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及TDP神灯照射辅助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通便贴)及TDP神灯照射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为(1.23±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及TDP神灯照射可以提高常规方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可作为辅助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泉膏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脾肾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热敷干预,治疗组予舒泉膏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尿潴留预防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泉膏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肉桂黄连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在治疗骨科患者腹胀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腹胀便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肉桂黄连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护理。干预结束后,对2组患者效果满意率,首次排气、排便及腹胀缓解时间以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PAC-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满意率观察组为95.92%(47/49),对照组为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次排气、排便及腹胀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L-QOL总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肉桂黄连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治疗骨科患者腹胀便秘效果颇佳,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郑燕 《江苏中医药》2016,48(4):55-56
目的:探讨川军通便膏穴位贴敷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UPKP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列腺增生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川军通便膏穴位贴敷,观察2组患者术后4d内大便情况,比较便秘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便秘发生率为2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军通便膏穴位贴敷疗法可有效预防TUPKP术后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便膏穴位贴敷前瞻性预防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中青年(<60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予苏州市中医医院自制的通便膏穴位贴敷。两组分别在住院期间采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便秘中医证候积分、情绪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PAC-SYM评分、便秘中医证候积分、情绪量表评价异常占比、便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便膏穴位贴敷前瞻性预防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对患者排便症状自评、中医证候评价及负性情绪调控均有明显的改善,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神灯照射对治疗肛肠病术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中极、关元、水道、三阴交等穴位,腹部穴位针刺处配合TDP神灯照射30min,对照组30例给予膀胱热敷,2组患者均从术后有明显尿意、自觉腹胀痛而不能自行排尿或小便点滴而出,腹胀明显开始治疗,治疗1次,治疗时间为30min。治疗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小便排出情况,评定其治疗结果。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TDP神灯照射,可以改善肛肠病术后盆腔神经功能,增强膀胱平滑肌收缩力,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从而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疼痛干预,腕踝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法干预,穴位贴敷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干预,联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干预。4组均治疗7天,比较各组术后第1、3、5、7天及首次排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术后第1、3、5、7天肛缘水肿评分;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均低于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同期(P<0.05),但腕踝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助阳通便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两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便秘主症积分排便费力、排便不尽、大便性状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便秘次症(即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腰膝酸冷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阳通便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型便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便散神阙穴贴敷联合优质护理对帕金森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帕金森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给予通便散神阙穴贴敷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指导,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2周后观察2组患者大便间隔时间及便秘治疗疗效。结果治疗护理后观察组大便间隔时间为(2. 87±0. 25)d,对照组大便间隔时间为(3. 72±0. 60)d,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0. 0%,对照组为72. 5%,P0. 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便散神阙穴贴敷治疗帕金森患者便秘有效,通便散神阙穴贴敷联合优质护理组较单纯通便散神阙穴贴敷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15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用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口服酚酞片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便秘评分、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便秘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子午流注择时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54例,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起效时间、排便时间和大便性状改变,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62例,治愈45例,好转11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54例,治愈28例,好转10例,未愈16例,总有效率为70.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午流注择时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制通便贴膏神阙穴位贴敷防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自制通便贴膏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饮食指导.观察2组治疗前后大便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2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通便贴膏具有良好的预防便秘的作用,且安全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六味能消胶囊组、穴位贴敷组,每组35例。联合治疗组予六味能消胶囊口服,同时予通便方神阙穴贴敷;六味能消胶囊组仅予六味能消胶囊口服;穴位贴敷组仅予通便方神阙穴贴敷。3组疗程均为10 d。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便秘症状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35/35),六味能消胶囊组为94.3%(33/35),穴位贴敷组为88.6%(31/35),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1)。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优于二者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制通便贴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把12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制通便贴贴敷于神阙及双侧涌泉穴,对照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8.3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确切的疗效,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脱落8例,实际入组患者8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治疗组予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5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性状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脐联合穴位贴压能有效调节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胃肠功能,有效解决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钱小芳 《新中医》2019,51(8):281-28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试验组同时采取穴位贴敷疗法,连续治疗1周后,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并应用便秘症状评分、Bristol粪便分级法、日排便次数评测患者的排便改善状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便秘情况较治疗前好转,便秘症状评分、Bristol粪便分级评分和日排便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的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Bristol粪便分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1),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 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在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便秘,提升临床效果,促进患者转归,且应用便捷、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汤方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证患者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气虚血瘀证伴FC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开塞露治疗;观察组行黄芪汤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便秘指标、PAC-SYM评分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结论:黄芪汤穴位贴敷干预老年CHF气虚血瘀证患者FC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生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俞募配穴针刺基础上联合生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大便性状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使用润泻剂次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①两组治疗前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幅更明显(P0.01);③两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升幅更明显(Z=-2.618,P=0.0090.01);④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83%,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⑤观察组使用润泻剂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生大黄粉穴位贴敷能有效降低中风后便秘患者便秘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患者排便困难及大便性状,对药物的依赖性较低,疗效优于单纯俞募配穴针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186例中风后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给予自制的通便散贴敷于神阙和关元穴,对照组口服麻仁润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积分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愈显率为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朱桂萍 《光明中医》2016,(5):699-700
目的探讨大黄粉穴位贴敷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乳果糖口服,对照组按摩腹部,观察组采用大黄粉穴位贴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观察组治疗前后大便异常症状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穴位贴敷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