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回顾分析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的理论机制、方法学与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资料引用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45篇.资料综合 压力感受性反射在体位变化引起的血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独立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直立位耐力不良,通过科学适宜的有氧运动锻炼可以提高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结论 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测试与评价在航空航天医学、心血管病风险预测预警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内源性和外源性NO对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源性和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不同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 PE, 30 μg·kg-1),改变大鼠血压,诱发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分别静脉注射硝普钠(SNP, 10.2 μg·kg-1)和L-精氨酸(L-Arg, 25 mg·kg-1)以产生外源性和内源性NO,静脉注射L-NAME(10 mg ·kg-1)抑制内源性NO的产生,并估测NO的产生或抑制对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状态比较,L-Arg使大鼠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Gmax)和血压-心率拟合曲线斜率τ显著下降[Gmax=-1.469±0.120 beats/(min·mmHg) vs. -0.664±0.080 beats/(min·mmHg), P<0.01;τ=0.086豹0.005 vs. 0.049±0.007, P<0.05].SNP尽管也引起了上述参数的减小,但作用不显著.与L-Arg和SNP的作用相反,L-NAME导致了Gmax和τ的上升,但变化不显著.结论内源性和外源性NO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作用不同,内源性NO可能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反复体位改变方法可以实现两次以上的血液重新分布,可以更好地研究在血液重新分布过程中心血管系统调节变化.本文阐述了反复体位改变对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心率、心电图、每搏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认为在反复体位改变过程中,血压的调控是心血管功能调节变化的中心环节.同时,就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分类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无损伤进行压力受器反射功能的研究方法,介绍了颈室方法及其在生理研究中的应用。它可应用于:人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的特性研究;人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影响因素的研究;失重对人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影响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反复体位改变方法可以实现两次以上的血液重新分布,可以更好地研究在血液重新分布过程中心血管系统调节变化。本文阐述了反复体位改变对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心率、心电图、每搏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认为在反复体位改变过程中,血压的调控是心血管功能调节变化的中心环节。同时,就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分类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前庭刺激前后被动直立位耐力试验心率、血压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了解前庭刺激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及直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对15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在转椅刺激前、后进行被动直立位耐力检查.被动直立位耐力实验全程监测心电图和左手中指逐跳血压,在试验的第20,21,23,25,30,35,40,41,45 min测量常规血压、心率和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指标(BRS).结果 前庭刺激前直立位耐力检查结果均正常,刺激后有两人发生晕厥前症状;常规血压( SBP、DBP)检查在大部分实验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心率在检测的大部分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BRS指标仅在直立位25~min段、30~ min段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检测时间段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前庭刺激可能会削弱机体心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调节功能的稳定性,造成部分志愿者直立位耐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失重可引起航天员心血管功能失调,表现为返回后立位时血压的降低、心率的异常及运动耐力下降。由于压力突然改变时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在调节血液动力学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在研究失重心血管系统失调的起因时,必须了解失重对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的影响。本实验观察了7名SLS-1航天飞机飞行员在飞行前、中、后时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的变化。具体的测量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无创性评价方法及其在失重生理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从自主神经功能试验、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评价及心率、血压变异性分析三方面介绍,并报告了应用这些方法在头低位卧床、  相似文献   

9.
前言 +Gz时血液对头部和颈总动脉压力感受器的压力下降,但很难预测其它反射区域的变化,它们要视所用不同抗荷设备的其它因素而定。我们最近曾经报道使用麻醉狗模型表明内脏中有压力反射区存在,笔者描述它们与颈总动脉窦反射的相互作用。方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监测仪在临床医学和航空航天医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述活动监测仪在临床医学和航空航天医学的应用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国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综述29篇。资料综述简介活动监测仪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及其在国外的临床医学、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结论活动监测仪具有廉价、方便、可靠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军事作业等需要长时间、连续监测睡眠的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文献综合,分析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报告. 资料引用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34篇. 资料综合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一门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内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的新兴技术,是高通量研究生物体的一种方法.在航空医学研究中,蛋白质组学技术被尝试应用于筛选与心理应激相关的血清生物学指标,用以选拔具有良好飞行能力的飞行员,探讨航空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航天医学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如火箭推进剂对睾丸蛋白质组的影响,微重力作用及离子辐射对组织细胞及环境微生物蛋白表达的影响等. 结论 由于蛋白质组学技术高通量、实时研究蛋白质动态表达等特点,使其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研究中.未来还将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阐明航空航天疾病的生理机制,建立诊断标准,探寻治疗靶点,为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下体负压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体负压(LBNP)作为心血管系统强有效的应激因素,类似于重力的刺激,一直为航空航天医学领域所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LBNP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其产生的生理学效应,重点阐述了LBNP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应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的心血管年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心血管年龄的方法 ,并探讨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先对 89名健康民航飞行人员的心率变异性 (HRV)与血压变异性 (BPV)的谱分析及压力反射敏感性 (BR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再利用多重回归分析得出心血管年龄的估计方程。结果1 7个HRV、BPV与BRS原指标所蕴含的有关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状态的信息可由 7个主成分来反映 ,且原始指标变量的第 2与第 4主成分 (PC2 orig,PC4orig)及导出指标变量的第 2主成分 (PC2 deri)分别与实际年龄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5) ,而原始指标变量的第 3主成分 (PC3orig)则与实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 ) ;根据估计方程得到的心血管年龄与实际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73,P <0 .0 1 )。结论由HRV与BPV分析估计得出的心血管年龄可综合反映健康飞行人员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随年龄的生理性变化 ,其实际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内科专业新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心血管内科领域的进展进行深入分析,为明确军队心血管内科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近5年来国内外心血管内科专业文献,分析军队心血管内科专业在新药物新技术应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结果十一五期间军队心血管内科专业在基础、临床及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治疗以及高血压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论军队心血管内科专业目前总体发展水平居国内前列。十二五期间,应以心脏与血管系统军事医学救治以及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等军队指战员常见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重点,形成平战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重、具有军队医院特色的优势心血管内科专业学科。  相似文献   

15.
Arterial stiffnes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baroreflex sensitivity (BRS)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thus a potentially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resistance‐trained (RT) individuals. The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arterial stiffness and BRS have been evaluated at rest, but cardiovascular abnormalities that are not shown at rest may be revealed during recovery after exercise. Aortic systolic (a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DBP), stroke volume (SV), augmentation index (AIx), vagal activity, BRS responses to isometric handgrip (IHG), and post‐exercise muscle ischemia (PEMI) were evaluated in 10 RT and 10 untrained (UT) men (21±1 years). Resting aDBP and AIx were lower in RT compared with UT. Heart rate recovery, BRS, and vagal reactivation during PEMI were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creases in aSBP (13±11 mmHg), AIx (5±10%), and SV (12±12%) during IHG further increased during PEMI (8±14 mmHg, 12±6%, and 10±8%). Increases in aDBP from rest to PEMI were higher in RT (17±9 mmHg) compared with UT (7±8 mmHg). The lower resting aDBP and the enhanced response to PEMI suggest beneficial adaptations in RT men. Wave reflection, aortic SBP, and cardiovagal BRS responses to IHG and PEMI are not affected by resistance training in young healthy men.  相似文献   

16.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perate major aerospace medicine programs; each country has taken specific measures to assure the development of an adequate number of trained aerospace medicine physicians. This jointly prepared paper emphasizes the training of aerospace medicine physicians related to civil aerospace activities. Those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aerospace medicine will find of interest the aerospace medical approaches taken by the U.S.S.R. and the U.S.A. in achieving their respective aerospace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航天员在航天飞行中与航天飞行后常见症状的用药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进行综述。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综述、报告汇编(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上的公开文献)和著作。资料引用引用公开发表的报刊文献32篇,报告汇编5篇,和著作12部。资料综合航天员在航天飞行中与航天飞行后最常出现的症状分别为头晕、呕吐(航天运动病)、头痛、背部疼痛、失眠和晕厥,对于这些症状的西药治疗有时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止吐药异丙嗪伴有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肾素、醛固酮分泌的作用;安眠药替马西泮具有松弛骨骼肌张力的作用;升压药氟氢可的松具有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作用。这些药物都会引起血管收缩下降,水钠储留减少,回心血量降低从而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结论航天员常见症状的西药疗法常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中国可以运用中药针灸和少量的西药复合疗法来防治航天员的常见症状,从而减少西药对人体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