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管性痴呆(VD)在老年期痴呆中发生率居第二位,是由脑血管性疾病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总称[1],其中又以皮质下缺血性VD(SIVD)亚型为主[2]。随着年龄的增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几何倍数增长[3],而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足以对与SIVD相关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因此SIVD的发生率也呈明显增加趋势。VD是一种可预防的、可逆的痴呆类型,因此早期诊断及积极防治意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血流量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脑血流量及细胞凋亡在血管性痴呆 (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 (术后 2 4h、1周、0 .5、1、2、3及 4个月 )额叶皮质、海马区局部脑血流量 (rCBF) ;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观察额叶皮质、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时程变化情况。结果 大鼠术后额叶皮质、海马区的rCBF明显下降 ,以术后 2 4h最明显 ,至术后 4个月时仍明显低于正常 ;病理学研究发现 ,少数大鼠出现脑梗死灶。随着脑血流量持续下降 ,额叶皮质经历了从锥体细胞水肿、缺血、凝固性坏死到变性、脱失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过程 ;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从最初的缺血、水肿逐渐发展为严重脱失、基质疏松及微空泡形成。FCM结果显示 ,额叶皮质及海马区细胞凋亡均在 1周时最明显 ,额叶皮质至术后 2个月、海马区至术后 3个月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海马区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额叶皮质。结论 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引起神经细胞凋亡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胆固醇和高糖饮食对脑缺血后局部脑血流量和皮质脑电图的影响及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对49只兔分别给予1%胆固醇110%糖水和标准食3饮食共5周,行颈总动脉结扎或颈内动脉栓塞,同时同点连续记录皮质EEG和每30分钟测1次rCBF,并提取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进行薄层层析和测定脂质过氧化物及血脂。(1)标准食兔较栓塞组rCBF及皮质EEG总能量和平均频率显著降低,糖水组与标准食组相似;(2)各组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养血清脑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养血清脑颗粒组术前10 d及术后每天用养血清脑颗粒灌胃4.8 g/kg,共灌胃45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的caspase-3阳性神经元细胞,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含量的变化。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大鼠海马脑血流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组平均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养血清脑颗粒组大鼠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提高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增加实验大鼠海马局部脑血流量,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多梗塞性痴呆患者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梗塞性痴呆(mmlti-infarct.DementiaMID)是老年期痴呆中常见的一种。近几年,我们采用针刺治疗MID,效果良好,现将针刺对MID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影响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取58例MI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评估帕金森病(PD)患者脑血流量(CBF)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PD认知功能正常患者19例为PD-NC组,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9例为PD-MCI组,并同时招募非PD伴MCI患者19例为对照组。3组均行3D-ASL检查。比较PD-MCI组与另两组各脑区CBF值的差异;分析PD患者CBF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与PD-NC组比较,PD-MCI组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及双侧海马旁回CBF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D-MCI组壳核及黑质致密部CBF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双侧颞叶CBF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PD伴认知障碍患者存在明显CBF减低改变,并提示其认知功能与颞叶的血流灌注减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测定Alzheimer型痴呆(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DAT)患者脑血流量(CBF)的价值。方法用NINCDS—ADRDA(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trokeand th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推荐的DAT诊断标准对以健忘为主诉来院检查的患者进行诊断,分为可能的DAT患者组(A组)14例,很有可能的DAT患者组(B组)21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11例,进行^99Tc^m-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其平均及局部CBF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DAT患者平均脑血流较正常对照有明显降低,局部脑血流表现为A组病人双侧顶叶、海马回、单侧颞叶中下回、颞极血流降低区;B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血流明显下降。结论^99Tc^m-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测定CBF是一种非侵袭性、简便可靠的方法,对DAT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血管储备功能对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血管性痴呆(VD)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彩超(TCD)对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VD患者及正常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CVR)进行检测,并于6个月后随访。结果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痴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R明显下降(P0.01),6个月后随访显示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痴呆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屏气指数(BHI)、平均峰值流速(Vm%)较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正常组MMSE评分及BHI、Vm%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VR减低可能是VD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的一个主要亚型。最近修订的VaD诊断标准包含了SIVD。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中应用这些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针药结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病人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观察1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奥拉西坦胶囊联合补肾活血祛瘀中药方剂治疗;观察2组给在观察1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3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并对比中医证候(SDSVD)积分变化;使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MRI-ASL)检查病人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使用脑电图超慢涨落图(EFG)分析仪测定脑组织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结果:3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SDSVD积分治疗前下降,rCBF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治疗后MMSE评分、rCBF值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SDSVD积分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11.
<正>血管性痴呆(VD)是目前仅次于Alzheimer病的临床常见的痴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直接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是现阶段评价脑血管功能的临床常用手段。目前分别对VD和脑血管储备的研究较多,但较少探讨VD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本研究采用TCD屏气试验,对VD患者的CVR进行了评估。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痴呆组均为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经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海马结构体积、内嗅皮质体积和海马角角度磁共振(MR)测量区分阿尔茨海默病(AD)、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和老年健康对照者(NC)的准确性,以及内侧颞叶结构测量指标和认知功能神经心理学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很可能AD患者、SIV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行头颅MR扫描,在斜冠状位上测量双侧海马结构的体积、内嗅皮质体积和海马角角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侧海马结构体积、双侧内嗅皮质体积按如下顺序显著递减:NC组SIVD组AD组,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海马角角度按如下顺序递增:NC组SIVD组AD组,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得出内嗅皮质体积、海马结构体积和海马角角度在AD组、SIVD组和NC组的准确度分别为81.3%、87.5%和88.8%。联合内侧颞叶结构测量指标,区分AD组、SIVD组和NC组的准确度为91.3%。在AD组和SIVD组MMSE评分和海马结构体积、内嗅皮质体积呈显著正相关,和海马角角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在NC组MMSE评分和海马结构体积、内嗅皮质体积、海马角角度不呈相关性。在AD组和SIVD组海马角角度和海马结构体积呈显著负相关,而在NC组海马角角度和海马结构体积无相关性。结论海马结构体积、内嗅皮质体积和海马角角度MR测量有助于区分AD、DIVD和健康老年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1.收集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46例,正常对照50例。全部研究对象均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achinski缺血指数和Hamilton抑郁量表量表进行检测,血管性痴呆患者用全面衰退量表分级。取空腹静脉血2ml,迅速分离血浆并置于-70℃冰箱保存。2.NO和CRP分别以硝酸还原酶法及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 1.NO水平:血管性痴呆组为39.84±17.28μmol/L、脑血管疾病组为42.72±17.19μmol/L,均较对照组的62.92±17.58μmol/L明显降低(P0.01);病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O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2.CRP水平:血管性痴呆组(5.26±3.47mg/L)和脑血管疾病组(3.01±1.78mg/L)较对照组(1.36±1.33mg/L)升高(P0.05),且血管性痴呆组血浆CRP水平明显高于脑血管疾病组(P0.05)。血浆CRP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各组内NO与CRP的相关分析显示:各组内NO与CRP血浆水平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1.气体信号分子NO在血管性痴呆及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水平降低,但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2.血管性痴呆和脑血管疾病患者CRP升高提示炎症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D)是指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 ,表现为大脑功能的全面衰退 ,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我们根据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采用祛痰化瘀、补益肝肾的中药制剂复脑灵口服液治疗 ,并借鉴现代医学检查手段 ,以事件相关电位 (ERP)中P30 0的变化作疗效观察指标 ,客观判定VD的病情转归及治疗效果。1 资料和方法 将符合VD诊断标准的 3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10例 ,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轻重及病程具可比性。治疗组采用我院制剂室生产的复脑灵口服液10ml,对…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由整个大脑或局部大脑区域长期慢性低灌注引起,并最终发展为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慢性脑低灌注可能是血脑屏障破坏、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兴奋性毒性、神经血管解耦联、脱髓鞘和髓鞘再生失败等病理反应发生的基础,与VaD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脑低灌注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周细胞丢失、血管周围空间增加导致血脑屏障分解和损伤,有害物质进入脑实质,造成白质病变、影响认知致VaD发生。慢性脑低灌注时促炎细胞因子过度激活,加剧神经炎症,诱发炎症—免疫级联反应,使白质损伤、神经元丢失,加速VaD发生发展。缺氧下内皮细胞中活性氧产生过量且细胞抗氧化系统无法对其适当调节,诱发氧化应激,损害内皮功能,加速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白质损伤和认知损害。慢性脑低灌注时细胞能量失衡状态过度激活谷氨酸受体,使神经元功能紊乱和死亡,出现兴奋性毒性,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最终诱发VaD。大脑能量供应紊乱、神经血管单元之间的细胞信号转导和营养耦合发生异常,使神经血管单元功能整体损害,导致一系列级联反应诱发VaD。慢性脑低灌注时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易损伤而发育停滞,致髓鞘再生失败,兴奋...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VD)是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和认知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样,任何引起脑血管病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VD[1].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但VD病因复查,证候多样,难以掌握.本文旨在探讨VD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从这一层面揭示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为VD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周伟  吴永斌  许贤瑞 《山东医药》2009,49(8):99-100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其次为脑功能衰竭性疾病。我们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VD并与茴拉西坦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中医药治疗VD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康Ⅱ号对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00例,其中因未按期返回医院完成回访者6例、自动退出者2例,最终9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茴拉西坦基础上加用脑康Ⅱ号(制首乌、熟地黄、三七、菖蒲、远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的有效率及认知功能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分别为(28±5)分和(15±4)分,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分别为(26±5)分和(18±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02、14.73,均P0.05);治疗后组间证候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5.0%(36/48)]高于对照组[45.5%(20/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3,P=0.008)。观察组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率[29.2%(14/48)、27.1%(13/48)、31.2%(15/48)]高于对照组[11.4%(5/44)、9.1%(4/44)、13.6%(6/4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脑康Ⅱ号联合茴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脑脉泰胶囊口服,2彬次,3次/d。对照组服用脑复康0.8g,3次/d,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BBS积分、MMSE积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BS积分、MMSE积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BS积分、MMSE积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各指标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有助于改善高脂血症,能提高MMSE和BBS评分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技术(DSC)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老年ICVD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均行常规MRI扫描、DSC和ASL检查,测量健康体检者组相同解剖结构、同一层面双侧感兴趣区(ROI)局部脑血流量(rCBF)。测量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灰质区域rCBF,筛选出两种灌注成像表现一致ROI数、ROI表现一致的低灌注ROI数以及ASL灌注图像的rCBF值低于DSC灌注图像的ROI数,比较两种灌注成像患侧与健侧的rCBF比值间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灰质脑血流量(CBF)显著高于白质(65.45±8.47 vs 29.44±6.36 ml·100 g-1·min-1)(t=15.204,P=0.000);ASL与DSC所测20例健康对照组rCBF比值分别为:1.0142±0.1443、1.0911±0.151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4,P=0.108)。30例患者共选取60个感兴趣区,其中56个ROI,DSC与ASL表现一致;56个ROI中,46个表现一致且为低灌注的ROI中,有40个ROI表现ASL灌注图像的rCBF低于DSC灌注,两种灌注图像的rCBF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P=0.008)。结论 DSC与ASL两种灌注成像在判断老年ICVD的血流灌注状态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ASL在发现脑组织低灌注方面更敏感,且无需注射对比剂,避免了对老年患者不必要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