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圣济总录·诸风门》头痛病机及用药规律。方法:以诸风门记载医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头痛的病因病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中的方剂分析模块,总结头痛用药规律。结果:诸风门头痛病机涉及风伤卫表,卫气郁滞;风中经脉,脉络绌急;风中经脉,清阳不升,脑髓失养三个方面。内服方剂中,高频药物前十位为川芎、石膏、炙甘草、防风、菊花、细辛、荆芥穗、羌活、白附子、天南星、天麻;常用药对组合有:川芎配防风、川芎配羌活、石膏配菊花、川芎配细辛、川芎配石膏菊花,核心药物网络显示为:川芎、防风、细辛、菊花、石膏、炙甘草。结论:川芎乃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首选药物,因风邪兼夹他邪不同,分别配伍防风、羌活、石膏菊花等,亦常配伍开窍药通窍开闭,配伍安神药安神止痛,配伍理气药调气止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圣济总录》中治疗瘿病遣方用药的规律,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阅读《圣济总录》,筛选出治疗瘿病的方剂,将方药中药物的频数、频率,以及四气五味、归经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圣济总录》共收录瘿病方剂35首,"紫苏膏"属外用处方,机理较特殊,予剔除,剩34首,共用药73种;剂型统计结果显示,丸剂为主要剂型。结论:《圣济总录》治疗瘿病善用苦辛寒温之品,从肝、脾论治为主,八法之中尤重清法与温法,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是治疗瘿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圣济总录》中治疗产后乳汁不下遣方用药的规律,为中医中药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通过阅读研究《圣济总录》妇人产后乳汁不下篇,将全篇中所有方剂包含的药物频数、频率,以及四气五味、归经等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圣济总录》产后门乳汁不下共收录方剂21首,共用药33种;剂型统计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圣济总录·诸风门》神志病病机及用药规律。方法:以诸风门记载医论为理论基础,分析神志病的病因病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中的方剂分析模块,总结神志病用药规律。结果:药物分类使用频次排在前3位的为补虚药、安神药、解表药,高频药物排名前11位的有人参、炙甘草、茯苓、防风、远志、朱砂、桂枝、牛黄、茯神、麝香、冰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配伍有人参配伍茯神、茯苓、远志、炙甘草,朱砂配伍麝香、冰片、牛黄。结论:"五脏虚损,风邪乘之"是诸风门神志病证的核心病机。安精神,定魂魄,首选人参;补五脏,安神益智,人参配炙甘草、远志、茯苓;补肝气,助升发,桂枝配干姜;散风邪,疏肝气,佐以防风;窍闭神昏,开窍醒神,朱砂配麝香、冰片、牛黄。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各医家对《金匮要略》第一篇治疗肝虚证条文“补用酸……”的解释,认为其正如尤在泾所说:“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类后人谬添注脚”,并从肝的生理病理及肝病的临床用药两方面论述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圣济总录》心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圣济总录》心痛方剂,并对药名及药物分类进行规范统一。在EXCEL表格中建立心痛方剂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分析心痛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整理收集《圣济总录》心痛方剂109首,用药涉及19类,共112味,累计用药次数644次,其中以温里药为主,配伍理气药、补虚药使用。使用频次最多的前10位药物为肉桂(50次)、槟榔(31次)、当归(30次)、吴茱萸(29次)、干姜(26次)等。结论当时心痛的病因多与寒邪相关,所以在用药上出现以温里药为主要组成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配伍理气药调畅气机,配伍补虚药固护正气,是《圣济总录》治疗心痛的主要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8.
分析《圣济总录·伤寒门》从"热毒"论治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方药,认为《圣济总录》较《伤寒论》更重视热毒对诸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神农本草经》中102味治疗水病的药物进行分析,阐明《神农本草经》中水病治疗用药的规律及特色。方法:以《神农本草经》中102味治疗水病的药物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研究水病用药与三品分类、自然属性、药性特点、功效应用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三品及毒性分布以中品药物为主,尤其是以无毒药物为多,提示治疗用药当以攻补兼施,注重补虚为主,为避戕伐正气,尤需慎用作用峻烈、毒副作用强的下品药物;性味出现最多的是味苦性寒凉者,其次为味辛性温热者,故具体用药应注意配合寒温兼顾,宣上通下。上述药物沿用至现代的66味常用药物,遍及中医八法用药,但以利水、清热、泻下、发汗、补虚药为多,因此临证选药还应明辨兼夹,审证用药。结论:《神农本草经》治疗水病药物涉及水、饮、痰、湿类诸多病证和变证的治疗,研究其用药规律及特色,可为水病的临床用药或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用药规律及病机特点。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资源网站中搜集关于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医案199份,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医案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味中药按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甘草、麦冬、丹参、黄芪、五味子、苦参等,药物种类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等。因子分析反映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变化涉及温热毒邪、气阴两虚、心阳虚衰、心神不宁、瘀血、痰湿等证候要素。结论: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最多,反映出临床上以虚证、热证或虚实夹杂为主的病机特点。温热毒邪在所有证候要素中最为主要,既可以单独致病,又可以与气阴两虚、心阳虚衰、心神不宁、瘀血、痰湿等相兼致病,提示了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痿病虚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济仁门诊病历系统中2013年1月-2018年12月李老治疗的195个痿病虚证病案,通过FP-Growth加强数据运算模型,确定病案中的临床症状频次及药物组合,分别应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合临床及中医理论,总结李老辨治痿病虚证的用药经验。结果:1... 相似文献
12.
13.
燕忠生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6):4053-4055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肺炎的中医病机、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 对2008-2012年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有关中医、中西结合防治放射性肺炎文献,进行中医病机、治法、方药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病机频率热毒及阴虚均为88%、血瘀76%、气虚70%、痰阻30%、津亏12%.治法频率益气养阴法85%、清热解毒法82%、活血化瘀法67%、生津润燥法30%、止咳化痰法27%、健脾益气法9%、补肾固摄法6%.用药涉及益气、清热解毒、活血、生津、润肺、化痰6个种类,其中黄芪、鱼腥草、黄芩、丹参、当归、沙参、麦冬、贝母、瓜蒌、阿胶、生地、杏仁用药频率为30%~49%.结论 放射性肺炎的中医病机主要为热毒、阴虚、血瘀、气虚;主要治法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主要用药为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类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习《圣济总录·诸痹门》相关条文,对其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治疗用药进行整理探析.病因病机方面,提倡邪气兼夹内外合邪理论;辨证方面,结合脏腑功能特点,细化脏腑辨证,补充完善证候;治疗方法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病程、病性及病机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并突出酒在治疗中的地位.《圣济总录·诸痹门》对痹的证治,源于《... 相似文献
15.
正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50%左右[1]。许多流行病学资料证明,1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相比,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容易被忽略,发生率高,后期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防治骨质疏松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3]。目前对DOP的治疗己逐渐趋于多元化,而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方面更有其独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肝虚证型,倡导补肝之法.笔者研究张氏其法,试从肝脏病理生理等方面分析,总结肝虚证脾胃病的辨证治法方药,并将温肝、补肝之法运用临床,列举医案2则,以资后学评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分析挖掘《圣济总录》(简称《总录》)中膏摩方的用药特色,提炼其用药规律。方法将《总录》中52首膏摩方建立对应的数据库,运用SPSS、WEKA统计学软件,通过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的方法总结《总录》中膏摩方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特色。结果《总录》中膏摩方的核心药味为川芎、蜀椒、附子、当归、细辛和肉桂,符合"诸风门"和"诸痹门"膏摩方的用药特点。结论《总录》中膏摩方用药有157味,主要集中于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和活血药,占总频次的比例的52.76%,这与其治疗疾病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对于肝气为病多从实论治,少有提及肝气虚者,然而文献及临床诸多证据表明,肝气虚证确实存在。为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肝气虚证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本文试图从肝气虚证理论基础、临床相关疾病、治法及用药规律几个方面对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圣济总录》总结了北宋以前的医学成就,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内容丰富,贴近临床,覆盖的疾病非常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临床学科,在九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研究的地方.其中对心系疾病有着系统的论述,将临床上认为与心相关的症状,运用藏象学说归类到心病范畴,列有心脏门、心痛门两大类.从现在的中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医治肝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古今中医治肝方剂,建立中医治肝中药复方数据库,从用药和辨证用药规律两方面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 (1)常见疾病种类为眩晕、胁痛、中风、黄疸;(2)总体用药规律:①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理气药、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②常用中药有陈皮、枳实、木香、钩藤、天麻、黄芩、黄连、当归;③常用药味有酸味、苦味、甘味、辛味.结论 肝之治法以疏肝、补肝、镇肝、凉肝、平肝、清肝、泻肝、温肝为常用.肝经病症的治疗,以顾护肝之阴血与调达肝气并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