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美克尔憩室合并症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美克尔憩窒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25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扪描.结果 (1)直接征象:5例未发现明确憩室;20例于脐周或右下腹见憩室影,其中平扫呈含液管形表现9例,增强后均呈环形强化.憩室平扪呈实性结节样表现11例,增强后4例不强化,7例强化,其中3例呈均匀强化,4例呈不均匀强化.(2)间接征象:肠梗阻表现8例,憩室周围脂肪层肿胀、模糊9例,憩窒周边游离气体影3例,邻近肠系膜和(或)网膜增厚异常强化8例,腹水4例,继发肠套叠呈"同心圆"征1例.(3)CT分型:合并憩室炎和(或)出血型20例;合并小肠梗阻和(或)肠套叠型8例,其中索带压迫粘连7例,肠套叠1例;合并穿孔周围炎症型3例.结论 儿童美克尔憩室出现合并症后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 可以清楚地显示其形态、内部成分和周边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美克尔憩室合并症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美克尔憩窒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25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扪描.结果 (1)直接征象:5例未发现明确憩室;20例于脐周或右下腹见憩室影,其中平扫呈含液管形表现9例,增强后均呈环形强化.憩室平扪呈实性结节样表现11例,增强后4例不强化,7例强化,其中3例呈均匀强化,4例呈不均匀强化.(2)间接征象:肠梗阻表现8例,憩室周围脂肪层肿胀、模糊9例,憩窒周边游离气体影3例,邻近肠系膜和(或)网膜增厚异常强化8例,腹水4例,继发肠套叠呈"同心圆"征1例.(3)CT分型:合并憩室炎和(或)出血型20例;合并小肠梗阻和(或)肠套叠型8例,其中索带压迫粘连7例,肠套叠1例;合并穿孔周围炎症型3例.结论 儿童美克尔憩室出现合并症后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 可以清楚地显示其形态、内部成分和周边结构.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主动脉憩室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5月本院87例主动脉憩室患儿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层CT检查,其中2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87例中Kommerell憩室47例(连接处狭窄26例),导管憩室40例。按主动脉弓及憩室位置分型:①右位主动脉弓伴憩室75例,其中憩室位于气管右侧67例(右弓右降)、左侧8例(右弓左降);②左弓伴憩室9例,其中右侧憩室1例(左弓右降)、左侧憩室8例(左弓左降);③双主动脉弓一侧闭锁伴憩室3例。憩室直径4.8~12.1mm。所有右弓、双弓及左弓右降伴右侧憩室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气道受压推移、变窄,同时伴食道受压向前、局部含气消失者32例。左弓左降伴憩室的患者无明显气管受压表现。43例患者合并其它异常,包括心血管异常31例、支气管肺发育异常5例、骨骼异常8例、占位4例、消化道畸形和膈疝各1例。结论:儿童主动脉憩室可有多种表现,与成人患者间有一定差异,CT检查可准确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s,NG)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201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8例NG及其合并症的CT表现.结果 178例NG及其合并症中,单纯NG51例(28.7%),NG伴腺瘤111例(62.4%);合并桥本甲状腺炎12例(6.7%))合并甲状腺癌15例(8.4%),15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既合并腺瘤又合并癌的有8例(4.5%),既合并腺瘤又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3例(1.7%).CT对NG的诊断符合率约为94.4%,NG合并腺瘤诊断正确率约93.7%,而NG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的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及33%.178例NG中65例(36.5%)甲状腺病灶内出现钙化,甲状腺良性病变相关钙化60例(33.7%),与癌相关的钙化只有5例(33.3%),良恶性病变的钙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NG及NG合并良性病变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NG是否合并甲状腺癌CT诊断仍较困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气管憩室92例CT表现。结果憩室大小0.3~3.5cm,平均约1.2cm,其中2.0cm以上19例。憩室形态不规则53例,类圆形17例,椭圆形14例,小泡状8例;憩室囊腔内呈分房样或蜂窝状改变并见嵴状、皱襞样结构或分隔线改变28例,憩室并发感染并见液平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对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疑美克尔憩 室患儿行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以腹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影为阳性.阳性者全部行手术治疗;阴性者行内窥镜或其它检查.结果:32例患儿中核素浓聚影阳性者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为异位胃粘膜,1例为肠重复畸形.结论:...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小憩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气管小憩室的CT表现及42例随访病例的CT改变。结果:81例气管小憩室均位于气管右后方6~7点处。81例气管小憩室中,类圆形75例,三角形3例,不规则形3例。81例共86个小憩室,其中单发者73例(73个),多发者8例(13个)。86个气管小憩室平均最大径为2.2mm。本组86个小憩室中64个可见开口与气管相通(64/86),41个窄开口使小憩室呈瓶颈样改变(41/64),23个宽开口使小憩室呈凹槽样改变(23/64)。42例随访病例的CT表现:小憩室消失1例,小憩室变大7例,小憩室生成7例,小憩室消失后再度出现3例。结论:CT能准确清晰显示气管小憩室的形态、位置、数目、大小和开口。典型的气管小憩室形态改变为烧瓶状和凹槽状。通过CT可观察到气管小憩室的发生、发展、消失及消失后再生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结肠息肉的特征性CT表现.方法:通过对2010年7月-2015年11月间病理诊断为结肠幼年性息肉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搜集的122例患儿中,发生在升结肠22例,横结肠18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28例,直肠41例,<5 mm的32例,5~10 mm的53例,>10 mm的37例,结肠息肉可以表现为在充气肠管轮廓内的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息肉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结节,局部与邻近肠管关系密切,增强后呈辐轮状强化表现,辐轮CT值约77~92 HU之间,辐轮中心强化小血管影CT值约98~165HU之间,并延续至肠壁血管,辐轮间稍低密度影未见明显强化,CT值约23~27 HU之间.在搜集的122例患儿中有105例患儿的结肠息内表现为这种特征性的辐轮状强化,占到总例数的86%.结论:儿童结肠息肉具有特征性的辐轮状CT增强表现,可以作为与其他肠道病变进行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岁以内婴幼儿肺结核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婴幼儿肺结核患者的CT资料,将影像表现分为干、湿2种病变类型和9种病变形式,统计各种病变的发生率。结果:湿型27例(87.0%),干型4例(13%)。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7例(87.0%),其中左肺门13例,右肺门5例,双侧并纵隔9例,钙化、环状强化(鬼影样淋巴结)各4例。实变灶16例(51.6%),左肺8例,其中左上肺7例,左下肺1例;右肺6例,其中右上肺3例,右中下肺3例;双侧2例;膨出征8例,鬼影征2例,空洞左上肺、右下肺各1例。弥漫结节灶、粟粒结节及斑索高密度灶分别为11例、5例和24例,树芽征5例。支气管狭窄及气体潴留总计14例(45.2%),支气管狭窄合并气体潴留者8例;左上侧7例(50%,7/14),右侧6例,其中右上、中、下分别为1、2、3例;双下肺2例。毛磨玻璃密度灶12例(38.7%),其中双下肺10例,上肺2例。组合病灶中淋巴结肿大合并网格灶23例(芽生土豆征)(74.2%,23/31),淋巴结肿大合并肺实变15例(48.4%),淋巴结肿大合并肺内结节12例(38.7%),淋巴结肿大合并毛磨玻璃密度灶11例(35.5%);1例系统病变,累及肝脏、腹膜后淋巴结。无胸膜增厚、胸膜腔积液病例。结论:小儿结核CT影像仍有一定特点,主要以淋巴结肿大、实变和气道狭窄为主,上肺多见,多种病变形式、多发叶段病变共存。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母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13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肝母细胞瘤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肿瘤主体位于肝右叶10例,肝左叶2例,跨左右叶1例。肿块最大径约11~24cm,平均16cm。8例轮廓光滑,边界清楚,包膜较完整,5例部分边界不清。CT平扫肿瘤呈低、等混杂密度肿块,肿瘤内见裂隙状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7例可见瘤内小斑点状或弧形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13例肿瘤呈不均匀性强化,分隔及周边的结节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肝组织。坏死或液化区均无明显强化。门脉期8例瘤内分隔延迟强化。3例侵犯门脉血管。结论:CT能较好的描述肿瘤的范围、包膜的完整性,对肝内血管和下腔静脉的侵犯情况提供了较多的信息,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起重要的作用。CT上肝母细胞瘤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AFP可提供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的CT影像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和神经母细胞瘤(NB)的CT影像鉴别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GNB和21例NB患儿的CT表现,对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是否跨越中线、有无钙化、腹部血管受累情况、瘤周及瘤内血管的显示、有无血管瘤栓、周围器官的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对病灶大小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21例NB组患儿中,病灶位于肾上腺18例、形态规则6例、边缘清楚7例、推移周围大血管7例、包埋血管14例、出现局部浸润及脏器转移10例、淋巴结转移11例、出现瘤周及瘤体内簇状或线状排列的扩张血管影者11例;19例GNB患儿中,出现上述征象者分别为11、12、13、13、6、3、4和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72、4.821、4.912、4.912、4.912、4.607、4.177和4.177,P值均<0.05).2组患儿在病灶大小、是否跨越中线、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有无血管瘤栓及钙化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多位于肾上腺区,可见包埋血管、局部浸润、脏器及淋巴结转移,并显示瘤周及瘤体内簇状或线状排列的扩张血管影;GNB多以形态规则、边缘清楚、推移周围大血管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0)的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诊断的B0患儿资料,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个月~7岁,病程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胸部HRCT检查,29例行支纤镜检查,1例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患者肺部的HRCT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36例(100%);支气管壁增厚30例(83%);散在分布的斑点、斑片状模糊影27例(75%);含气不全或实变不张11例(31%);支气管扩张8例(22%);微结节征4例(11%);局部钙化灶2例(6%)。2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症。1例肺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马赛克灌注征和支气管壁增厚是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相对特征性的HRCT征象,结合患者临床上出现反复持续迁延进展的咳嗽、喘息、活动不耐受等,高度提示该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We report a case of a giant Meckel's diverticulum containing numerous enteroliths. A correct diagnosis was made preoperatively by means of CT, by demonstrat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verticulum, containing multiple peripherally calcified stones, and the small intestin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免疫正常儿童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1例无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免疫正常儿童肺隐球菌病肺内CT表现为左肺舌叶胸膜下直径约1 mm的孤立结节1例;肺内大小不均匀多发结节20例,胸膜下及肺外带分布12例,肺内弥漫分布8例;结节直径<10.0 mm 18例,其中3.0 mm以下14例,>10 mm2例;结节为类圆形且边界光滑15例.淋巴结肿大17例,CT增强后3例轻度强化、2例环形强化.14例合并肝、脾、肾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肺外病变.随访1例患儿死亡,20例痊愈.结论 免疫正常儿童肺隐球菌病以肺内多发小结节伴多组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的CT特征,并易合并肺外器官播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