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1月~2012年5月,笔者采用带线锚钉治疗13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0~62岁。左侧4例,右侧9例。均为闭合损伤。受伤至就诊时间1~72 h。1.2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采用膝前正中纵行切口。尽可能保留有软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21例髌骨上下极撕脱骨折,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X线检查和膝关节活动度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21例全部骨性愈合,膝关节活动度良好,术后Boatman评分:优19例,良2例.结论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无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锚钉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髌骨下极骨折近端拧入2枚锚钉.髌腱两侧采用Krackow缝合,中间采用Bunnell缝合.术后6个月了解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采用Insall-Salvati法测髌骨高度.结果 14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无锚钉松动或拔出,无伸膝受限;1例屈膝受限10°.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6 ~ 91(89.3±3.2)分,Insall-Salvati比值为0.9~1.1(0.98 ±0.09).结论 应用锚钉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满意,能够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同时避免二次手术取内置入物,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髌骨袖套样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6例髌骨袖套样撕脱骨折,均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方法,按膝关节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评估膝关节活动度,力量,髌骨高度改变,按Noyes评分,平均为95.3分。结论使用带线锚钉治疗髌骨袖套样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适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捆扎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捆扎缝合治疗的1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行钢丝垂直间断固定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Bostman评分、膝前痛、骨愈合时间进行疗效评估比较。计量资料以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结果实验组患者无骨不愈合及膝前痛发生,平均骨愈合时间为(2.5±0.5)个月,低于对照组的(3.2±0.7)个月(t=3.577,P<0.05)。实验组患者末次随访时ROM为(131.7±5.6)°,高于对照组的(116.5±7.0)°(t=7.481,P<0.05)。实验组患者Bostman评分平均为(27.3±2.1)分,高于对照组的(22.5±2.9)分(t=5.922,P<0.05)。 结论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捆扎缝合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采用带线骨锚钉治疗髌骨下缘撕脱性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髌骨下缘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端修整后以带线骨锚钉进行髌韧带修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2例关节强直并伴有创伤性关节炎,其余9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使用带线骨锚钉治疗髌骨下缘撕脱性骨折操作简便,所需手术时间短,无需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可吸收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性骨折22例。其中髌骨上极骨折3例,髌骨下极骨折19例。结果本组获随访平均12个月,22例切口一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6.4%。结论采用可吸收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上下极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所用手术器械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8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2.10±1.18)周。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无切口感染、锚钉松动、神经损伤、骨折再移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改良锚钉置入角度和应用双滑轮技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9~70(44.00±15.24)岁。均采用改良锚钉置入角度和应用双滑轮技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采用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Bostma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22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8~46(30.86±8.00)周。末次随访时,患侧膝关节ROM为(130.82±4.69)°,健侧膝关节ROM为(133.23±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Bostman评分(28.45±1.41)分,优18例,良4例。结论:改良锚钉置入角度和应用双滑轮技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获随访3-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周.术后膝关节活动均恢复良好,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2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7.0%。结论采用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利用经皮闭合穿针治疗新鲜掌板撕脱骨折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掌板撕脱骨折提供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2-2007年,对6例掌板撕脱骨折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皮闭合穿针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6例均为近侧指间关节中节指骨基底撕脱骨折.受伤至手术的时间为1~8d,平均3.5d.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5年3个月,平均1年5个月.6例患者均于术后6~8周(平均6.8周)达到骨折愈合.患指经功能锻炼后,术后均无静息痛,近侧指间关节屈曲为78°~100°(平均83.5°),伸直0°~-10°(平均-6.5°).结论 经皮(屈曲阻挡,Flexion blocking)闭合穿针内固定是一种治疗手指近侧指间关节掌板撕脱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带线锚钉技术内固定治疗外踝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1—2013-07采用带线锚钉技术内固定治疗外踝撕脱骨折13例,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10月。术后X线片显示13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优7例,良4例,可2例。结论采用带线锚钉技术内固定治疗外踝撕脱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能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髌尖撕脱骨折1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昕  刘乾亮 《中国骨伤》2008,21(2):151-151
髌尖撕脱骨折为髌骨骨折中较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6月,用克氏针张力带法临床治疗138例,通过内固定提高其稳定性和牢固性,有效地恢复髌骨外形,避免了髌骨的部分切除,不失为一种治疗髌尖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Cable-pin系统治疗35例新鲜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4岁,平均51.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自行摔伤26例,运动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7d,平均2.4d.术中骨折复位后先通过缝合恢复髌骨外形,然后再应用Cable-pin系统进行“8”字固定,必要时加行钢缆环形固定.术后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和膝关节活动范围,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 结果 3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0.2个月(6~15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随访无内固定失败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平均为29.4分,其中优29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伸平均为-0.5°,屈平均为124.0°.所有患者患肢股四头肌肌力为5级.2例患者有皮下触痛,内固定物取出后消失. 结论 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具有初始稳定性好、术后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镍钛—聚髌器(NT—PC)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西脉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卢皓  金荣杰  张健  李春杰 《中国骨伤》2002,15(11):684-685
自1999年3月至2001年5月,我科采用西脉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各有利弊。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髌骨近端固定手法复位闭合穿针治疗髌骨骨折36例,方法简单,刨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6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NiTi-PC)固定,男17例,女13例,年龄20~71(39.4±9.9)岁,其中摔伤19例,交通伤9例,运动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75(33.1±7.8)h;B组30例采用张力带加环扎固定,男15例,女15例,年龄21~76(38.6±10.2)岁,其中摔伤17例,交通伤12例,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91(34.5±9.1) h。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0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按照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分:A组30例(28.6±4.7)分,其中优26例,良4例;B组30例(25.5±4.4)分,其中优20例,良8例,差2例;两组Bostman总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明显优于B组。B组有1例出现克氏针退针,2例关节僵硬,3例出现内固定激惹。结论: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坚强可靠,术后能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陶晨  翟睿 《中国骨伤》2009,22(3):189-189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多为切开复位内固定,自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采用空心螺钉微创治疗髌骨骨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9-57岁,平均41岁。致伤因素:车祸伤12例,跌打伤6例。均为闭合骨折,17例为单侧骨折,1例为双侧骨折。横行15例,纵行1例,撕脱性骨折2例。18例常规行X线检查及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