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昌平区2006年麻疹和风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昌平区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实验室诊断符合率和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提高麻疹、风疹的病例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标本中麻疹或风疹IgM抗体。结果:2006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75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55例,实验室诊断符合率为31.4%,在其余麻疹IgM抗体阴性的120例病例中检出风疹IgM抗体阳性34例,检出率为28.3%。检测风疹疑似病例血清172例,检出风疹IgM抗体阳性75例,实验室诊断符合率为43.6%,在其余风疹IgM抗体阴性的97例病例中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3例,检出率为3.1%。麻疹、风疹疑似病例与实验室诊断病例的发病时间均集中在3~6月份;年龄均以20~24岁组最多;外地户籍和无疫苗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的麻疹和风疹病例占80%以上。结论:我区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阳性符合率为31.4%,低于国内相关报道[1]。风疹实验室诊断阳性符合率为43.6%,与国内相关报道相同[2],存在误诊漏诊现象;外地户籍和无疫苗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的麻疹和风疹病例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2.
2006年合肥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对331例RFIs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5.62%,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3.60%.在出疹后4~14 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麻疹IgM阳性病例≥20岁组阳性数最高(33.11%);风疹IgM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13~19岁自(64.4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31例,占20.53%;无免疫史的40例,占26.49%;免疫史不详者80例,占52.98%[结论]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采血与检出率密切相关;麻疹患者与风疹患者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但未经实验室诊断极易发生误诊;应加强实验室监测,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扬州市2008-2010年麻疹、风疹实验室检测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疑似病例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采集发热出疹疑似病例血清490份,其中散发病例465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66例(36.0%);风疹IgM抗体阳性83例(18.0%)。暴发病例3起25份,其中16份风疹IgM抗体阳性,确认均为风疹暴发。全市8个县(市、区)间麻疹确诊病例数有统计学意义,麻疹、风疹发病均有明显季节性,麻疹发病高峰2~7月,风疹3~6月;不同年龄组麻疹、风疹确诊病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8-2010年全市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全市均有流行。今后应针对麻疹发病高峰,对高危地区和重点人群进行强化免疫,控制并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太原市720例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更好的开展麻疹监测工作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标本中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太原市2000~2006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720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399例,实验室诊断符合率为55.42%。麻疹IgM抗体阳性者中,>18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在太原市3~5月份是麻疹发病高峰,小店区发病人数最多。2004~2006年从256例血清中检测出风疹IgM抗体阳性113例,阳性率为44.14%。结论:2000~2006年太原市大年龄组麻疹发病人数最多。风疹是干扰麻疹诊断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应提高麻疹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提高人群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3年合肥市庐阳区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30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8.18%,风疹为8.18%。麻疹IgM阳性病例中≥18岁组最多(占45.16%),风疹IgM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12岁组(占96.30%)。麻疹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6月,风疹主要集中在1-5月。93例麻疹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占18.28%,无免疫史占46.24%,不详占35.48%。结论应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免疫接种质量,重视人群的免疫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成都市2009-2012年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市2009-2012年麻疹疑似病例监测资料,用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成都市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1285例合格血标本,检出麻疹IgM阳性363例,占28.25%,风疹IgM阳性244例,占18.99%。1-12月每月均有麻疹和风疹阳性病例,但有明显的季节性,麻疹IgM阳性以8月龄和≥15岁人群最多,风疹IgM阳性以2岁以上人群最多,有明确免疫史的疑似病例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无免疫史和不详的病例。结论免疫史0剂次和不详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提示要继续加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有必要对育龄期妇女及集体单位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来降低麻疹发病率,进而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的IgM抗体,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消除和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结果 2005-2009年五年间,收集2 279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22%,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542例,阳性53例,阳性率为9.7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与有免疫史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比率为2.35:1。2008年为发病的高峰。不同采血时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病高峰为春夏季节。麻疹阳性病例呈低龄化趋势。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显著下降,在麻疹高发前期适时定期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应大力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区2011年麻疹与风疹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时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 2011年检测2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均为阴性;检测209份风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116份,阳性率为55.50%。风疹以暴发居多,年龄主要分布在15~25岁组,季节多集中在4~6月。出疹后4~28d采血的IgM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风疹病例无免疫史或者免疫史不详的占89.00%。结论加强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聚集场所风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加大消毒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定西市2014—2018年疑似麻疹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 IgM 抗体检测。结果 2014—2018年定西市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730份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86份,阳性率为26.85%,麻疹阳性检出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0岁组(46.51%),其次为<8个月组(42.65%);麻疹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3~7月份,各月间麻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阳性病例占麻疹阳性病例的比率最高(71.43%)。结论 开展麻疹、风疹监测和检测可及时了解麻疹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兰吉  张海滨  罗永松 《职业与健康》2011,27(7):716+841-F0002,F0003
目的对2010年秦皇岛市麻疹疑似病例进行lgM抗体检测,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计划免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捕获试验(Capture—ELISA)方法,检测麻疹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麻疹IgM抗体、风疹IgM抗体。结果2010年该市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210例,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35例,风疹IgM抗体阳性30例。麻疹、风疹发病主要集中在5、6月份,麻疹共发病89例,占65.93%。风疹共发病25例,占83.33%。麻疹病例以1岁及以下组最多(69例,51.11%)。结论4岁以下儿童为麻疹的高发人群,其中1岁及以下婴儿患病率最高,提示母体抗体的保护作用不足。疑似麻疹的病例中有一部分是风疹病例,因此进行IgM抗体检测可以为科学鉴别麻疹与风疹,及时有效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麻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订麻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 2012年该区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241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11例,阳性率为46.06%;风疹IgM抗体阳性38例,阳性率为15.77%;其中有4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阳性。麻疹阳性年龄主要分布于20-30岁年龄和8个月-10岁以下年龄,其次是8个月以下婴儿。流行高峰后移至5-9月份。风疹阳性年龄20-30岁组最高,其次为30-40岁组。流行高峰在3-6月份。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与血清采集时间有密切关系。出疹4天后采集的血清标本IgM抗体阳性率(麻疹49.75%、风疹18.27%)明显高于3天内(麻疹为29.55%、风疹为4.55%)。麻疹、风疹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不详者占88.29%和92.11%。结论建议对重点人群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提高免疫接种率,开展查漏补,麻疹初免年龄应适当提早。提高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采集率。同时也需要加强风疹的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控制风疹疫情的蔓延,并进一步加强麻疹、风疹及其他出疹性疾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冯丽梅  黄健 《现代医院》2013,13(5):151-153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检测情况,为防治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广州市白云区2009~2012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检测血液标本745份,麻疹IgM抗体阳性246份,总阳性率为33.02%,风疹IgM抗体阳性90份,总阳性率为12.08%,各年度麻疹、风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风疹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主要分布在7岁以下年龄组,占总数的77.24%;风疹主要分布在15~39岁年龄组占总数的74.44%,麻疹、风疹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风疹发病时间都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夏季高发。麻疹6~7月为发病高峰;风疹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3~8月份,占全年的96.67%。结论 2012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明显回升应引起重视,麻疹发病以儿童为主,风疹以青年居多。加强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乡市近些年麻疹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新乡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 778例,年均发病率为8.04/10万,2005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3~6月为发病高峰,2007年和2009年1~4月为发病高峰,2010年强化免疫后无病例报告;6岁以下儿童是麻疹发病主要人群。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17.78%;全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8月龄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分别占28.50%、40.17%。结论常规免疫接种率不高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麻疹高发地区开展高质量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大理州2012-2018年麻疹流行情况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为调整大理州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理州2012-2018年共计28 459名健康人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累计报告麻疹病例159例,年均发病率45.048/百万;3~5月为流行季节;发病年龄主要以低月龄婴幼儿及25岁以上成年人群为主;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发病率最高,且随免疫剂次的增加而降低。共监测健康人群28459人,抗体阳性率为92.64%,保护率为61.1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616.61mIU/ml。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以2013年最高,分别为97.27%、 82.55%和2801.94mIU/ml。地区以宾川县最高,分别为96.47%、74.86%和2184.30mIU/ml;大理市较低,分别为91.44%、50.81%和1242.64mIU/ml。年龄组以18~35月龄最高,分别为96.39%、76.63%和2195.34mIU/ml;25~34岁最低,分别为87.02%、45.91%和1227.81mIU/ml。无免疫史及不详的人群最低,分别为88.60%、55.67%和1387.35mIU/ml;2剂次及以上人群最高,分别为94.91%、63.76%和1737.85mIU/ml。不同年度、地区、年龄组和免疫史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大理州麻疹发病风险依然存在,尤其在低月龄的婴幼儿和成人中风险更高。应在加强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调整免疫策略,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查漏补种及强化免疫,以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滁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促进麻疹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滁州市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资料,统计、分析麻疹流行特征,并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效果和防控措施。结果2002~2006年5年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2.65/10万。2006年麻疹发病率由2005年的7.59/10万降至1.77/10万,低于5年间平均发病率。麻疹的发病高峰正常年份在3~6月份。暴发流行年出现3~7月份、10~12月份两个高峰,分别占当年病例总数的56.00%、40.60%。574例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1.08%,免疫史不详的占60.10%。小于8月龄儿童麻疹病例占5.05%。32例8月龄~1周岁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占68.75%。结论及时有效接种MV,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现行的麻疹疫苗初始免疫程序有必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元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和消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麻疹监测系统中收集2009-2018年广元市麻疹监测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8年广元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35例,年均发病率0.51/10万,3-9月为发病高发月份,发病人群中<1岁儿童和15岁以上成人占65.92%,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81.48%,医院内感染接触史占19.26%,实验室确诊率91.11%,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现率大于2/10万。结论广元市麻疹处于低水平发病状态。应针对性加强宣传,提高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积极开展育龄期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降低8月龄以下幼儿发病率;加强医院内院感控制,对职业易感人群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保护;继续加强监测,保持麻疹监测系统的良好运转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14-2018年天津市南开区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麻疹的预防控制和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和咽拭子样本,分别采用ELISA法和Real-time 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测776例疑似麻疹病例,检出麻疹阳性428例,阳性率55.15%。2016年麻疹阳性率最高,为72.87%,高于其他年份(P<0.05)。麻疹的性别分布无差异;麻疹阳性率以<8月龄组最高,为78.57%,不同年龄组麻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麻疹多集中在1~5月份。出疹后0~3天采集的咽拭子核酸阳性率最高,为54.93%,高于其他组(P<0.05)。有明确麻疹免疫史的疑似麻疹病例麻疹阳性率低于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ELISA法和Real-time RT-PCR法检测麻疹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2)。结论 继续做好麻疹常规免疫,开展重点人群的补充免疫工作;控制医院内感染,防止就医感染麻疹;保证样本质量,提高实验室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2010年麻疹疫情特点,为今后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昌平区麻疹发病239例,发病率为30.87/10万.昌平区麻疹发病有地区聚集性,东小口、北七家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发病较高.发病高峰为4~6月份(70.29%).在239例麻疹病例中,>15岁组病例占57.32%,<1岁组病例占28.03%,为成人和小年龄组发病模式.有免疫史者占21.34%,无免疫史者占76.57%,不详者占2.09%.针对是否发生发热、咳嗽、卡他症状、柯氏斑、淋巴结肿大以及关节疼痛,不同免疫史病例间无显著差异.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2.01%.全部麻疹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占86.19%.结论 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和处置,是今后昌平区控制麻疹的重点工作,严格执行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和大学生麻疹疫苗接种,是消除免疫空白、建立免疫屏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05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42例,法定报告系统报告381例。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d内报告率为91.18%,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87.56%,病例调查完整率为100.00%,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6.33%。麻疹确诊病例380例。麻疹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380例麻疹确诊病例中,1~5月发病的占89.74%;8月龄至7岁的占60.00%,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59.21%。[结论]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