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肥胖患者褥疮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褥疮的护理.方法:对8例老年肥胖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基础护理、增加营养、心理护理、长期换药,结果:患者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老年肥胖患者通过正确心理护理增加营养、临床护理褥疮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褥疮的护理.方法:对8例老年肥胖惠者进行整体护理、基础护理、增加营养、心理护理、长期换药.结果:患者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老年肥胖患者通过正确心理护理增加营养、临床护理褥疮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比例日趋增加。老年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其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所致各种危险因素增加。营养不良是指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减退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包括营养不足和肥胖(超重),其中营养不足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即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5 Kg /m2。营养风险是指因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如感染相关性并发症和住院日等发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并非发生营养不足的风险[1-2]。2012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组织的全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调查(MAN-SF)结果显示发生营养不良的患者比例达14.67%,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的老年患者达49.7%;我院作为二级综合性医院,患者基本是上海本地居民,其中老年住院患者所占比例高,其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问题更应得到重视。本研究拟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70例患者进行营养状况分析,以期明确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疾病,对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严密监测,即使发现并纠正,改善老年病人的疾病预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stroke)是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的临床疾病。老年肥胖脑卒中患者大多有脂代谢异常及吞咽障碍,加之患者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下,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少,极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预后[1]。研究表明[2-6],肠内营养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性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探讨肠内营养乳剂瑞先对脑卒中老年肥胖患者规范肠内营养支持方法,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检测31例老年肥胖高血压(FAT组),35例老年高血压(EH),26例对照组糖耐量中血糖及胰岛素进行比较。结果:(1)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糖耐量异常发生率(35%)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患者(17%)(P<0.05);(2)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患者(P<0.05);(4)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餐后血糖高于高血压组。结论: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糖尿病耐量异常及高胰岛素血压均高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故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必须在先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再药物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营养护理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50例,对其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将营养护理干预实施前后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的各项营养状态评估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老年肺癌术后患者营养护理干预实施后的tc H、t G、al B、tlc、tsf、BMi、ac、a Mc8项营养状态评估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实施积极的营养护理干预能够促使其各项营养状态指标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背景 部分老年人肥胖与肌少症共存并相互作用,易导致多种不良临床结局,但目前关于老年肥胖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少见。目的 分析老年肥胖患者肌少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及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肥胖患者140例,其中单纯肥胖者115例(单纯肥胖组),肌少症合并肥胖者25例(少肌性肥胖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及代谢指标、老年综合评估结果及身体成分。老年肥胖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老年肥胖患者肌少症发生率为17.9%(25/140),其中男性、女性肌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18/84)、12.5%(7/56)。少肌性肥胖组患者年龄、收缩压、内脏脂肪面积(VFA)大于单纯肥胖组,体质指数(BMI)小于单纯肥胖组,脂肪肝发生率、血肌酐高于单纯肥胖组,血红蛋白、白蛋白(Alb)、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血钙、25-羟维生素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抑郁发生率、肌肉含量、蛋白质含量、无机盐含量低于单纯肥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VFA增大、BMI及Alb降低是老年肥胖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肥胖患者肌少症发生率较高(17.9%),年龄及VFA增大、BMI及Alb降低是老年肥胖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肺结核患者营养的现状,并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丽水市中医院结核科住院的150名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简表2002(NRS-2002)进行评估分为营养不良组(n=86)和营养良好组(n=6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筛查出老年肺结核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有86人,占比57.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OR=672.199)、白蛋白(OR=0.89)、有并发症(OR=9.913)是老年肺结核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尽早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应对营养不良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16例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116例老年非肥胖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8、IL-10等浓度变化。结果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IL-18、IL-10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老年非肥胖高血压患者(P〈0.01或P〈0.05)。结论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IL-18升高,IL-18与抗炎因子IL-10比例失调,可能加重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胃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身体指标等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BillrothⅠ式胃切除术感染率为6.25%(3/48),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感染率为15.63%(5/3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感染率为31.25%(5/1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经统计高龄患者、肥胖、营养差、吸烟饮酒、术后剧烈咳嗽、有基础性病变、未运用抗生素的患者切口感染率高.结论:高龄、肥胖、营养差、吸烟饮酒、术后剧烈咳嗽、有基础性病变、未运用抗生素等均是导致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外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洪燕 《海南医学》2010,21(20):150-15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外营养对老年患者身体恢复的影响,并总结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结直肠外科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的50例结直肠癌并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其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结果实施胃肠外静脉营养的术后患者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病情恢复,,促进了伤口愈合,全部患者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胃肠外营养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伤口愈合,正确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应用输注泵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随机抽取的30例老年患者使用输注泵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随机抽取了30例利用传统的重力输注法进行肠内营养的老年患者与之对比,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使用输注泵进行肠内营养能均匀地控制肠内营养液的入量、管道不易堵塞。  相似文献   

13.
机体的衰老通常伴随着骨质疏松症、肌少症和肥胖症的出现。作为增龄性疾病,骨质疏松症、肌少症和肥胖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述三种疾病多同时存在,可加速老年患者的衰弱进程,给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2014年研究人员首次提出骨量-肌量减少性肥胖综合征的概念。因研究时间较短,骨量-肌量减少性肥胖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骨量-肌量减少性肥胖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其与慢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骨量-肌量减少性肥胖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f摘要1目的探讨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中的作用,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38例,在临床实验观察时,依据随机数字表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显著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含缓释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制剂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肥胖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的作用,及其对患者结肠内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T2DM合并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提供个体化的食谱设计和饮食,其中干预组患者的早餐和晚餐均服用含缓释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制剂,持续8周。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糖代谢、脂代谢、炎症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并检测患者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学营养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BMI、腰围、腰臀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空腹血清C肽分泌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中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糖代谢指标与粪短链脂肪酸中的乙酸、丁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含缓释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制剂可改善老年T2DM合并肥胖患者血脂代谢、糖代谢和胰岛功能,减轻炎症,同时增加肠道中丁酸浓度。提示含缓释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制剂可能通过调节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代谢起到改善糖代谢效果。  相似文献   

16.
老年住院患者是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高危人群。营养不良可导致老年患者不良的临床结局,如增加发病率、病死率、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等。临床医师需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常规营养筛查;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者应给予合理营养支持。该文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营养风险状况及二者的关系,为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进行大肠癌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肿瘤科及胃肠外科首次入院大肠癌患者14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完成中医证型判定及营养风险筛查,进行分布情况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临床资料分布情况:男性>女性,老年>中年>青年,结肠癌>直肠癌>结肠癌合并直肠癌,无转移>有转移,体重正常患者>偏胖患者>偏瘦患者>肥胖患者,ALB正常患者>ALB低于正常值下限患者。②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最为多见,瘀毒内结证较少见;存在营养风险较高的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存在营养风险患者>暂无营养风险患者;脾虚气滞证、脾肾阳虚证与营养风险呈正相关(OR=3.143,P<0.05;OR=3.453,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以老年为主;结肠癌多见,无转移者居多;BMI正常患者多见,ALB正常患者居多;大肠癌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最为多见,瘀毒内结证较少见;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居多,其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为多,中医证型与营养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的发生与膳食摄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关系。方法调查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9月~2015年3月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年龄>55岁的住院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低BMI组/营养不良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4组。入院当天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营养素的摄入量。检测血清白蛋白和Hb A1c水平,计算营养风险指数(NRI),据此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比较各组间患者的营养素摄入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完成调查118例,基于BMI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9%(7/118),NRI评分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2.7%(15/118)。低BMI组患者每日摄入的能量、糖类和脂肪较肥胖组低(P<0.05),但是较正常组和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I营养不良组较营养正常组的能量摄入和蛋白质均明显降低(P<0.05)。NRI营养不良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而低BMI组的Hb A1c水平较低,随着BMI的增长,Hb A1c%有升高的趋势,肥胖组的Hb A1c水平明显高于低BMI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面临着营养不良的问题,且NRI营养不良患者的Hb A1c%更高,而减轻体重有助于维持较低的Hb A1c水平。限制膳食摄入有助于降低体重,同时也增加了NRI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患者营养风险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营养评估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老年心血管病症患者,均通过营养评估,结合评估的结果,实行营养支持方面的治疗。结果 62例老年心血管病症患者通过营养评估(SGA)、血清白蛋白浓度(ALB)评估。住院前、后患者体重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体重的指数、上臂肌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前、后,患者营养良状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实行营养评估,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症状,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术后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效果,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同时收集患者营养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数据并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50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通过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后,其营养状态评估指标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