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经验。方法对2010年2-8月共43例(48髋)患者行THA,通过仔细操作、患肢抬高和主动锻炼、药物(磺达肝癸钠)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DVT,随访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结果,观察伤口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仅l例术后1周血管彩色多普勒发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但无症状。2例伤口周围出现明显瘀斑,1例伤口渗出,停用磺达肝癸钠后渗出消失,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通过综合预防措施,可以减少THA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是否会增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方法 实验纳入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间,在本组行TKA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将其分别纳入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在术后第3、14天,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比较两组间下肢DVT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并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糖尿病与下肢DVT的关系.结果 共358例患者被纳入实验.术后14 d内,糖尿病组有52例患者发生下肢DVT,非糖尿病组有146例患者发生了下肢DVT(P〈0.05).糖尿病组有16例患者的血栓发生在手术对侧的肢体,非糖尿病组有50例(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71倍 [95%CI(1.183-6.212),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患病率、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虽然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但在本实验中,糖尿病患者TKA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阮洪江  张世华 《中国骨伤》2005,18(12):719-72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的预防方法。方法:本组112例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52例和对照组60例。预防组联合应用活血复元汤及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预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液流变学、血浆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①DVT的发生率预防组为3.85%,对照组为8.33%,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预防组用药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术后2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③预防组用药后APTT、和PT明显延长,与术后2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活血复元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詈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连续入院的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组,40例),一组不使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40例).全部采用后十字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固定人工膝关节(Smith-Nephew),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术中栓子面积百分率%Ae(即总栓子面积占右心房面积的百分率).术前及术后第1~10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房,评估止血带释放后的%Ae.结果 止血带组患者术中失血最小于非止血带组患者,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止血带组患者和非止血带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的1 min达到高峰;非止血带组患者%Ae仅在扩髓和植入假体时出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大于非止血带组患者.结论 止血带的使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董文君  钱燕 《骨科》2016,7(5):364-36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限利伐沙班预防初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效果,评估不同时限应用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预防DVT使用利伐沙班的时限不同分为2周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4 d)和5周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35 d),每组70例。2周组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63.80±8.2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32±4.45)kg/m2。5周组男31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64.20±9.02)岁,BMI为(25.80±4.53)kg/m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5 d的凝血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14、35 d时D-二聚体情况以及DVT发生率、轻微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轻微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412)。2周组的血栓发生率为11.43%(8/70),5周组为1.43%(1/70),5周组显著低于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5,P=0.0387)。结论利伐沙班的服用时间延长至35 d能更有效地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Guan ZP  Lü HS  Chen YZ  Song YN  Qin XL  Ji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17-1320
目的 分析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4月至8月95例128个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性27例,女性68例,平均年龄60岁(23~78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43例48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52例80膝。术前及术后7~10d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及DVT的发生。对19项临床因素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发生DVT的患者有45人,DVT发生率为47.4%(45/95),其中无症状DVT患者占57.8%(26/4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DVT相关的因素有4个,其中女性、肥胖及骨水泥的使用使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分别增加到10.008、3.094、8.887倍(P〈0.05);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使术后发生DVT的可能性减少到0.194倍(P〈0.05)。结论女性、肥胖及骨水泥的使用是人工关节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而类风湿关节炎(RA)则是减少术后发生DVT的保护因素;关节置换术后无症状DVT的大量存在,提示我们术后最好常规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或造影检查,一旦有DVT发生,及时治疗,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评价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组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6例,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2h(T1)、术后第1天(T2)和术后第3天(T3)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TEG检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采集点时TEG的R、K、α、MA、G和CI等6个参数值。结果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均呈现高凝状态,且表现为进行性加重。与各指标正常值比较,膝关节置换术患者TEG指标中R和K缩短,α角、MA以及G值增大,CI增大与麻醉前T0比较,R值逐渐下降,其中T2和T3时的R下降显著;K值也成逐渐下降趋势,但不具统计学差异;α角、MA以及G值则显著性升高;CI无显著性变化。TEG诊断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准确性为66.67%,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诊断准确性为77.78%,卡方检验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是判断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解剖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解剖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经下肢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7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全膝关节置换组110例,全髋关节置换组162例.观察静脉造影中两种术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及其差异.结果 全膝关节置换组中,中心型血栓10例、周围型血栓94例、混合型血栓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中,中心型血栓3例、周围型血栓140例、混合型血栓19例.两组血栓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96,P=0.007).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最易累及部位依次为肌间静脉193例(71.0%,193/272)、胫后静脉98例(36.0%,98/272)、腓静脉85例(31.3%,85/272)、胫前静脉24例(8.8%,24/272)、腘静脉24例(8.8%,24/272)、髂股静脉20例(7.4%,20/272).周围型血栓中,全膝关节置换组比全髋关节置换组更容易累及多支静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12,P=0.000).在孤立性血栓中,无胫前静脉血栓形成.在多支静脉血栓中,两组均以累及胫后静脉、腓静脉、肌间静脉血栓中的两支或三支常见.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解剖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156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成4组。第1组38例,术前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2组42例,术后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3组36例,术前使用LMWH、术后使用IPC;第4组40例,术后使用LMWH与IPC。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观察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第1组,DVT2例(5.26%),出血量(1030.8±282.0)ml;第2组,DVT2例(4.76%),出血量(900.7±246.9)ml;第3组,DVT1例(2.78%),出血量(1040.3±288.5)ml,1例上消化道出血;第4组,DVT9例(22.5%),出血量(852.2±295.4)ml。在DVT发生率上,第1、2、3组明显低于第4组(P﹤0.05);在围手术期出血量上,第2、4组少于第1、3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LMWH联合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以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21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及瓣膜功能,其中30例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静脉血栓61例,其中近端静脉血栓4例,远端静脉血栓57例。瓣膜功能不全的下肢静脉DVT发生率高于正常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静脉造影结果对照,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超声对小腿肌肉内的静脉血栓显示率高于静脉造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评价深静脉瓣膜功能,及时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帮助临床筛选高危病例进行积极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期诊断价值。方法筛选32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根据患者症状开始时问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血栓组。观察各组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图像特点,通过血栓超声弹性图像评分及血栓应变比值半定量评估不同分期血栓的弹性特征。结果急性期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声影,超声弹性成像以红色为主;亚急性期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等回声或稍增强回声声影,超声弹性成像以绿色为主;慢性期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强回声声影,超声弹性成像以蓝色为主。慢性血栓组及亚急性血栓组超声弹性图像评分及血栓应变比值高于急性血栓组(P〈0.05),慢性血栓组超声弹性图像评分及血栓应变比值高于亚急性血栓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41例患者,男53例,女88例;年龄17~86岁,平均(63.20±13.78)岁.根据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随机分成抗凝组(82例)和非抗凝组(59例),术后均行患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明确血栓发生的部位、大小及数量.诊断标准根据1972年Rabinov和Paulin提出的诊断标准,结合国内吕厚山的相关经验进行统一诊断.根据下肢血栓的部位将血栓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混合性血栓.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2.62%(46例),其中中央型1例,混合型2例,周围型43例.临床症状有小腿后侧疼痛,沉重或紧张,足和踝关节周围轻度肿胀.临床体征有肌肉压痛、Homans征或Neuhof征阳性.将症状和体征都作为临床依据,其中无临床依据者共34例,占73.9%.抗凝组(82例)和非抗凝组(59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数字化下肢深静脉造影技术能准确地发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与其无直接关联,低分子肝素抗凝后虽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为防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相关并发症应用利伐沙班的治疗价值。 方法选取自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关节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抽取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血栓栓塞性病史或出血性病史,共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依诺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出血并发症(切口瘀斑、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液学指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输血量等相关指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3,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实验组早期出血并发症事件多于对照组(χ2=6.574,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基本相同,两组的输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作为抗凝药物,提供了抗凝治疗的便捷性,但其相关的出血并发症略高于依诺肝素,临床工作中可考虑分阶段使用以使得患者的受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病科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因非外伤性原因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60岁以上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50例)采用吲哚布芬200 mg,2/日抗凝治疗,B组(50例)采用利伐沙班10 mg,1/日抗凝治疗,两组抗凝药使用均不少于35 d,观察并对比两组血栓发生率、失血量及凝血功能等指标。 结果100例中共发生13例DVT,A组6例(12%)术后发生静脉血栓:肌间静脉血栓4例,胫后/腓静脉血栓2例。B组7例(14%)术后发生静脉血栓:肌间静脉血栓5例,胫后/腓静脉血栓2例。两组均未出现腘静脉及腘静脉以上严重血栓。A组和B组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941)。两组患者术后1 d引流量均比2 d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41.901,P<0.05;B组:t=31.185,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均正常,术后1 d下降,术后7 d基本和术后1 d持平,组内不同时点间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88,P<0.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4,P=0.399)。两组PT、APTT和INR术后呈上下波动,组内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35,P<0.001;F=5.020,P=0.008;F=9.147,P<0.001);两组FIB、D-Dimmer也呈上下波动,组间(F=4.414,P=0.041;F=11.867,P<0.001)及组内不同时点间(F=88.996,P<0.001;F=103.0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利伐沙班相比,吲哚布芬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相似,不显著增加患者的术后失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