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肌少症的状况,并探讨其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稳定期COPD患者92例,根据亚洲肌少症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组32例和非肌少症组60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完成肺功能检查、握力及6 m步速试验,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四肢骨骼肌量,并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呼吸困难量表及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使用Pearson法或Spearman法分析骨骼肌评估指标与COPD疾病评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合并肌少症对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COPD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生率为34.8%。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患者年龄较大(P<0...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多发人群。增龄、共病、多重用药等是导致CKD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老年CKD患者因存在慢性炎症、蛋白质能量消耗、运动减少等情况,使其易合并肌少症。肌少症对老年CKD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已引起肾病科及老年科医师的重视。肌少症可增加老年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与老年CKD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OH)D]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3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42例老年患者,分为肌少症和非肌少症2组,收集2组年龄、性别、BMI、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血清钙、25(OH)D、NRS2002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按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65~74岁年龄组(n=43)、75~84岁年龄组(n=46)和≥85岁年龄组(n=53),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BMI、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血清钙、25(OH)D、NRS2002、握力、步速、相对骨骼肌质量(RASM)等指标;再按照25(OH)D水平,将各年龄组患者分为2个亚组:A组(≥50nmol/L)和B组(<50nmol/L),分别对不同年龄组各亚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年龄、BMI、25(OH)D、NRS2002是肌少症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患者25(OH)D水平降低(P<0.05),肌少症发生率升高,同一年龄段B组发生率更高。各年龄亚组比较,A组握力、步速、RASM、NRS2002均优于B组(P<0.05),肌少症发生率低于B组。75~84岁年龄段两亚组比较,步速、握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岁年龄段两亚组比较,握力、RA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OH)D是预测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子,且25(OH)D降低与增龄有关。25(OH)D降低可能通过影响患者握力、步速、肌力等因素导致肌少症的发生,且营养不良伴随其中。 相似文献
4.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在老年人中高发。老年肌少症患者由于肌肉质量、力量和躯体功能下降,跌倒风险增加,常常发生跌倒恐惧。而跌倒恐惧会导致患者刻意避免活动,反而增加跌倒风险,引起其他不良后果。本文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恐惧的发生现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识别和干预跌倒恐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社区医院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可能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至7月纳入的64名老年可能肌少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并发症管理及健康教育(n=30),研究组实施包括并发症、运动、营养的综合管理(n=34).通过12周的干预,观察干预措施对2组人群小腿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85岁)男性肌少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其下肢肌肉质量和下肢肌力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查体的87名高龄肌少症男性患者,年龄(89.5±4.4)岁,平均相对骨骼肌肉质量指数(RASMMI)为(6.04±0.62)kg/m2。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身体成分测试、握力测试、下肢肌力测试(分别测试髂腰肌、股四头肌、胫前肌及腘绳肌的最大等长肌力),并研究上述指标与活动能力测试如步速(6min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计时“起立?行走”时间测试(TUGT)、5次起坐时间测试(FTSST)和闭目单腿站立测试的相关性。结果 步速、TUGT、FTSST、闭目单腿站立时间主要与年龄(r=?0.567,P=0.018;r=0.742,P=0.001;r=0.632,P=0.007;r=?0.489,P=0.047)、下肢肌肉质量(r=0.489,P=0.045;r=?0.579,P=0.012;r=?0.641,P=0.003;r=0.476,P=0.048)和下肢脂肪含量(r=?0.517,P=0.032;r=0.513,P=0.031;r=0.528,P=0.015;r=?0.533,P=0.012)相关。步速、TUGT、FTSST、闭目单腿站立时间与髂腰肌肌力(r=0.313,P=0.000;r=?0.887,P=0.000;r=?0.666,P=0.003;r=0.515,P=0.035)和与股四头肌肌力(r=0.251,P=0.017;r=?0.775,P=0.000;r=?0.612,P=0.013;r=0.671,P=0.002)相关。结论 高龄肌少症老人的活动能力与身体成分及下肢肌力相关程度较高。脂肪含量高而下肢肌肉质量低的老年人活动能力相对差;下肢肌力高的老年人活动能力较好,尤其以股四头肌、髂腰肌肌力为代表。 相似文献
7.
肌少症是以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降低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综合征。肌少症与衰老密切相关,但是,慢性肾脏病等疾病可以加速肌肉消耗,增加肌少症的发生率。慢性肾脏病患者易合并肌少症,其机制涉及炎症反应、蛋白质能量消耗、运动减少及维生素D缺乏等。早期识别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干预,对于慢性肾脏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目前,干预措施主要有体育锻炼、营养补充及药物治疗等。本文就近年对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肌少症的发病情况、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7,(5)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70岁及以上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试验设计属于前瞻性研究,以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18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记录一般临床资料。长期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终点事件为心力衰竭相关事件(HFRE)。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HFR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年龄、体质指数、血红蛋白、B型利钠肽、高敏肌钙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Kaplan-Meier曲线表明,两组无HFRE生存曲线存在显著差异(χ2=8.339,P=0.004)。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证实,肌少症为HFRE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08,95%CI:1.057~5.367,P=0.030)。结论肌少症对CHF患者的远期预后存在显著影响,这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进一步危险分层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且年龄≥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老年综合评估,评价患者的共存疾病及老年综合征情况。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或 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入选225例患者,其中59例合并肌少症(肌少症组),166例未合并肌少症(非肌少症组)。与无肌少症组比较,肌少症组患者的年龄更大,住院时间更长,有跌倒史、需要辅助行走、合并糖尿病靶器官病变及尿失禁的比例更高,5次起坐时间明显延长,不能完成全足距测试的比例更高,血肌酐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比例较低,体质量指数(BMI)水平较低,微营养评估简表、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分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等其他血液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BMI(OR=0.716,95%CI 0.609~0.842,P<0.001)和需要辅助行走(OR=4.391,95%CI 1.167~16.512,P=0.029)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患病率高,且患病率随增龄而进一步升高。对于低BMI、躯体功能下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肌少症的筛查并进行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动静态平衡功能与其他多方面体适能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招募于苏州大学周围多个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及体检的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178例,知情同意后纳入测试,最终完成所有测试项目者110例。采用闭眼单腿站立测试评估静态平衡功能,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评估动态平衡功能。对患者行6min步行试验(6MWT)、肱二头肌屈举试验、30s座椅站立试验、抓背试验、座椅体前倾试验及体质量指数测量。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动静态平衡功能与其他体适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闭眼单腿站立时长(2.66±0.64)s,TUGT用时(7.68±0.22)s。与未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相比,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闭眼单脚站立时长显著降低[1.83(1.03,2.88)和2.83(1.41,3.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规律运动患者相比,有规律运动者TUGT时长显著降低[7.27(6.43,8.29)和7.73(7.03,8.7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单腿站立时长与6MWT距离、抓背试验距离及座椅体前倾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 =0.607,0.286,0.361;P<0.05),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 =-0.300;P<0.05)。TUGT时长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 =0.413;P<0.001),与6MWT、肱二头肌屈举次数、30s座椅站立次数、抓背试验距离和座椅体前倾距离呈显著负相关(r =-0.538,-0.605,-0.759,-0.274,-0.36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及6MWT距离是闭眼单腿站立时长的影响因素(β=1.181,0.008;P<0.05);合并其他慢性病、肱二头肌屈举次数、30s座椅站立次数和抓背试验距离是TUGT时长的影响因素(β=-0.859,-0.197,-0.342,-0.053;P<0.05)。结论 社区肌少症老年人中,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是动静态平衡功能共同的显著影响因素,步行能力是静态平衡功能的显著影响因素,上下肢肌力和柔韧性素质是动态平衡功能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和功能减退,其增加了摔倒、骨折、死亡及住院等风险,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构建动物模型是开展肌少症发病机制、临床干预及治疗方案设计研究的基础。由于肌少症表型的复杂性,使得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构建恰当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肌少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相关进展,为开展肌少症发病机制、预防、治疗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基础资料、营养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病情预后等信息。对比老年脑卒中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第7天、出院当天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对单因素分析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实施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入院即刻营养不良14例(15.9%),入院后第7天营养不良35例(39.8%),出院当天营养不良33例(37.5%)。入院后第7天、出院当天的血清白蛋白<35 g/L所占比例均较入院即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入院即刻营养不良是入院后第7天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性风险预测因子(OR=0.57,95%CI 1.49~13.71;P<0.05);入院即刻(OR=1.05,95%CI 1.02~1.08)及入院7d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6.54,95%CI 1.16~36.87)是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性风险预测因子(均P<0.05);入院7d后营养不良(OR=1.76,95%CI 1.14~2.72)、入院即刻(OR=2.08,95%CI 1.30~3.33)及入院7d后NIHSS评分(OR=4.28,95%CI 1.12~16.36)是病情预后转归不佳的独立性风险预测因子(均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要重视其营养风险因素评估,及时关注营养风险因素与个体病情预后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膳食习惯对肌少症的影响并建立风险模型,为未来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328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年龄≥45岁)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25.0与R 4.0.5软件中的glm和rms软件包分别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用Nomogram绘制列线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肌少症患病率为2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8.44,95%CI 8.05~42.24)、高龄(≥70岁;OR=6.26,95%CI 2.51~15.61)、体质量指数(BMI)<18.5kg/m2(偏瘦;OR=6.26,95%CI 2.51~15.61)、纯果汁/蔬菜汁每周摄入1~3次(OR=13.34,95%CI 2.16~82.60)、坚果每个月摄入1~3次(OR=0.25,95%CI 0.09~0.70)、坚果每日摄入1次(OR=0.16,95%CI 0.03~0.80)均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女性、高龄、低BMI(偏瘦),蔬果汁/纯果汁、坚果均与肌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将为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的精准评估及合理膳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PND将患者分为PND组(n=78)和非PND组(n=42),比较两组人口学信息及相关临床指标。按照干预方式,将PND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37),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在改善PND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脑肿瘤患者发生PND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脑肿瘤患者PND发生率为65.0%(78/120)。PND组与非PND组患者年龄、肿瘤部位、WHO肿瘤病理分级及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角色、躯体、社会及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高龄脑梗死患者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5例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后是否并发肺炎将患者分为肺炎组(n=41)和非肺炎组(n=23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龄脑梗死患者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炎组患者年龄、10年吸烟史、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肌梗死、慢性肺部疾病、脑卒中史、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呕吐、留置胃管、气管侵入性操作、呼吸机辅助呼吸、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脑干或小脑梗死的比率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后NIHSS评分、1个月及3个月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吸烟史(OR=3.432,95%CI 1.170~10.065)、慢性肺部疾病(OR=15.580,95%CI 2.744~88.461)、吞咽障碍(OR=2.757,95%CI 1.319~5.760)、脑干或小脑梗死(OR=2.036,95%CI 1.282~3.233)及高NIHSS评分(OR=1.328,95%CI 1.231~1.434)均是高龄脑梗死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高龄脑梗死并发肺炎患者中,应重点关注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吞咽障碍、脑干或小脑梗死及高NIHSS评分等因素,以减少梗死患者并发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20年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老年人因免疫功能减退、多合并心脑血管等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此病的高危人群,科学的防控对他们至关重要。本文从病毒可否经消化道传播、疫情期间老年人消化道症状如何处理、疫情期间如何预防出现胃肠疾病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老年人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行MHD治疗的13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人体学指标,采用Fried衰弱表型量表评估患者衰弱状况。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跌倒风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营养状况得分及人体测量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衰弱评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MHD患者衰弱发生率为40.0%(52/130)。相关性分析显示衰弱与营养不良-炎症得分(MIS)、Morse跌倒风险评估(MFS)、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r=0.521,0.330,0.236;P<0.05);与Barthel指数(BI)、中臂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呈负相关(r=-0.424,-0.438,-0.478,-0.332;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IS评分、Alb、BI、年龄是MHD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MIS评分:OR=1.156,95%CI 1.002~1.333,P=0.047;Alb:OR=0.851,95%CI 0.687~0.931,P=0.013;BI:OR=0.972,95%CI 0.947~0.988,P=0.032;年龄:OR=1.107,95%CI 1.018~1.204,P=0.017)。结论 衰弱在老年MHD患者中发生率高,MFS、MIS、CRP水平与老年MHD患者衰弱得分呈正相关,而BI、Hb、Alb、MAMC与衰弱得分呈负相关。Alb水平和BI是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和MIS评分是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立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0,19(7):481-48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骨质疏松问题严重,≥50岁居民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9.2%,≥65岁居民为32.0%,且超过90.0%的患者对自己患病并不知情。骨密度每下降10%,骨折的风险就会增加2~3倍。骨质疏松骨折恢复缓慢、内固定失败率高、社会负担较大。笔者针对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