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急性期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是否存在差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急性期HZ 46例、PHN 15例、健康对照18例)外周血中CD3~+T、CD4~+T、CD8~+T、CD8~+CD28~+T、CD8~+CD28-T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HZ组CD4~+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PHN组CD3~+T、CD4~+T、CD8~+T、CD8~+CD28~+T细胞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 0.05);与急性期HZ组相比,PHN组CD3~+T、CD8~+T、CD8~+CD28~+T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60岁以上的HZ患者CD8~+CD28~+CTL水平较60岁以下患者明显降低(P 0.05)。躯干发病HZ患者组CD8~+CD28~+CTL水平较面部发病者显著下降(P 0.05)。以上结果提示急性期HZ和PHN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T细胞亚群水平下降,以PHN患者尤为显著;CD8~+CD28~+CTL水平下降与PHN的发生、HZ患者发病年龄及发病部位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表达和活化的改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检测共刺激分子CD28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中的表达密度和细胞活化程度的变化,并探讨该变化与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用三色荧光直标流式细胞法分别检测38例正常人与42例肺癌患者中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28的阳性率以及CD28+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率.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28+,CD4+CD28+,CD8+CD2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有下降(P<0.05).淋巴细胞及其T亚群中的CD25+CD28+,CD38+CD28+淋巴细胞百分比亦有所下降(P<0.05),但在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28表达密度及CD28+T细胞的活性均有降低,但下降幅度与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外周血、癌组织中的PD-1~+CD8~+T细胞表面CD38和CD101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分析各PD-1~+CD8~+T细胞亚群频率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判断CD38和CD101在PD-1~+CD8~+T细胞亚群的频率对卵巢癌患者诊断和疗效的指示性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癌患者、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卵巢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38和CD101在PD-1~+CD8~+T细胞亚群频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各PD-1~+CD8~+T细胞亚群频率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和疗效指标的相关性;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CD38分子和CD101分子在卵巢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总PD-1~+CD8~+T细胞亚群频率、CD38和CD101在PD-1~+CD8~+T细胞亚群共表达频率显著升高。PD-1~+CD38~+CD101~+CD8~+T细胞频率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化疗疗效呈显著负相关。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了CD38和CD101在卵巢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胞膜上有部分共定位表达。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CD38和CD101在PD-1~+CD8~+T细胞亚群共表达频率可作为卵巢癌患者辅助诊断和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并有可能作为判断卵巢癌患者抗PD-1免疫治疗适用性的辅助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通过分析检测41例AIDS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之间,以及21例AIDS患者在接受HAART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研究感染HIV病毒以及HAART治疗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显示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外周血CD4~+CD45RA~+、CD4~+CD28~+、CD4~+CD45RO~+、CD4~+CD95~+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CD8~+CD95~+、CD8~+CD38~+、CD56~+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经HAART治疗后,CD4~+CD45RA~+,CD4~+CD28~+细胞比例比治疗前升高,CD56~+细胞比例比治疗前显著下降。结果表明CD4~+T淋巴细胞表面CD45RA、CD28表达,以及CD56~+细胞能够预测AIDS患者HAART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受体表达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70%再障患者存在CD4/CD8比例倒置及CD8~+%异常增高;50%再障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亚群及其在T淋巴细胞总体中所占比例均显著增高;而αβT细胞亚群及TirA~+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半数以上再障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异常增多的γδT细胞及Ts细胞亚群。并可通过其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造血,从而导致再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并确定其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募集RA患者30例、健康对照26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8~+的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比例,而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中PD-1和ICOS阳性的细胞比例;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其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RA组患者外周血Tem和Tfh细胞绝对数增高, Tem和Tfh细胞的ICOS与PD-1表达增加; RA组患者外周血CD3~+CD8~+ Tem和Tfh细胞ICOS和PD-1表达水平与DAS28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CD3~+CD8~+ Tem和Tfh细胞PD-1和ICOS可能参与RA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作为RA活动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GD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水平及其表面CD45RO/CD45RA及ICOS的表达,探讨CD4~+ CD28-T细胞亚群在GD免疫致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2例初发GD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中CD4~+CD28-T细胞的百分率及其表面CD45RO/CD45RA和ICOS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GD患者外周血中CD4~+CD28-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高表达ICOS分子,与FT3水平显著正相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D患者CD4~+CD28~-CD45RO~+T细胞百分率也显著增高,而CD4~+CD28~-CD45RA~+T细胞呈下降趋势,FT3、FT4水平与CD4~+CD28-T细胞表面CD45RO的表达率呈正相关,而FT3水平与CD45R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GD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异常增高,表面高表达ICOS分子,具有记忆性细胞的表型特征,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CD4~+CD28-T细胞可能是参与GD免疫病理反应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及各亚群凋亡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以36例慢性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D4细胞计数分为3组:<200个/μl组,200~350个/μl组,>350个/μl组,同时选取16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采用CD45RO及CD27标记T细胞亚群,Annexin V标记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项指标.其中4例患者及4例健康志愿者的PBMC在体外培养,比较分析体外培养0、3、6、12、24 h不同时间点T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1)HIV/AIDS患者CD4~+、CD8~+T细胞及各亚群上Annexin V表达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但3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IV/AIDS患者CD4~+、CD8~+T细胞及各业群上Annexin V表达百分比与CD4~+T细胞计数及病毒载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3)随着体外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HIV/AIDS患者CD4~+T细胞的凋亡及死亡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并且HIV/AIDS患者CD4~+T细胞较CD8~+T细胞更易发生凋亡和死亡.结论 HIV/AIDS患者的T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并且CD4~+T细胞较CD8~+T细胞更易发生凋亡和死亡,但是T细胞凋亡水平与HIV的疾病进展程度并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1例IM患儿和5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131例IM患儿中有26例患儿收集到对应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在IM患儿IVIG治疗前后分布比例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M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00 1),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明显降低(均P<0.000 1)。IM患儿急性期CD4~+、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升高及降低水平与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的百分率呈现正相关趋势。与IVIG治疗前相比,IM患儿IVIG治疗后外周血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有所减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增高,但其中治疗后CD4~+T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综上所述,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评估、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检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28-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收集46例MG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HC)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8-和CD8+CD28-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MG患者和HC比较,前者CD28表达下调,CD4、CD8表达无差异;MG患者CD4+CD28-T细胞亚群(13.53%±6.31%)较HC(9.24%±4.62%)异常升高(P=0.001),而CD8+CD28-T细胞亚群(39.22%±11.91%)较HC(48.41%±13.63%)显著下降(P=0.002);全身型MG(GMG)和并发胸腺异常的MG患者中,CD4+CD28-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较眼肌型MG(OMG)和正常胸腺MG患者升高,而CD8+CD28-T细胞亚群百分比明显下降;QMGS评分与CD4+CD28-T细胞亚群呈正相关(r=0.4113,P=0.0045),而与CD8+CD28-T细胞亚群呈负相关(r=-0.3989,P=0.0060);激素治疗后伴随CD4+CD28-T细胞比例下降(P=0.018)和CD8+CD28-T细胞比例升高(P=0.018)。本研究发现,MG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亚群比例升高和CD8+CD28-T细胞亚群比例下降与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密切相关,且在不同临床分型的MG患者中存在差异性变化。上述提示CD28-T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1.
CD22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CD226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以阐明CD226抗原在SLE患者体内T细胞活化中作用以及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31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72h后,三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细胞表面CD226抗原的表达。结果;SLE患者组的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上CD226^ 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组、静止期SLE组的CD3^ 、CD4^ 、CD8^ T细胞上CD226^ 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活动期与静止期患者之间T细胞亚群上CD226^ 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患者CD3^ 、CD4^ 、CD8^ T细胞CD226^ 抗原表达水平与SLEDA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活化;活动期、静止期SLET淋巴细胞CD226^+表达均增高,CD226^ 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输注对川崎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与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川崎病患儿和3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108例川崎病患儿和41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ELISA法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浆中TGF-β1浓度。108例川崎病患儿中有30例收集到对应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TGF-β1及淋巴细胞亚群在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川崎病患儿CD4~+CD25~+Treg细胞及血浆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CD3+、CD8~+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D4~+T细胞、B细胞及CD4~+/CD8~+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IVIG治疗前相比,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血浆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外周血CD3+、CD8~+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CD4~+T细胞、B细胞及CD4~+/CD8~+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血浆TGF-β1浓度及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Treg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失常是导致儿童川崎病免疫紊乱的重要原因。检测CD4~+CD25~+调节T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对评估川崎病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我们对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低中危MDS患者22例,在给予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我们发现:CD4+T细胞在MDS患者外周血的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显效组患者治疗后的CD4+T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CD8+T细胞百分率减低(P<0.01),CD4/CD8比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无效组和显效组在T细胞总数百分率,CD4+T、CD8+T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认为,MDS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sA以及沙利度胺治疗MDS的机制可能与Th,Ts细胞比率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CD8~+T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的水平,探索TLR2在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中的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样本的血清HBV载量,分为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4拷贝/m L)、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4拷贝/m L),19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亚群中TLR2和CD38、HLA-DR、CD95、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并分析TLR2表达情况及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病毒载量组与高病毒载量组CD8~+T细胞TLR2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高,低病毒载量组CD8~+T细胞TLR2表达高于高病毒载量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8~+T细胞亚群中TLR2和CD38、HLA-DR、CD95、PD-1表达缺乏相关性。结论 HB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TLR2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系膜的免疫微环境,尤其是淋巴细胞的组成和表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6例结直肠癌患者距肿瘤10cm的正常肠系膜组织和其中13例患者的术前外周血以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肠系膜中免疫细胞的组成和表型,并利用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算法进行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肠系膜淋巴细胞亚群。组间差异分析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肠系膜免疫细胞主要由淋巴谱系组成,以T细胞为主。与外周血相比,肠系膜中浸润更高比例的T细胞(P0.01)、记忆T细胞(P0.01)、组织驻留记忆T(tissue-resident memory T,TRM)细胞(P0.01)、浆母细胞(P0.05)和记忆B细胞(P0.01),以及更低比例的NK细胞(P0.01)。此外,女性肠系膜B细胞的比例更高(P0.01),记忆CD8~+T细胞的比例更低(P0.05)。55岁及以上患者肠系膜CD8~+TRM细胞(P0.05)和CD8~+CD103-TRM细胞(P0.01)的比例更高,同时年龄与肠系膜CD8~+TRM细胞、CD8~+CD103-TRM细胞和浆母细胞比例呈正相关,与肠系膜未转化B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均与肠系膜记忆CD8~+T细胞(P0.05)、CD4~+TRM细胞(P0.01)、CD4~+CD103-TRM细胞(P0.01)、CD8~+TRM细胞(P0.05)和CD8~+CD103-TRM细胞(P0.05)比例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肠系膜IgA~+记忆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右半结肠肠系膜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值(P0.01)和CD8~+CD103~+TRM细胞(P0.05)的比例更高。结论:肠系膜中存在与外周血不同的特定免疫微环境。性别、年龄、血脂和肠系膜位置影响了肠系膜淋巴细胞的组成和表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甘肃地区健康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及在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的健康新生儿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0~28d,平均(13.3±4.6)d,样本分为男女两组,男107名,女91名,其中汉族男86名,回族男21名,汉族女78名,回族女13名。采集外周血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确定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对198名健康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发现,①健康新生儿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存在性别差异,且女性新生儿调查者外周血中CD3+CD4+细胞、CD4+/CD8+比值及B细胞百分数均高于男性,而CD8+T细胞、NK细胞百分数却低于男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回族与汉族新生儿之间做比较:回族与汉族新生儿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甘肃地区健康新生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其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男女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在相同地域、相同种族,建立健康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是必要的。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时应考虑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及IL-2和IL-17等细胞因子含量差异并与患者血糖水平做相关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0例老年T2DM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水平并与150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淋巴细胞亚群与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beta,HOMA-β)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IL-2和IL-17水平。老年T2DM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值以及NK细胞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并与血糖呈负相关。老年T2DM患者外周血Tfh、CD8~+T细胞以及IL-1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老年T2DM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高与长期高血糖导致免疫功能异常,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下降以及Tfh和IL-17水平增高进一步加剧了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紊乱,致使胰岛细胞不断被破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及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BV DNA载量增加,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也相应增高,且与CD4+CD25highTreg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r=0.890,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highTreg细胞与HBV DNA取对数后成正相关(r=0.782,P0.001),与谷丙转氨酶(ALT)成正相关(r=0.432,P0.005);与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与HBV DNA载量之间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BV的复制水平及ALT增高具有一致性,而T细胞亚群是否可作为监测CHB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异质性细胞,HIV感染后的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调节可能与MDSC有关。因此,我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HIV感染者及健康人群外周血MDSC亚群及细胞内精氨酸酶(Arg1)的表达,分析比较MDSC亚群及细胞内Arg1在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并通过HIV感染者血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共培养方法,5d后观察HIV感染者血清对健康人MDSC的诱导与分化;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的方法分选HIV阳性血清诱导的MDSC,与CFSE标记的CD8+T淋巴细胞以2∶1的比例在CD3/CD28免疫磁珠的诱导下体外共培养3d,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前后CD8~+T淋巴细胞在培养体系所占比例及CFSE荧光强度的改变。结果显示,与健康人外周血MDSC亚群比较,HIV感染者Lin~-HLA-DR~-CD33~+CD11b~+CD14~+标记的M-MDSC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HIV感染者M-MDSC细胞内Arg1的水平呈现高表达(23.1±9.3)%,与G-MDSC细胞内Arg1的水平比较(4.7±1.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HIV阳性血清与健康人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M-MDSC的亚群高于培养前(P=0.008);HIV诱导的MDSC与CFSE标记的CD8~+T淋巴细胞在CD3/CD28刺激后,CD8~+T淋巴细胞在培养体系中所占比例低于单纯的CD3/CD28诱导组(43.7%±6.7%,64.7%±8.2%;P0.05),CFSE荧光强度的改变亦低于单纯的CD3/CD28诱导组。以上结果提示我们,HIV患者外周血MDSC亚群以M-MDSC为主;Arg1是M-MDSC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重要途径;HIV阳性血清可诱导MDSC向M-MDSC方向分化,且HIV诱导后的MDSC抑制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肝脏不同c DCs亚群的特性和抗原递呈能力。方法分离肝脏非实质细胞和脾脏混合细胞,流式分选得到肝脏CD103~+ cDC(脾脏内CD8α~+ cDC)和CD11b~+ cDC,Q-PCR检测不同cDCs亚群特征性分子的表达。分离OT-Ⅰ/OT-Ⅱ转基因小鼠na?ve T细胞,并将得到的T细胞进行CFSE标记。将DCs和CFSE标记的T细胞加入特异的OVA肽段,体外共培养3 d,收集细胞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稳态下小鼠肝脏内的CD103~+ cDC和CD11b~+ cDC类似脾脏CD8α~+ cDC和CD11b~+ cDC,分别负责活化CD8~+T细胞和CD4~+T细胞。结论发现了肝脏DCs的分群特性,以及证明了肝脏内cDC不同亚群对不同T细胞的活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肝脏DCs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