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呼吸功能指导对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间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行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指导基础上采用围术期呼吸功能指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指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患者舒适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秒最大呼气量和1秒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患者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行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围术期呼吸功能指导干预,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呼吸状态,改善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简易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肺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70例肺癌患者,术前行吹气球、快速步行等简易呼吸功能锻炼方式,观察锻炼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经过简易呼吸功能锻炼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肺活量(FEV1)、最大呼吸峰流速(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较锻炼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频率(BF)较锻炼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潮气量(VT)与锻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简易呼吸功能锻炼方式可改善肺癌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适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术中并发症.方法:选取NSCLC患者86例,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各43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组数和个数、疼痛评分、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115.52±22.15) ml vs (205.62±28.21) ml]、痛疼评分[(4.49±1.21) vs (6.24±2.02)]、术后第一天引流量[(320±120.23) ml vs (541±150.91) ml]、下床活动时间[(1.23±0.76) d vs (2.38±0.71) d]及住院时间[(8.28±2.17) d vs (14.31±1.5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145.62±27.26) min vs (142.12±32.41) min]、清扫淋巴结组数[(5.41±1.21) vs (6.02±0.98)]和清扫淋巴结个数[(14.26±2.18) vs (14.58±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VATS治疗NSCLC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且患者疼痛轻,是NSCLC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55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方位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55例患者中,52例患者顺利完成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成功率为94.6%。5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7±59)min,术中出血量为(113±48)ml。术后自觉切口痛感均较轻,术后12h的VAS疼痛评分为(3.5±2.7)分,术后1d内均可下床活动,术后4d内胸腔引流管均拔除且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术后住院时间(5.2±2.6)d,出院时手术侧肩关节活动范围与手术前一致。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2%。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开胸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淋巴结清扫情况.方法:选取赤峰市第二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2例,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行开胸肺癌根治术6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20.6±24.1) min,短于开胸组的(146.3±21.2) min,术中出血量为(210.82±132.62) ml,少于开胸组(252.83±176.45) ml;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术后无大出血及再次手术止血的患者,未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及脓胸,开胸组术后一例死于肺栓塞.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的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2.19±6.10)枚和(11.35±7.10)枚,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创伤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在淋巴结清扫上可以达到与开胸手术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曾敏  刘焕  林称意  张军  原野 《现代肿瘤医学》2017,(12):1918-1920
目的:研究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技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我科收治的169例周围型肺癌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一组为单操作孔手术组,另一组为双操作孔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操作孔患者的手术时间(1.92±0.43) h、淋巴结清扫数(15.4±6.2)与双操作孔患者无明显差异;而术中出血量(184.4±25.8) ml、术后引流量(157.4±38.5) ml、术后住院时间(6.5±1.6) d、疼痛NRS评分(2.31±0.45)明显低于双操作孔组单操作孔患者术后肺部感染(6.4%)、肺不张(3.8%)、支气管胸膜瘘(0%)并发症发生率与双操作孔患者无明显差异,而切口感染发生率(1.3%)明显小于双操作孔患者.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无差异的同时,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没有增加,是治疗周围型肺癌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重过重型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循环特点。方法 总结 1196例肺癌手术病例 ,用 χ2 检验、t检验方法对其中 2 2 1例体重过重型患者与 715例体重正常型患者进行比较研究 ,分析体重过重型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循环特点。结果 体重过重组中最大通气量 (MBB)、气道阻力 (Raw )、比气道传导率 (SGaw)、最大呼气流量 (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75 %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 (V75)及心电图、血压、血胆固醇、血糖的指标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 (P <0 .0 5 ) ,体重过重组的功能残气量(FRC)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 ( 3 .46± 0 .87vs 3 .63± 1.17,P <0 .0 1) ,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MMEF)、5 0 %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 (V50 )及 2 5 %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 (V2 5)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体重过重型肺癌患者组术后发生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度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体重过重型肺癌患者可能存在大气道阻力增高、部分肺泡萎陷及呼吸肌功能下降 ,使其发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上升 ;而心脏负荷的加大及部分肥胖患者术前即有的合并症可能是其术后循环系统并发症相对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泽树  杜波  杨建国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6):607-608,61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适应症。方法所有患者均在3个微小切口非直视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行左肺上叶切除术5例,左肺下叶切除术7例,右肺上叶切除术6例,右肺中叶切除术3例,右肺下叶切除术5例。结果术中无中转开胸、无二次手术、无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者。手术时间为(163.07±20.83)min,出血量(255.77±51.83)ml,术后引流量(348.04±39.13)ml,术后住院时间(9.96±0.82)天。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1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而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肺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自2016年01月至2016年10月I期或IIa期肺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开胸组(TTS组)和胸腔镜组(VATS组)各3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两组术前及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比较两组间免疫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VATS组与TTS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疼痛评分方面,VATS组明显优于TTS组(P<0.05)。VATS组与TTS组术前1天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TTS组的CD3+T、CD4+T/CD8+T比值、NK细胞较VATS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第3天、第5天,VATS组CD3+T、CD4+T、CD4+T/CD8+T比值,较TTS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与肺癌术后免疫功能变化相关,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更小,且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结合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胸腔镜围术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低体温概率、气管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内,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入住ICU比例、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卡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娜  马冬  郭伟  于耀洋  张国庆  关耀武  周晓丽 《癌症进展》2021,19(19):2040-2043
目的 研究手术室细节化管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8年3—9月的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72例)采用常规护理化管理模式干预,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干预,作为观察组.持续干预2个月,观察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心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心率均降低,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LVESD、LVEDV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7天,两组患者IgA、IgM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化管理模式可明显促进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心功能,减轻术后免疫抑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黄诚  周小昀  何嘉  李单青 《癌症进展》2018,16(6):702-704
目的 研究全胸腔镜手术对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术后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合并COPD患者(全胸腔镜组)和96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肺癌合并COPD患者(开胸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发热)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胸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胸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合并COPD患者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应激反应、停药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超前镇痛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注射布托啡诺20 μg/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25、CY211和EGF水平均较术前改善(均P <0. 05);两组患者CEA、CA125和CY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25、CY211和EGF阳性率均较手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CEA、CA125和CY21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EGF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EA、CA125、CY211、EGF及肺功能,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镇痛知识掌握评分、疼痛评分、疼痛程度和治疗依从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镇痛知识掌握评分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地控制肺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疼痛情况,增加其治疗依从性,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胸腔镜患者术中风险因素与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术中护理环节存在的风险,给予预见性的护理与指导措施。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肺癌患者胸腔镜术中风险因素,给予预见性的护理配合措施,不断完善护理方案,可在同等时间内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行单孔胸腔镜Ⅰ-Ⅱ期肺癌根治术3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66±24.8) min,术中出血量(204.5±96.1) 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9±2.5) d,术后住院时间(7.9±2.4) d。结论:单孔胸腔镜治疗Ⅰ-Ⅱ期肺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