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维生素D(VD)不仅是已知的调节骨发育和钙稳态的物质,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它对体内其他组织也有广泛的影响。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VD缺乏和暴露于太阳紫外线β减少会导致包括乳腺癌在内的一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本文试对近年来维生素D与患乳腺癌风险的关系及补充VD安全范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140万妇女患乳腺癌,约有50万患者死于该病.近年来,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曾融  岑东芝  王贻锘 《中国肿瘤》2012,21(2):132-135
[目的]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得到有关基因,以预测乳腺癌放疗敏感性和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即利用STRING、GATHER、GODAG、Cytoscape、CentiScape等软件对检索出的基因进行功能分类与研究。[结果]共纳入文献34篇,涉及与乳腺癌放疗相关基因共44个,44个放疗相关基因共涉及不同分级的分类366类,同时为关键基因和瓶颈基因的包括BRCA1和TP53。[结论]目前已发现部分与放疗敏感性和副反应及并发症相关的基因,仍需更深入研究及证实。  相似文献   

5.
双侧乳腺癌(B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和预后都尚不明确。通过探索和研究乳腺癌相关基因如BRCA1、ATM、p53等,可以明确BBC的发病基础。BBC病灶的分子标记物及标记物间的相关性能较好显示BBC的生物学特性。可见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是认识BBC的好方法。现综述近年来BBC基因和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双侧乳腺癌基因和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侧乳腺癌(B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和预后都尚不明确。通过探索和研究乳腺癌相关基因如BRCAI、ATM、p53等,可以明确BBC的发病基础。BBC病灶的分子标记物及标记物间的相关性能较好显示BBC的生物学特性。可见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是认识BBC的好方法。现综述近年来BBC基因和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李晓青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3):807-81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依据目前的临床预后预测指标和诊疗规范, 70%淋巴结阴性和30%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后5~10年内未发生远处转移, 但却遭受不必要的化疗副作用。基于高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中一系列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 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作为临床病理因素的补充已成功应用于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本文将对基于基因表达谱和RT-QPCR方法的多基因表达水平的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方法和预测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之间存在联系,使用药物干预这个过程可以达到抑制癌变的作用.目前允许用于临床的化学预防药物仅有三苯氧胺一种,其他药物的应用尚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在进行化学预防之前应该对人群进行风险预测,选择合适人群进行用药.现介绍几种乳腺癌化学预防药物与相关临床试验以及对高危易患人群进行筛选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之间存在联系,使用药物干预这个过程可以达到抑制癌变的作用。目前允许用于临床的化学预防药物仅有三苯氧胺一种,其他药物的应用尚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在进行化学预防之前应该对人群进行风险预测,选择合适人群进行用药。现介绍几种乳腺癌化学预防药物与相关临床试验以及对高危易患人群进行筛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成本的下降,基因检测广泛用于临床,逐渐成为指导临床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对于目前的基因检测,如果能做到检测可靠、机制清楚、功能明确、有靶向药物治疗,则说明其有临床指导价值。对于许多机制与功能未明的基因,在未经过科学合理的临床试验验证之前,其基因检测不能保证精准,也不推荐指导临床决策。笔者分别介绍了3个代表性的基因检测项目,包括BRCA1/2、ESR1及PIK3CA基因,探讨乳腺癌基因检测对精准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及复发风险增大有关,而且胆固醇在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中作用也不尽相同,他汀类降脂药物尤其是亲脂性他汀类药物对于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改良预后有重大作用。本文就胆固醇在乳腺癌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以及降脂治疗对乳腺癌复发和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可对高胆固醇血症与乳腺癌之间关系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耐药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药耐药一直是困扰乳腺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重要难题,耐药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对阐明乳腺癌耐药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标、提高疗效将有很大的帮助。对近几年来发现的耐药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炎性乳腺癌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立的人炎性乳腺癌细胞系和裸鼠移植瘤模型为深入探索决定炎性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对象,新近发现的特异性基因改变与分子标志物有望成为炎性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靶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多灶性乳腺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多灶、多中心乳腺癌(MMBC)的明确诊断对于制定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MMBC的诊断可能会导致更广泛的乳腺组织切除,从而避免阳性切缘的出现.关于MMBC的保乳治疗,相关文献呈现出矛盾的结论,尚没有达成国际共识.MMBC还可能会导致腋窝淋巴结处置方法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个体遗传易感性不同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导致个体的遗传易感性.明确乳腺癌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发现乳腺癌易感人群及制定肿瘤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21-基因复发评分芯片是一种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工具,通过检测21种基因并计算复发分数(RS),从而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来判断预后.与现有的几种判断预后工具相比较,21-基因芯片有着更大的优势,与传统预后因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炎症评分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易用的预测肿瘤预后的方法。全文将介绍系统性炎症和肿瘤的关系,并介绍各种炎症评分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纤维蛋白原联合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预后营养指数等炎症评分的内容,以及在卵巢癌中对于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铂耐药等预后指标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激素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是否需要化疗已成为临床肿瘤医生的一大挑战,21基因检测以RT-QPCR(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对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的增殖、侵袭、Her-2、激素等相关基因进行定量并进行复发评分,为乳腺癌的治疗选择、预后判断提供新依据.本文对国内外21基因检测(OncotypeDX)对乳腺癌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新辅助治疗是在除外转移的情况下,在局部治疗前(手术或放疗)进行的全身药物治疗.乳腺癌的异质性决定了乳腺癌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用多基因表达谱模型来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简述预测性多基因表达谱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