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率高,其发生与NYHA心功能级别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VA与CHF患者的总死亡率及心脏性猝死(SCD)有关,但非SCD的最根本原因,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才是最具价值的SCD预测因子。CHF并发VA的药物治疗重在纠正CHF的病因及VA的诱因,除B受体阻滞剂外,尚无绝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SCD二级预防的绝对适应证。ICD作为SCD的一级预防其适应证已拓宽: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者,ICD置入为Ⅰ类推荐(A级证据);心梗后,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a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NYHAⅡ-Ⅲ、LVEF〈0.30~0.35,ICD置入为Ⅰ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b推荐(B级证据)。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率高,其发生与NYHA心功能级别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VA与CHF患者的总死亡率及心脏性猝死(SCD)有关,但非SCD的最根本原因,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才是最具价值的SCD预测因子。CHF并发VA的药物治疗重在纠正CHF的病因及VA的诱因,除β受体阻滞剂外,尚无绝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SCD二级预防的绝对适应证。ICD作为SCD的一级预防其适应证已拓宽: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者,ICD置入为Ⅰ类推荐(A级证据);心梗后,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a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NYHAⅡ-Ⅲ、LVEF<0.30~0.35,ICD置入为Ⅰ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b推荐(B级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将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行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朱明兰  陈云 《心脏杂志》2005,17(4):403-403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极为常见而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病的严重阶段,其病死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对健康危害极大。据统计,美国每年患者超过200万,其中20万或更多的患者死亡,其原因与突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旨在研究CHF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临床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与盐酸胺碘酮片同时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只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中,8例患者为显效,15例患者为有效,7例患者为无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中,12例患者为显效,15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1例恶心,2例头晕,1例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观察组中,1例头晕,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采用参松养心胶囊与盐酸胺碘酮片联合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在临床中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胺碘酮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显效率为48.0%;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效率为80.0%;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100例冠心病衰竭患者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46例,随着左心室内径的逐渐增大,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则越高。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来说,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较高,应用胺碘酮对其进行治疗,具备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由冠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明显下降(P〈0.05),QT间期(Q-Tc)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降血脂以及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其均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回顾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及分析观察,依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手段进行分组观察,将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设为治疗Ⅰ组(例数n=34)、将在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药物治疗的患者设为治疗Ⅱ组(例数n=34),对比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的最终疗效并行以差异分析。结果治疗Ⅰ组的最终疗效率85.29%(29/34)低于治疗Ⅱ组97.04%(33/34),并且治疗Ⅱ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为2.94%(1/34)低于治疗Ⅰ组d的14.7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客观判定为研究价值显著。结论:临床在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时,加用胺碘酮药物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疗效,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室性早搏与左室射血分数、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的室性早搏与左室射血分数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8.0%vs 82.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vs 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其室性早搏与左室射血分数等疾病临床指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室性心律失常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室性心律失常对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80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随访 3个月。观察猝死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16 9例(93 9% )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 2 4h >10 0 0个室性早搏 (PVCs)者 6 9例 (38 3% ) ,多形PVCs 34例(18 9% ) ,成对PVCs 6 6例 (36 7%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81例 (45 0 % ) ,随访 3个月 7例发生猝死 ,无心动过速的患者猝死 1例。结论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猝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显著高于研究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加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录的8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滚动组合法均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B组,对照B组43例给予常规措施进行治疗,治疗A组43例患者在对照B组的常规措施基础上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比对临床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A组总疗效率为100%(43/43),对照B组的治疗总疗效率为79.07%(34/43),比对差异意义清晰(P0.05);而治疗期间获得的治疗A组的用药反应不良发生率为4.65%(2/43)显著低于对照B组的25.58%(11/43),比对差异均可见显著统计学专业意义(P0.05)。结论联合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与盐酸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服药期间反应不良情况也较少,对此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分析1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住院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住院时心脏超声示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住院时脑钠肽(BNP)浓度,患者住院时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一月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和心衰用药情况.结果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为普遍,并且伴随心脏扩大、心功能恶化,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P<0.05).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无发生组比较,BNP显著增高(P<0.05);胺碘酮、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为临床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胺碘酮者与不使用者比较β受体阻滞剂使用量下降(P<0.0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预后相关,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治疗心衰药物有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结果,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高达30%。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生存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低。心衰与室性心律失常互相恶化,恶性循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需根据指南推荐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左室射血分数减小的心衰患者,建议植入ICD,导管消融治疗植入ICD的患者需早期干预。必要时可进行去交感神经节治疗。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致死率明显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却有增加.据统计,美国现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约200万,每年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人数达20万,其中35~45%是心源性猝死,动态心电图证实,猝死的原因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A).目前,国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VA的研究倍加重视,有些观点值得借鉴.一、VA的发生率和预后意义Francis综合八个临床研究资料,701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常常出现慢性心力衰竭(CHF)和心律失常,这两种情况常同时出现又互相恶化.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多见且危害性大,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是无症状的、良性的,也可以是有症状的、恶性的和致命性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中心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胺碘酮治疗,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盐酸胺碘酮片,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明显低于观察组90.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观察组为6.7%(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6.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96.67%)及死亡率(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两组均接受限盐、补钾补镁以及吸氧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另外给予胺碘酮作规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为(52.9±10.9)%,室性早搏为(949±48)个/d,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作规范性强化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