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出血性疾病指正常止血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异常情况,由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凝血机能障碍所引起,表现为自发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由于止血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急诊出血的患者更易造成诊断上的疏忽或延误,因此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出血患者必需基于对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迅速发展,血栓与止血试验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普及面越来越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凝血试验的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加强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现将实验中影响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迅速发展,血栓与止血试验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普及面越来越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凝血试验的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加强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现将实验中影响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常用止血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勤奋  李佩  陈字 《上海医药》2009,30(9):394-396
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止血机制(包括血管、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自发性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出血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数出血应先采用压迫、缝合、结扎或电凝等措施进行止血,无效时可考虑给予止血药。正常的止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等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调节和平衡。临床应用的止血药物,或是通过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来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异常是复杂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因素,各种因素之间也有相互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止血药物方能奏效。滥用止血药或凝血药不仅是浪费,有时还会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造成血栓形成或加重出血现象,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冯培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422-3423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推广和使用,检测各种血细胞参数快速、准确,给临床提供了有诊断价值的数据。血小板计数在临床上作为有无出血倾向的一项指标,在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自动血凝仪以其准确、快速、灵敏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的实验监测。由于许多凝血因子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常温下常容易失活;而凝血/止血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影响其实验的因素很多。因此,做好以下环节的全程质量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 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检查。目前用于出凝血疾病检验的项目日益繁多,但是这些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各不相同,其相互之间差别较大,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如何选择合适的  相似文献   

8.
血栓性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动脉血栓性疾病是脑动脉、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的慢性疾病。心脑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增多,已成为全球疾病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它们的共同病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量循证医学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多个血管的动脉血栓病,在不同的器官引发临床症状。发现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外周血管病有交叉、重叠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并总结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方法。方法将30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其实行系统化针对性治疗,观察其急诊诊断率。结果 30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急诊诊断治疗有效率均达到90.0%以上。结论在现有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上,不懈的探索、创新、改变,将会提高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正>出血性疾病是临床内科常见的急症。1年来,北安市黑龙江省第三医院应用立止血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患者8例,经临床观察,其止血迅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回顾历史,了解历代医家对血栓性疾病的认识,再通过血栓疾病病因,病机的综合与归纳,来掌握其因果关系。同时,运用逐瘀通脉胶囊加味,来治疗血栓性疾病。结果以逐瘀通脉胶囊为主,有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加味来治疗血栓病疾病,可以达到血质改善,血液循环畅通无阻,促进脂质分解代谢,溶解血栓及脂肪斑块,修复血管内膜,最后达到全面治疗血栓性疾病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溶栓疗法新进展血栓病,特别是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重要脏器的血栓性疾病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血栓病的治疗大致分成预防血栓形成的抗血小板疗法和抗凝疗法,及以清除血栓为目的的溶栓疗法。各种溶栓剂从第1代开发到第4代,目前以第3代溶栓剂的临床应用最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病的分子机制,概述国内临床将其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研究及在防治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提示应用小剂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新仪器和新方法不断出现,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多发病谱的改变,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CVD成为人类的主要病死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血小板又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栓形成的生理病理机制中的主要环节,同时,多项血栓病诊断试验用于临床血栓和出血性疾病的研究,人们对凝血过程及血栓形成的本质有了更  相似文献   

15.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简称凝血四项,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它的准确检测对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初步诊断、指导临床用药、患者术前准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中发现有一些因素常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凝血分析仪和血液黏度计产品标准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无论凝血分析仪还是血液黏度计产品,都是临床检验的重要仪器,能够完成对人体凝血机制和血液黏度的检测,对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仪器性能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治疗和病人的生命安危。就北京来说,生产这两类仪器的企业有十几家,产品达十几种,有的已经上市,有的正在研究开发和准备申请上市。  相似文献   

17.
以酶免法检测32例血栓病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ACA)。ACA阳性率为40.6%,ACA-IgG28.1%,ACA-IgM 12.5%。结果提示ACA是一种敏感的标志物,可做为血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是出血性疾病和术前筛查的指标,对临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的监测有着重要价值,FIB也是急性时相反应因子。测定FIB的方法有多种,结果也有差异。本文应用Clauss法和凝血酶原时间(PT)-FIB演算法测定FIB的含量,并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出血是目前临床抗栓药物防治最主要、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有关凝血因子XI(FXI)与血栓性疾病发生相关的临床资料、FXI基因敲除动物或抑制FXI的抗栓实验均表明FXI是出血风险小的抗栓防治新靶点,针对FXI靶点的抗栓药物出血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曾忠荣 《中国药师》2009,12(11):1644-1646
溶栓药物是指作用于血栓形成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使血栓溶解,达到开通血管作用的药物。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常见的血栓性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静脉栓塞等。自从1959年Fletcher等首次静脉应用链激酶(Streptokinase,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获得成功,溶栓药物成为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里程碑。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发展,溶栓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本文通过CHKD检索,参阅了1994~2009年国内相关文献,综述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