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已故老中医、脾胃病专家任徵五先生提出的治疗胃脘痛七法,即舒肝和胃法、散寒止痛法、降过止呕法、健脾益气法、升阳调胃法、清热化湿法、活血化瘀法。临床常用小建中汤、理中汤温阳益气,调理脾胃以升清降浊,选用左金丸、金铃子散清火化郁,以恢复脾胃功能;用失笑散合丹砂饮活血理气,以降胃通腑。  相似文献   

2.
调理脾胃的方法源远流长,早在<内经>时代已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胃气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气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如<内经·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金元时代李东垣称为是"补土派",李东垣于内伤热中证提出了两大治法--甘温除热法和升阳散火法,自李东垣之后,脾胃学说日臻完善,现就调理脾胃法治疗肿瘤研究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脾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以膜相连,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精气皆源于脾胃。脾胃功能正常,正气充足,则体健少疾,即使患病,亦抗邪有力,病易向愈;反之,脾胃功能失常,正气不足,则体弱易病,且一旦受病,因抗邪无力,其病亦多缠绵难愈。正所谓“脾胃不足,百病由生”。李炳文老师临证,十分重视调理后天脾胃,凡视疾诊病,必先问脾胃,凡遣方用药,必顾护脾胃。1 温胃阳滋脾阴,完善脾胃论治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然其补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法仅适用于脾阳脾气不足及中焦气虚寒湿…  相似文献   

4.
调理脾胃法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030012)米彩云山西维尼纶厂职工医院中医科(031603)曹坤君对于脾胃之论述《内经》有“脾胃者,仓之官,五昧出焉”。“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廪气于胃”。慢性肾小球...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 ,因其胃肠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改变 ,胃动力紊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手术发生于脾胃本身 ,故调理脾胃法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笔者兹结合治验病例 ,将临证经验探讨如下。1 宽中降逆法促进术后胃动力恢复本法适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后 ,胃纳呆滞 ,食后腹胀等以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痛证18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慢性胃痛各证型的Hp感染情况,以便对胃痛证的诊治更有帮助,我们对1832例胃痛患进行^14C-UBT检测。其中303例做了纤维胃镜检查,胃溃疡11例,球部溃疡80例,复合溃疡7例,慢性浅表性胃十二指肠球炎17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7例,返流性食管炎5例,对本组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八型。结果发现热、实证型如肝胃郁热、肝气犯胃的Hp阳性率属偏高,而虚证型如脾胃气虚(含虚寒)也有不低的Hp阳性率,尤其是一些虚实夹杂证型如脾虚气滞、脾虚胃热有近半数的Hp感染率。在虚证中仅发现胃阴亏虚型的Hp阳性率略偏低。事实上,脾胃虚弱、下正气不足.正是容易导致Hp感染的重要因素。Hp感染后,使脾胃更为受损而加重脾胃虚弱的病理变化,从而使脾胃运化升降失常、气血不调而出现一系列的气滞、血瘀、郁热、湿阻等实证的病理变化,即“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因此.我们认为对Hp感染的慢性胃痛的治疗,不解一味着重于清热祛湿,理气活血,而同时也要善于扶正,予补脾胃益气以团后天之本,标本同治,才能使本病获很良好与巩固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失调与诸多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肠道菌群已被证实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且其稳态受脾胃功能失调的影响,以肠道菌群失调为切入点,在传统高血压调治上,更有针对性地调理脾胃功能,或许可得到更好的高血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脾有主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为后天之本。脾健运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脾失健运则百病由生。《内经》有“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的论点。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启发,许多医学文献都记载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治疗上多从脾论治,脾宜健,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百病不起。医学流派中易水派和温补派对脾胃的论治阐述颇多。临床常用的健脾法有:健脾补气,健脾祛湿,补中升阳,补脾摄血,温脾散寒,滋补脾阴等。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因脾失健运而引起的,腹满作胀或疼痛,食少便溏,黄疸,肢倦乏力,或见脱肛,阴挺(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便血,崩…  相似文献   

9.
老年肾脏病治疗用药的原则一、维护肾气,治病求本老年肾脏病,尤宜着重补肾,维护肾气,加强其气化、封藏之功。这是治疗老年肾脏病的根本原则。用药上以性味平和、血肉有情之品为首选。如枸杞于、紫河车等。二、调理脾胃,顾护后天老年人肾气自衰,脾胃功能亦日益减退。肾病日久,脾胃功能更为虚弱。调理脾胃,不仅可以后天补先天,且脾胃功能健运也能更充分地发挥补益药的作用。三、注意和络,运行血气血气流畅,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丛生,老年肾脏病者由于肾气自衰,正气不足,极易导致血气运行不畅而郁滞成瘀。因此老年肾  相似文献   

10.
胃动力障碍中虚证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动力障碍以上腹痛、饱胀、恶心、嗳气、烧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脾胃病范畴,其病机有虚实之辨。实者指胃腑气机壅滞,法当以通降为要务;虚者乃因中焦脾胃虚弱而致胃动力低下,治以补虚为前提。笔者就临床对中虚证的辨治体会总结如下。1 补虚法的临床运用脾胃虚弱,无力旋运,胃失和降,是胃动力障碍动力低下型的基本病理特点,依据虚弱程度和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中气虚、中阳虚和胃阴虚三型。1.1 中虚气滞,治宜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中虚气滞型在胃动力障碍中较为常见,因其本质属虚,故当以补气为主,行气为辅,取补中微兼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西医角度叙述了现在社会条件下脾胃病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脾胃病与心理因素,中医归在肝与脾胃的关系中,如肝脾失调、肝胃不和等;其次是脾胃病与饮食劳倦的关系,如茶和酒都是极常用的饮品,不恰当的饮用也会引起脾胃病。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既要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还要做好脾胃调理,如给予一般的心理治疗,指导病人进行饮食与劳逸的调理等。  相似文献   

12.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有“后天之本”之称。故脾胃虚弱是构成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因此,调理脾胃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医林绳墨》说:“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健脾为先”。近年来,随着诸多医家对脾本质研究的深入,认识到脾与免疫功能、消化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代谢功能相关,证明了脾胃学说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现将本人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儿科常见病的一些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黏膜异型增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使用统一诊断标准,收集480例胃黏膜低级别/不确定性异型增生患者病理诊断,并采集患者主症次症、舌脉等中医四诊信息,明确其中医证候类型及病理组织分类。建立数据库,并采用IBM-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480例,其中低级别异型增生患者261例,不确定性异型增生患者219例。所有患者单一证候及复合证候频次共计706次,单一证候患者为276例,兼夹两种证候者为182例,兼夹三种证候者为22例。证候出现频次为:肝胃郁热证>脾胃气虚证>胃络瘀阻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胃阴不足证。脾胃气虚证年龄高于非脾胃气虚证(P<0.05)。脾胃虚寒证与萎缩范围、萎缩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脾胃气虚证与异型增生、萎缩、肠化生病变范围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胃郁热、脾胃气虚及胃络瘀阻是异型增生的常见证候;脾胃虚寒证较多分布在萎缩程度较轻及萎缩范围较小的疾病前期;脾胃气虚是异型增生发病的重要环节,更是其病变发...  相似文献   

14.
老年病属虚劳证范畴者较多,治疗多采以补法为主。认为运用补法时,既要有重点,又要顾此及彼,在补阴或补阳时,不能强调一面忽视另一方面,应该把阴阳看成是一个整体,使调补能温而不燥,滋而不滞,相得益彰。对虚不受补的老年患者,必须时刻注意调理脾胃的功能,并且补药量不宜过大,方能奏效。临床上老年病患者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情况并不少见,治疗时必须注意兼顾,才能更好地发挥“补”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从生理、病理、治则、预防、养生等方面试作浅识。脾胃是化生元气的本源,脾胃损伤必然导致元气不足而产生各种病变,故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是东垣立论的中心。胃气一虚,五脏受病,就会产生”阳气下陷,阴水上乘”的病理状态,“水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这是东垣的立论要点。针对脾胃气虚,清阳下陷,阴水上乘这三个脾胃内伤病理的主要环节,在治则上提出补中益气,升阳泻水,强调了以益元气为主的观点,创造了甘温除热法.这是东垣的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16.
西医学谓之“胃病”,一般可以归人中医学之脾胃病证进行辨证论治。而脾胃共处中焦,为升降之枢轴。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而主升;胃为阳土,得阴自安而喜降。因此,脾胃病证之治疗,当以调理升降为重心。本文之标题“胃病理血”,看似标新立异,实则新瓶陈酿,何哉?《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此言脾胃之生理也,有生理必有病理。  相似文献   

17.
董建华教授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中医学家,特别是他的通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上运用很广泛,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董老按照通降理论创立的许多名方均具有很好的疗效。如在某些情况下患者不能服药或因在国外服药受到限制,针灸疗法就被重视起来了。通降理论是对脾胃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治疗要点的高度概括,其实对临床上的针灸治疗亦具有指导意义。针灸的理、法、方、穴、术,与中药的理、法、方、药有很多相通之处,故董老的通降理论在针灸治疗脾胃疾病临床上的应用亦得到了拓展。当然,如果能让针灸与药物相结合则是最完美的,应该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身处战乱纷争的年代,观察到众多百姓由于长期疲于奔命、精神紧张和饮食不节而致使脾胃受损,百病丛生,故其依《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饮食损胃,劳倦伤脾.”并创补中益气汤,方中用黄芪益气为君,参草补中为臣,白术健脾、当归补中、陈皮理气皆为佐药,升麻、柴胡举升清阳而为使.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临床常见,其临床亚型已从运动障碍型、反流样型、溃疡样型、吞气症、不定型5型,简化为运动障碍型、溃疡样型及非特异性3型[“。近年对F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障碍型。现将其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及论治已报告的FD辨证分型有肝郁犯胃(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虚气滞(中虚气滞)、湿阻、阴虚、血瘀、脾胃虚弱、肾虚、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寒热错杂等。有人提出,FD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气滞血瘀证、食积证、寒热错杂证、混合证,治则为通补兼施、寒热并用,使脾气升运复常,胃气和降,肝气调…  相似文献   

20.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方,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鼻居面部正中,是清阳交会之处,足阳明胃经行于鼻两侧。笔者临证时发现部分鼻疾的病机亦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亦每获佳效,现介绍典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