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含量,并与同期轮状病毒性抗原阴性的78例肠炎患儿作对照,同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又分为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发现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血清中AST、CK、CK-MB、HBDH比同期轮状病毒性抗原阴性的肠炎患儿组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LDH活性无明显性差异,P>0.05。中度脱水组的RV肠炎患儿心肌酶较其他RV肠炎患儿显著增高。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常伴有心肌损伤,心肌酶谱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和186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照组)的心肌酶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P<0.05,P<0.01);合并中、重度脱水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和HBDH活性明显高于无脱水及轻度脱水者(P<0.05,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测定对明确诊断、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者心肌酶谱系列和全血细胞计数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本院2012年1—12月临床确诊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中天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和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筛选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全血细胞分析可见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量增高,其它无明显变化;心肌酶谱检测LDH、CK、CK-MB及HBDH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尤其以HBDH变化更加显著。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全血细胞计数和心肌酶谱活性都有明显变化,且心肌酶谱检测在心肌损害诊断、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患轮状病毒肠炎的新生儿(观察组)的心肌酶谱并与对照组(18例)进行比较,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升高与临床的关系。结果观察组5项酶指标全部升高,AST 101.6±16.3U/L、LDH 1004.6±136.2U/L、HBDH727.8±105.0U/L、CK 1602.4±394.1U/L、CK-MB 86.4±15.4U/L,其中CK和CK-MB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及时发现心肌损害并早期予以营养心肌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何梅玲  彭丰 《西部医学》2012,24(5):936-937,939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和40例健康体检婴幼儿(对照组)的心肌酶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中、重度脱水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和α-HBDT活性明显高于无脱水及轻度脱水者(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测定对明确诊断、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选择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110例,其中轻症支气管肺炎80例(轻症肺炎组),重症支气管肺炎30例(重症肺炎组)。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及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肺炎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这些心肌酶指标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对63例腹泻患儿及47例正常体检儿童进行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α-HBD及CK—MB测定。结果腹泻患儿血清AST、LDH、CK—MB、α-HB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CK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性腹泻与腹泻合并脱水酸中毒患儿比较心肌酶活性存在差异性,尤以CK—MB、LDH为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伴有心肌损害;心肌酶谱检测可早期发现心肌受损的情况;对于腹泻小儿应常规进行心肌酶谱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同时应早期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口服毒鼠强急性中毒的27例患者,入院后即行心肌酶谱检测,以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心肌酶谱对照组。结果:急性毒鼠强中毒对心肌有明显损伤,相关心肌酶明显增高,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时,需注意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流行性腹泻不同病情程度患儿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及其程度。方法 对 5 8例临床确诊为轮状肠炎者 ,进行了心肌酶学活性测定。结果  ( 1)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急性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 ,患儿心肌酶 (AST、HBDH、CK、CK MB)测定值高于对照组测定值 (P <0 .0 1)。 ( 2 )合并脱水酸中毒症状愈严重心肌酶活性升高愈显著 ,同时心电图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 3 )随着病情好转心肌酶学各项指标也随之改善 ,心电图也恢复正常。结论 对小儿流行性腹泻患者行心肌酶测定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并发严重循环充血时急性肾小球肾炎 (AGN)的心肌酶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5 2例无并发症的AGN和 1 7例并发严重循环充血状态的AGN患儿血中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αHB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无并发症的AGN患儿CK、CK -MB、LDH、αHBDH、AST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并发严重循环充血状态的AGN患儿CK、LDH及AST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 ,而CK -MB及αHBDH仍在正常范围。结论 :测定血清心肌酶对判断AGN是否并发严重循环充血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急性毒鼠强中毒对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口服毒鼠强急性中毒的27例患者,入院后即行心肌酶谱检测,以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心肌酶谱对照组.结果急性毒鼠强中毒对心肌有明显损伤,相关心肌酶明显增高,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时,需注意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2.
刘国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400-1401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选择HFMD患儿110例,其中轻症80例,重症30例。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AU 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及重症HFMD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HFMD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HFMD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心肌酶指标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婴幼儿HFMD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性肠炎感染后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筛选198例轮状病毒件肠炎患儿与135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排除其他疾病、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心肌酶谱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的活性变化.大使轮状病毒检测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阳性标准判断结果;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NAC-免疫抑制法测定.大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激酸激酶(CK)采用酶动力法测定,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机上分析.结果: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AST、LDH、CK-MB的活性变化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两者CK的活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的相互作用町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可引起心肌受损,造成潜伏或亚临床型心肌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心肌酶谱变化,探讨甲亢、甲减与心肌酶变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初诊甲亢患者31例、甲减患者27例和健康体检者29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晨起空腹静脉血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CK的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LDH同工酶(HBDH)水平与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关系。结果甲减患者血清AST,CK,CK-MB,LDH,HBD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T3,FT4与AST,CK,CK-MB,LDH,HBDH呈显著负相关,TSH水平与心肌酶谱无相关性。甲亢患者血清AST,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FT3,FT4与AST,CK,CK-MB,LDH,HBDH呈显著正相关,TSH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甲亢和甲减患者常伴心肌酶升高,及时检测心肌酶谱,可辅助评价甲状腺疾病病情以及继发心脏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祝润芝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4):590-59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方法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0例和对照组19例,均于入院次日晨起空腹抽股静脉血2ml送检测心肌酶谱,专业人员检测心电图。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心肌酶谱(CK、CK-MB、AST、LDH、HBDH)活性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心电图异常3例,对照组2例,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存在心肌损害,治疗黄疸时应动态观察心肌酶变化,注意应用保护心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酒依赖患者成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对95例酒依赖患者(观察组)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活性进行检测,并与同期46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评分对酒依赖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心肌酶谱评分与酒依赖患者成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ST、CK、CK-MB、HB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患者血清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T评分轻度15例,中度24例,较重35例,重度21例;MAST评分越高,血清AST、CK、CK-MB和HBDH水平也越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AST、CK、CK-MB、HBDH水平与MAST评分呈正相关(r=0.746、0.813、0.523、0.701,P<0.01)。结论心肌酶谱与酒依赖患者的MAST评分密切相关,并且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方法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0例和对照组19例.均于入院次日晨起空腹抽股静脉血2ml送检测心肌酶谱,专业人员检测心电图。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心肌酶谱(CK、CK—MB、AST、LDH、HBDH)活性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心电图异常3例.对照组2例,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存在心肌损害,治疗黄疸时应动态观察心肌酶变化,注意应用保护心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出现心肌损害的比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0例RV肠炎患儿,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害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分析其合并心肌损害的相关因素并统计两组ECG异常、心肌酶异常的发生率,记录观察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值的变化。结果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年龄1岁、呕吐及代谢性酸中毒;观察组患儿ECG异常与心肌酶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6.92%、82.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CK、CK-MB、LDH、AS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1岁、呕吐及代谢性酸中毒RV肠炎患儿易发生心肌损伤,临床应加强早期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测,及时治疗,保护患儿心肌功能,避免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致腹泻的婴幼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NAC-免疫抑制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采用酶动力法测定。测定327例腹泻婴幼儿血清心肌酶谱含量,并根据病情将婴幼儿分为轻症组(166例)和重症组(161例),非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243例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对照组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同时异常的患儿心肌酶升高水平较单纯,心肌酶谱异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性肠炎婴幼儿伴心肌损害。心肌损害的轻重与病情的轻重有关。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同时改变者心肌酶水平显著增高。提示心肌酶谱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损害及心肌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RV)腹泻与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检测230例RV阳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及60例RV阴性肠炎患儿(对照组)血清肝功能及心肌酶活性,综合分析其实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转氨酶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CK、CK-MB最为显著;有脱水酸中毒组ALT、AST、LDH、HBDH、CK、CK-MB明显高于无脱水酸中毒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转氨酶及心肌酶活性各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RV腹泻可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和转氨酶异常,导致肠道外脏器损伤,早期监测血清转氨酶和心肌酶的变化有利于临床及早预防并采用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