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1990和2000年3次肺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1]: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3次高峰分别出现在65岁组、70岁组和75岁组,每隔10年向后推移5岁.老年肺结核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约占82% ~91%,并发症多,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高,治疗效果欠佳,已成为社会人群中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是重点防控的对象.其影像学表现与一般肺结核有相对不同的特点: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病灶分布广泛,表现为空洞、浸润、干酪性病变[2-4].目前,国内未见有关老年继发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方面的专题报道.本研究收集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资料,并与同期60岁以下继发性肺结核进行对照分析,以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特点,提高临床诊治率.  相似文献   

2.
CT在涂阴继发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涂阴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8例涂片阴性的肺结核可疑者,同时行X线胸片和CT检查,其中肺结核76例,非结核性肺病42例。采用盲法由诊断小组分别对X线胸片和CT进行阅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两种诊断手段的优劣。结果按“可能性大”为诊断界点进行统计,则X线胸片诊断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61.9%,准确性为74.6%,阳性预计值(PV+)为76.3%:阴性预计值(PV-)为69.2%;CT诊断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88.1%,准确性为91.5%。阳性预计值(PV+)为92.2%:阴性预计值(PV-)为89.8%。X线胸片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758±0.102),CT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z)为(0.958±0.043),X线胸片联合结核抗体、PPD进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33±0.071)。X线胸片与X线胸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小于CT诊断的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CT在诊断涂阴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方法 选取150例确诊的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同期随机抽取痰检阳性15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变分布、范围及病变CT表现.结果 观察组病变分布广泛,累及≥3个肺叶为44.6%(67/150),大于对照组26.8%(40/15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早期焊工尘肺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7例我院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Ⅰ期及Ⅱ期电焊工尘肺分析其42次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7例常规CT扫描显示了特征性的表现,其中23例(23/27,85.2%)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央磨玻璃微结节,其中12例(12/23,52.2%)伴有分支状细线影;1例(1/27,3.7%)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3例(3/27,11.1%)仅为分支状细线影。结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叶磨玻璃密度微结节和分支状细线影是焊工尘肺的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26例,均行高分辨CT、X线检查。对比高分辨率CT、X线对尘肺合并肺结核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高分辨率C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26例患者中片状浸润型6例,结节型5例,团块型8例,空洞型4例,尘肺肺结核胸膜炎3例。高分辨率CT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P<0.05)。结论高分辨率CT检查尘肺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形态多样,有利于临床早期确诊,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组与青年组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的CT特征,以提高对老年空洞型肺结核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经痰培养及病理检查确诊的42例老年空洞型肺结核(年龄≥60岁,老年组)和45例青年空洞型肺结核(年龄<45岁,青年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CT特征。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老年组病变累及全肺叶、出现虫噬状空洞、小结节、实变或不张、肺内钙化灶、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78.6%(33/42)和31.1%(14/45);42.9%(18/42)和20.0%(9/45);95.2%(40/42)和80.0%(36/45);47.6%(20/42)和24.4%(11/45);57.1%(24/42)和13.3%(6/45);33.3%(14/42)和13.3%(6/45);40.5%(17/42)和15.6%(7/45);28.6%(12/42)和2.2%(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球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其影像学表现有时与周围型肺癌相似,易于误诊。本文对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30例肺结核球进行总结,分析其螺旋CT(SCT)检查的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30例肺结核球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2~78岁,平均47岁,病程1个月~10年,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纤支镜病理证实2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6例,其余10例经临床抗结核治疗随访证实(治疗6个月~2年,病灶略吸收6例,不吸收4例)。1·2方法使用GE Hispeed Fx/i型SCT机,全部病例均行胸部平扫和增强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均为10mm,…  相似文献   

8.
CT在涂阴继发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涂阴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8例涂片阴性的肺结核可疑者,同时行X线胸片和CT检查,其中肺结核76例,非结核性肺病42例。采用盲法由诊断小组分别对X线胸片和CT进行阅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两种诊断手段的优劣。结果按“可能性大“为诊断界点进行统计,则X线胸片诊断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61.9%,准确性为74.6%,阳性预计值(PV+)为76.3%:阴性预计值(PV-)为69.2%;CT诊断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88.1%,准确性为91.5%。阳性预计值(PV+)为92.2%:阴性预计值(PV-)为89.8%。X线胸片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758&#177;0.102),CT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z)为(0.958&#177;0.043),X线胸片联合结核抗体、PPD进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33&#177;0.071)。X线胸片与X线胸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但均显著小于CT诊断的曲线下面积,(P&lt;0.05)。结论CT在诊断涂阴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显示簇状微结节样病灶对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胸科医院行CT扫描表现为簇状微结节样病灶并诊断明确的患者74例。其中70例患者经临床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2例诊断为非特异性炎症,2例诊断为结节病。本研究重点分析其中70例诊断为肺结核患者的CT扫描特征,包括簇状微结节样病灶的分布部位、分布方式、形态特征,以及并存的肺内其他形态病变的CT征象。结果 70例肺结核患者胸部CT扫描显示,簇状微结节样病灶分布于双肺上叶尖后段49例(70.0%),多发者49例(70.0%)。CT表现为均匀样、晕征样、反晕征样、混合存在等4种表现形式,分别占47.1%(33/70)、25.7%(18/70)、18.6%(13/70)及8.6%(6/70)。病灶内结节大小均匀29例(41.4%),大小不等、有融合41例(58.6%)。肺内簇状微结节样病灶之外,伴有其他肺野并存病灶表现为1种形态(实变、空洞、结节样病灶、纤维条索状病灶四种形态之一)者10例(14.3%),2种形态者15例(21.4%),3种形态者16例(22.9%),4种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孤立性非干酪性肺结核球在CT上的影像表现,并与其他孤立性结节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分别收集非干酪性肺结核球28例、周围型肺癌50例、错构瘤16、硬化性血管瘤18例、球形肺炎33例,2位胸部影像医师评估CT影像,对比各组患者病灶大小、分布及卫星病灶、分叶、毛刺、空泡征及强化程度.结果 28例非干酪型肺结核球...  相似文献   

11.
肝脏继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继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经肝穿刺病理学或者临床治疗证实的肝脏继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资料,其中12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霍奇金淋巴瘤.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扫描,其中11例行平扫+增强扫描,2例仅平扫.结果 在13例肝脏继发性淋巴瘤中,结节(肿块)型11例,弥漫型1例,混合型1例.所有病变CT平扫均呈低密度影像;增强后,1例影像呈环状强化,1例轻至中度延迟强化,1例中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以不均匀强化为主,其中3例出现"血管漂浮征",6例无明显强化.结论 肝脏继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主要为乏血供,增强扫描出现"血管漂浮征"对诊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老年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对66例老年PE患者行肺动脉增强扫描,其中多层、单层螺旋CT(MSCT,SCT)肺动脉造影检查者各为21和45例。结果分析66例老年PE患者的2728支肺动脉,MSCT、SCT肺动脉造影共显示926支肺动脉受累。直接征象为中心型充盈缺损、部分型充盈缺损、完全性阻塞、附壁性充盈缺损,约占33.9%;1206支段以上肺动脉中,依据直接征象MSCT、SCT分别检出240支/384支(62.5%)和481支/822支(58.5%),共721支/1206支,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0.037);1522支亚段肺动脉中,MSCT、SCT分别检出121支/484支(25.0%)和84支/1038支(8.1%),共205支/1522支,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632)。平扫示间接征象共125例次。结论MSCT、SCT对段以上PE的诊断二者均有较高的准确度,MSCT对亚段PE的诊断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CT增强表现.结果 20例行肺动脉CT增强扫描,178条段以上肺动脉栓塞.平扫示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为,肺纹理稀疏15例,肺动脉高压3例,胸水15例,梗死灶共30个.结论 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方面快速、有效,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鉴别肺梗死和肺出血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胸部CT平扫的200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正常组(544例)、普通肺部感染组(526组)和继发性肺结核组(934例)。按照随机分组(通过R语言的sample函数实现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完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1402例,70.0%)和测试集(602例,30.0%)。所有图像采用肺野自动分割算法,获得肺野区域。进一步采用BasicNet和DenseNet算法进行三组间的分类研究。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最后,在测试数据中,将最优模型与3位不同年资的放射科医生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2例独立测试集中,DenseNet模型的性能优于BasicNet模型,两种模型的平均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1%和89.4%、79.7%和74.0%、89.4%和86.6%、86.2%和83.3%。其中,DenseNet模型的诊断性能优于...  相似文献   

15.
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 方法 收集CT扫描图像上以肺间质改变为主,且经过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范围19~54岁[平均(29±11.4)岁]。痰Mtb涂片检查阳性者29例,余经痰Mtb培养阳性、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在抗结核治疗前后行多次CT检查,双盲法动态观察CT表现特点及其征象转归。 结果 该类型的肺结核好发于两肺上野(30/43),多为节段性分布,呈小片状或大片融合状,多数肺间质病变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楚。CT上肺间质改变主要表现为小叶内细网织线影、微结节、树芽征、磨玻璃样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和气道壁增厚等,检出率分别为100.0%(43/43)、100.0%(43/43)、76.7%(33/43)、62.8%(27/43)、53.5%(23/43)和55.8%(24/43)。经抗结核治疗后以上肺间质性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在巩固期末(6个月)后4种征象吸收率均达93%以上。 结论 以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继发性肺结核,CT检查能够清晰客观显示该类型肺结核间质改变的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提示性诊断并可以观察和评价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陈旧性肺结核复燃患者的CT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09年4月至2019年12月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陈旧性肺结核患者100例,其中复燃患者40例为复燃组,无复燃患者60例为无复燃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特征,总结陈旧性肺结核复燃患者的CT征象.结果 两组患者肺内病灶累及少于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肺结核长期随访CT检查中应用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 搜集广州市胸科医院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后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例行随访检查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择其中70例行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组),70例行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对两组的CT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别针对组织器官边缘、组织间密度差别、图像伪影、图像噪声共计4项标准进行评分,每项标准满分为1分,每例患者满分为4分).并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然后分别在不对比前片和对比前片的2种情况下书写CT诊断报告,分析比较2次诊断报告的变动情况,并进行评分(影像描述和诊断结论均未发生变动得4分;影像描述部分有变动,而诊断结论无变动得3分;影像描述和诊断结论均发生变动,但主要诊断结论无变动,则得2分;影像描述和诊断结论均发生变动,且有部分主要诊断结论发生变动,则得1分;主要诊断结论完全不一样,则得0分).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在图像质量评分、诊断报告变动评分、辐射剂量方面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是(3.268±0.463)分、(3.507±0.448)分;诊断报告变动评分分别是(2.929±0.983)分、(3.186±0.952)分;辐射剂量的CTDIvol分别是(10.417±1.190) mGy、(19.214±1.956) mGy,DLP分别是(94.514±13.844) mGy×cm、(177.129±17.048)mGy× cm.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和辐射剂量的CTDIvol、DLP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6,P=0.002;t=32.149,P<0.001;t=31.474,P<0.001);在诊断报告变动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2,P=0.118).结论 低剂量CT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且对于诊断报告无显著影响;低剂量CT应该成为肺结核治疗后随访检查中CT检查的常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尘肺并发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96例尘肺并发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对并发结核病变的发生部位、范围、形态、类型及并发其他脏器结核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96例患者中,尘肺Ⅰ期1例,Ⅱ期23例,Ⅲ期72例。受累范围:多肺叶90例(93.8%)。发生部位:尖后段93例(96.9%),前段48例(50.0%),中叶或(和)舌段49例(51.0%),背段68例(70.8%),基底段53例(55.2%)。病变形态:斑片状影85例(88.5%),大片状影48例(50.0%),空洞64例(66.7%)[其中多发空洞占67.2%(43/64)],树芽征56例(58.3%),胸腔积液36例(37.5%),胸膜增厚72例(75.0%),纵隔淋巴结肿大85例(88.5%),纵隔淋巴结钙化58例(60.4%)。Ⅱ期尘肺患者薄壁空洞发生率为47.8%(11/23),高于Ⅲ期尘肺患者[15.3%(11/72)](χ 2=10.378,P<0.05)。Ⅲ期尘肺患者大片状影、树芽征、厚壁空洞、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9.7%(43/72)、69.4%(50/72)、56.9%(41/72)、83.3%(60/72)、93.1%(67/72)、69.4%(50/72),高于Ⅱ期尘肺患者[分别为21.7%(5/23)、26.1%(6/23)、8.7%(2/23)、52.2%(12/23)、78.3%(18/23)、34.8%(8/23)](χ 2值分别为10.061、13.541、14.489、9.224、4.051、8.808,P值均<0.05)。 结论 尘肺不同分期患者并发肺结核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以浸润灶为主,常伴有多发空洞、树芽征、胸腔积液、肺外结核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老年急性肺栓塞(PE)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入选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PE患者55例,分为严重组(n=24)和非严重组(n=31)。比较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上腔静脉最大径、肺动脉最大径及栓塞指数等指标。结果 与溶栓治疗前相比,严重组患者的RV/LV、上腔静脉最大径、肺动脉最大径及栓塞指数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严重组患者的肺动脉最大径和栓塞指数在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可用于PE的诊断,并能对溶栓后疗效进行评价,具有快速、有效、无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肺部孤立团块伴空洞(肺癌、肺结核、肺脓肿)的CT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癌、肺结核及肺脓肿伴空洞各40例,分析记录病变及周围相关病变特点。结果分叶:肺癌35例(8750%),肺结核及肺脓肿仅分别2和3例。毛刺:肺癌29例(短毛刺占93.10%),肺结核23例,肺脓肿4例,均为长毛刺。内壁:肺癌空洞不光整29例,肺结核及肺脓肿分别2和6例。卫星灶:肺癌及脓肿周围以片絮为主,肺结核除片絮外,结节及分支线状影发生率100%。肺癌卫星灶于病变远端占87.50%,肺结核和肺脓肿卫星灶不限于远端;近端支气管壁:6例肺癌近端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及软组织密度影,肺结核及肺脓肿近端支气管壁均匀增厚,无软组织影;增强后扫描,肺癌及脓肿全部强化,肺结核仅3例环形包膜强化,其余无强化。以上征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肺结核及肺脓肿伴空洞具有各自影像特征,CT(包括薄层及HRCT)扫描对其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