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腹部手术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上腹部手术满意的麻醉方法,我们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的用药量、血液动力学、血糖浓度和肺功能变化等资料的比较,对两种麻醉方式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将32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16)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n=16)。A组单纯静脉诱导插管;B组则先于胸8-9椎间隙行硬膜外腔阻滞,尔后按A组方法行全麻诱导插管。观察两组病人诱导前后、切皮、去肋、病灶切除、手术结束及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环流图、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及清醒时间、术中血糖浓度变化。结果①两组病人诱导前后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但切皮、去肋时,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至手术结束时,A组平均动脉压仍然显著高于B组(P<0.05);②两组间气道压、平台压、肺顺应性及肺环流图无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病人术毕到恢复至各清醒指标的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1);④A组术中维持麻醉用药量均明显大于B组(P<0.01);⑤ 两组间血糖浓度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 麻醉药量及内分泌扰乱减少,术后苏醒快,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较为平稳,不影响气道压及肺顺应性。  相似文献   

3.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上腹部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2例,术前合并Ⅰ~Ⅱ期高血压(按WHO标准确诊),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A(单纯全麻)、B(硬膜外复合全麻)。两组全麻诱导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阿曲库铵;麻醉维持吸入安氟醚,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追加芬太尼,阿曲库铵;B组硬膜外穿刺选择T8~9间隙,置入硬膜外导管,局麻药用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术中连续监测BP、HR、SpO2心率;记录术中知晓、术后躁动及麻醉药用量。结果:插管及拔管时,A组SBP、MAP、HR、RPP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1),术后60及90 m inSBP、MAP、HR显著升高;同期B组无明显波动,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毕至清醒时间A组(35.0±15.2)m in,B组(10.0±4.6)m in,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减少,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艾春雨  郭富祥  张洋  刘兵 《人民军医》2004,47(3):132-134
目的 :观察复合硬膜外全麻对血流动力学、血糖的影响及对比其用量和术后躁动情况。方法 :随机将 30例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病人分为复合全麻组和单纯全麻组各 15例。用LONMEIER无创监测仪 ,分别监测复合全麻组和单纯全麻组术前、硬膜外阻滞后、全麻诱导后、插管后 5min及术毕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用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监测血糖 ;观察两组全麻药用量、诱导前输液量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复合全麻组全麻药用量显著降低 ,躁动情况明显少于单纯全麻组 (P <0 0 5 )。全麻诱导前复合全麻组比单纯全麻组补液量增加。两组术前、硬膜外阻滞后、全麻诱导后及术毕心率及收缩压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插管后 5min两组心率及收缩压均比全麻诱导后升高 ,单纯全麻组收缩压显著升高 (P <0 0 5 )。两组术前均无糖尿病病史 ,术前及全麻诱导后血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单纯全麻组插管后 5min及术毕血糖明显升高 ,与同组及复合全麻组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复合硬膜外全麻是较好的麻醉方式 ,但应重视血容量补充 ,严防低血压及肺水肿  相似文献   

5.
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树国  哈斯  刘森  周颖 《武警医学》2005,16(2):144-145
高龄患者一般都合并有多系统的并发症 ,气管插管全麻因其控制呼吸 ,纯氧吸入 ,肌松效果好 ,安全性高等因素较适合高龄患者麻醉 ,但它不能很好的控制应激反应 ,以至于给手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及术后肺功能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将全麻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进行对比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5 0例 ,ASAⅡ -Ⅲ级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年龄 6 0~ 74岁 ,随机分为联合组全麻联合应用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单纯全麻 ,每组 2 5例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合并心肌供…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满足手术要求即镇痛、镇静———催眠、肌松及阻滞神经反射四大要素[1] ,并根据药效学、药代学知识 ,我院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 ,探索出吸入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应用的模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麻醉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普外、胸外复杂大手术患者 10 0 (男2 4 ,女 76 )例 ,年龄 (42 .6± 10 .9)岁 ,体重 (5 8.7± 8.4 )kg ,ASA分级 (Ⅰ∶Ⅱ∶Ⅲ =83∶14∶3) ,ECG(正常∶可疑∶异常 =93∶5∶2 ) ,肺功能 (正常∶轻度∶受损 =98∶2 ) ,麻醉时间 (190 .85±2 0 .76 )分钟 ,手术时间 (16 0 .7± 18.75 )分钟。1.2 …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全麻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36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围术期各时间点MAP和HR、两组患者术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全麻与复合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全麻组具有较高的异氟醚、阿曲库铵、丙泊酚的用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诱导后、切皮、病灶切除MAP及心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全麻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的吞咽反射、SPO2〉90%、拔除气管导管、睁眼实验阳性、完全清醒的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进行手术能够降低药物的用量.减少患者的术后躁动.具有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吴敏 《西南军医》2011,13(1):42-44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ASAⅠ~Ⅱ级28~70岁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单纯全麻组(GA组,n=2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A+EA组,n=20)。监测SBP、DBP、HR、SpO2、气道压,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所用血管活性药病例数、全麻药用量、术者对肛门操作肛门松弛满意的病例数及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情况。结果 GA+EA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SBP、DBP、HR低于GA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所用麻醉药少于GA组,术者对肛门松弛满意度高于GA组,术毕麻醉恢复期情况优于GA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的,可行的,有益的,较之单纯全麻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卫  张聪先 《西南军医》2010,12(1):28-30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60~94岁胆囊手术患者120例,分成单纯全麻组(Q组,n=60),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Y组,n=60)。监测SBP、DBP、HR、PETCO2、SpO2、气道压,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所用血管活性药病例数及麻醉药剂量。结果Y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SBP、DBP、HR低于Q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所用麻醉药少于Q组。结论硬膜外阻滞能不同程度抑制麻醉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是安全的、可行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窦林彬  于春芝 《武警医学》1999,10(12):696-696
为提高开胸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质量,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保持循环呼吸的稳定以及良好的术后镇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高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TEA)辅助全麻应用于开胸非心脏手术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96例,ASAI—Ⅱ级,男60例,女36例,平均年龄50.81±10.51岁;肺癌28例,食管癌64例,纵膈肿瘤4例。术前常规化验检查均正常,心电图检查正常者82例,ST段改变者14例(平时无任何症状),肺功能测定均在正常范围。2 监测和麻醉方法2.1 监测 术中监测包括BP、MAP、HR、ECG、Sp…  相似文献   

11.
病例男,74岁,50 kg,因吞咽梗阻感2个月余入院。既往两次胆道手术史,术前检查:BP 125/80 mmHg,HR 83次/min,Hb 133 g/L,HCT 40.7%,电子胃镜下取活检病理示:(贲门)腺癌,余无特殊。拟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mg。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比较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和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4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 (A组 ) 2 0例 ,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组 (B组 ) 2 0例。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并发症 ,并记录氯胺酮用量 ,术毕作清醒程度的判断。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率A组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术中氯胺酮用量A组 (80± 15 )mg比B组 (15 0± 10 )mg显著少 (P <0 .0 1)。与B组比较 ,A组术毕未醒例数极显著减少 ,完全清醒例数大大增多 (P <0 .0 1)。A组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而B组肌颤 2例、呕吐 3例。结论 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 ,镇痛完善 ,肌肉松驰 ,用药量明显减少 ,术后并发症少 ,清醒快  相似文献   

14.
<正> 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甚为广泛,但该药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苏醒期常有精神症状,如躁动等。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全麻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将两药复合应用于小儿麻醉,旨为小儿麻醉寻求一种更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行LC的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血压控制,并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钠,对照组采用单一全麻,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并观察患者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DBP、SB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为14.63%(P<0.05)。结论高血压老年患者LC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缓解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改善麻醉恢复情况,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在甲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用静吸复合全麻加颈丛神经阻滞行甲亢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择期甲亢手术4 0例,男11例,女2 9例,年龄2 2~4 7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 0例,两组间年龄、体重、术前血压和心率无显著差异。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观察组用0 .2 5 %布比卡因采用C4 一针法行双侧颈深丛阻滞,每侧注药3ml,在皮下及颈阔肌筋膜下行双侧颈浅丛阻滞,每侧注药5~8ml,测出麻醉平面且无并发症后行全麻诱导;对照组单用全麻。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 .1mg/kg ,芬太尼0 .1mg ,异丙酚1.5mg/kg ,维库溴铵0 .1mg/kg ,…  相似文献   

17.
由于小儿手术有其特殊性,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对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尤为重要.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单纯全麻的优点已有报道,但实际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不多,本文比较这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开腹手术时的用药量、血流动力学变化等.  相似文献   

18.
王颖 《航空航天医药》2009,19(8):101-101
胸科手术具有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明显等特点.本研究旨在了解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用于胸科手术时的麻醉用药量、血流动力学及肺功能等的变化,以供临床参考. ……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婴儿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婴儿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切皮、术中、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切皮、术中、拔管时HR、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非常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躁动哭闹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婴儿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