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CV-核糖核酸(RNA)在HCV感染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商丘市中心血站参与体检确诊为丙型肝炎110名患者,HCV检测方面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荧光定量PCR检测,回顾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抗-HCV阳性检出率小于荧光定量PCR对应的HCV-RNA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检验过程中,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能够明显提高丙型肝炎的阳性检出率,为丙型肝炎诊断提供依据,减少漏诊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Ig G水平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载量及肝功能ALT、AST、TBI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Ig G有反应的标本186例,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等肝功能指标。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的HCV-RNA阳性140例,阴性46例,阳性率75.27%。HCV-RNA定量检测阳性(HCV-RNA载量1.0×103IU/ml)的140例患者ALT阳性率达65%,AST阳性率达57.85%,TBIL阳性率达37.14%;46例HCV-RNA定量检测阴性患者ALT阳性率达36.96%,AST阳性率达36.96%,TBIL异常率达39.13%。HCV-RNA定量检测阳性组患者ALT、AST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HCV-RNA阳性率与ELISA法的S/CO值呈正相关(R=0.40,P0.05)。结论:HCV-RNA阳性率与ELISA法的S/CO比值呈正相关,可根据S/CO比值预测HCV-RNA的结果,进而初步预测患者肝功能状况,为丙肝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在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检测的疑似丙型肝炎抗体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采用ELISA(n=52)和观察组采用ECLIA(n=53)。20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值ECLI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测阳性的丙性肝炎病毒抗体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检测出HCV–cAg阳性、HCV–RNA阳性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ELISA及ECLIA在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过程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应用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台山市中医院术前例行检查的血液标本6000份,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金标法两种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6000份血液标本中,72份为阳性。经ELISA检验,结果显示血液标本中60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00%;经金标法检验,结果显示血液标本中55份为阳性,阳性率为0.92%,ELISA检验阳性率高于金标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丙型肝炎诊断中,ELISA检验阳性率比金标法高,具有较强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以有效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出现,临床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为研究对象,并收集CLIA法定量检测抗体阳性标本数据,再应用ELISA方法进行复检。收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CLIA和ELISA检验乙型肝炎的重复性,并比较这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检出率。结果:CLIA的重复性优于ELI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LIA检出HBsAg、HBeAg、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96.67%、95.00%、93.33%,均高于ELISA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二者检出HBsAb、HBeAb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应用CLIA法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其准确性相比ELISA要高。  相似文献   

6.
ELISA法测丙肝抗体假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假阳性情况.方法 ELISA法进行丙肝抗体检测筛选出132例按S/CO和年龄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S/CO<3.8.占总阳性率26.2%;S/CO≥3.8,占阳性率73.8%;其中50~80占84例(63%),50岁以下占48例(47%),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结论 用ELISA法测丙肝抗体存在假阳性偏高问题,临床诊断只能作为筛查试验,阳性不能完全证明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需做确证试验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假阳性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方法:对我站1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为弱阳性的标本,为明确诊断,再次经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并对其中检测结果为假阳性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影响因素。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有很多因素能导致结果为阳性,包括标本内物质干扰、试剂盒抗原不纯、检验过程因素、洗板因素等。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肝抗体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为避免此情况,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程操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复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假阳性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方法:对我站1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为弱阳性的标本,为明确诊断,再次经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并对其中检测结果为假阳性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影响因素.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有很多因素能导致结果为阳性,包括标本内物质干扰、试剂盒抗原不纯、检验过程因素、洗板因素等.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肝抗体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为避免此情况,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程操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复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种疟疾检测方法在疟疾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国际旅行保健中心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疑似疟疾全血标本78例,分别用镜检、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快速检测试纸条法(RDT)进行疟疾检测,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8例患者标本用镜检、荧光定量PCR法和RDT法检测疟疾阳性率,结果分别为71.1%、75.0%、72.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镜检为标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疟疾的灵敏度为92.6%,特异性为68.2%,阳性预警值为87.8%,阴性预警值为78.9%;RDT法检测疟疾的灵敏度为94.4%,特异性为81.8%,阳性预警值为92.7%,阴性预警值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和RDT法可作为镜检法的有效补充,RDT在疟疾快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丙型肝炎采用肝脏酶谱、抗-HCV抗体以及血清HCV-RNA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13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γ-GT、AST、ALT、抗-HCV抗体滴度以及HCV-RNA水平,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观察组132例患者中,同时检测抗HCV抗体滴度和HCV-RNA定量诊断的阳性率为81.06%(107/132),说明抗-HCV抗体滴度和HCV-RNA定量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HCV-RNA水平与γ-GT、AST以及ALT水平则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LT、AST以及γ-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丙型肝炎时,同时检测抗-HCV抗体滴度和HCV-RNA定量能够显著提高检出率。肝脏酶谱的检测,可对肝脏受损状况进行评估,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较利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癌症病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癌症病人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人。观察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体抽取血清样本进行癌胚抗原(CEA)含量的检测。结果:数据分析显示,ECLIA和ELISA的相关系数是0.96,表明两种检测办法都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癌胚抗原的含量;在对血清样本进行均值分析和t检验后,得出P=0.067>0.05,显示ECLIA和ELISA检验CEA的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ECLIA和ELISA都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癌胚抗原的含量,结果一致性较高,在检测癌症病人癌胚抗原(CEA)的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了解乙型、丙型肝炎在我区饮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的流行程度,为政府决策部门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对本区15 646名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抽取血液检测乙肝两对半与抗-HCV。结果:本区饮服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4.64%,乙肝、丙肝病毒重叠感染率为8.54%,不同性别、不同职业间HBsAg阳性率和乙肝、丙肝病毒重叠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丙肝阳性患者中"大、小三阳"比例高于丙肝抗体阴性患者。结论:应继续加强饮服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b)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9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GAD-Ab、ICA,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肽水平,按是否存在GAD-Ab、ICA分组分析。结果2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GAD-Ab阳性率为16.2%(47/291),ICA阳性率为10.6%(31/291),GAD-Ab和ICA全阳性者占4.1%(12/291),抗体阳性组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AD-Ab及ICA测定对糖尿病正确分型、指导临床用药、早期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确认为阳性的60份血液样本为标准,分别对其采用TRUST法和ELISA法进行检测,对比上述两种方法与TPPA法的检测符合率。结果:ELISA法检测阳性率88.3%(53/60),TRUST法检测阳性率15%(9/60),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准确性高于TRUST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洛阳市涧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抗体感染待确诊的72例受检者的血液样品,分别对其行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HIV抗体,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测方式检测出的HIV抗体阳性率。结果:72例受检者经复查后确诊有68例患者携带HIV病毒,其中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5.83 %(69/72)和97.22 %(70/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疑似HIV抗体阳性患者进行诊断检测时,采用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均可,检测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式,或者也可将两者联合使用,对明确个体HIV感染及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与RNA对丙肝的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551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的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141例型肝炎可疑患者的RNA,同时用ELISA法和PCR法检测43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的血清。结果551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HCV抗体阳性率为18.69%,141例HCV—RNA阳性率为31.21%,43例为两者均做的病人,RNA和Ah均阳性的占48.83%,均阴性占16.28%,两者的一致率达65.11%。结论HCV抗体联合HCVRNA检测对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80例患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RPR)进行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通过914例年龄60岁(青中年)患者与366例年龄≥60岁(老年)患者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老年人群梅毒发病的原因及特点。结果:1280例受检者中,ELISA、TPPA、PRR阳性率分别为2.34%、1.72%、1.02%;ELISA阳性14例,TPPA确证11例,ELISA与TPPA检测的符合率为78.57%;年龄60岁与≥60岁人群相比,TPPA、ELISA、PRR阳性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11例梅毒抗体阳性病例中,呼吸内科患者5例、心血管内科患者4例、神经内科患者2例。结论:TPPA法与ELISA法是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但老年人群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偏高,还需慎重考虑老年人梅毒试验的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DM)外周血胰岛相关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并分析其可能的临床意义,为DM患者正确分型、早期预报、提供实时诊断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94例DM患者血清中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Ab)、抗胰岛细胞抗体(ICA-Ab)、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肽水平;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394例DM患者GAD-Ab阳性率为8.62%,ICA-Ab阳性率为6.52%,IAA-Ab阳性率为15.52%。抗体阳性组患者的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抗体阴性组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抗体阳性组中<30岁患者与≥30岁患者的C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AA-Ab、ICA-Ab、GAD-Ab联合检测有助于D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检测方法对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测,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通过使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对2794份相同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人员的血清样品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47份,阴性2747份,阳性率为1.682%,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阳性55份,阴性2739份,阳性率为1.9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阳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阴性的样品有11份,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阴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有19份,经配对χ2检验,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初筛检测HIV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初筛检测结果共同阳性有36份,共同阴性有2728份,总符合率为98.93%。结论提示初筛检测HIV抗体时,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可互相参考,也可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种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ELISA法、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分别测定患儿的MP。结果在71例培养或补体结合试验(CFT)阳性的标本中FQ-PCR阳性率为92%(65/71),DIGFA法MP-IgM阳性率为72%(51/71),ELISA法MP-IgM阳性率为70%(50/71)。FQ-PCR阳性率与ELISA和DIGFA二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DIGFA法阳性率和ELISA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或CFT阴性的43例咳嗽发热患者MP均为阴性。结论DIGFA联合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的特点,可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