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技术的迅速发展,该项技术已逐渐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文章检索了近10年来有关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文献报道,主要从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处方剂量推荐、临床应用优势、应用现状及疗效评价、相关尿路不良反应治疗建议、粒子辐射防护等7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了目前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相关研究及辐射防护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旨在为临床安全应用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和借鉴,丰富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辅助内分泌治疗配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2例T1 ~ T2c前列腺癌患者在采用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后,给予辅助内分泌治疗4 ~ 7个月。术前2 ~ 4个月,术后1 ~ 4个月。结果 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 ~ 120 min,植入125I粒子40 ~ 75枚,术后随访12 ~ 48个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 ng/ml 15例,1 ng/ml≤PSA<2 ng/ml 2例,PSA≥2 ng/ml 5例。结论 辅助内分泌治疗配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睾丸切除术后复发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方法8例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实施超声引导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2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45 Gy,2例先行外放疗,外放疗剂量为40~45 Gy.粒子活度0.35~0.40 mCi.随访3~29个月,连续3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即为生物化学失败(biochemical failure).结果粒子治疗前后PSA分别为(7.53±7.64)ng/mL 和(1.25±1.19)ng/mL,统计学处理明显下降,t=2.297,P=0.038.2例生物化学失败,生物化学控制率(biochemical control rate)为6/8例,1例出现1级泌尿道并发症,1例出现2级泌尿道并发症.1/8例患者粒子发生移位,但是并没有引起临床相关并发症,没有粒子移位到肺.结论超声引导经会阴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是一种较理想的补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过程中,做好放射防护对工作人员、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十分重要。全文概述有关辐射防护常用量及辐射防护正当化、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的原则,外照射防护的方法,125I粒子源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留肿瘤病灶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本院25例放疗后有残留肿瘤病灶的鼻咽癌患者接受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计算植入~(125)I粒子数量和总剂量.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残留肿瘤病灶中,并对植入的~(125)I放射性粒子剂量分布进行验证.术后3、6和12个月定期进行鼻咽内窥镜和CT检查,并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个月时,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2例、疾病进展1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8.0%.所有患者于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留肿瘤病灶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谢涛  崔佳宁  闫雷  孙海涛  吉喆 《癌症进展》2018,16(7):801-803,81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范畴,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并获得了确切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特点.近年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开始应用于椎体转移瘤,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控制疾病进展,减少骨相关事件,获得了临床医师的认可.但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疗效,获得满意的结果,还需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本文就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在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肿瘤》2002,11(1):55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黄毅副教授、超声诊断科张武教授、冉维强副教授和放射治疗科王俊杰副主任医师等多位专家通力合作以及相关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历时3年多的准备、筹措,于2001年11月19日成功地率先在国内实施了首例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立体种植治疗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尤其是新型、低能、安全易防护放射性核素125I和103Pd的研制成功、超声和CT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和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出现,使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前列腺癌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这一技术的原理是将具有镍钛合金包壳的放射性粒子125I直接植入到肿瘤内,通过125I核素释放低能γ射线对肿瘤细胞直接进行杀伤.术中需要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适时根据前列腺的大小和人体解剖结构的变异对靶区进行剂量调整、超声和CT的介入使放射性粒子在前列腺内的空间分布高度精确合理、肿瘤靶区剂量分布高度集中适形,周围直肠、膀胱等正常组织接受剂量最小,同时这一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大大缩短住院周期,深受患者欢迎.临床应用5年生存率达97%,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只有58%.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所照射的前列腺体积仅是外照射靶体积的1/20~1/8.美国西雅图前列腺癌研究所每年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400多例,成为早期前列腺癌标准治疗手术.2000年亚洲的泰国和韩国相继开展了这一先进技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也已开设前列腺癌专业治疗门诊.王俊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去势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9例早期前列腺癌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和适时计划指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7例粒子术前行去势术,21例粒子植入后同时行去势术,11例粒子治疗后联合药物去势治疗.粒子治疗的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s,MPD)为145-160Gy,尿道剂量低于400Gy.125I粒子活度0.35-0.50mCi,中位植入69颗(19-97颗).结果: 失败标准为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治疗后升高>4ng/ml,≤4ng/ml为生物化学无进展生存(biochemical disease-free survival,BDFS).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术.36例粒子治疗后达到BDFS,3例分别在粒子治疗后6、8和36个月PSA升高,2例行内分泌治疗,1例行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2年和3年BDFS分别为94.8%(37/39)和92.3%(36/39).粒子植入治疗后Ⅰ级和Ⅱ级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2/39)和7.7%(3/39),没有Ⅲ级和Ⅳ级直肠反应.粒子植入治疗后Ⅰ级、Ⅱ级和Ⅲ级尿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8%(20/39)、17.9%(7/39)和2.6%(1/39),对症处理好转.2例粒子移位,没有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方法建立和近期疗效。方法26例前列腺癌全身或硬膜外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粒子植入治疗。经直肠超声获取前列腺图像,将图像直接传输到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术中适时计算机计划,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s,MPD)145~160Gy。根据治疗计划插植粒子针,利用Mick植入器植入粒子,粒子植入总数为19—90颗,粒子活度0.35~0.4mCi。术后1个月行盆腔CT扫描,质量验证。结果26例患者成功实施会阴超声和模板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手术。手术历时1—1.5h。术后验MPD为(137.73±36.5014)Gy。26例前列腺癌患者^125I粒子治疗后生物化学控制率92.3%,2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骨转移。^125I粒子植入治疗,34.6%无尿道副反应,Ⅰ、Ⅱ、Ⅲ、Ⅳ和Ⅴ级尿道副反应分别为38.5%、11.5%、11.5%、0和0。Ⅰ级直肠副反应发生率为3.9%。1例患者1颗粒子移位,没有引起临床相关并发症,无粒子移位到肺。结论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具有微创、精确度高和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治疗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56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实施放射性125I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组织间植入,先利用TPS制定计划,然后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及中人氟安,植入后即行CT扫描观察粒子在淋巴结内的分布情况,之后每个月进行CT复查分析其疗效。结果56例行粒子植入术后粒子在瘤内分布满意,短期有效率98.2%(55/56),其中CR 96.4%(54/56),PR 1.8%(1/56),NC1.8%(1/56),PD 0%(0/56)。结论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是治疗淋巴结转移瘤的效果可靠、操作安全、副作用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21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8个病灶采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21例病例除胸壁复发外均还伴有远处转移。胸壁复发肿瘤周边剂量设定为50-60Gy。通过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TPS计划系统,对治疗靶区进行三维重建,给出三维等剂量曲线图、植入粒子数目和植入位置。借助模板定位或直接经皮穿刺技术完成粒子植入治疗。结果:21例28个病灶完全缓解(CR)21个,部分缓解(PR)6个,无变化(NC)1个。总有效率96.4%。15例病侧胸壁疼痛患者疼痛均有缓解,缓解率为10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术后晚期胸壁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输尿管移行上皮癌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的治疗在临床上较为棘手, 125I粒子植入可以利用其剂量精准、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势在其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应用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针对盆腔及肺内转移病灶进行治疗。结果经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 三部位转移病灶均得到控制。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输尿管移行上皮癌复发/转移病灶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粒子125I和103Pd植入治疗肝癌的计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放射性粒子125I和103Pd植入治疗肝癌的计量学研究。方法:应用Medline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以"肝癌,碘-125,钯-103"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0-06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125I和103Pd的物理学和生物学性质;2)125I和103Pd在治疗肝癌的相关计量学;3)疗效评价及适应证、禁忌证。根据纳入标准分析28篇文献。结果: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简单易行,抑瘤效果明显,总体抑瘤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可以达到>70%,并发症很少,止痛效果好,疼痛缓解率>70%,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关键是设置合理的周边匹配剂量,125I的周边匹配剂量(MPD)设置在80~100 Gy,103Pd的MPD为90~130 Gy是合理的。迄今为止,125I和103Pd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没有统一的剂量标准,更没有形成系统性规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结论:制定出适用于125I和103Pd植入治疗肝癌精确、科学的剂量学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首例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实施. 经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黄毅副教授、超声诊断科张武教授、冉维强副教授和放射治疗科王俊杰副主任医师等多位专家通力合作,在相关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年多的准备、筹措,于2001年11月19日成功地率先在国内实施了首例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立体种植治疗前列腺癌,术中共计植入68颗125I粒子,术后3天患者顺利出院.这一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前列腺癌治疗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5.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已应用于支气管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有多种植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方法正逐步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已应用于支气管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有多种植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方法正逐步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属组织间植入放疗,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应用于前列腺癌[1]等实体肿瘤治疗,为前列腺癌治疗标准之一[2].Kollmeier[3]对243名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治疗,并行进行至少5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对于低风险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足量粒子植入治疗,其8年内无生化指标恶化的比例为94%.随着B超、CT术中定位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该技术已应用于肺癌、胰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鼻咽癌、颅内肿瘤等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8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其粒子治疗计划,在CT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计划将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内持续照射,每个病灶10~30颗,平均24颗.2个月后CT复查了解肿块大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8例中CR 3例,PR 3例,NC 1例,PD 1例,总有效率75.0%(6/8).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低,为肝癌综合治疗增加了新的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治疗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56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实施放射性125I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组织间植入,先利用TPS制定计划,然后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及中人氟安,植入后即行CT扫描观察粒子在淋巴结内的分布情况,之后每个月进行CT复查分析其疗效.结果 56例行粒子植入术后粒子在瘤内分布满意,短期有效率98.2%(55/56),其中CR 96.4%(54/56),PR 1.8%(1/56),NC1.8%(1/56),PD 0%(0/56).结论 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是治疗淋巴结转移瘤的效果可靠、操作安全、副作用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癌125^Ⅰ和103^Pd粒子植入治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列腺癌的各种治疗方式中,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逐渐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也得到肯定。Merrick等[1]对202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单用125I粒子或103Pd粒子植入治疗的8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达到93.3%和97.4%。粒子植入治疗常用的核素为125I和103Pd,二者在前列腺癌治疗过程和结果中有差异。我们比较前列腺癌125I和103Pd粒子植入的效果,现综述如下。一、125I粒子和103Pd粒子的物理学特点比较125I粒子的半衰期是60.2d,有低能的特点(平均能量为27.4keV),易于防护和保存;初始剂量率为7.7cGy/h。释放94%能量需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