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fi,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在根除Hp后,胃炎的复发率可大大降低,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肠疾病的转归和预防有重要作用,根除Hp已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使得对耐药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变得较棘手。本文就Hp相关性胃炎治疗中的Hp根除方法予以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与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难治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5月~2010年12月应用手术联合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的难治性胃溃疡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行药物保守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手术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穿孔、感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除感染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难治性胃溃疡效果好,能显著提高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胃癌等息息相关,根除H.pylori有利于上述疾病的治疗。近年来,H.pylofi的根除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正确理解我国“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铋剂四联疗法是提高根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山西中医》2006,22(2):54-54
自从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可以引起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以来,有关采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相关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也不断报道。循证医学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对所有已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疾病,应给予根除治疗。但对已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疾病的相应症状,如消化不良、烧心和胃食道反流等,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的相关研究的结论尚不一致。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药单方、复方根除幽门螺杆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一般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胃病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过程中,存在Hp耐药性、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等问题。该文探讨李慧臻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经验,为中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自从1982年Warren 和Marsha从胃上皮细胞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17年间大量研究证明Hp与胃肠道疾病有密切联系,并研制出众多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本文将介绍目前临床上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以“病证结合”理念组方形成的中西药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经石家庄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由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组成的四联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方。2 w为一疗程。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57%,高于对照组的67.16%(P<0.05);2组胃痛、胃胀、嗳气等中医证候积分均得以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优于对照组的77.6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以“病证结合”理念指导组方所形成的中西药联合根除方案,可取得一定效果,有助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自从1982年Warren 和Marsha从胃上皮细胞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17年间大量研究证明Hp与胃肠道疾病有密切联系,并研制出众多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本文将介绍目前临床上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医药在根除Hp感染、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方面取得独到进展,文章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病因病机、体质、辨证分型、及药物的治疗做一简要综述以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三黄乌蛇散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1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是指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有关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根除HP在HP相关性胃病的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因以铋剂为主的三联疗法HP根除率还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主的三联疗法价格昂贵,难于推广,因而进行相关药物的组合、筛选研究,选择疗效高、价格廉的治疗方案尤为必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三黄乌蛇散为基本方治疗HP相关性胃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是影响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增加,HP感染根除率下降,而且根除治疗的药物副作用突出。中医药在HP感染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中医对其感染治疗缺少理论依据。HP经口传播易伤脾胃,具有传染性、易复发性等湿热邪气的致病特点。而且研究发现,HP感染相关疾病中脾胃湿热证常见,脾胃湿热证中HP感染率高,清热化湿中药对HP有抑杀作用,标准三联+清热化湿提高HP根除率,脾胃湿热证本质与HP感染病理机制具有相似之处,这些均提示脾胃湿热可能是HP感染疾病的基本病机。在清热化湿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病程、临床表现的不同佐以泻火解毒、疏肝和胃、凉血止血、补脾益气、温中补虚等治疗,可以提高HP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目前常用根除HP的一线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治疗。近年来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治疗失败的根本原因为HP菌株对药物耐受的出现以及患者依从性差。半夏泻心汤单独治疗HP感染疗效不够确定,疗程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清利化浊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参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复发率参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控制复发率,根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亚型含量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部疾患治疗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359例体检者血清PG亚型的含量,同时利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受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治疗过程中随时检测血清PG亚型含量。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血清PG亚型含量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未感染的健康者;随着用药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的好转,其血清PG亚型含量逐渐趋于正常。结论检测血清PG亚型的含量可以协助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部疾患的临床诊断,并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除治疗过程中作为首选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炎的感染率高,其与胃癌相关性高。《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1]推荐使用由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联合两种抗菌药物组成的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笔者采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溃疡愈合及复发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消化性溃疡治疗的重要部分.治疗本病的方案很多,为探讨一种简单、高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临床应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与单用阿莫西林、甲硝唑二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进行临床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个全球问题,目前已经明确Hp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根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对其感染的现状及临床研究的可能具有较为理想根除率的治疗方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存在于人类胃黏膜的螺旋形细菌,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都有密切关系,与消化系统以外疾病的关系也不断被发现,对Hpylori感染进行根除治疗的适应证在增加,但治疗失败的病例也在增加。导致H pylori根除治疗失败的原因很多,但H pylori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是主因[1-2]。关于H pylori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6,(9):1130-1131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法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荆花胃康胶丸(主要成分:土荆芥、水团花)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