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只采用中药内服方法。两组治疗30天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酒渣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峰 《光明中医》2008,23(8):1102-110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48例酒渣鼻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酒渣鼻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对照组单纯口服西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1.5%,疗效显著。结果: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酒渣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敷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外敷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外敷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敷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6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愈显率为7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针刺和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方法: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结论:采用针药配合推拿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组、中药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耳压、针刺、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纽总有效率94.2%,针刺组和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8.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压疗法治疗失眠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荨麻疹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飞  王健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2):22-23
目的:比较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与单纯针刺法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观察病例分为单纯针刺组(对照组)46例和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组(治疗组)5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组痊愈34例(64.2%),显效11例(20.8%),有效4例(7.5%),总有效率92.5%;单纯针刺组痊愈13例(28.3%),显效8例(17.4%),有效15例(32.6%),总有效率78+3%;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荨麻疹痊愈率及起效时间优于单纯针刺组。本疗法疗效显著,内外调和,标本兼治。立竿见影,应手取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52例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炎止痛支持疗法对照组,及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组,20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及78.6%,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启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点刺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9例,采用针刺配合点刺放血治疗;对照组68例,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1%,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配合点刺放血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配合针刺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肛周湿疹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坐浴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用派瑞松治疗并作疗效比较分析。疗程为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中药坐浴配合针刺对肛周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晦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面神经麻痹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中药熏蒸组42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针刺中药内服组44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针刺中药熏蒸组总有效率为97.6%,针刺中药内服组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针刺中药内服治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溶石排石汤(自拟)结合针刺、耳穴压豆综合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溶石排石汤结合针刺、耳穴压豆综合治疗40例,并与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溶石排石汤治疗30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经戈。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配合针刺、耳穴压豆综合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醒脑开窍法针药治疗脑梗塞并发癫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梗塞并发癫痫的病人为数不少,观察针灸醒脑开窍法,并配合中药化痰通络治疗继发性癫痫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加中药)和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加中药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73.3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呃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推拿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湿敷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应用推拿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湿敷方法治疗,对照组28例用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湿敷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针刺配合中药熏敷疗法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潘志强  蔡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2,(23):53+55-53,55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走罐治疗周围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80例确诊为周围面瘫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针刺走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走罐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配合针刺走罐治疗优于针刺走罐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内服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针刺及口服中药,对照组6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美洛昔康,2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配合治疗颈性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给予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多潘立酮、盐酸氯丙嗪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与针刺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与针刺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自拟方中药健胃合剂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中成药三九胃泰冲剂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x^2=9.01,P〈0.01)。结论中药健胃合剂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杀死幽门螺旋杆菌,促使萎缩的腺体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