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声音嘶哑发病原因很多,如外感风寒,误用寒凉滋腻药物,处理不当而致音哑;或大便溏泻时间过久,内伤津液而致音哑;或肺生癌变,损伤声带而致音哑等等。现将外感误治和内伤津液两种音哑的认识与治疗简述如下: 一、由于伤风感冒,在治疗上误用寒凉滋腻药物,而变证为音哑往往数月不能痊愈。外感风寒,卫气受之。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份,行于脉外,敷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毛、腠理,具有温煦皮毛、腠理、开阖汗孔的功能,并有保卫体表,抗御外邪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收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和《常用藏成药诠释》中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藏医治疗"真布病"的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常用药物组合、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真布病"的118首方剂进行分析,得出药物用药频次,演化得到新处方8个,表明藏医治疗"真布病"的药物以活血理气、利水祛湿、舒筋活络为主兼具清热凉血类。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了藏医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治疗"真布病"及新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音哑可分为急喉疒音、慢喉疒音等症,现代医学认为是以声带病变表现为主的症状。如声带充血、水肿、肥厚、闭合不良、息肉、小结、麻痹、以及癔病性失音等,均可导致。祖国医学认为,音哑与气血变化有关,喉得血之濡润而能鸣,气虚不足,则无力鼓动声门,而致声嘶音哑。血虚多滞,则声带易肿,久聚而为肥厚,亦成音哑之患。脾虚不运,气不化津,聚而成痰,痰湿聚于喉间,也可使声带水肿而肥厚,声音不扬。音哑又与情志变化有关,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木火刑金,金实不鸣,亦可发生音哑之症。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在临证中,运用祖国医学之辨证论治,治愈该症…  相似文献   

4.
寒症和热症是藏医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藏医认为,贪欲、怒嗔、愚痴或时令邪气、饮食不当、起居异常等导致三因素紊乱,尤其是赤巴功能的紊乱而引发热症。藏医将肺炎归于热症范畴,即肺热症。藏医药治疗肺热症是基于热病学的治疗理念,在分清寒热、把握恰当时机的基础上,采用饮食、起居、药物和外治法等治疗方法来清除热症,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临症时,肺炎可遵循藏医热病学的诊疗规律来施治用药。  相似文献   

5.
音哑治验     
李建设 《河南中医》2004,24(10):48-48
音哑,现代医学认为是以声带病变表现为主的症状。如声带充血、水肿、肥厚、闭合不良、息肉、小结、麻痹以及癔病性失音等。中医可分为急喉疳、慢喉疳等症。祖国医学认为,音哑与气血变化有关。气虚无力鼓动声门,而致声嘶音哑;血虚多滞,则声带易肿,久聚而致声带肥厚,亦成音哑;脾虚不运,气不化津,聚而生痰,痰湿结于喉间,也可使声带水  相似文献   

6.
音哑为喉科常见症。祖国医学把音哑分为急喉喑、慢喉喑等。现代医学认为是以声带病变表现为主的症状。诸如:声带充血、水肿、肥厚,闭合不良、息肉、小结、麻痹以及癔性失喑等均可导致。  相似文献   

7.
寻找能快速缓解急诊眩晕症患者症状的最佳药物。藏医在其他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将眩晕症患者分成霍尔梅外敷疗法组和31味沉香散鼻熏疗法组,分别统计治疗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藏医治疗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研究。方法 收集《四部医典》中主治跌打损伤的外用方剂,构建藏医治疗跌打损伤外用方剂复杂网络数据集,计算网络的拓扑性质参数,分析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的核心药物、方药配伍规律及药性特点。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外用方剂223首,涉及药物286种,药物节点度靠前的药物有甜醅、酸奶、熊胆、鱼胆、面粉、秦艽等。常用组合药物中甜醅-面粉、甜醅-酸奶、冰片-熊胆等是藏医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组合药物。药物六味分析发现,甘味与苦味占主要味道;同样三化味中甘化味与苦化味居多;药物十七效分析发现,软效、重效、钝效等排名靠前,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可以发现藏医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为总结和分析藏医外用药物提供更准确、更多维度的依据,进而或可有助于藏药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高的一个病种,我院的藏医糖尿病专科针对临床上患者的高血糖症(京尼萨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症(赤隆多仓)、高脂血症(赤腻玛西哇乃)采用内病外治和内病兼治的藏医特色疗法,在临床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这里介绍的是临床常用的几个外治疗法。1火灸疗法火灸疗法是藏医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艾绒等易燃材料或烧热的物体,在体表固定的穴位或疼痛部位烧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藏医金针疗法治疗头隆(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双盲选择200例头隆患者,采取藏医金针治疗,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中、后进行疗效观察随访并记录,将治疗前、3次观察、治疗后分别进行分组,每组的评分录入SPSS21中分析。结果:5组评分之间差异性显著,治疗后的不同阶段,患者病情明显减轻。男女组在经过同样的治疗方法治疗后,有效率基本一致,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有效率基本一致,即对于不同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该方法都是有效的。结论:藏医金针疗法治疗头隆安全有效、方法简便、治愈率高、不易复发、适宜在基层和民族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由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的常见高原性疾病,属于藏医“血隆病”之“坏血增多”范畴。目前西医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和药物,藏医药治疗HAPC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尤其对其诊治早有详尽的记载。本文从藏医治疗HAPC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常见并发症及其对治法等方面,对藏医诊治特色进行概述。针对目前藏医药治疗HAPC临床有效性规范化不足、发病机理、藏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不清楚等问题,提出需在继承藏医药理论基础上,以临床疗效为根本,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加强藏医药治疗HAPC古籍文献整理与用药经验数据挖掘,规范临床治疗标准和用药方案,进一步研究藏医复方药物和联合用药治疗HAPC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藏医治疗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年龄结构、性别差异、海拔高度、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藏药选择频数、症状特点、并发症特征,为藏医合理规范地治疗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提供有效思路。方法:对219例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临床证候进行调查,对所获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易患此病,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越容易患本病。结论:建议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以健胃益气与活血化瘀为最基本的治疗法则,体现辨证应用藏药和藏医综合治疗,进行整体化与阶段化治疗,为探讨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医诊疗方案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藏医治疗疫病的用药规律及肺疫方剂药性。方法 收集和整理藏医古籍文献中治疗疫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软件进行藏药频数、聚类和因子分析,运用SPSS Modeler和TBtools软件分别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肺疫病方剂的药性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60首方剂,涉及219味藏药材,统计频次≥16的高频藏药材34种,多以清热、解毒祛瘟和消疫药材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8项药物组,体现出藏医消疫祛邪、调隆祛寒的用药特点。聚类分析得到8个药物组合,反应了泻疫解毒和除瘟镇痛的藏医治法特点。因子分析提出6个公因子,反应了驱虫止疠的藏医治法,并表明藏药五味麝香丸在治疗疫病方剂配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治疗肺疫经典方剂的藏药材主要以草本类药材为主。方剂药性聚类结果显示凉、钝、稀等治疗赤巴的药性值最高,符合藏医消疫、清热和调“隆”的治疗原则。结论 藏医治疗肺疫病主要采取消疫清热为主、调“隆”补益为辅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藏医椰梪治疗老年性尿失禁症的疗效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28例老年性尿失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由藏医椰梪疗法治疗;对照组14例,用针灸疗法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有效率64.29%,主要是两组治疗后半年内病情复发率有所差异。结果:藏医椰梪疗法对老年性尿失禁症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亚太传统医药》2006,(6):23-23
<正>胖大海性味甘寒,功效为开肺气、清肺热、润肠通便、利咽解毒等,尤适于“开音治暗”。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发音突然嘶哑伴有咳嗽、口渴、咽痛或高声呼叫而致的声音嘶哑等症。因而有些人把胖大海当作治疗音哑的特效药,甚至把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引起诸多不良反应,造成  相似文献   

16.
藏药八味沉香散是藏医临床治疗各种急慢性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文中对八味沉香散药方组成及功效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7.
藏医药浴治疗是根据《四部医典》学术,采用五味甘露水浴治疗、气浴治疗,辅助缚敷疗法、内服藏药配合油涂、放血、针灸、艾灸、按摩等治疗,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具有独特藏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在治疗高原地区常见的风湿、类风湿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在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各类关节炎及皮肤病等方面也有显著效果.藏医药浴最常用的方法是水浴,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坚持以藏医为主,突出藏医特色.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介绍了藏医用药的特点,内服常用散剂,药多辛温;外治则首推放血疗法和灸法。另外药浴也是藏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藏医传统外治久巴(擦药)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周内对照组3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患者采用藏医口服常用治疗,治疗组3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拜木骨痹)患者采用藏医外治久巴(擦药)疗法,观察两组关节疼痛缓解疗效比较,观察时间为一周.结果:治疗组骨性关节炎(藏医拜木骨痹)疼痛缓解有效率93.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83.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藏医外治久巴(擦药)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用口服藏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查阅藏医外治疗法联合藏药复方在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历,为藏医外治法和藏药复方联用(复合疗法)治疗HAPC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经青海省藏医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42例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结果:观察治疗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指标进行对比。与治疗前相比较,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数显著降低,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藏医综合疗法治疗HAPC疗效满意;展望:有待于研究目前藏医缺乏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证型分类、证候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为今后藏医对不同证型的HAPC研发新药和给予不同证型的高原病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思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