41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MAP和S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R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54、10.326、13.862,均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t=16.213,对照组:t=9.72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9.420,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盐酸纳美芬对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IgG、IgM表达对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于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8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观察两组IgG、IgM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血清TNF-α、CRP、t PA、PAI-1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不稳定心绞痛患者IgG、IgM表达与TNF-α、CRP、t PA、PAI-1和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的IgG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IgM阳性表达率无差别;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血清TNF-α、CRP、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的t PA水平无明显差别;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右心房内径(RAD)和脑钠肽(BNP)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的IgG阳性表达率与TNF-α、CRP、PAI-1、LAD、RAD和BNP水平正相关,与LVEF水平负相关;而IgM阳性表达率与TNF-α、CRP、t PA、PAI-1和心功能指标等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IgG阳性表达较高,且与TNF-α、CRP、PAI-1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变化,术前和术后3 d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8.268、17.191、10.543,对照组:t=20.122、27.313、24.014,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E、Cor和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2.768、13.883、14.321,均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7.866、8.338、9.667,对照组:t=20.491、16.652、16.144,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3.589、12.459、11.019,均P<0.05)。两组术后3 d CD3^+、CD4^+和CD4^+/CD8^+较术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5.447、7.282、7.548,对照组:t=17.661、12.835、13.196,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 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t=10.346、6.999、9.054,均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效果明显,且对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坦索罗辛方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CP)对患者前列腺液TNF-α、IL-8产生的影响及总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8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气滞血瘀型CP患者,分为对照组(坦索罗辛治疗,n=90)、研究组(坦索罗辛+复元活血汤治疗,n=90),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CPSI积分及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6.692,t=25.887,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22%(χ~2=9.282,P<0.05)。结论坦索罗辛、复元活血汤中西医结合方案应用于气滞血瘀型CP治疗,可降低患者前列腺液中TNF-α、IL-8水平,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更大程度改善,总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黏附率(PAR)〕,血清TNF-α、ICAM-1、CRP水平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BV、PV、FIB、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V、PV、FIB、PA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CAM-1、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CAM-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TNF-α、ICAM-1、CRP水平,减轻患者微炎症状态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下调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微创置管抽吸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7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行钻孔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术前NIHSS和简明智力状态评分(MM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t=2.287,P=0.02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419,P=0.001);两组术后30、15和7 d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血清中两组患者TNF-α、IL-6、IL-8及CRP水平呈现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7、15 d血清中TNF-α、IL-6、IL-8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0 d血清中TNF-α、IL-6、IL-8及CR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7 d NIHSS与IL-6(r=0.382,P=0.011)及CRP(r=0.319,P=0.037)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钻孔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老年脑出血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减轻炎症反应的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洁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79-4180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对炎症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45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前列腺素E120μg与生理盐水40 ml静脉点滴,2次/d,连续3 d。对照组患者实施基本治疗。患者试验开始当天及试验3 d后均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CRP、TNF-α、IL-6的水平无明显差异,3 d后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治疗组CRP、TNF-α、IL-6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访7 d内治疗组患者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441,P<0.01)。结论前列腺素E1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性介质作用于血管内皮的有害作用,提高其对于受损血管的保护作用,对于炎症性血管内皮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合并急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1)等肝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TBil等肝功能及CRP、PCT等炎性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肝功能及炎性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1、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明显减少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6例高血压病人,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83例)与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83例),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NF-α、IL-4和IL-10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观察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变化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4和CRP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且试验组TNF-α、IL-4和CRP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98.80%与86.75%,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能降低TNF-α、IL-4和CRP水平,提高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t=22.127,对照组:t=10.992,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25,P0.05)。两组治疗后内皮素(ET)-1水平均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19.071、14.326,对照组:t=8.237、7.947,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9.573、7.682,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t=16.708、18.751、15.076,对照组:t=8.967、10.105、7.866,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0、9.225、7.025,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黏度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t=17.129、12.963、12.452,对照组:t=7.027、6.544、5.628,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2.241、6.708、7.385,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且可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 w。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36%)明显高于对照组(68.09%,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观察组:t=14.534、9.349、21.613,对照组:t=7.743、5.585、9.93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RICR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BC-c3bRR和RFER高于对照组(t=7.238、5.719、11.225,均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凝血酶原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观察组:t=9.642、15.687、9.946,对照组:t=6.625、7.001、5.73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T和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t=5.001、8.116、5.501,均P<0.05)。两组治疗后VEGF、GFAP和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0.712、26.827、49.360,对照组:t=9.584、13.798、19.22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GFAP和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t=21.500、14.578、29.309,均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I)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t=32.182,对照组:t=21.917,P<0.05);观察组治疗后BI明显高于对照组(t=9.450,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VEGF、GFAP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海南现代妇婴医院收治的PIH患者63例,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入院时及治疗72 h后血压和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TNF-α、IL-12、CRP水平,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2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2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及胎心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PIH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TNF-α、IL-12、CRP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吸入马来酸茚达特罗吸入粉雾剂,观察组42例患者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用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统计急性加重的时间间隔、急性加重的次数,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血清VEGF、ET-1、TNF-α、NO、CRP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FVC、FEV1血清VEGF、NO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RP、TNF-α、ET-1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比对照组低(P<0.05),下次急性加重的时间间隔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可改善AECOPD的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