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立  赖均伟  陈芳霞 《新中医》2006,38(4):62-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61眼)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29眼)以能量合剂、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32眼)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服正容汤(基本方:全蝎、钩藤、僵蚕、白芍、地龙、胆南星、白附子、当归、甘草)加减。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9.3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拟正容汤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0.5 mg混合肌肉注射,静脉点滴能量合剂,1次/d,10 d为1个疗程,间隔7 d继续下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正容汤联合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结论 自拟正容汤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选择麻痹性斜视患者40例(4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1~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郭浩  吕海江  崔红培  王丽娟 《新中医》2021,53(23):194-196
目的:观察眼三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11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 例和观察组56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B1、维生素B12 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眼三针针灸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眼部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眼部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眼部各项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眼部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三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眼部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麻痹性斜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及针药组。药物组应用甲基维生素B12250μg肌肉注射常规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根据麻痹性肌肉的不同选取穴位,并随症配穴;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组的方法。以上各组均治疗28天。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7%,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的54.5%(P〈0.05,P〈0.01),针刺组与针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疗效确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眼三针为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等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两组患者均服用强的松、弥可保、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针刺组另外加用针刺眼三针为主的治疗。治疗4星期、8星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星期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5.0%,西药组为51.6%;治疗8星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偶有晕针、局部瘀血,两组均无特殊不适。结论眼三针用于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治疗,起效迅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和灸法,穴取睛明、攒竹、太阳、四白、丝竹空、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临床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痹性斜视的较佳疗法。方法:将9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各45例。针刺组取百会、风池、太阳、睛明、球后、攒竹、合谷、四白、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刺;对照组采取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针刺组痊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22%。结论: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正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麻痹性斜视患者90例进行分组。汤剂组45例采用正容汤加减治疗,汤剂+针刺组45例采用正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眼球运动恢复正常时间、复视完全消失时间、代偿头位消失时间、治愈时间,给药前和给药后患者同视机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汤剂+针刺组与汤剂组比较,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更好(P0.05);汤剂+针刺组相较于汤剂组眼球运动恢复正常时间、复视完全消失时间、代偿头位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更短(P0.05),同视机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正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眼球运动恢复,缩短疗程,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运用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5例)和B组(36例),A组采用单纯常规西药治疗,B组采用常规西药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80.6%的总有效率优于A组60.0%的总有效率,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常规西药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重庆市中医院常规检查确诊为麻痹性斜视患者92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46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及正容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46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三棱镜斜视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三棱镜斜视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  相似文献   

12.
马天伟  张琴 《四川中医》2010,(8):115-11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后天性麻痹性斜视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临床疗效、平均治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平均治愈时间35.5±5.6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疗效好,病程缩短。  相似文献   

13.
正斜丸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正斜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正斜丸治疗组(38例)和针刺治疗组(34例)。正斜丸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正斜丸3次,每次9g;针刺治疗组患者每天1次,每次3 ̄4穴,用平补平泻法。两组治疗结果与辨证论治疗的4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论:正斜丸治疗麻痹性斜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安度更年汤联合尼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安度更年汤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27例用尼尔雌醇片同时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谷维素和钙剂,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应用B型超声检测子宫内膜情况,检查肝、肾功能、血清E2水平。结果:两组用药后围绝经期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控制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后血清E2水平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安度更年汤联合尼尔雌醇能有效控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且安全可靠,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针刺眼周穴为主与西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58例采用针刺眼周穴为主,穴取睛明、瞳子醪、上明等;西药组42例采用口服弥可保、维生素B_1的方法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8%,优于西药组的85.7%(P<0.01);针刺组对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同视机检测结果比较及对眼裂、瞳孔的改善,均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1,P<0.05),对麻痹眼肌功能的改善,除上斜肌外,对内直肌、外直肌等功能的改善,均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1,P<0.05).结论:针刺眼周穴为主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治疗麻痹性斜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滋阴安神汤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在药物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基础上,中药组予中药滋阴安神汤治疗,西药组予舒乐安定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数据经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两组间PSQI评分相比存在差异(P〈0.05),中药组睡眠质量优于西药组。结论:滋阴安神汤对改善脑卒中后失眠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祛瘀通脉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祛瘀通脉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祛瘀通脉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正珠笑容汤化裁治疗风中经络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均为单眼)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正珠笑容汤化裁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患眼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同时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9天为一个疗程,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观察。结果 56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3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珠笑容汤化裁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疗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元梅 《中医药研究》2014,(9):1147-1148
目的探讨逍遥二仙汤治疗绝经后冠心病伴抑郁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9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逍遥二仙汤,每日1剂,疗程8周。评价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血清5-羟色胺(5-HT)。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2,5-HT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SH、LH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逍遥二仙汤治疗绝经后冠心病伴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固胎茵陈汤预防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IgG抗A(抗B)抗体效价〉1:128的孕妇85例,随机分为3组,用药组32例,西药组28例,中药组25例。西药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及鲁米那口服;中药组口服茵陈蒿汤,用药组口服固胎茵陈汤。观察IgG抗A(B)抗体效价、新生儿溶血指标、阿普加(Apgar)评分、体重及黄疸开始时间、黄疸程度等。结果:总有效率用药组为93.75%,西药组为75.00%,中药组为96.00%,用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组与中药组新生儿脐血总胆红素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脐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组新生儿有2例发生早发性黄疽,1例重度黄疸,无溶血病例;西药组新生儿有5例发生早发性黄疸,3例重度黄疸,2例发生溶血病;中药组新生儿有1例发生早发性黄疸,1例重度黄疸,无溶血病发生。西药组发生黄疸的情况明显多于用药组及中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固胎茵陈汤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