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进展期中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前切除术和预防性造瘘后,形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在新辅助放疗后行直肠前切除术和预防性造瘘的进展期中 低位直肠癌患者64例,归纳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永久性造口的主要病因。结果64例患者中造瘘口位于末端回肠者58例(906%),位于横结肠者6例(94%)。从造瘘至造瘘口关闭的时间为(236±100)周,其中造瘘口成功还纳46例(719%),形成永久性造口18例(281%)。永久性造口的原因主要有吻合口瘘7例(389%),吻合口狭窄4例(222%),输尿管瘘1例(56%),局部复发1例(56%),远处转移5例(277%)。结论因新辅助放疗所致的肠道纤维化及微循环减少等病理改变,使吻合口瘘、吻合口及其近段肠道狭窄的发生率增高,进一步导致永久性造口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放化疗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局部肿瘤的复发率。该研究旨在分析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直肠前切除后重建直肠狭窄和扭曲的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干预措施。方法: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数据库以及放疗临床登记数据库,通过肠镜进行狭窄分级,分析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269例患者入组,严重狭窄发生率达32.7%。狭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为:吻合口瘘和保护性造瘘的应用。40例(28%)患者近端造瘘未能在1年内还纳,狭窄是主要原因。结论:重建直肠的扭曲和狭窄是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直肠前切除手术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直肠扭曲和狭窄的发生和保护性造瘘以及吻合口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吕强  姜协  颜荣林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11):903-907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是临床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使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细胞分化程度、吻合口部位、TNM分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术前贫血及是否进行术前新辅助放疗的单因素分析,旨在进一步判断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结果:150例患者中共7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中3例行二次手术回肠造瘘,4例保守治疗后愈合。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证实,吻合口距肛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双吻合器技术进行直肠前切除的吻合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相对较低,吻合口距肛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吻合口瘘的高危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性的进行保护性小肠造口。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超低位前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其中28例低位人工端端吻合;113例采用单吻合器,双荷包吻合;11例采用双吻合器吻合。结果:术中并发症,阴道静脉丛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器吻合手术124例中直肠残端闭合失败1.6%(2/124),吻合器切割不全1.6%(2/124)。术后吻合口瘘10.5%(16/152),吻合口狭窄19.1%(29/152),吻合口出血1例。60岁以下,男性性功能障碍占16.1%(10/62);女性10.9%性兴奋能力障碍。排便功能,除2例高龄患者差外,余均良好。局部复发率8.6%(13/152)。结论: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避免了永久性结肠造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仍有较多的并发症,注意在术中和术后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其中28例低位人工端端吻合;113例采用单吻合器,双荷包吻合;11例采用双吻合器吻合.结果:术中并发症,阴道静脉丛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器吻合手术124例中直肠残端闭合失败1.6%(2/124),吻合器切割不全1.6%(2/124).术后吻合口瘘10.5%(16/152),吻合口狭窄19.1%(29/152),吻合口出血1例.60岁以下,男性性功能障碍占16.1%(10/62);女性10.9%性兴奋能力障碍.排便功能,除2例高龄患者差外,余均良好.局部复发率8.6%(13/152).结论: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避免了永久性结肠造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仍有较多的并发症,注意在术中和术后防治.  相似文献   

6.
TME联合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应用TME联合DST治疗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中直肠闭合切割和直肠—乙状结肠吻合过程均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5.6%),吻合口出血1例(2.8%),伤口感染1例(2.8%),吻合口狭窄2例(5.6%)。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TME联合DST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套管肛管对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200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的65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除外手术时即行预防性造瘘患者)资料,按照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A组(325例)患者应用双套管肛管的处理方法,B组(333例)患者应用常规的处理方法.比较2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后需二次手术率以及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 658患者中出现术后吻合口瘘30例(4.6%,30/658),其中A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12例(5.1%,12/325),B组发生吻合口瘘18例(5.4%,18/333),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9.5±3.1)d,B组平均为(15.3±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5.3±5.4)d,B组为(20.4±6.7)d;A组患者住院费用为(43572±3234)元,B组为(53387±479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再次手术情况有2例(2/12,16.7%),B组有12例(12/1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半年复查无吻合口狭窄情况出现,B组有6例出现吻合口狭窄,通过扩肛治疗后排大便顺畅.结论 使 用双套管肛管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有利于降低腹腔镜辅助下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与中低位直肠癌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指征的关系。方法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05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378例作为研究对象。PNI值计算公式为PNI=血清白蛋白值(g/L)+5×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109/L),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PNI的关系;并将研究对象分为高PNI组及低PNI组,其中高PNI组203例,低PNI组175例,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将低PNI组患者按照是否行预防性造瘘,分为造瘘组及未造瘘组,其中造瘘组106例,未造瘘组69例,分析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及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确定高PNI组及低PNI组的分界值为43,年龄65岁、肿瘤高中分化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PNI值均显著高于年龄≥65岁及肿瘤低分化的患者(P0.05);高PNI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低PNI组(P0.05);低PNI组患者中造瘘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造瘘组(P0.05)。结论预后营养指数是较好的术前预测病情、手术风险及预后的指标。低PNI是中低位直肠癌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低PNI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预防性造瘘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降低吻合口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和评价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90例直肠癌根治术中行双吻合器吻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传统根治术75例 ,扩大根治术7例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者8例 ,吻合过程顺利。术后切口感染3例(3.33 %) ,吻合口狭窄5例(5.56 %) ,吻合口瘘3例(3.33%)。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复发2例 ,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 ,随访期间肝转移5例。全部病例中83例获得随访 ,5年生存率58.6%。[结论]双吻合器应用于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结直肠吻合具有操作简单 ,节约手术时间和安全等优点 ,并可适当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贮袋在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加做结肠贮袋吻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做结肠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5例做结肠贮袋-结肠永久造口(人工肛门)术。结果全组术后排便功能满意,无吻合口漏或吻合口狭窄或便秘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加做结肠贮袋可明显改善术后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赵广法  师英强  莫善兢 《肿瘤》2004,24(6):595-597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607例距肛缘3~12 cm的中下段直肠癌行TME技术的直肠癌前切除术,对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的病例同时行横结肠造瘘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8%,其中68.6%的病例通过单纯经双套管冲洗引流治愈,28.6%需行横结肠造瘘术,两组的治愈时间无差异.年龄、吻合技术和糖尿病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或0.01),而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预防性造瘘和术前放疗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结论TME手术常规附加近端肠造瘘并无必要,对少数高危病例可能有价值.单纯经引流管冲洗可治愈大部分吻合口漏,少数病例需行剖腹探查肠造瘘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术后辅助化疗三联疗法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Ⅱ、Ⅲ期(T2N+M0,T3-4N0-2M0期)65例,术前放疗总剂量50~54Gy,术前采用Xelox方案化疗3个疗程,放化疗结束后6~8周根据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采用Forfox4方案辅助化疗6个疗程.结果65例均完成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其中48例行Dix-on’s手术,17例行mile’s手术,保肛率73.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08%,其中伤口感染延期愈合6例,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5例,手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11例,占16.92%.结论新辅助放化疗+TME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三联疗法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中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吻合口瘘目前仍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性应用止泻药物对防止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87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和治疗情况,对预防性应用止泻药物组(A组)、未应用止泻药物且未预防性回肠造瘘组(B组)、预防性回肠造瘘组(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A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29%(5/218),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9.95±1.82)d;B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72%(15/172),其中有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其余患者予横结肠造瘘、局部冲洗引流治疗后愈合,平均治愈时间为(18.58±2.15)d;C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54%(5/197),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0.32±1.91)d.A组及C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χ2=13.028,P<0.001;χ2=12.852,P<0.001),A组与C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3,P=0.816.A组(t=4.127,P=0.001)及C组(t=3.963,P=0.001)的吻合口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A组与C组吻合口瘘平均愈合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7,P=0.725.结论 预防性应用止泻药物能够有效防止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是严重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顸后的重要因素,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因素的探究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4-12-31经我院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7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Dixon术).分别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结果 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53%(48/734).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7.470,P<0.001)、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OR=1.974,P=0.043)、新辅助放化疗(OR=2.667,P=0.011)、预防性造瘘(OR=0.214,P=0.013)、血管侵犯(OR=2.336,P=0.044)与术后吻合口瘘相关.结论 患者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新辅助放化疗、预防性造瘘、血管侵犯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可以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优选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双吻合器技术在41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双吻合器技术的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双吻合器技术对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低位前切除术,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和排便功能进行分析。[结果]41例直肠癌患者中除1例因吻合口出血而改行Miles术,其余均一期吻合成功。术后吻合口瘘2例(4%),术后排便次数增多34例(85%),吻合口狭窄3例(7%),局部复发2例(5%),盆腔内复发2例(5%),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双吻合器技术完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措施及术中处理细节.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0例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中,24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瘘发生率4.7%;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4天~25天(中位8天);该24例患者中,8例(33.3%)行肠造瘘手术,16例(66.7%)行局部置管冲洗引流,配合全身营养支持治愈;无患者死亡.结论:大多数吻合口瘘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痊愈,术中精细操作,确保肠段的血供和无张力吻合是预防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用于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111例局部进展期(T3~4 N0~2 M0)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50 Gy,化疗包括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及不含铂类药物的单药化疗方案。共105例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后2~10周内完成了肿瘤根治性(R0)手术,可进行疗效的病理学评价。结果105例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切缘均阴性,42例(37.8%,42/111)患者成功实施保肛手术;18例临床-影像分期为T4期患者中,15例(83.3%)新辅助放化疗后获得根治性切除(R0)。所有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示肿瘤完全消退15例(14.3%),重度消退26例(24.8%),中度消退40例(38.1%),轻度及无消退24 例(22.8%)。结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TME手术安全可行,可提高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率与保肛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是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优选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双吻合器致吻合口瘘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方法,3年中共应用双吻合器实施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70例,对发生吻合口瘘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示,发生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为571%(4/7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双吻合器吻合安全可靠。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术中止血不彻底及吻合操作不规范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直肠全系膜切除(TME)联合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3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应用TME联合双吻合器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吻合器切除圈完整。术后吻合口瘘2例(2/32,6.3%),神经性膀胱排空障碍2例(2/32,6.3%),切口感染3例(3/32,9.3%),吻合口出血1例(1/32,3.1%)。20例患者随访3~5年,3例肠粘连,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 TME联合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0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6例cT3-4期和(或)N1-2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先行新辅助放化疗6~8周后行LAR术,所有肿瘤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根治性切除、低位保肛手术。根据收集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肿瘤特征、检查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的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整体吻合口漏发生率为 10.3%。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发现吻合口漏的发生在糖尿病、BMI、术前白蛋白、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侧方淋巴结清扫不同的分组中存在差异(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BMI(OR=1.172,95%CI:1.012~1.357,P=0.034),术前白蛋白(OR=1.883,95%CI:1.001~3.993,P=0.037),侧方淋巴结清扫(OR=10.353,95%CI:1.513~70.846,P=0.017)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的血糖水平、BMI指数、白蛋白、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侧方淋巴结清扫等因素相关。对于肥胖、低蛋白血症、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将增高;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