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银杏酸凝胶剂的制备及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银杏酸凝胶剂,并对该制剂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银杏酸为主药,卡波普为基质制备凝胶剂,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银杏酸含量,并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测定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MIC分别为31.756mg·mL-1和0.992mg·mL-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银杏酸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制备纯度90%的银杏酸同系混合物.采用MTT法,检测银杏酸对各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银杏酸浓度为5.0μg/ml时,对肿瘤细胞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肺癌LTEP-a-2细胞抑制率达到59.1%,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高浓度银杏酸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趋于一致.结论:银杏酸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浓度低于5.0μg/ml时对正常细胞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银杏外种皮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ocarp Extracts,GBEE)中,5种重金属元素和银杏酸的含量。方法: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6个不同产地的GBEE;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铜、砷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测定汞元素含量;采用HPLC法检测银杏酸含量。结果:6个产地的GBEE中,铅、镉、铜、砷、汞的含量均在《中国药典》限量水平以下;且均不含任何银杏酸。结论:GBEE 中不含银杏酸成分,其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中国药典》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6.
银杏酸单体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银杏叶和白果的开发利用已很多,但银杏外种皮的利用率低。研究发现外种皮中含有较多的银杏酸(ginkgolic acids,GAs),为6-烷基或6-烯基水杨酸,6位上的侧链碳原子数可从13至19、侧链双健数可从0至3个,是一系列同系物的混合物。银杏酸是银杏中除了黄酮和内酯外的另一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组分,具有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等作用,在传统意义上是银杏产品中的有毒成分[1]。而现在对于银杏酸有了新的认识,银杏酸具有多种生理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银杏酸的色谱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氯仿提取,S iO2/Ag 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法从银杏外果皮中分离得到3种银杏酸单体,应用光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并建立了银杏叶制剂中的银杏酸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通过结构确证,分离得到的3种单体银杏酸-Ⅰ(C13:0)、银杏酸-Ⅱ(C15:1)、银杏酸-Ⅲ(C17:1)结构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在总银杏酸中所占比例高。结论:本法确立了银杏酸的分离纯化方法和银杏叶及其制剂中银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3种单体作为对照品来定量分析能更准确测定银杏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酸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银杏酸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为银杏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定量分析提供单体对照品。方法银杏外种皮用石油醚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银杏酸混合物,再经制备柱反复分离,得银杏酸单体。结果石油醚回流提取法所得银杏酸得率为4.06%,纯度84.59%,提取率达62.9%。银杏酸混合物经制备色谱多次分离后,得到6种银杏酸单体,其中一种为新发现的化合物,纯度均达95%以上。结论单体制备方法较为简便,可用于高纯度银杏酸单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10.
银杏酸及银杏酚的提取分离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外种皮含有醇、酚、酸等多种化学物质 ,不但有恶臭味 ,而且对较多人的皮肤会发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引起瘙痒 ,出现皮炎水疱 ,严重者出现痉挛和皮肤灼伤 ,这说明银杏外种皮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1] 。有研究者曾用银杏外种皮作过杀虫剂及有关农药的研究探讨 [2 ] 。多年来 ,银杏外种皮一直作为废物被丢弃 ,这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为更好地综合开发利用银杏资源 ,我们采用甲醇提取、乙醚萃取法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出了银杏酸、银杏酚 ,为银杏外种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1 提取工艺银杏外种皮用 70 %甲醇浸提 ,浓缩液用乙醚…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的方法。方法:采用HLB固相萃取净化制剂,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50 mm×2. 1 mm,2. 7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90∶10)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检测。结果:银杏酸C13:0、C15:1、C17:1在0~50 ng/mL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 3%~115. 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3%~3. 4%;检出限分别为0. 03、0. 06、0. 04 mg/kg。结论:本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银杏酸的分离制备及HPLC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银杏外种皮分离制备银杏酸,并测定银杏酸含量。方法:采用石油醚超声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制备银杏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酸含量。色谱柱为HiQ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3%HAc溶液(90:10,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10nm,柱温40℃。结果:银杏酸在l.144—5.7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8),平均回收率97.50%,RSD为1.70%。结论:可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制备银杏酸;银杏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样品中银杏酸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不同脑温状态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缺血脑组织抑制性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脑温状态下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缺血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诱导目标脑温,测定轻度高温、常温、亚低温状态下各组缺血脑组织(GABA)含量。结果:(1)与常温假手术组比较,常温脑缺血对照组及常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2)与常温脑缺血对照组比较,常温银杏叶组及亚低温脑缺血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3)与常温银杏叶组比较,轻度高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降低(P〈0.01);亚低温脑缺血组及亚低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4)与亚低温脑缺血组比较,亚低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缺血时,不同脑温可能影响GBE对GAGA水平的调节。亚低温状态下,GBE上调GABA水平的作用显著增强,可能有利于"抑制性保护"机制的建立,从而增强GBE的神经保护作用。(2)亚低温和GBE联合干预,增强GABA水平的上调,可能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亚低温作用为主,两种干预因素共同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黄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129-13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依利特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90∶ 1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10 nm,柱温35℃,进样量20 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各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差异较大,山东郯城总银杏酸含量最高(2.38%),江苏邳州最低(1.28%).结论:不同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差异明显,应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