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策略,分析复发以及影响患肢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且经病理确诊的120例纳入研究。其中男66例,女54例,首诊时年龄为15~66岁。其中10例合并病理性骨折。手术方式采用病灶刮除+植骨,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瘤段切除术以及假体重建术;分析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复发及肢体功能的因素,包括发病部位、病理性骨折及手术方式。结果 120例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10个月。术后复发7例,复发率5.83%。按发病部位可分为股骨上端10例,股骨下端41例,胫骨上端38例,胫骨下端4例,腓骨上端7例,肱骨上端7例,桡骨上端3例,桡骨下端9例,尺骨下端1例;生长在膝关节周围的病例则有69例。行病灶扩大刮除+植骨术的20例中5例(25.0%)局部复发,行病灶扩大刮除+骨水泥填充的36例中2例复发(5.5%),行瘤段切除的32例及行假体置换的32例均无复发。10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病例中2例复发(20.0%)。结论骨巨细胞瘤尤以膝关节周围最为好发。手术方式与术后复发的风险相关。可通过扩大刮除及骨水泥填充的方式,既彻底保留患肢功能,又降低术后并发症。而对于病灶浸润较广泛的患者来说,病灶切除+假体重建的选择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手术方式对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术后关节功能以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1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我院诊治的 69 例膝关节周围首发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时采用 MSTS 膝关节评分,评价并总结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肢体功能、关节功能、复发情况的影响,主要针对影响肢体功能的因素以及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69 例病例中,男 34 例,女 35 例。股骨下端 35 例,胫骨上端 34 例。69 例中 8 例合并病理性骨折。手术方式采用病灶刮除+植骨13 例;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 36 例;人工膝关节假体重建 20 例。69 例中有 6 例复发,复发率为 8.90%。术后随访按照 MSTS 评分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 50 例,良 14 例,中 5 例,差 0 例。其中行病灶刮除+植骨术组优良总数为 13 例,优良率为 100%;病灶刮除+骨水泥组 36 例中 32 例为优良,优良率为 88.89%,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组 20 例中 19 例为优良,优良率为 95%。结论目前常用的三种手术方式,病灶刮除后植入同种异体骨,可与周围组织达到融合,对关节功能影响小,但术后复发率较高;病灶刮除后辅助骨水泥填充,可借助骨水泥的生物特性降低术后复发率,及早发现复发以及骨水泥的强度可支持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更推荐应用;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由于费用高、存在翻修以及对关节功能损伤较大,需斟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11月-2005年9月手术治疗的44例骨巨细胞瘤。结果 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14年1个月,平均10年2个月。病灶刮除植骨11例,肿瘤复发3例;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6例,肿瘤复发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7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3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7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19%,瘤段切除总复发率为6%。结论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68例骨肿瘤致病理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骨肿瘤病理性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1995年6月~2002年10月共收治68例病理性骨折.引起病理性骨折的肿瘤中,转移癌27例(转移至四肢17例,脊柱8例,锁骨2例).原发恶性肿瘤20例(骨肉瘤13例,尤文氏肉瘤3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良性肿瘤21例(骨巨细胞瘤12例,骨囊肿4例,内生软骨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各2例,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初步临床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7.2年,转移癌中7例行局部广泛切除,假体置换,未见局部复发,功能良好.8例行病灶刮除,髓内针内固定,其中4例死亡,3例局部复发.13例骨肉瘤患者,9例对化疗敏感,行保肢手术,术后未见局部复发,预后良好,4例对化疗不敏感,行截肢术,术后均有肺转移.12例骨巨细胞瘤,7例行肿瘤广泛切除,假体置换,术后随访未见局部复发.5例行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其中3例复发.结论:对于转移癌、骨巨细胞瘤和一些良性肿瘤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肿瘤的彻底切除和假体置换对于控制局部复发是有效的,并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对化疗敏感的骨肉瘤患者,即使骨折,经过化疗和适当处理后,也可行肿瘤的彻底切除和假体置换,也可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和降低肺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肢体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的疗效,并与病段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03—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骨巨细胞瘤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变部位位于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2例,胫骨近端8例,胫骨远端2例,桡骨远端6例,肱骨近端3例,腓骨近端4例。按照Campanacci分级:Ⅱ级15例,Ⅲ级22例。治疗方法: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或加内固定16例;病段切除21例,其中病段切除加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13例。结果随访4~12年,平均随访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复发3例,复发率18.8%;病段切除组复发2例,复发率9.5%(均为软组织内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随访: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7年发生骨关节炎1例,未予特殊处理;病段切除组肿瘤假体重建组分别于术后5年、12年因松动返修各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骨水泥填充组平均评分为28分,病段切除组为22分。功能评定优良29例,中差8例,其中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优良率为93.8%,病段切除组的优良率为66.7%。结论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是肢体骨巨细胞瘤治疗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灶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对于CampanacciⅢ级合并病理性不稳定骨折者可选择病段切除或加假体重建,应注意假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Jaffe病理学Ⅰ~Ⅱ级)刮除植骨术与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本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且随访36个月以上的64例初发四肢长骨非恶性骨巨细胞瘤病例,将其按病灶刮除后植入材料的不同分为2组,进行术后1年和3年疗效的评比.刮除植骨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19~59岁,平均29.0岁,Jaffe病理学Ⅰ级9例、Ⅱ级29例;刮除骨水泥填充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1~53岁,平均31.2岁,Jaffe病理学Ⅰ级5例、Ⅱ级21例.结果:根据Mankin疗效评定标准:Ⅰ~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1年复发率(7.7%)低于刮除植骨组(31.6%)(χ2=5.15,P<0.05),其中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1 年复发率(9.5%)亦低于刮除植骨组(34.5%)(χ2=4.16,P<0.05).Ⅰ~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年复发率(15.4%)低于刮除植骨组(44.7%)(χ2=6.03,P<0.05),其中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年复发率(14.3%)亦低于刮除植骨组(48.3%)(χ2=6.27,P<0.05).结论: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后1年和3年疗效均优于刮除植骨术,在临床情况允许下可采用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来治疗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至2008年11月手术治疗的83例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男52例,女31例,其中胫骨近端26例,股骨远端28例,桡骨远端16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远端2例,股骨近端3例,足趾骨1例.于本院确诊时平均年龄30.3 (14~53)岁,Campanacci分级:I级45例,II级35例,III级3例;初发55例,复发2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7例.Jeffer病理分级,一级35例,二级46例,三级2例.结果 8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9年2个月,平均4年11个月.病灶刮除+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术45例,肿瘤复发4例;病灶刮除+液氮冷冻+自体骨植骨术35例,肿瘤复发3例;瘤段骨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2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骨切除煮沸灭活后回植1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8.75%,瘤段切除组织复发率为0.结论 病灶刮除+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术、自体骨植骨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在治疗骨巨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行肿瘤刮除植骨、内固定术,术中氩氦刀冷冻消融辅助灭活瘤体及瘤腔.比较冷冻消融前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术后皮肤、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并发症,评价早期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无软组织损伤并发症,随访4个月,关节功能良好,无软骨退变,骨修复正常.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辅助治疗骨巨细胞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髌骨肿瘤与瘤样病变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1999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髌骨肿瘤及瘤样病变53例,采集并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侧别、临床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影像学检查以X线片和增强CT为主,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包括累及范围、骨破坏形式、骨基质情况、边界、骨皮质改变以及是否病理骨折、累及关节等。最终诊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准,其中良性肿瘤39例、瘤样病变11例、恶性肿瘤3例。外科治疗分为刮除和切除,其中46例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行刮除手术,44例同时行植骨术(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4例Campanacci 3级骨巨细胞瘤和3例恶性肿瘤行髌骨切除术。术后评价膝关节功能包括膝关节活动度和MSTS评分。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9.6(3~156)个月,刮除病例术后植骨均可愈合,1例骨巨细胞瘤局部复发,1例软骨母细胞瘤术后伤口不愈合。术后功能评价刮除病例的膝关节活动度绝大多数可恢复至术前状态、MSTS评分平均为29分,而切除病例的膝关节活动度可接受且可完全伸直、MSTS评分平均为27.8分。结论髌骨的肿瘤和瘤样病变发生率很低,多见于30岁左右的年轻人群,男多于女,多以膝前部疼痛为首发症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往往不具备特异性,需要病理学确定诊断。病理类型多种多样,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明显多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中又以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最为常见。Enneking 1、2期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的最常用治疗方法为单纯刮除或扩大刮除、植骨术,术后膝关节功能很好。Enneking 3期、尤其是Campanacci 3级的骨巨细胞瘤以及恶性肿瘤的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髌骨切除术,术后可重建或不重建伸膝装置,均可获得可接受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2000年5月-2008年5月收治骨巨细胞瘤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19~56岁,平均32岁.股骨远端19例,胫骨近端18例.Campanacci分级:Ⅰ级4例,Ⅱ级23例,Ⅲ级10例.根据肿瘤部位、Campanacci分级及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单纯刮除植骨或骨水泥填充10例,刮除植骨内固定16例,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11例.结果 随访时间1-9年,平均5年,刮除植骨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1.5%,瘤段切除+关节置换组无复发,术后患者Enneking功能评定:优19例,良8例,可5例,差5例,总满意率为86.5%.结论 病灶刮除植骨是骨巨细胞瘤基本的外科治疗方法,局部辅助处理措施可降低病灶刮除术后的复发率.瘤段切除适用于Campanacci Ⅲ级骨巨细胞瘤,虽复发率较低,但重建后的并发症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1.
股骨近端肿瘤合并病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病理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3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8.5个月。结果 恶性肿瘤及复发性骨巨细胞瘤采用异体骨段复合人工假体置换,骨囊肿等行刮除植骨术,多病灶型骨纤维结构不良行外翻截骨及内锁髓内钉固定术,术后总评优良率76.9%。肿瘤复发、植骨吸收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结论病变的性质、侵袭范围、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等是手术选择的依据。良性病变瘤壁上残存肿瘤组织的灭活方法仍需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距骨原发肿瘤的发病特点﹑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1例距骨原发肿瘤及瘤样病变,从临床、影像和病理分析距骨肿瘤特点,所有病例均进行外科治疗,术后随访按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MSTS)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21例患者中软骨母细胞瘤10例,骨巨细胞瘤7例,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单纯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各1例.10例软骨母细胞瘤发病年龄为10~35岁,平均22岁.均行病灶刮除,1例骨水泥填充,9例植骨.9例完整随访均无复发.随访时间为15-8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功能评分均为30分.7例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为20~33岁,平均24岁.影像学均为溶骨性破坏,基质无钙化.4例原发病例,均行病灶刮除术.3例复发病例,2例行距骨切除跟骨胫骨融合术,1例行小腿截肢术.3例完整随访,2例为原发病例,术后10个月和32个月未复发;另1例为复发病例,随访36个月未复发,功能评分分别为29、26和24分.4例其余诊断病例,1例骨样骨瘤行局部切除植骨术,另外3例均行病灶刮除植骨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距骨好发肿瘤为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距骨软骨母细胞瘤特点: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钙化提示诊断,刮除植骨术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距骨骨巨细胞瘤特点:常累及全距骨,病灶刮除有较高复发率,距骨切除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是遗留部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转移癌性病理骨折一期功能重建方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转移癌性病理骨折一期功能重建方法的效果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瘤段切除加人工假体置换、瘤段切除骨外固定器固定或加肢体延长、肿瘤刮除或局部切除后髓内针或钢板加骨水泥内固定等方法重建22例病理骨折。结果22例一期功能重建,术后上、下肢功能恢复。疼痛消失20例,疼痛减轻2例。患者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和食欲均明显改善。随访19例,存活时间为3~36个月,平均224个月。结论此方法治疗转移癌性病理骨折能恢复患肢功能,消除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行刮除术后的预后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1993年~2004年共收治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35例,其中施行刮除术且获随访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21岁(19~40岁)。Campannacci分级:Ⅰ级3例、Ⅱ级4例(骨折2例)、Ⅲ级5例。11例术前行穿刺活检,8例阳性,3例阴性。前入路7例,外侧入路5例。刮除+骨水泥填充3例,刮除+植骨9例。术后病理Jaffe分级:I级7例、Ⅱ级5例。结果随访24~80个月(平均47个月)。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33.3%,复发时间为术后3~38个月(平均19.3个月)。结论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行刮除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前确诊、X线分级Ⅰ级者复发率低,病理骨折复发率高。股骨颈解剖结构复杂,不易在直视下刮除和难以切除菲薄的包壳是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48例,根据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及Campanacci分级,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行刮除植骨术32例,瘤段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6例。结果随访时间1~8年,平均4年,刮除植骨术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为9.4%,瘤段切除+关节置换术无复发者,复发率为0,术后满意度调查:优15例,良26例,差7例,总满意率为85.4%。结论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有刮除植骨术,但其复发率高;瘤段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复发率较低,但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以刮除植骨术为主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刮除植骨治疗骨巨细胞瘤36例,根据肿瘤部位及骨质破坏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单纯刮除植骨或骨水泥填充17例,刮除植骨内固定19例,且在术前术后予以辅助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1.5~9.5年,平均5年,5例复发,复发率为13.9%;术后患者肢体功能评定:优19例,良11例,中3例,差3例,总体满意率为91.7%。结论 病灶刮除植骨是骨巨细胞瘤基本的外科治疗方法,局部辅助处理措施如高速磨钻磨削、蒸馏水浸泡可达到安全的外科治疗边界,术后予以双膦酸盐辅助治疗可以降低病灶刮除术后的复发率,且术后肢体具有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骨巨细胞瘤(GCT)好发于肢体骨端,约占原发性骨肿瘤5%~8%,约占所有良性骨肿瘤15%。部分患者初诊时伴有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的分型与术前评估决定手术策略及预后。GCT伴病理性骨折的治疗,主要有肿瘤刮除辅助灭活填充或整块切除后功能重建两种治疗方式。文章就四肢骨巨细胞瘤伴病理性骨折发生率、术前评估与分型、治疗方法的选择、复发率及并发症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囊内刮除+石炭酸辅助+植骨方法治疗四肢长骨中央型Ⅰ级软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0例四肢长骨中央型Ⅰ级软骨肉瘤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标准为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位于四肢长骨的中央型Ⅰ级软骨肉瘤。男5例,女15例;年龄23—66岁,平均45.2岁。病灶长度4~15cm,平均6.7cm,手术方式采用局部骨皮质开窗、刮除病灶、石炭酸辅助、植骨术,有选择地进行预防性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疗效评定包括:肿瘤复发、转移情况、手术并发症、肢体功能采用MSTS评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围手术期麻醉、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2d摔倒后发生肱骨病理性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8个月后骨折愈合。18例患者得到随访,2例失访。随访时间18—69个月,平均39个月。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所有随访患者植骨愈合、邻近关节功能良好,MSTS评分平均27.7分(25~30分)。结论囊内刮除、石炭酸辅助、植骨治疗四肢长骨中央型Ⅰ级软骨肉瘤能够较好的控制肿瘤,完整保留关节功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在骨巨细胞瘤刮除植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30例用同种异体辐照骨与自体骨(3例加骨水泥)充填修复骨巨细胞瘤刮除后遗留的局限性缺损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随访时间2.5~9年,植骨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复发3例。结论术前准确评估,术中彻底清除对降低肿瘤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成骨活性,与自体骨移植疗效相当,是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0.
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翻修术的临床疗效与相关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手术的原因与围手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翻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月间完成13例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翻修手术.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45.3岁.股骨远端11例,胫骨近端2例.骨巨细胞瘤9例,骨肉瘤3例,骨韧带样纤维瘤1例.原肿瘤假体均为国产,铰链膝关节10例,旋转铰链膝关节3例.翻修手术时间为首次手术后1-29年.翻修手术原因11例为假体无菌性松动,3例为假体松动伴窦道形成,2例伴有假体断裂.翻修手术前肢体功能平均评分16.7.翻修手术时6例应用原假体,4例将原铰链膝关节更新为旋转铰链膝关节;3例单纯更换假体的松动部分.3例合并窦道的患者均行一期翻修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并获得随访,最长为8年,最短为1年,平均为3年4个月.1例骨肉瘤患者于翻修术后1年因肺转移死亡,12例无瘤生存.10例无窦道的患者中1例于术后5年发生假体再松动,余未发生与假体有关的并发症.3例合并窦道一期翻修的患者中,1例术后7年无异常,2例因感染复发而行截肢手术.11例保留住肢体的功能评分平均为23.6分.肢体长度较翻修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和假体断裂.翻修术前应依据患者病情决定手术的具体方式;合并窦道的患者应行二期翻修术;肿瘤假体松动诊断一旦确立,应及时行翻修手术,可获得令患者满意的肢体功能,但肢体的长度无法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