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2):1134-1137
[目的]探讨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3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7~6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挤压伤2例,重物砸伤1例。13例均为Tile C型骨折,其中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采用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骨盆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5椎体及髂后上棘,前路髂前上棘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除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外,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至术后第12个月随访时,Majeed评分:优8例,良2例,可1例。1例骶尾部伤口感染患者经及时清创和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未发生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或外固定断裂、复位丢失以及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Tile C型骨折,可以恢复骨盆环的完整性,重建腰骶段稳定性,且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应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54例,获随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11d,平均8.5d。所有病例有垂直移位,移位8~40mm,平均28.5mm。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后在透视下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以7.3mm空心钉过髂骨、骶髂关节、达S1椎体固定。术后患者均摄X线片,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6例得到随访,时间1.5~3年,平均29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5.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按照Matta复位标准:优40例,良6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32例,良12例,一般2例。无严重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金华  胡炜  郭晓山 《中国骨伤》2015,28(8):753-756
目的:探讨经皮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29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龄19~53岁,平均31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7例,C2型12例。术后采用Tornetta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神经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好,仅1例出现钉道口感染,换药后治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4~18周,平均16.2周。未见螺钉松动、脱出、断裂。按照Tornetta评价,优 14例,良10例,可 4例,差 1 例。末次随访Majeed评分为87.2±11.3,优16例,良9例,可4例。结论:对于不稳定C1、C2型骨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联合入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3-56岁,平均36岁。按Young—Burgess分类:APCⅢ型损伤9例,LCⅢ型损伤14例,VS损伤11例。入院骨盆外支架固定、抗休克处理,全身情况稳定后,均通过前联合人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结果:34例术后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口愈合良好,骨折均3—6个月愈合。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良10例,中3例。无畸形愈合,遗留跛行3例,腰骶痛4例,双小腿、足麻木3例。结论:前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钉棒系统类似三角形的骨折固定技术(triangufar ostee synthesis,TOS)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后路腰骶部正中切口入路,安装L(4~5)椎弓根及髂后上棘椎弓根螺钉,将垂直、旋转移位复位固定。11例病人均属于Tile C型骨折,男7例,女4例。年龄20~48岁,平均34岁。结果 11例患者术后10例获得6~20个月随访,平均12.7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骨盆骨折复位满意。根据Matta骨盆骨折复位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术前有4例骶丛神经损伤,术后3例神经症状恢复,1例解。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下肢行走、蹲屈功能恢复满意。有1例伤口感染,延迟愈合。结论使用脊柱钉棒系统TOS装置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器械操作相对简单熟悉部分缓,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改良骨盆骨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43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改良骨盆骨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4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男27例,女16例;年龄12~72岁。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40例。骨折按Tile分型,B型损伤10例,C型损伤33例,均应用改良骨盆骨外固定器治疗。结果: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的颅脑、胸、腹脏器损伤死亡。41例患者痊愈,随访6个月~3年6个月,优29例,良10例,尚可2例,优良率88.37%。轻微跛行步态9例,较严重者3例;活动后腰骶部疼痛者1例。X线复查,骨盆倾斜5例,骨盆旋转1例。结论:改良骨盆骨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不仅能控制骨盆出血、缓解疼痛、方便护理、安装简便,而且还满足临床腹部手术需要,在辅助牵引下还能作为大部分骨折的终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11例;年龄24 ~61岁,平均38.4岁.骨折Tile分型:B型13例,其中B1型3例,B2型7例,B3型3例;C型16例,其中C1型8例,C2型4例,C3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至10 d.14例骶骨翼骨折合并前环骨折患者后环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前环采用钢板内固定;4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前环损伤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行前后环内固定;9例骨盆骨折合并移位明显的髋臼骨折患者行单一或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例全身情况不稳定或合并多发伤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及微创内固定治疗. 结果 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5个月(7~19个月)随访.2例患者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行伤口换药后愈合.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优17例,良9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9.7%.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平均为86.7分(53 ~100分),其中优18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6.2%.2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骶髂关节螺钉或钢板进行内固定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于全身情况不稳定者,外固定支架固定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合并腹内脏器损伤的Tlie C型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9例合并腹腔内畦器损伤的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在行腹部手术后均同时采取骨盆外固定器维持骨盆稳定性,待伤情改善后再联合行后路手术治疗,术后均无需进行牵引,继续维持外固定器1~3周.结果 骨盆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X线片显示骨盆畸形纠正,骨盆环完整性和连续性恢复.结论 早期外固定联合后期后路手术治疗合并腹内脏器损伤的Tile C型骨盆骨折,效果确切,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是该类型损伤的合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34岁;合并神经损伤4例,失血性休克16例,其他部位骨折15例.按照Tile分型均为C型骨折,C1型15例,C2型9例,C3型4例.结果 28例中,23例复位满意,5例未完全复位,其中3例纵向移位≥1cm,2例横向分离移位(耻骨联合分离≥2cm,耻骨支分离≥1cm).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2个月.2例切开复位后骶髂部皮肤发生浅层感染,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3例外固定针孔感染.1例骶髂螺钉固定术后CT证实螺钉穿出S1A椎体前皮质.1例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穿出髂嵴外侧皮质.1例术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8个月,平均48个月.根据Majeed制定评估标准,优17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3%.4例术前有神经损伤症状者,2例在术后4个月时完全恢复,2例未恢复.4例患者主诉腰骶部疼痛.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可纠正不稳定骨盆骨折纵向移位,而横向移位可以使用外固定器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0.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急诊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10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8例手术患者骨盆前环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例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2例采用拉力螺钉固定,4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均采用双钢板固定;6例骨盆后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2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18例患者全部恢复行走功能,所有保守治疗患者骨盆骨折均畸形愈合,遗留骶髂关节部位酸痛6例,遗留双小腿、双足麻木3例,行走跛行2例。8例手术治疗患者骨盆外形均恢复好,仅1例患者诉沿髂嵴切口有不适,2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宜同时固定骨盆前、后环或先行前环切开复位内固定,2~3d后再次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78例不稳定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和"C"型臂X线机或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及TSRH系统固定.按照AO分型:B2型3例,B3型4例,C1型12例,C2型34例,C3型25例.患者入院后均在抗休克、输血等治疗的同时急诊用骨盆外固定架暂时固定复位,以稳定病情、减少出血.伤后7~10 d手术,20例前路手术后1周行后路手术,58例为一期前后路同时手术内固定.后路经皮"C"型臂X线机引导下骶髂复合体空心螺钉固定10例,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20例,切开复位TSRH系统固定48例.手术时间2~5 h,平均3 h.结果 术后浅表感染5例,经换药愈合;深部感染2例,经清创引流愈合.3例术中损伤膀胱行及时修补,2例术后发现膀胱损伤行膀胱造瘘后愈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经溶栓等保守治疗治愈.术前合并骶丛损伤的患者术后3~6个月功能大部分恢复.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长度差异在10 mm内72例,10~20 mm 6例.复位根据Tornetta和Matta评定标准,优5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94.9%.术后功能按照Majeed评分系统,优45例,良20例,可13例,优良率83.3%.结论 对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前后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好、并发症少,可使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骨盆骨折的疗效、特点及手术 方法。方法 2009年 3月至 2010年 12月, 治疗 17例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 男 9例, 女 8 例;年龄 21~75岁, 平均 42岁。根据 Tile分型, B1型 7例, B2型 3例, B3型 2例, C1型 4例, C2型 1例。 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 15例, 合并会阴部损伤 2例, 合并四肢骨折 12例。应用经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 架复位和固定治疗。采用 Cole等及 Matta和 Tornetta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7例患者全部 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2~18个月, 平均 6.5个月, 所有骨折均愈合, 愈合时间 8~12周, 平均 9.2周。术后 3 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股外侧皮神经麻痹, 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弥可保 1个月后缓解;5例发生软组织内钉道 感染, 经换药、清创、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 4例愈合, 1例在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后愈合。根据 Cole 等提出的骨盆骨折效果评分表进行功能评价, 优 15例、良 1例、可 1例, 优良率为 94.12%。按照 Matta 和 Torne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 优 12例、良 3例、可 2例, 优良率为 88.24%。结论 经髋臼上方 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 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获得随访的1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3例;年龄22~51岁,平均36.2岁.均采用髋臼上方外固定架固定前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后环骨折的技术.按照Tile分型:B1型5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2例.合并直肠或膀胱损伤3例,血气胸、颅脑损伤3例,腰骶神经损伤2例,多发骨折8例. 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3~12个月(平均6.3个月)随访.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70 min).支架保留时间6~16周(平均11周).骨盆骨折或脱位的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4周).骨折复位按照Tornetta评估标准:优7例,良4例,可1例.术后功能评定按Majeed评分标准:优6例,良4例,可2例.并发症包括2例早期负重行走时后方疼痛,经卧床休息延迟负重后缓解;6例有不同程度钉道感染,2例腰骶神经损伤患者3个月后神经功能部分恢复,无严重医源性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 结论髋臼上方置钉外同定支架技术可有效恢复骨盆前方稳定性,通过股骨牵引还可以达到对骶髂关节的加压.跨骶骨髂骨间锁定加压钢板对骨盆后方的固定有一定优势.两种技术结合应用,创伤较小、手术操作简单,能达到不稳定骨盆骨折微创治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适应证及方法 ,初步评估手术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C3型3例(1例合并髋臼骨折).透视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14例26枚螺钉,耻骨支螺钉9例15枚螺钉,耻骨联合螺钉4例4枚螺钉,髋臼前柱螺钉2例2枚螺钉.术后根据影像资料评估螺钉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记录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9.6±2.3)d(63~527 d)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7±9.7)d.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会阴区及下肢麻木症状,无其他螺钉置入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平均每枚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置入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26.39±6.23)、(0.57±0.03)min,(18.20±1.59)、(0.61±0.13)min,(13.70±2.13)、(0.33±0.06)min,(19.40±0.79)、(0.63±0.02)min.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骶髂关节脱位或者骶骨骨折、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是术中透视影像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骑缝钉联合重建钛板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记忆合金骑缝钉联合重建钛板治疗5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28例;年龄17~76岁,平均41岁.根据Tile分型:B型34例,C型19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术后按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疗效:46例获解剖复位,7例接近解剖复位,无不满意复位患者;关节功能按照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37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5%.结论 采用记忆合金骑缝钉联合重建钛板治疗骨盆骨折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