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风散治疗痛风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散是由长春中医学院风湿医院研制的以治疗痛风为主的中药制剂 ,笔者近 2年应用痛风散治疗痛风 45例 ,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的 45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42例 ,女 3例 ;年龄 36~ 6 5岁 ,平均 48岁 ;疗程 1个月~ 8年 ,平均 1年 4个月 ;其中初发 15例 ,复发 30例 ;38例曾服用中药或排尿酸药物均效果不佳 ;治疗前发热 8例 ,B超检查泌尿系结石 4例。1 2 诊断标准 观察病例诊断依据美国风湿病协会最新制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 ;(2 )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  相似文献   

2.
张颖  王俊祥 《广西医学》2022,(5):487-490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MSUS)影像学表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9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痛风组、73例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MSUS检查。比较两组MSUS中滑膜炎、关节腔积液、腱鞘炎、附着点炎、双轨征、痛风石、聚集体和骨侵蚀等表现,分析MSUS特征性表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结果 超声结果显示,痛风组出现双轨征、痛风石、聚集体MSUS影像特征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出现腱鞘炎MSUS影像特征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均P<0.05);痛风组患者出现滑膜炎、腱鞘炎、附着点炎、骨侵蚀MSUS影像特征的关节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而出现双轨征、痛风石、聚集体MSUS影像特征的关节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SUS检查仅表现为双轨征或痛风石或聚集体者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性均较低(均≤55.1%),特异性均较高(均≥98.6%);联合上述三者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9.6%,特异性为98.6%。结论 MSUS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超声表现为双轨征、痛风石、聚集体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三者联合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外伤(扭伤和劳损)和痛风发作有无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2020年5月间在我院中西医结合骨科门诊就诊的关节扭伤和劳损及痛风患者,采用《201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的痛风诊断标准,纳入76例门诊患者。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建立痛风主要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是引起痛风发作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X线对痛风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36例痛风患者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X线对确诊痛风的意义在于:一、确定痛风患者的分期(病情程度);二,避免漏诊或误诊;三、鉴别类证;四、指导治疗。结论:X线对痛风的诊断价值值得肯定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社区人群痛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20岁以上)痛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分析,在P=0.05水平,高尿酸(OR=8.601)、肥胖(OR=2.910)、伴有高血压病史(OR=2.330)是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痛风是一种在遗传基础上的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改变生活方式、控制相关疾病可能预防或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进而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能量CT在痛风石成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在黑龙江省医院CT室进行检查的47例有关节痛并怀疑痛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痛风“金标准”检查,均具有双能量CT检查资料,记录诊断准确性。结果47例具有痛风金标准检查资料的患者经过双能CT检查经过图像后处理及痛风分析后,有43例存在绿色痛风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1.5%,与金标准资料比较(字2=2.261,P=0.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量CT检测痛风石在临床痛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新型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结晶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痛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双源CT双能量成像检查。分析此诊断应用于痛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2例患者被确诊为痛风,22例患者诊断为非痛风,与临床诊断作为标准,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的特异性为92.86%,敏感度为92.50%,准确率为92.59%。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主要分布在双足(43.75%)、膝盖(31.25%)、双手(21.88%)和肘部(3.13%)。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应用于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的检测中,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双能量CT对足部痛风石常见沉积部位进行分析,并对痛风发病机制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痛风患者的足部双能量CT扫描检查资料。将根据痛风石沉积部位分为关节组、韧带/肌腱组,并分别对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双能量CT共发现51例患者有痛风石沉积。关节组最常见受累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75%,73/198),其次是踝关节(33.9%,32/198)。韧带/肌腱组中最常见受累部位依次是跟腱(39.3%,37/99)、腓骨肌腱(16.1%,14/99)。结论足部痛风石常见受累关节及韧带/肌腱分别为第一跖趾关节及跟腱,足部痛风石的沉积部位与特殊解剖部位、生物力学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痛风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描述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人群的痛风患病率,总结了痛风的危险因素。数据表明我国痛风患病率为0.03%~10.47%,调查方法的差异影响了不同地区患病率的比较。痛风在我国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云南省勐海县患病率最高。遗传、高尿酸血症、社会经济因素、饮食以及可以影响尿酸浓度和(或)促进尿酸单钠晶体形成的合并症和药物等都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的一类代谢性风湿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中国第二大代谢疾病.本文综述痛风中尿酸异常的发生机制,为研究痛风的病因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及转化医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4):334-336
目的:追踪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和痛风并存的发病情况,了解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19年7月RA和痛风并存的病例,并纳入同时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RA分类标准和197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痛风诊断标准的病例,回顾性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资料。结果:有10例患者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均为男性,年龄25~77岁,8例(80%)患者痛风发病在前,9例(90%)患者血尿酸升高,7例(70%)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4例患者双源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1例患者皮下结节证实为痛风石,大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类风湿关节炎或痛风性骨破坏,但是有3例无影像学改变。结论:虽然以往的观念认为RA很少和痛风并存,但是这样的病例确实存在,研究这类患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类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出院后痛风患者诊断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期能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390例住院治疗的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出院后诊断治疗依从性,并探究出院后痛风患者诊断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390例痛风患者出院后诊断治疗依从性平均评分为(3.93土1.78)分.其中117例(30.00%)患者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为依从者;273例(70.00%)患者评分小于6分,为不依从者.病程、文化程度、痛风发作频率、婚姻状况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出院后痛风患者诊断治疗依从性有密切相关性(P<0.05).病程长、文化程度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是出院后痛风患者诊断治疗依从性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当加强对病程长、文化程度低、自费患者出院后的监测和随访,以改善患者出院后的诊断治疗依从性,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临床96例原发性痛风关节炎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原发性痛风首发关节部位、肾区B超及X线摄片等,实验室肝、肾功能及血尿酸的情况,并对治疗作了探讨.结果:首发部位大多为第一趾关节(占81.25%).诱发因素主要是高蛋白饮食(占51.04%)和饮酒(占58.33%).发作频率大多数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后,间隔一至数年再发作,发作几次后呈每年发作,甚至每月发作.痛风结节发生率28.3%(27/96例),发生部位为双足第一趾、双手指关节、耳轮.27例发生痛风结节患者肾区B超,其中有肾结石13例,占48.14%.实验室血尿酸为(867±193)μmol/L.治疗:急性期应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后加用别嘌呤醇及痛风利仙.饮食上忌酒、少吃高蛋白,生活有规律,不过度劳累.结论:对痛风的临床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减少误诊,给患者以较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2010年有报告显示,痛风患病率明显增高,达到1.4%[1]。目前西医诊断标准主要是参照美国风湿协会1997年制定的标准[2]。西医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为急性期治疗的一线用药,秋水仙碱是有效治疗急性病发作的传统药物。中医对于痛风有大量相关记载,总结历代医家观点,对痛风的认识多倾向于两种  相似文献   

15.
卢满祥 《广州医药》1998,29(4):40-41
痛风肾病是痛风除关节炎外的重要临床表现。长期痛风患者临床有显著肾损害者占41%,而尸解则100%有肾脏病变[1-4];痛风肾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极易漏诊或误诊。为提高对病风肾病的临床辨识能力,现将我院近7年来共收治的原发性痛风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8例中,按以下标准诊断为痛风肾病52例。诊断标准: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确定后,临床具备下列一项以上者:①持续性尿异常(蛋白尿、白细胞>5/HP,红细胞>3/HP);②肾功能损害;③尿路结石。并能排除其他肾脏病变。1.1一般资料:男47例,女5例。年龄49~83岁,平均63.3岁。病史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第一跖趾关节(MTP1)痛风性关节炎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46名痛风患者和58名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的MTP1超声声像图,并与6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观察双轨征、滑膜增厚、滑膜炎、关节腔积液、痛风石、骨侵蚀、暴风雪征等超声征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痛风组:痛风石38例(82.61%)、双轨征17例(36.96%)、骨侵蚀32例(69.57%)、滑膜增厚28例(60.87%)、滑膜炎20例(43.48%)、关节腔积液18例(39.13%)、暴风雪征5例(1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双轨征21例(36.21%)、关节腔积液28例(48.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相比,痛风组患者更易出现痛风石、骨侵蚀、滑膜增厚、滑膜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患者第一跖趾关节(MTP1)出现痛风石、双轨征、骨侵蚀、滑膜增厚、滑膜炎对于临床诊断痛风有意义,而双轨征和关节腔积液对于临床诊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意义,痛风石、骨侵蚀、滑膜增厚、滑膜炎是鉴别诊断痛风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相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临床60例原发性痛风关节炎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原发性痛风首发关节部位、诱发因素、发作频率、痛风关节、肾区B超、X线摄片,实验室肝、肾功能及血尿酸的情况,并对治疗作了探讨.结果 首发部位大多为第一趾关节(占81.7%).诱发因素主要是高蛋白饮食(占51.66%)和饮酒(占51%).发作频率大多数归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后,间隔一至数年再发作,发作几次后呈每年发作,甚至每月发作.痛风结节发生率28.3%(17/60),发生部位为双足第一趾、双手指关节、耳轮.17例发生痛风结节患者肾区B超,其中有肾结石8例,占47%.实验室血尿酸为(960±270)μmoL/L.治疗:急性期应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后加用别嘌呤醇及痛风利仙.忌酒、少吃高蛋白,生活有规律,不过度劳累.结论 对痛风的临床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减少误诊,给患者以较好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蒙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5):2679-2681
目的:探讨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两组均护理8周。对比分析两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负性情绪、痛风发作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行为各维度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痛风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能够提高痛风患者自我效能,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健康行为,降低痛风发作次数,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病人过度饱和的体液中析出的尿酸钠晶体在关节或肌腱内或周围沉淀时引起的一种周围关节反复发作的急性炎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结构改变,老年痛风在临床中已变得并非少见。为了提高对老年痛风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其演变成慢性关节炎及痛风石或致肾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