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有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影响其抗病毒疗效的因素比较复杂.下面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疗效预测因素进行综述.一、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为有限疗程和相对较高的HBeAg和HBsAg的血清学转换率.由于干扰素较核苷类抗HBV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且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有必要对其疗效进行预测,以获得最大效益价格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清中的HBsAg水平与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的关系,预测干扰素的远期疗效。方法 86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按照治疗前HBsAg定量〈100、100~200、〉200 ng/L分为3组,均给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个月。对照组18例,未予干扰素治疗。在不同治疗时间分别检测血清ALT、HBV DNA、HBsAg、HBeAg和HBcAb,并计算治疗3个月时HBsAg抑制率,按照其≥50%和〈50%分为2组,观察治疗终点时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HBsAg阴转率和HBV DNA阴转率。结果治疗终点时,三个层次的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8.5%、37.3%、20.0%和5.6%,HBsAg的阴转率分别为54.5%、15.6%、6.7%和0,HBVDNA的血清阴转率分别为70.8%、34.4%、23.3%和0。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与HBsAg初始水平和治疗3个月时下降幅度有相关性。结论 HBsAg初始水平或治疗3个月后下降幅度是获得较高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较好的预测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与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者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定期采集31例CHC、30例HCV/HBV共感染者的外周血,检测HCV RNA、HBV DNA和肝脏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CHC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51.6%〈102拷贝/ml,HCV/HBV共感染者HCV、HBV下降均不理想。结论 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HCV/HBV共感染者疗效较单纯丙型肝炎患者差,但对HBV、HCV有抑制作用,并部分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不论是乙型肝炎还丙型肝炎均己取得很大进展.就乙型肝炎而言,近来己有6种核苷(酸)类药物用于临床,但是各国的治疗指南中仍采用干扰素作为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及疗效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批准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的药物共有两大类.包括普通干扰素(IFN)、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以及数种核苷(酸)类似物(NAs).  相似文献   

6.
我国批准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的药物共有两大类.包括普通干扰素(IFN)、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以及数种核苷(酸)类似物(NAs).  相似文献   

7.
我国批准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的药物共有两大类.包括普通干扰素(IFN)、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以及数种核苷(酸)类似物(NAs).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是细胞在病毒感染或其他诱导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1].自1986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肯定的疗效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9.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一般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原则上老年患者也应该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存在基础疾病、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疗效的不确定、治疗的受益和风险评估等诸多因素,临床医师一般不主张对老年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多采用被动的保肝降酶治疗,而使这些年龄段的患者患肝硬化和肝癌的比例增加,严重影响老年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降低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中,正广泛应用干扰素,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无应答,影响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因素很多,干扰素抗体的作用也是因素之一.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干扰素能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中和抗体,为了探讨中和抗体的产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我们采用中和生物法检测了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干扰素中和抗体,探讨了干扰素中和抗体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不能耐受标准治疗方案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探索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长期维持治疗的效果,并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 对于白细胞低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原因不能耐受标准治疗方案的CHC患者46例,给予个体化低剂量干扰素(标准干扰素60万~300万IU隔日一次,聚乙二醇干扰素50 ~ 9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0.6 ~ 0.9 g/d 长期维持治疗,疗程≥72周.连续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s exact test检验.结果 93.5%患者(43/46)可耐受不同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长期维持治疗,只有3例不能耐受而被迫停药.不同节点的病毒学应答率为:快速病毒学应答10.9%、早期病毒学应答 30.4%、24周病毒学应答45.7%、48周病毒学应答47.8%.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肝脏B型超声显示形态学改善.快速病毒学应答、早期病毒学应答、24周病毒学应答者均可在48周时获得较高病毒学应答,尤其24周病毒学应答对48周病毒学应答具有较好预测作用,获得24周病毒学应答者其48周病毒学应答率为95.2%,而24周未获得病毒学应答者其48周未应答率为92.0%.结论 (1)对于不能耐受标准治疗方案的CHC患者予以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长期维持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48周病毒学应答率(47.8%);(2)24周病毒学应答对48周病毒学应答具有较好预测作用;(3)疗程中严密监测、对症治疗原发病并给予患者足够的依从性教育和心理疏导是治疗得以维持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1年深圳市东湖医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用拉米夫定(100mg/d)联合干扰素α(每次5mU)隔日1次肌注,26周后单用拉米夫啶至104周。对照组51例,单用拉米夫啶100mg/d,疗程104周,并评估疗效。结果两组HBVDNA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P=0.24),联合治疗组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于拉米夫定组(38.9%对17.6%,P=0.03)。联合治疗组的HBVYMDD变异率较低(22.2%对43.1%,P=0.04)。结论联合治疗的2年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且能减少病毒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3.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CHB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PEG-IFN 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对照组(42例)予普通干扰素500 MU,皮下注射,隔日1次,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阴转率达到30%,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62,P〈0.05,HBeAg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对数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t值分别为2.689、4.080,P〈0.01,而对照组治疗12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9、1.009,P〉0.05;治疗24周时,治疗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190,P〈0.05,HBeAg定量和HBV DNA定量的对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15、2.122,P〈0.05;治疗48周时,治疗组除上述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外,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及完全应答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5.771、5、617、5、308,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时,治疗组HBeAg的阴转率、HBeAg定量、HBV DNA定量对数值、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及完全应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x^2=11.943、t=3、439、f=6、111、x^2=9.930、x^2=9、522、x^2=7.920,P值均〈0.01,而且保持持续应答,而对照组的应答率则有所下降;治疗组9例患者于治疗前后做2次肝活组织检查,治疗前肝组织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核心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8、89%和66、67%,治疗结束时分别为22.22%和33、3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较治疗前明显减少,x^2=8、001,P〈0、01;治疗前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及胶原表达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有3例出现HBsAg阴转,阴转率为10%,其中2例出现在治疗后32周,1例出现在治疗结束后24周,对照组无一例阴转。PEG-IFNα-2a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结论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抑制其病毒复制,且能持续应答,治疗48周内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IFNα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CHB的有效药物之一。CHB患者在IFNα治疗6~12个月后,ALT复常率为34%~45%,HBeAg消失和(或)抗-HBe出现率为15%~37%,HBV DNA阴转率(<105拷贝/ml)为37%,HBsAg阴转率为1%~8%。导致CHB患者在IFN治疗后取得持续性应答、部分应答或者无应答的原因是临床和基础研究非常关心的问题,现就IFN疗效的预测和影响因素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的发现及应用是抗病毒治疗的一个里程碑,“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项科学发现象干扰素这样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引自2007年美国肝病年会宣传手册)。干扰素作用广泛,具有其抗病毒、抗增殖、抗肘瘤以及免疫调节活性。根据其受体不同可将干扰素分为I型(α和β)和Ⅱ型(γ),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是干扰素α。1995年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研制威功,其优越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给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重大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因素。方法将慢性丙型肝炎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干扰素治疗,对照组20例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疗程中及疗程后每隔3个月定期检测抗-HCVIgG和IgM,血清及本稍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RNA,ALT水平。疗程结束后致少随访1年.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一年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LT的复常率为66.7%对300%和52.4%对15.0%,血清HCVRNAM转率分别为59.5%对15.0%和47.6%对10.0%。分析持久应答的影响因素,年轻、病程短,治疗前抗-HCVIgM抗体滴度高、PBMC中无HCV感染、病理诊断末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对干扰素反应性较好。结论检测抗HCV-IgM及PBMC中HCVRNA可作为干扰素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多,干扰素仍是目前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短疗程疗效欠佳,应答率较低.我们对35例干扰素治疗有效者进行延长疗程治疗,观察其生物化学、病毒学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AIMS: Lamivudine is effective in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but its role in interferon nonresponders has not been described. We assessed lamivudine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added interfer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who had failed interferon therapy previously. 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lamivudine (100 mg) or placebo for 52 weeks or to a 24-week regimen of lamivudine plus interferon. Primary treatment comparisons were at week 52, with a 16-week posttreatment follow-up period. Measurements included histology (primary endpoint), HBeAg response, normalization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redu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and safety. RESULTS: Among 238 patients, histologic response was significantly more comm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mivudine (52 versus placebo 25%, P=0.002) or the combination regimen (32%, P=0.01). HBeAg loss was also more common with lamivudine (33 versus 13 versus 21%), as were virologic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responses. Among 28 subjects with HBeAg loss/seroconversion, 71% had durable responses 16 weeks posttreatment. CONCLUSIONS: Lamivudine for 52 weeks is as effective in interferon nonresponders as in previously reported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however, a combination of lamivudine for 24 weeks and interferon for 16 weeks was not effective in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