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病误诊的原因。方法 手工检索近20年发表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五种中华级杂志上的20篇有关结核病误诊的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文章,并逐一登记患者的临床特征、最后病理诊断、应吸取的教训等。结果 20例结核病中急性粟粒性结核13例,占65.0%;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结核活动、播散共8例,占40.0%。结论 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结核病的诊断,以期减少结核病漏诊。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1994—2006年来发表在4种儿科类核心刊物上的全部临床病例(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文章,结果令人吃惊。在188篇CPC文章中出现最多的是结核病,并且病死率极高,儿童结核病仍然是我国儿童疾病防治的重点之一。我们逐一查阅了这28篇文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多器官粟粒性结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7岁 ,未婚 ,无固定职业。因发热、头痛 3周 ,意识不清 3d急诊入院。病程中患者反复发热 ,体温 38~39℃ ,少许咳嗽、咳痰 ,无胸闷、胸痛。因经济条件有限 ,未做系统检查和治疗 ,入院前 3d出现神志不清 ,大小便失禁 ,抽搐 ,呕吐。体检 :昏迷状态 ,消瘦 ,心、肺、肝、脾无异常 ,颅神经无异常 ,四肢软瘫 ,颈软无抵抗 ,未引出病理反射。血白细胞 7 1× 10 9/L(4~ 9) ,中性 0 94,淋巴 0 0 5 ,红细胞 3 9×10 12 /L(3 5~ 5 5 ) ,血红蛋白 10 9g/L(110~ 16 0 )。肝肾生化无异常 ,结核抗体阴性。胸片检查无异常 ;脑CT示全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病与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6年42例确诊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其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其影像学特点是肿块结节样病变14例,弥漫性病变7例,肺门增大21例,胸腔积液18例。结论因二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相似,相互间容易误诊,确诊取决于病理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5.
肺泡微结石症五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泡微结石症(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PAM)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弥漫性肺疾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仅有少量个案报道。影像学表现与肺粟粒性结核和尘肺鉴别困难。现对5例PAM(其中2例为家族性)进行临床、影像与病理的比较分析,以提高临床和病理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28篇儿童结核病临床病理讨论系统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1994—2006年来发表在4种儿科类核心刊物上的全部临床病例(理)讨论(clinical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文章,结果令人吃惊。在188篇CPC文章中出现最多的是结核病,并且病死率极高,儿童结核病仍然是我国儿童疾病防治的重点之一。我们逐一查阅了这28篇文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逐一查找1994—2006年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4种我国儿科类核心刊物上有关结核病误(漏)诊的CPC文章,登记发表年代、杂志名称、患者性别、年龄、主诉或临床特点、相关检查、预后、最后诊断以及应从中吸取的教训。结果本研究共统计儿童结核病CPC文章28篇,占全部188篇CPC的15%。涉及患者28例,男14例,女14例;其中,新生儿2例,年龄最小的16 d,1~3岁婴幼儿12例,3~6岁5例,6岁以上9例。其中婴幼儿占42.9%。28篇CPC年代分布及出处见表1。28例结核病中全身播散性结核6例,占21.4%;结核性脑膜炎7例,占25.0%;其他肺外结核9例,占32.1%;先天性结核和卡介苗接种播散分别有2例和4例。其中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7.
542例活检结核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结核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1996年病理活检资料。结果 (1)1991~1996年段与1986~1990年段相比,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骨关节结核诊断符合率最高,咽喉部最低(P〈0.01);(3)随年龄的增长,不符合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结核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率仍相当高,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9.
长期发热临床疑诊结核病1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胰腺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腺囊腺癌临床较为少见,约占胰腺癌总体的5%~10%[1]。研究认为,胰腺囊腺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肿瘤常有纤维包膜,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近年国外报道的囊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63%[2]。本文对52例胰腺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胰腺囊腺癌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2例SLE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452例SLE患者中42例(9.29%)在住院期间被确诊为活动性结核,单纯浸润犁肺结核11例(26.19%);肺外结核31例(73.81%),其中有10例(23.81%)未找到结核感染病灶,8例(19.05%)血行播散型肺结核,6例(14.29%)结核性脑膜炎,2例(4.76%)胸腔结核,2例(4.76%)腹腔结核,1例(2.38%)淋巴结核,1例(2.38%)骨结核,1例(2.38%)肾结核.42例结核感染患者有狼疮肾炎38例,血清白蛋白低40例,有结核病史10例,白细胞低14例,血糖升高14例.抗结核治疗起效时间一般在1周以上,最长可达4周.死亡2例,均为血行播散型结核.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SLE的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以重症结核和肺外结核为多.既往有结核病史、狼疮肾炎等SLE患者,町能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及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及预防性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 由主题专家和检索人员讨论后确定检索词,共检索7个数据库,3个卫生机构网站和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纳入描述或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及预防性治疗的方案、效果等相关的文章,对文章信息进行提取。初检得到573条记录,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其中纳入文献中有4篇描述了不同国家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2篇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指南,论述了潜伏感染的诊断标准;11篇对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方案进行了研究及评价。 结果 美国全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为4.2%,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非原住民的感染率为14.2%,阿富汗8省调查结果为15.0%,中国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为44.5%(美国、加拿大、阿富汗三国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 mm为阳性标准,中国以硬结平均直径≥6 mm为阳性标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者的诊断,依据既往结核病史、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胸部X线检查、体格检查等信息综合考量。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治疗效果,不同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效果差异较大,保护率0%~61%不等,完成率43%~90%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0%~10%不等。结论 尽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发现和治愈传染源达到控制结核病传播的目的。然而,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也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结核病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回顾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模式,探讨适合我国的患者管理模式。 方法 全面搜索了PubMed、ProQuest、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数据库中发表于2000-2010年的文章,以及相关出版物、会议资料汇编等材料。共检索到文献1151篇,排除观点性文章、信件、新闻、社论、评论、文献目录、会议摘要等,对符合条件的14篇文献和3个出版物进行分析。 结果 目前各国采取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管理模式主要有4种:以住院治疗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主要在美国、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实施,要求患者接受住院治疗(共3篇文献);以门诊治疗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要求患者定期到门诊进行检查和领取药品(1篇文献);以住院和门诊治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规定患者强化期或细菌学检查阴转前在医院接受治疗,尔后在门诊继续接受治疗(共4篇文献);以社区关怀为基础的管理,为中低收入国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以门诊治疗为基础管理模式的升级,更为强调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覆盖(共6篇文献)。 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当地的疫情、经济、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医疗卫生体系的覆盖程度相关,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院治疗和社区关怀相结合的患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BackgroundTuberculosis (TB) is a public health agenda globally. Most TB cases are detected using the usual passive method. Starting a decade, cases are detected using an active detection strategy. The home-visiting strategy is one of the active case findings approaches. However, no study shows the pooled effect of home visiting on tuberculosis case detection rate. Thus, 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home visiting on tuberculosis case detection.MethodsIn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PRISMA checklist was used to report findings. A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search was done to address all possible search databases. We used to search databases such as PubMed/MEDLINE, Scopus, and Science Direct to identify relevant articles. Data were extracted by two authors and consistency was checked by two co-authors. Cochrane risk of bias tool wa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studies. Data were extracted using a Microsoft Excel spreadsheet then; data were transferred to Stata version 16 for further analysis. Heterogeneity across studies was checked using the Q statistics (I2).ResultsOverall, 4174 articles were found. Two thousand one hundred seventy-five (2175) articles were excluded due to duplications. One thousand nine hundred twenty-four articles were excluded after reviewing titles and abstracts. Seventy-five article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ir full texts articles and 70 articles were excluded with unclear outcomes and poor methodological quality. Finally, 5 articles were selected for the final analysis. In all studies, the case-notif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intervention arm than the control arm. The pooled effect size was RR: 1.65 (95% CI: 0.92, 2.39).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I2 = 98.9%, P < 0.001). Visual examination of the funnel plot showed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However, the egger's and bigger tests show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publication bias ((P = 0.313).ConclusionHome to home visiting is an effective TB case finding method as compared to the usual passive detection methods. The health syste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home to home visiting to enhance TB case detection.The protocol PROSPERO registration was CRD42021227860.  相似文献   

16.
宋婧  车南颖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11):1221-1225
病理学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途径,尤其在痰菌阴性的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等疑难患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公布的《中国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提出病理学确诊结核病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组织形态学符合结核病病理基本变化;(2)通过分子病理学检测获得明确的病原学依据。近年来,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在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对分子病理学技术在诊断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以及耐药结核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陈文  李宁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3):255-258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11月9日发布了《WS 196—2017结核病分类》与《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两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并且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WS 196—2001结核病分类》和《WS 288—2008肺结核诊断》。在《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标准中,显著提高了病理学诊断在肺结核诊断和精准治疗中的地位。病理学诊断阳性的患者即可确诊为肺结核;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持肺结核的诊断,同时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的患者也可以确诊为肺结核。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可以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核酸杂交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基因的突变位点,判断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种类和数量。深入学习与贯彻《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标准,对于明确和了解病理学诊断在结核病临床诊断和精准治疗方面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结核病病理学诊断现状及分子病理学在未来结核病诊断和基础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与其他方法相比,病理学诊断依然是结核病、尤其是菌阴肺结核及肺外器官结核病确诊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结核病病理诊断总体上处于组织学和细胞学水平,仍以组织学形态特征和查找病原体作为结核病诊断依据.因PCR的临床检测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及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国内仅部分大型医院病理科开展了此项检查.分子病理学科的发展,将病理学的研究与诊断引领到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水平,为结核病病理学诊断及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在痰标本、体液标本等应用广泛,而在组织标本中推广较慢,因此,需要加快这些新技术在结核病分子病理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今后,结核病病理学诊断应在病理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寻找病原体、菌型鉴定及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等方面做更多努力,为结核病的正确诊断与合理化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细菌内毒素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能够减轻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变态反应所致的免疫损伤。但糖皮质激素在迅速控制病情的同时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病存在不合理现象,因此,亟需规范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本共识简要介绍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病的优势和基本原则,提出必要时在强力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等的推荐意见,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强调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病应慎重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利弊,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