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循环学杂志》2017,(3):47-51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年内再发心源性疾病的评估价值。方法:85例ACS患者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另选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BNP、D-D水平;随访ACS患者1年内再发心源性疾病、死亡病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再发心源性疾病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NP、D-D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并据此计算生存率。结果:AMI组、UAP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更高(P0.01);AMI组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内,再发心源性疾病和死亡患者共22例,其BNP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再发心源性疾病和死亡患者(P0.01);回归分析显示BNP、D-D是ACS患者1年内再发心源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BNP、D-D分别为239.60ng/ml、178.55mg/L对ACS预后评估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70.60%和77.10%,特异度分别为60.50%和64.20%)。BNP≤239.60ng/ml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BNP239.60ng/ml者,D-D≤178.55mg/L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D-D178.55mg/L者。结论:血浆BNP和D-D对评估ACS患者1年内再发心源性疾病和患者死亡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艳果 《医学信息》2020,(2):167-168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Ⅰ)、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25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hs-CRP、cTnⅠ、血脂水平(TC、TG、HDL-C、LDL-C)。结果 SAP、UAP、AMI组hs-CRP、cTnⅠ高于对照组,AMI组hs-CRP、cTnⅠ高于SAP组、UAP、SAP组hs-CRP、cTnⅠ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UAP、AMI组TC、TG、L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AMI组TC、TG、LDL-C低于SAP组,HDL-C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hs-CRP、cTnⅠ、血脂水平可有效预防疾病,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洋  高山  宋京  李龙虎 《医学信息》2020,(2):105-106
目的 探究血尿酸(SUA)、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Tn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120例,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各40例,另选择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血清SUA、Hcy、BNP和cTnⅠ水平,分析不同血管病变支数患者SUA、Hcy、BNP和cTnⅠ水平。结果 STEMI组SUA、Hcy、BNP和cTnⅠ水平均高于UAP和NSTEMI组,NSTEMI组SUA、Hcy、BNP和cTnⅠ水平均高于UAP组,STEMI组、UAP组和NSTEMI组SUA、Hcy、BNP和cTn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病变患者SUA、Hcy、BNP和cTnⅠ水平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且双支病变患者的SUA、Hcy、BNP和cTnⅠ水平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体SUA、Hcy、BNP和cTnⅠ水平与ACS病情密切相关,且同时检测四种指标水平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曹东华 《医学信息》2019,(23):173-174
目的 分析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CK)]、血浆脑钠肽(BNP)、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cTnⅠ)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梗(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82例,将其分为非AMI组(42例)和AMI组(40例)。检测并观察两组心肌酶谱、BNP、MYO及cTnⅠ水平,计算各指标单项及联合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AMI组心肌酶谱、MYO、BNP、cTnⅠ水平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MYO+BNP+cTnⅠ诊断AMI的敏感度(97.50%)高于各单项指标(72.50%、70.00%、80.00%、77.50%),诊断特异度(92.86%)高于MYO(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酶谱、cTnⅠ、MYO、BN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AMI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断及尽早开展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RP,IL-6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与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血浆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 6 (IL - 6 )水平的对比分析 ,探讨CRP、IL - 6与ACS的关系。方法 :选择ACS患者 5 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 ) 2 1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P组 ) 36例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按Braunwald分级分成三组 :Ⅰ级 1 1例 ,Ⅱ级 1 0例 ,Ⅲ级 1 5例 ;对照组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 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浆CRP水平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IL - 6水平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浆CRP、IL - 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且AMI组和UAP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各组内CRP、IL - 6水平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1 ,P <0 .0 5 )。结论 :ACS组患者血浆CRP、IL - 6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提示炎症在ACS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浆妊娠相关性蛋白A(PAP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急诊内科及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6例ACS患者为ACS组,同期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ACS组胸痛发生2h内和对照组静脉血血浆PAPP-A、hs-CRP及D-D浓度,并比较组间差异,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以上各项指标对ACS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ACS组血浆PAPP-A、hs-CRP及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PAPP-A、hs-CRP及D-D诊断AC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71和0.845,三者联合检测ACS的AUC为0.955,大于单独检测。PAPP-A诊断ACS的敏感度为82.10%,特异度为98.00%。hs-CRP诊断ACS的敏感度为91.10%,特异度为74.00%。D-D诊断ACS的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6.00%。结论:血浆PAPP-A、hs-CRP及D-D水平与ACS发病相关,可作为ACS早期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CS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血清新蝶呤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新蝶呤浓度的变化。方法 :对 4 7例ACS患者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2 3例和 3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新蝶呤水平 ,所有患者均为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血清新蝶呤浓度 ,在ACS病人中 ,AMI组 (1 1 88±3 0 9)nmol/L和UAP组 (9 85± 2 2 7)nmol/L ,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水平 (8 2 0± 1 5 2 )nmol/L ,(P <0 .0 0 0 1 ,P <0 .0 1 )同为ACS病人 ,AMI组与UAP之间其血清新蝶呤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5 )。ACS的血清新喋呤水平与其不稳定斑块病变的数量有明显相关性。结果 :ACS病人血清新蝶呤浓度显著升高 ,可作为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240例AMI患者血清hs-cTnT及常规cTnI水平进行检测,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曲线建立临床适用的hs-cTnT诊断界值,并比较hs-cTnT及常规cTnI对AMI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hs-cTnT水平均高于0.014ng/mL(健康人群99百分位值),其中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水平高于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组(x2=68.573,P<0.05);hs-cTn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显著高于传统cTnI的0.793(Z=2.896,P<0.05),hs-cTnT联合CK-MB可使AUC从0.905增加至0.954(Z =2.098,P<0.05),以0.014ng/mL作为cut-off值时,其对AMI诊断敏感度可达100%,但特异度仅为45.5%,以Youden指数最高(0.654)对应的0.035ng/mL作为cut-off值时,对AMI的诊断综合能力最强,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74.9%.结论 hs-cTnT对AMI的诊断价值要优于传统cTnI检测,但其在提高诊断灵敏度的同时,也会使很多非AMI疾病患者hs-cTnT水平超过诊断界值,应注意鉴别诊断;以ROC曲线Youden指数最高对应的hs-cTnT数值作为AMI的诊断界值,在临床实践中更为适用.hs-cTnT检测与临床应用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外泌体LP-PLA2在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发生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心内科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3组:49例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病变(对照组);心绞痛96例(AP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组)43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3例;急性心肌梗死55例(AMI组)。采用外泌体试剂盒提取血清中外泌体,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外泌体中LP-PLA2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比较3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代谢评分、心力衰竭病史、他汀类药物用药史和血清HDL胆固醇水平)以及LP-PLA2和hs-CRP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逻辑分析各因素与AMI发生的相关性;通过ROC分析,确定血清外泌体Lp-PLA2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1)3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代谢评分、是否伴有心力衰竭病史、他汀类药物使用史(%)和血清HDL胆固醇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Lp-PLA2水平和hs-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78例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cTnⅠ和Mb的测定.结果 在确诊的62例AMI早期诊断中,cTnⅠ阳性出现滞后,3h内测定的阳性率为16.1%,显著低于Mb的阳性率(72.4%),24h内测定cTnⅠ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在AMI的早期检测cTnⅠ与Mb,对AMI的早期诊断非常必要,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劲松  张邦熙  王晓蓉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37-38,42,7,8,11,12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53例胸痛患者,经确诊分为AMI组(包括发病<6h和6~12h两亚组)和非AMI组,平行检测H-FABP、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计算H-FABP等指标诊断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H-FABP诊断发病<6h AMI的敏感度为85.71%,与MYO的80.95%相近,明显高于cTnI的47.62%和CK-MB的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发病6~12h,H-FABP诊断AMI的敏感度为100.00%,略高于MYO、cTnI和CK-MB(均为9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等指标诊断AMI的特异度无论非AMI组还是健康对照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AMI早期筛查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其预后的关系进行相关探讨,为ACS的防治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ACS患者预后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8-01/2010-05入住我院符合ACS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8例;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上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4例和入住我院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法)进行hs-CRP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4组研究对象hs-CRP平均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例组(包括AMI患者和UAP患者)的hs-CRP表达水平均高于SAP组,SAP患者血清中的hs-CRP高于健康体检者。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s-CRP为ACS的危险因素,并且其表达水平与ACS成正相关(P0.05)。结论:ACS患者的hs-CRP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与ACS患者的病情轻重也有关,hs-CRP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腱糖蛋白-C(TN-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中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不同类型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总共入组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90例,进一步分为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48),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42),以及另入组稳定性心绞痛60例稳定心绞痛(SAP)组,及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TN-C和hs-CRP水平,并在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和UAP组TN-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TN-C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和SAP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MI组和UAP组hs-CRP较S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C、hs-CRP在ACS患者血清中升高,TN-C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稳定性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免疫分析156例ACS患者(包括84例AMI和72例UAP)和30例SAP患者以及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156例ACS患者中,84例AMI组(P〈0.01)和72例UAP组(P〈0.05)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30例SAP组和42例正常对照组,30例SAP组较之42例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56例ACS患者随疾病的严重程度、UAP分级和冠脉病变支数,血浆NT-proBNP水平增加。156例ACS患者PCI治疗后,44例心血管事件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12例无心血管事件组(P〈0.01),并与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故血浆NT-proBNP水平是随访、考核疗效的有效指标。结论:血浆NT-proBNP的测定是ACS患者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和PCI疗效考核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OH Vitamin D,25(OH)D]、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C反应蛋白/白蛋白(C- reactive protein/Albmin,CRP/ALB)比值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相关性的临床分析。方法 生化法等测定了126例ACS患者,其中6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和59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06例SAP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s,NC)血清25(OH)D、TSH、CRP/ALB和PCT水平并进行对比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评估了ACS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126例患者较之100例NC、106例SAP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 P <0.01),血清TSH、CRP/ALB和PCT水平明显增高( P 均<0.01)。ROC曲线显示:血清25(OH)D、TSH、CRP/ALB和PCT的临界值分别为15.36ng/mL、7.64mIU/L、4.36和0.45ng/m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3、0.608、0.887和0.918,灵敏度83.0%~88.5%,特异性87.4%~ 92.4%。结论 血清25(OH)D、TSH、CRP/ALB和PCT水平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ACS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NT-proBNP和高敏肌钙蛋白Ⅰ(cTnⅠ)三者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病例组及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各120例,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IMA试剂盒检测血清IMA;采用ROCHE E170免疫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NT-proBNP;采用心梗定量分析仪检测cTnⅠ,并对结果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IMA、NT-proBNP及cTnⅠ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都优于单个指标的检测.结论 IMA、NT-proBNP、cTnⅠ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是心肌缺血早期的一个有效的生化标志物组合,能作为临床早期可靠诊断心肌缺血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及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平行测定82例ACS,包括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30例非冠心病对照者的血浆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分析ACS与另两组相关指标变化的差异及对BNP水平的影响。结果:AMI组和UAP组BNP水平分别为683.84士561.27pg/ml、386.05士201.54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67士35.46pg/ml),P均<0.01;A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201.21士105.0pg/ml,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BNP水平升高与cT-nI、WBC、hs-CR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5、0.286、0.506,P均<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14,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cTnI、hs-CRP、LVEF与BNP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391、0.240和-0.426,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可用于评价心肌缺血、坏死、炎症反应和心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抑郁问卷(PHQ-9)和综合医院抑郁量表(HADS-D)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抑郁障碍患者中的筛查功能,提出筛查界值。方法: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三所综合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连续选取78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自主完成PHQ-9、HADS-D,经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文版访谈,参照DSM-IV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评估PHQ-9和HADS对重性抑郁发作识别的效度。结果:PHQ-9与HADS-D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和0.85。符合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22例,针对全部受试者(n=782),PHQ-9和HADS-D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SE=0.03,95%CI:0.81~0.89,P0.05),0.81(SE=0.04,95%CI:0.77~0.85,P0.05);PHQ-9以10分为筛查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与84.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3%和97.2%;HADS-D以9分为筛查界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与85.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9.2%和95.1%。结论:健康抑郁问卷和综合医院抑郁量表是筛查ACS患者重性抑郁发作的有效工具,健康抑郁问卷的筛查价值可能略优于综合医院抑郁量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治疗前170例HBV相关肝硬化合并肝癌、90例HBV相关肝硬化和9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异常凝血酶原(abnormal prothrombin,PIVKA-Ⅱ)、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 fetoprotein heterogeneity,AFP-L3)的血清水平,建立单项检测的ROC曲线,确定各指标的最佳诊断临界值(cutoff值),再通过Logistic回归评价多变量检测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单项检测时,PIVKA-Ⅱ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最大(0.92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2%和85.6%。多项检测时,PIVKA-Ⅱ联合AFP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最佳诊断模型,ROC AUC最大(0.95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6%和91.1%,优于两项指标的并联和串联实验。肝癌风险概率值P=1/[1+e~(-(-5.284+9.087×PIVKA-Ⅱ+4.756×AFP))],在早期(Ⅰ期和BCLC A期)肝癌患者中的敏感度为66.7%,在小肝癌(肿瘤直径3 cm)患者中的敏感度为67.7%。因此,PIVKA-Ⅱ联合AFP的Logistic回归方程诊断模型在HBV相关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利用肝癌风险概率值可从良性肝病患者中及时诊断出早期肝癌和小肝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动态变化, 采用一步法免疫色谱干膜层析活性卡, 快速检测了20例AMI患者的cTnⅠ并与CK-MB作对照. 结果发现cTnⅠ和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90%、60%,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两者特异性分别为92.9%、85.7%, 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心脏病患者CK-MB也有升高, 而cTnⅠ阴性. 结论: cTnⅠ活性卡操作简便, 灵敏性高, 可用于床边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