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CEA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超声引导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研究组)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于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记录2组不同时间点的恢复质量(QoR-15)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比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以及麻醉药物的用量。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 d时的QoR-15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2.67±10.16)和(91.87±10.13),P0.05]。2组患者MMSE评分在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切皮时的SBP[(125.56±9.55)和(135.86±13.68)mmHg]、DBP[(66.92±9.32)和(76.77±11.73)mmHg]、MAP[(86.47±9.02)和(96.47±11.50)mmHg]、HR[(65.77±6.64)和(70.50±4.93)次/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高血压(40.0%和70.0%)、恶心呕吐(13.3%和36.7%)、低氧血症发生率(3.3%和23.3%)及降压药物使用率(40.0%和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芬太尼[(0.14±0.03)和(0.23±0.03)μg/kg]、瑞芬太尼[(13.56±2.35)和(22.13±2.31)μg/kg]、丙泊酚[(7.64±1.04)和(9.01±1.18)mg/kg]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EA中,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提高术后短期QoR-15评分、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的用量,术后不良事件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胖糖尿病患者行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及对胃旁路术后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肥胖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6例作研究对象,均实施胃旁路手术,并随机分组:对照组(n=53)单纯采取右美托咪定麻醉,研究组(n=53)行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平均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4.36±0.42)分vs(3.22±0.75)分](t=9.655,P=0.000),术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2.33±0.21)分vs(5.19±0.86)分](t=23.520,P=0.000);研究组患者麻醉后睁眼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3.35±1.18)min、(98.12±3.54)min vs(16.88±1.54)min、(112.48±6.47)min]。结论肥胖糖尿病患者在胃旁路术中应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可提高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减轻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12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 ml 0.25%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3 ml 0.50%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各组56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及60 min(T1~T5)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下肢运动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价)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显著升高[(123.3±10.5)和(110.2±10.3)s,P=0.03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5.6±7.4)和(45.7±7.9)s,P=0.008]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235.7±34.7)和(270.7±39.7)s,P=0.04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0~T3各时间点,2组患者HR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T4~T5时间点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T0~T5各时间点,2组患者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4时间点观察组患者S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R、MAP、SpO_2在T0~T5不同时间点水平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对照组患者T1~T5的HR及T2~T5的MAP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观察组(P=0.013)及对照组(P=0.015)Bromage 2级比例均显著升高,3级比例(P=0.038;P=0.021)显著下降。同时术后观察组1级(P=0.021)、2级(P=0.039)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比重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5/56)和37.5%(21/56);P=0.000]。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可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并发症发生,可靠性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10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法分为丙泊酚组(50例)和右美托咪定组(50例),观察手术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同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及术后肝肾功能变化. 结果 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 min丙泊酚组与有美托咪定组心率[(85.7±13.4)次/min比(62.7±9.9)次/min,t=2.296,P=0.045; (81.3±14.9)次/min比(60.3±8.8)次/min,t=2.714,P=0.022],平均动脉压[(86.3±11.9)mm Hg 比(66.5±11.7) mm Hg,t=2.653,P=0.024;(88.6±15.6) mm Hg比(68.7±12.3)mm Hg,t=2.240,P=0.049]显著升高.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及5 min丙泊酚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肾上腺素[(680.1±112.3) pmol/L比(576.1±83.1)pmol/L,t=2.628,P=0.019;(705.4±127.6) pmol/L比(648.8±105.3) pmol/L,t=2.242,P=0.039;(689.6±123.4) pmol/L比(628.2±94.3)pmol/L,t=2.224,P=0.040]、去甲肾上腺素[(3953.6±514.6) pmol/L比(3695.1±496.2) pmol/L,t=2.454,P=0.032;(4367.1±565.7) pmol/L比(3967.2±514.9)pmol/L,t=2.500,P=0.030;(4095.8±415.1) pmol/L比(3813.4±513.7) pmol/L,t=2.255,P=0.045]、皮质醇[(796.6±198.7)nmol/L比(698.7±176.3) nmol/L,t=2.334,P=0.033; (835.5±217.2) nmol/L比(783.7±201.9) nmol/L,t=2.167,P=0.044; (822.4±203.3) nmol/L比(720.6±188.1) nmol/L,t=2.189,P=0.043]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均低于丙泊酚对照组.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较轻,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轻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脊椎麻醉对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PFNA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轻比重组和重比重组,每组30例。重比重组使用3 ml含0.5%布比卡因的葡萄糖溶液麻醉,轻比重组使用6 ml含0.25%布比卡因的蒸馏水溶液麻醉。检测并比较2组麻醉前(T_0)、麻醉平面固定后(T_1)、用药后5 min(T_2)、15 min(T_3)、30 min(T_4)和60 min(T_5)的镇静程度及循环呼吸系统变化。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情况。比较2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T_0~T_5时间点的Ramsay评分基本一致(P0.05)。与重比重组相比,轻比重组中麻醉阻滞平面≥T_(10)者的比例(20.00%vs 43.33%)、以及麻黄碱(3.33%vs 43.33%)和阿托品(6.67%vs 36.67%)的使用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T_0时间点相比,2组患者T_2~T_5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均有降低趋势。与轻比重组比较,重比重组患者T_1~T_5时间点的MAP和SpO_2显著降低(P0.05),T_2~T_5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轻比重组患者麻醉后24 h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重比重组[(24.14±2.14)vs(26.83±2.34)分,P0.05]。轻比重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3.33%vs 16.6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vs 46.67%)均显著低于重比重组(P0.05)。结论对行PFNA术的老年患者采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脊椎麻醉阻滞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腰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记录两组入室时(T1)、术中(T2)、拔除气管导管前(T3)3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两组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手术后疼痛情况;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 h及术后1 d的认知状态。结果观察组睁眼时间[(8.36±0.9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0.08±1.06)min,t=2.69,P=0.012];观察组应答时间[(9.41±1.9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1.69±2.03)min,t=2.91,P=0.007];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10.23±2.3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1.42±2.18)min,t=2.89,P=0.008];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3.30±1.03)与对照组(3.31±1.78)无显著差异(t=0.86,P=0.46);术前及术后1 d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1,P=0.76;t=0.57,P=0.77);术后3 h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74,P=0.77)。结论丙泊酚对于老年患者术中镇痛效果良好,麻醉不良反应小,同时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组和对照(C)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频率为2/100 Hz,电刺激强度由弱至强,逐渐调节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值(10~15 mA),持续30 min;术中麻醉期间持续TEAS,刺激强度为30 mA,频率为2/100 Hz,直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在相同的穴位上贴电极片,不进行相应的电刺激。结果T组患者舒芬太尼[(57.93±5.54)μg和(44.30±4.03)μg,t=-10.903,P=0.000]、瑞芬太尼[(1.56±0.26)μg和(1.08±0.18)μg,t=-8.3043,P=0.000]、丙泊酚[(763.23±62.04)mg和(559.20±46.44)mg,t=-14.420,P=0.000]及右美托咪定[(545.07±53.36)μg和(301.67±43.27)μg,t=-19.405,P=0.000],镇痛泵按压次数[(9.9±2.0)次和(2.9±1.3)次μg,t=-10.903,P=0.000],术后24 h[(3.53±1.07)分和(1.90±0.66)分,t=-7.090,P=0.000]、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37±0.61)分和(0.93±0.37)分,t=-4.660,P=0.000]评分均减少;T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均缩短,术后进食时间、开始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住院天数缩短,麻醉费用降低(均P<0.01或P<0.05);T组患者术毕恶心、呕吐、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头晕、躁动及嗜睡均较C组减少(均P<0.05);T组T1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降低。两组患者麻醉后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0~60之间(均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能有效减轻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L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患者行LC时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即刻(T2)、气腹5 min(T3)、气腹20 min(T4)、气腹30 min(T5)、气腹后5 min(T6)时间点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术中(T7)、拔管时(T8)时间点的应激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T3~T6时间点TP、LFnu及LF/H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Fnu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7、T8时间点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高于T1时间点(P0.05),而研究组T2、T7、T8时间点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呛咳、恶心、呕吐、腹胀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对老年高血压LC患者心率变异性、应激水平的影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宁波市第二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3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L组静注地佐辛0.1 mg/kg、H组静注地佐辛0.2 mg/kg、C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麻醉诱导前(T_0)、拔管即刻(T_1)、拔管后5 min(T_2)、15 min(T_3)和30 min(T_4)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口述痛觉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s,VRS).结果 L组和H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H组患者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 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3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T_0时比较,C组患者T_1时MAP、HR均明显升高,各组患者T_1-T_4各时点VRS评分均明显升高;与C组比较,L组和H组患者各时点MAP、HR均无明显变化,V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毕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能缓解术后早期疼痛,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胸腔镜手术的预防性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地佐辛组(DEZ组)、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D组)、对照组(C组)。DEX组:从手术开始至缝皮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 DEZ组:麻醉诱导前15 min及缝皮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 DD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继从手术开始至缝皮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 4μg/(kg·h),同时缝皮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 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4组患者均于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开启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泵。于麻醉诱导前20 min(T_1),缝皮时(T_2),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_3)、5 min(T_4)、30 min(T_5)时抽取肘静脉血测定患者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患者T_4、T_5、拔除气管导管后60 min(T_6)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及苏醒期躁动程度。记录患者术后1 h(T_7)、4 h(T_8)、12 h(T_9)、24 h(T_(10))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 h PCIA泵按压次数和背景输注总量。观察4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DEX组和DEZ组比较,DD组患者在T_2~T_5时血浆中NE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DEX组和DEZ组比较,DD组患者在T_4~T_6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苏醒期躁动程度降低(P0.05)。与DEX组和DEZ组比较,DD组患者在T_7~T_(10)时VAS明显降低,术后24 h PCIA泵按压次数和背景输注总量明显减少(P0.05)。与DEX组和DEZ组比较,DD组患者高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胸腔镜手术可产生良好的预防性镇痛效果,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