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TRIM(tripartite motif)家族因具有相似的N端结构又被称为RBCC家族,其成员在诸多与固有免疫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RIM家族参与宿主的胞内抗病毒作用,其中一些TRIM家族蛋白被认为是病毒的限制因子.最近,TRIM21作为E3泛素连接酶的抗病毒作用相继被报道,其可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内抗病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intracellular neutralization,ADIN)及参与固有免疫通路发挥抗病毒作用,现就TRIM21的结构、表达分布、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DUT(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 nucleotidohydrolase, dUTPase)对RIG-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介导的RLR(RIG-I-like receptors)抗病毒先天免疫的研究。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DUT与RIG-I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DUT对RIG-I介导的泛素化修饰的影响;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验证DUT对RIG-I或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诱导的IRF3二聚化的作用;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RIG-I或SeV介导的DUT对干扰素启动子IFN-β的激活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DUT对SeV诱导的IFN-β转录的影响。结果 DUT与RIG-I相互作用,过表达DUT促进RIG-I或SeV诱导的IRF3的二聚化水平以及IFN-β启动子的活性。此外,过表达DUT也加强了SeV诱导的IFN-β启动子的转录水平,研究结果还表明DUT促进RIG-I泛素化修饰及RIG-I K63泛素化修饰,并且通过与RIG-I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RNF135、MEX3C、TRIM4介导的RIG-I K63泛素化修饰。结论 DUT是RIG-I介导的针对RNA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正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3(TLR3)作?《舅碦NA识别受体在机体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TLR3识别配体后通过含TIR结构域的转接蛋白(TRIF)途径活化转录因子NF-κ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诱导炎症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并介导炎症反应,同时诱导I型干扰素的释放,介导抗病毒天然免疫。在一些病毒感染中TLR3通过诱导组织损伤介导病毒的扩散从而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部分肿瘤细胞也表达TLR3,活化的TLR3介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提示TLR3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关键词] Toll样受体3;信号转导;病毒;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的调控,去泛素化也广泛参与其中。去泛素化酶在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复杂,宿主自身去泛素酶可以调控机体抗病毒天然免疫,进而调控病毒增殖;相反,病毒编码的去泛素化酶能够抑制抗病毒免疫反应,促进病毒的复制。此外,去泛素化酶还可以调控感染细胞死亡,进而影响病毒复制。通过小分子抑制剂等对去泛素化酶进行干预,可增强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力,在临床感染及肿瘤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TRIM(tripartite motif)蛋白是一类含有RING结构域的蛋白质,在人类中发现超过70种,还有许多新成员正在研究中.这类蛋白除了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形态发生和细胞凋亡.也在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和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TRIM25能够泛素化病毒RNA受体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IG-Ⅰ)的N末端,这种改变能够激活RIG-Ⅰ与其下游配体结合参与线粒体抗病毒信号通路(MAVS).这个过程直接引起I型干扰素(IFN)的产生从而抑制病毒复制.近来的研究发现甲型流感病毒能够靶向结合TRIM25,使其抗病毒的功能失效从而抑制宿主的干扰素活性.本文对TRIM蛋白在抗病毒防御机制中的功能以及一种流感病毒通过靶向结合某种TRIM蛋白而产生的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作为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一旦其调节发生异常将会导致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新陈代谢疾病、肿瘤等。磷酸化、泛素化等转录后修饰可调节NF-κB信号通路。E3泛素连接酶在泛素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TRIM(Tripartite motif)蛋白是E3泛素连接酶中RING家族成员,由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编码的具有泛素连接酶(ubiquitin-ligase enzymes 3,E3)活性的ICP0(infected cell protein 0)蛋白是病毒由潜伏期进入裂解复制期的关键作用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ICP0能够直接降解多种细胞组分,阻碍细胞多种固有免疫和先天性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ICP0的E3泛素连接活性在对抗宿主免疫反应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ICP0在裂解性复制中靶向降解宿主SUMO(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化修饰的抗病毒蛋白、阻碍宿主干扰素抗病毒途径和DNA损伤反应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8.
天然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进而启动天然免疫反应、帮助机体清除入侵病原体。视黄酸诱导基因1(RIG-1)样受体(RLR)是PRR中具有DEx D/H-box RNA解螺旋酶结构域的一类受体,目前发现的RLR包括视黄酸诱导基因1(RIG-1/DDX58)、黑素瘤分化相关分子5(MDA5/IFIH1)和遗传学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GP2/DHX58)。它们参与多种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如抗病毒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病毒的寡聚核糖核苷酸,激活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IPS-1/VISA/cardif)]等关键接头分子,最终导致转录因子干扰素诱导因子3(IRF3)和核因子κB(NF-κB)活化,诱导1型干扰素和炎性细胞因子,从而介导宿主抗病毒免疫。本文重点阐述RLR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识别RNA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验证人源TRIM69蛋白是否具有催化多聚泛素链形成的活性.方法 把人源TRIM69基因构建到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经过转化、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TRIM69纯化蛋白,通过细胞外泛素化实验分析其是否具有催化多聚泛素链形成的活性;另外构建了TRIM69基因的全长、RING结构域的点突变、以及RING结构域截短序列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瞬时转染293T细胞或稳定表达泛素的HeLa细胞株,通过免疫沉淀结合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其是否具有催化多聚泛素链形成的活性.结果 泛素化分析实验表明TRIM69具有催化多聚泛素链形成的活性并且其活性依赖于它的RING结构域.结论 成功鉴定了人源TRIM69蛋白具有催化多聚泛素链形成的活性,为进一步证明其是一个新的E3泛素连接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Skp1-Cullins-F-box蛋白复合物(SCF复合物)E3泛素化连接酶是最大的泛素化连接酶家族成员,该蛋白复合体可以促进多种蛋白通过泛素化降解,对细胞周期、DNA复制等多种生物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SCF E3泛素化连接酶在人类肿瘤中的异常激活可以诱导细胞无限制的增殖和基因组的不稳定,因此,E3泛素化连接酶复合物成员可以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文主要介绍SCF E3泛素化连接酶作为抗癌药物的靶点和新型肿瘤抑制剂MLN4924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Ⅰ(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Ⅰ,RIG-Ⅰ)是细胞内重要的固有免疫受体,能够识别病毒双链RNA,启动抗病毒免疫应答,从而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作用。RIG-Ⅰ活性受泛素系统,包括各种泛素酶、泛素链及其他因子的严格调控。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新的E3泛素酶成员参与抗病毒调控,其作用机制和效应各不相同。围绕不同E3泛素酶如何对RIG-Ⅰ进行精确调控以及泛素链活化RIG-Ⅰ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推进了对RIG-Ⅰ泛素化调控的认识,本文对此综述。  相似文献   

12.
Skp2蛋白属于F-box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SCFSkp2 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中负责对底物的识别。Skp2介导许多蛋白通过泛素化依赖的蛋白酶体途径进行降解,其中包括P27、P21等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研究发现Skp2的过表达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其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是一种介导胞内DNA诱导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接头蛋白,在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入侵病原体的DNA,将信号传递给STING,导致TANK连接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和干扰素调控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磷酸化,从而促进Ⅰ型IFN的上调表达,进而抑制病毒复制。文章介绍了STING分子的结构、转导通路以及分子调控机制,重点概述STING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病毒对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以期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泛素结合酶UbcH10(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s,UbcH10)又称周期蛋白选择性泛素载体蛋白E2-C,属于泛素结合酶E2家族的成员[1],是肿瘤相关的泛素结合酶[2].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中,E2蛋白的作用将来自E1活化酶的泛索转至具有E3连接酶活性的特异的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泛素化的靶蛋白被26s蛋白酶体识别而降解[3].  相似文献   

15.
抑癌蛋白泛素化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NEDD4-1介导的PTEN泛素化与Cowden综合征密切相关,Livin介导的Smac/DIABLO泛素化,以及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转录因子E4F1等介导的P53泛素化均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期研究表明,这些介导抑癌蛋白泛素化的新分子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天然免疫分子APOBEC3G蛋白酶是一种胞苷脱氨酶,是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的新成员,参与宿主抵抗病毒入侵的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具有较强的广谱抗逆转录病毒能力。APOBEC3G抗逆转录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已成为机体固有免疫研究新靶点,为机体固有免疫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由于APOBEC3G可能在基因超突变、病毒脱衣壳、HBV RNA的逆转录、HBV DNA复制、HBV DNA核壳化等多方面影响HBV复制,所以研究APOBEC3G的抗病毒作用是治疗HBV感染的研究重点,也有可能对其他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并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病毒能否在细胞内生存和复制取决于宿主的抗病毒机制.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作为机体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在获得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活化前,发挥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8.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在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LRs也参与了天然免疫系统对病毒的识别,同时它在病毒感染及其转归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TLR3、TLR4、TLR7、TLR8、TLR9等TLRs可识别特异性蛋白、DNA和RNA等病毒源性分子,启动胞内抗病毒信号传导机制,通过一系列转接蛋白和转录因子,介导了以干扰素反应为主要机制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同时也参与调控针对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此外,某些病毒具有针对TLRs的免疫逃逸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RIG-Ⅰ样受体(RIG-Ⅰ-like receptors,RLRs)属于DEx D/H box RNA解旋酶家族,在胞浆中感知RNA病毒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介导下游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的活化,启动机体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Retinoid acid inducible gene I,RIG-  相似文献   

20.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感染.在免疫正常的个体,CMV感染大多表现为无症状或亚临床型感染,但在一些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人群如胎儿、婴儿、免疫功能不全或缺陷个体则可引起严重疾病.病毒入侵机体,天然免疫应答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天然免疫应答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做出反应,主要依赖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病毒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如病毒蛋白、核酸),从而引起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最终引起转录因子的活化,进而使I型干扰素和炎性因子表达增加,产生免疫和炎性反应.天然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有效的复制首先要躲过天然免疫应答的清除,而病毒感染的最终结局取决于宿主与病毒之间的“力量”角逐.机体多种天然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巨细胞病毒,从而启动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发挥抗病毒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