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正在街头早点中,老家济宁的糁汤可谓鲜香独到。外地客人来此游玩,是要去早点铺子喝上一碗的,即便盛一勺入口,也会满口生鲜。《说苑·杂言》中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庄子·让王》载:"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礼记·内则》曰:"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  相似文献   

2.
荠菜味之鲜美胜过园种蔬菜,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对它就特别偏爱,他在诗中赞道:“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  相似文献   

3.
荠菜味之鲜美胜过园种蔬菜,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宋代名诗人陆游对它就特别偏爱,他在诗中赞道,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  相似文献   

4.
荠菜,又称“报春菜”,是野蔬中的佳品。阳春三月,正是采食荠菜的好时候,荠菜味之鲜美胜过园种蔬菜。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对它就特别偏爱,他在诗中赞道:“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到了“春来荠美忽忘归”的程度。清代郑板桥也题有“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的佳句。  相似文献   

5.
说羹     
说羹王和政古诗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羹是古代的雅称,羹是和味的汤。吃饭没有汤,饭就难咽下去。清代文人李渔在其所著《闲情偶记》中说:“饭犹舟也,羹犹水也;舟之在滩非水不行,与饭之在喉非汤不下,其势一也”。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古以前火的发现和...  相似文献   

6.
冰消雪融,大地回春。在广阔的原野上。到处长有开白色小花的野菜,它就是人们十分喜食的荠菜。南宋大诗人陆游吟诗赞誉道:“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题画诗云:“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以荠菜为主,配用鲜嫩的竹笋、鸡肉,即可做出早春特有的时令佳菜。  相似文献   

7.
古代的美食家如苏东坡、陆游、曹雪芹等,他们不但精于品尝,也精于烹调。例如苏东坡,有人认为他的烹调经验和技术水平,连专业厨师也不能不佩服。他经常挽袖下厨,烹制菜肴,待客自娱,因而他的一些烹饪理论颇有独到的见地,东坡羹就是他的得意之作:他不用鱼肉五味,而以蔓菁、芦菔、荠菜等揉洗去汁,下菜汤中,入生米为糁,加少许生姜,以油碗覆其上,烧饭为常法,饭熟、羹亦烂。此羹的妙处是有自然之甘。在黄州,他给孟亨之的信  相似文献   

8.
"老住湖边一把茅,时沽村酒具山药""从此八珍俱避舍,天苏陀味属甜羹"——宋·陆游山药色泽白润,入口滑爽,味淳淡而略甘。各地称谓不尽相同。古时齐鲁称山芋,吴越称土薯,秦楚称玉延,隋代以前称薯蓣。说来有趣,与薯蓣同音的豫、曙两字恰是唐、宋王朝两位  相似文献   

9.
秋冬之际,似玉如脂的芋头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时鲜美味。芋头俗称毛芋、芋艿,属天南星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起源于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南部。中国种植芋头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就有“君子攸芋”的诗句。芋头作为蔬菜或杂粮,在古代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受到人  相似文献   

10.
淡味养生谈     
传说,京城有一位名厨师,他擅长烹一款“羹”,博得南来北往食客的赞赏。后来,他收下一徒,传授了众多菜品做法,唯独没有教徒如何做羹。晚年,回乡之前,徒问“:做羹有何要领?”师答曰:“料精、汁浓、味淡,切记一定要味淡!”何以要味淡?《说文》讲“:淡,薄味也。”淡是相对于浓、厚、重而言的。如果将淡味称做味型,那么浓味、厚味、重味岂不也就相应是味型了?这就显然不妥。淡味,中药学称其为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咸并列,就饮食养生来说,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淡味与养生,是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  相似文献   

11.
肖峰 《健康》1996,(10)
雪玉的父亲最近退休了。起初,父亲还帮助雪玉小两口做些家务事,可渐渐地,家务活不肯做了,而且脾气还越来越糟,动辄就发火,不是指责雪玉他们不孝顺,就是埋怨小两口不知节俭。雪玉见父亲斥责自己,也往往不服气,于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越闹越僵,双方为此都很苦恼。 人到老年,由于生理上的衰老,会引起心  相似文献   

12.
赛蟹羹     
正赛蟹羹又名宋嫂鱼羹,这道江浙名菜据传起源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厨师不断的研制提高。宋嫂鱼羹的配料更为精细讲究,制成的鱼羹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故有赛蟹羹之称,是闻名遐迩的杭州传统风味名菜。  相似文献   

13.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道出了荠菜与春天的关系。而爱国诗人陆游的”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更是点明了荠菜的味美香浓。  相似文献   

14.
芋艿即芋头,历史上最早叫"蹲鸱",<汉书>中称"芋魁".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芋艿作为盘中佳肴."香饭青菰米,嘉蔬紫芋羹"便是唐代诗人赞吟芋艿的诗句.苏南地区有许多家庭,逢年过节的餐桌上常摆满一盘味鲜香溢的芋艿,以示"岁岁有余(芋)",讨个吉利.  相似文献   

15.
淡味与养生     
传说,京城有一位名厨师,他擅长烹一款“羹”,博得南来北往食客的赞赏。后来,他收下—徒,传授了众多菜品做法,唯独没有教徒如何做羹。晚年,回乡之前,徒问:“做羹有何要领?”师答曰:“料精、汁浓、味淡,切记一定要味淡!”    何以要味淡?《说文》讲:“淡,薄味也”。淡是相对于浓、厚、重而言的。   淡味,中药学称其为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咸、并列,就饮食养生来说,“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  淡味与养生,是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以后,出于对浓厚之味的厌恶而加以否定的。其实,…  相似文献   

16.
<正>芋头,一种很常见但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材。芋头的营养价值和土豆的区别在于,芋头的淀粉颗粒比土豆要细,比较好消化,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可以促进食欲;此外,秋季天气慢慢变得干燥,人的食欲也开始变大,平时身体比较肥胖的人可以多吃些芋头。因为芋头中食物纤维素能够让人产生一种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7.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道出了荠菜与春天的关系。而爱国诗人陆游的"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更是点明了荠菜的味美香浓。荠菜,又名野荠、野菜、地菜、护生草,鸡心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  相似文献   

18.
芋头又叫毛芋、芋艿,为天南星科植物。原产东印度、马来半岛的沼泽地区,我国南方种植较多。根据母芋和子芋的生长习性,芋头可分为多子芋、魁芋和多头芋三类。芋头富含淀粉,既可当菜食用,又能作粮充饥。《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颜师古注"蹲鸱谓芋也,其根可食,以充粮,故无饥年";陆游的"陆生昼卧腹便便,叹息何时食万钱?莫诮蹲鸱少风味,赖渠撑  相似文献   

19.
“宋嫂鱼羹”,又名“赛蟹羹”,是杭州流传已久的一道名菜。 宋嫂鱼羹一般是用鳜鱼(又称桂鱼)活杀洗净后斩头去尾,加作料入锅蒸熟,再取出鱼肉,剔除皮、骨,弄碎,在原汁卤中放入火腿丝、笋丝、香菇丝、蛋黄、葱、姜、绍兴黄酒、醋、鸡汤等烹调而成。菜的特点是色泽黄亮,肉嫩汁鲜,入口滑润,味似蟹羹,是鱼菜中佳  相似文献   

20.
宋黎胜 《健康博览》2012,(11):17-17
不久前,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了120救护车送来的一位因误食滴水观音中毒的孩子。以为是芋头,一口下去差点出人命患儿,13岁,其父亲喜欢养花种草,家里摆满了各种花卉盆景,有一盆叫"滴水观音"的植物,赵先生特别喜欢,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