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晓剑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9):1155-1159
目的:观察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状况,并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术后完成5年随访的80例老年DTC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及生存时间,比较不同基本情况患者病死率的差异,Cox回归分析老年DTC术后5年长期生存状况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3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33例患者中220例(94.42%)获得随访,其中57例(25.91%)出现术后肿瘤复发;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腺体包膜、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有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腺体包膜、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是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5.082、2.224、2.019、1.214、3.278)。结论肿瘤直径大、有淋巴结转移、腺体包膜出现浸润或浸出、手术切除范围不足、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高是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要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6)
目的探讨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卵巢癌术后患者160例,统计复发率,分析影响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临床分期Ⅱ期、淋巴结未彻底清扫、有肉眼残瘤的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率高于临床分期Ⅰ期、淋巴结彻底清扫、无肉眼残瘤的患者(P0.05),组织分级未分化者复发率中分化高分化患者(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有无肉眼残瘤是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键影响因素(χ21=6.319,χ22=9.144,χ23=9.852,χ24=10.724,P0.05)。结论加大淋巴结清扫范围、避免遗留残瘤,术后强化对高临床分期、低分化肿瘤患者治疗是降低老年卵巢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索拉非尼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6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131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索拉非尼治疗,常规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82例患者中,良好预后者68例,不良预后者14例。组间既往Graves病史、吸烟饮酒史、甲状腺球蛋白(TG)、TG抗体(TG-Ab)、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6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上述差异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分析是否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吸烟饮酒史、高水平TG-Ab、NGAL和VEGF等4个指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TG、TG-A、NGAL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转归事件出现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索拉非尼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2DM患者合并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51例,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单纯甲状腺癌组(甲状腺癌,n=77)和合并T2DM组(甲状腺癌+T2DM,n=74)。同期选取75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NC)组。结果 甲状腺癌+T2DM组BMI、FPG、2 hPG、HbAlc、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NC、甲状腺癌组(P<0.05),甲状腺癌组TSH高于NC组(P<0.05)。甲状腺癌、甲状腺癌+T2DM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T2DM组术后5年复发率高于甲状腺癌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FPG、2 hPG、HbAlc、TSH、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合并T2DM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的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癌合并T2DM患者术后应注意BMI、FPG、2 h PG、HbAlc、TSH、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等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甲状腺组织完全去除后当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阴性时,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断价值,确定TGAb的诊断临界点.方法 选择169例术后病理诊断为DTC,残留甲状腺组织已完全去除,TG阴性、TGAb阳性的患者,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A组)59例和无复发/转移组(B组)110例.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G、TGAb水平,根据其TGAb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不同阈值的阳性分层似然比分析.结果 A组的TGAb值(1 368±1 343)IU/ml明显高于B组(154±539)IU/ml(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P<0.01),说明TGAb对这类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临界点为204 IU/ml,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50%、89.10%,与金标准相比较,诊断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吻合度较强(k=0.785,P<0.01).当验前概率固定且排除其它混杂因素作用,TGAb>1 000 IU/ml发生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为204 IU/ml≤TGAb≤1 000 IU/ml的1.12倍、100 IU/ml≤TGAb<204 IU/ml的4.03倍、10 IU/ml≤TGAb<100 IU/ml的24.79倍.结论 TGAb可作为监测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已完全去除且TG阴性TGAb阳性DTC患者发生复发/转移的指标,其诊断临界点为204 IU/ml.TGAb值越高,发生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7.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术后数周应根据术中情况、肿瘤病理、分子生物学特征、血浆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颈部超声等评估初始复发危险度以指导临床初始治疗方案及术后两年随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根据患者对初始治疗的反应性,术后两年后应重新评估危险度以指导长期随访方案的制定.放射性碘治疗、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外照射治疗等是手术治疗的重要补充;随访中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甲状腺功能、超声、细针穿刺等监测手段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1年复发的6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资料为复发组,采集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1年未复发的6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资料为未复发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详细填写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基线资料,纳入全部可能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初步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基线资料后,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逐个纳入行单项回归分析,后将全部资料纳入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血管侵犯、低分化程度、术后未化疗、血清白蛋白(Alb)低表达、血清结肠转移相关基因(MACC)1过表达均是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有血管侵犯、低分化程度、术后未化疗、血清Alb低表达、血清MACC1过表达可能会增加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13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上述入选者有无再发与机体宫颈肿瘤组织学类型一致的肿瘤,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复发组(20例)与非复发组(119例),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分析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新辅助治疗与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理类型、宫颈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体重指数(BMI)、神经侵犯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b期)、脉管癌栓、盆腔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最大直径(≥4 cm)、手术切缘阳性占比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IGO分期(≥Ⅱb期)、脉管癌栓、盆腔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最大直径(≥4 cm)及手术切缘阳性为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FIGO分期、脉管癌栓、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均为影响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可通过术后放化疗、新辅助化疗等方式控制术后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5)
目的探讨性别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老年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128例年龄≥60岁的DTC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41例,女性组8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男、女DTC老年患者高峰年龄段均出现在60~65岁。男性老年患者单结节中DTC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多结节者(P0.05),女性老年患者单结节与多结节中DTC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女性DTC老年患者的微钙化甲状腺结节中DTC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组(P0.05);男性组老年患者的边界不清晰结节中DTC的发生率高于女性组(P0.05)。男性组DTC老年患者肿瘤直径高于女性组(P0.05),肿瘤分期为Ⅲ/Ⅳ期的比例高于女性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更高,甲状腺外侵袭率更高(均P0.05)。结论不同性别DTC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影响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01~2019-12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DTC的133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78例)和无转移组(5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与无转移组相比,转移组的男性人数比例较大,年龄较小,有结节内钙化的人数比例及结节直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转移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结节内钙化、TGAb阳性和较大的结节直径是促进D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而较高的年龄和女性是D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男性、年龄小、结节直径大、结节内钙化、TGAb阳性是D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前完善超声及血清学检查对指导DTC手术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术式对于二次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1~2010年6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接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恶性,29例(42.6%)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39例(57.4%)患者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的术后并发症,其中%的患者是一过性低血钙.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术式没有必然联系.4例(13.8%)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患者和21例(53.8%)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结论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甲状腺手术术式没有明显相关,但是,接受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高.对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应该作为标准的手术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全流程健康教育管理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放疗期间的应用,及对患者放疗期间耐受性、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某院接受131I放疗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放疗期间... 相似文献
14.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癌灶数目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有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程度、远处转移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有关。结论分期、淋巴结转移、年龄、肿瘤侵犯程度、远处转移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7)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9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访2年,2年内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转移组64例和未复发转移组75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来筛选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率为46.0%(64/13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OR=3.764)、TNM分期(OR=3.370)、浆膜浸润(OR=8.322)、淋巴结转移(OR=5.219)、阳性淋巴结数(OR=3.226)为胃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淋巴结清扫范围(OR=0.236)、术后化疗(OR=0.238)等则为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率较高,肿瘤越大、TNM分期越高、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数越多、淋巴结清扫范围小、术后不化疗均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131I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131I联合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或抑制治疗对1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部分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替代组、抑制组与健康对照组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131I累积剂量组间血钙、血磷、ALP、BMD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期内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骨折。对DTC术后患者给予^131I联合替代或抑制剂量的LT4治疗是安全和必要的,该策略在短期内不会引起骨代谢生化指标和BMD的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产生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165例,均于术前15 d和术后15 d和术后12 d进行血清钙检测,血清钙<2.25 mmol/L为低钙血症。结果≥65岁年龄组术后出现低钙血症明显高于<65岁年龄组(P<0.05);切除甲状腺病理组织中含有甲状旁腺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病理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的患者(P<0.05);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清扫患者(P<0.05);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组织中含有甲状旁腺、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越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低钙血症。结论老年甲状腺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血钙降低现象,低钙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式及是否误切除甲状旁腺组织关系密切,因此手术前应选择对于甲状腺损害小的术式,尽量避免手术过程中损伤甲状旁腺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首次清甲治疗患者177例,分别依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术后到首次131I清甲间隔时间进行分组,131I清甲剂量均为3.7 GBq,治疗后3个月行颈部131I扫描,以颈部剩余甲状腺显像与周围本底相比未见摄碘灶为清除成功标准.结果 177例病人中成功清除者129例,首次131I清甲成功率为72.88%.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均不影响首次131I清甲效果;手术方式及术后到首次131I清甲间隔时间对首次131I清甲效果影响较大.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应以甲状腺全切为首选,并在术后4个月内进行131I清甲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8)
目的分析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总结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338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87例)和未复发组(251例)。对两组患者的个体资料[年龄、体重指数、性行为开始年龄、生育史、吸烟史、性伴侣性行为、性伴侣数量、医疗保险、经济收入、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家族宫颈癌史等]、病情及医疗资料(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术前处置措施、手术方案、术后放化疗情况等)及病理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肿瘤间质浸润、病灶类型、淋巴结间隙浸润及淋巴转移情况)资料进行整理,并行组间比较,分析可能影响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为:体重指数、HPV载量、SCC-Ag水平、生育史、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术前化疗、组织分化、病灶类型、淋巴结间隙浸润以及淋巴转移;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有:SCC-Ag1.5μg/L、ⅢA期、G3分化、内生型病灶、淋巴结间隙浸润、淋巴转移。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至少具备以下2项及以上的病理特征:高分期、高分化、病灶内生型、病灶浸润转移。结论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以患者宫颈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改变为主,临床应在术前进行全面的病理活检,制定周全的手术方案,充分评估患者术后复发可能性及患者术后获益之间的平衡,谨慎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综合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